专题学案39生命活动调节知识拓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777207 上传时间:2018-04-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学案39生命活动调节知识拓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专题学案39生命活动调节知识拓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专题学案39生命活动调节知识拓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专题学案39生命活动调节知识拓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专题学案39生命活动调节知识拓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学案39生命活动调节知识拓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学案39生命活动调节知识拓展(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案学案 39 生命活动调节知识拓展生命活动调节知识拓展与相关题型探究与相关题型探究 命题导向预测 1.生长素发现过程、思想方法及应用;生长素的作用机理、作用、合 成、运输相关原理的证明与应用;植物激素的综合作用。2.动物与人体神经调节的基础机理; 兴奋产生与传导的实质与特点及实验验证分析。3.动物与人体激素的种类及生理作用,分泌 调节的机制与实验证明。4.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内容、意义与调节机制;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 的相关性分析。5.特异性免疫的内容、机制与功能,及其在人体健康保障中的作用分析。6. 水盐平衡、血糖平衡、体温恒定的调节机理与实例分析。7.上述各原理在生活与生产实践中 的应用、探究

2、。探究点一 与内环境稳态有关的图形及相关题型 分析下图,完成下列填空:由图可知:内环境与四大系统在气体交换中的作用 氧气从外界进入组织细胞需要多种器官、系统的参与。首先氧气借助_系统进入肺泡, 然后扩散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借助_循环到达组织细胞处,接着从组织细胞周 围的毛细血管扩散出来,经_进入组织细胞,参与物质的氧化分解。二氧化碳的排出 过程与氧气的进入过程刚好相反。 内环境与四大系统在营养物质交换中的作用 各种营养物质必须经_系统的消化、吸收才能进入_系统,然后经 _系统的运输才能到达组织细胞周围的_,接着被吸收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 胞代谢产生的废物,也必须先进入_,才能通过_的运输后

3、,借助_系 统或_系统、_排出体外。 探究示例 1 如图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图。(1)图中虚线内物质总称为_,其中 A 代表 _, B 代表_,C 代表_。 (2)填写图中 D、E 系统的名称:D_;E_。 (3)从图中可以看出,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 Na和 Cl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 内环境要经过_、_系统。 (4)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从内环境排出体外要经过_、_系 统。而 CO2的排出则要经过_、_系统。 (5)由以上关系可看出,体内细胞只有通过_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听课记录: 探究点二 神经系统功能的研究 1脑功能的研究方法 临床观察研究临床观察与

4、实验(解剖)研究,以确定脑部各区域的功能。 2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的判断 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导致兴奋在完整反射弧中的传导也是单向的, 只能由传入神经传入,传出神经传出。具体判断方法如下: (1)根据是否具有_,有_的是传入神经。 (2)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_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_相连的为传入 神经(脊髓横切面中粗大的为前角)。 (3)根据突触结构判断,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突触结构简图为:,传递 方向为:_( )。 (4)根据刺激与反应判断,剪断或麻醉神经后,刺激外围段效应器有反应,刺激向中段 效应器无反应,证明是_神经;刺激外围段效应器无反应,刺激向中段有反应,则证

5、 明为_神经。 3兴奋传导方向的实验设计验证(1)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特点 方法设计:刺激图中处,观察 A 的变化,同时测量处电位变化。 结果分析:若 A 处有反应,处有_位变化,则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 _的;若 A 处有反应,处_电位变化则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 _的。 (2)验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特点。 方法设计:先刺激处,测量处电位变化;再刺激处,测量处电位变化。 结果分析:若_实验均测到电位变化,则说明传递是_的;若_实验 测到电位变化,则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_的。 探究示例 2 (2009重庆卷,30)下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 分别是放置在传

6、出神 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 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 神经兴奋电位;d 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1)用 a 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_(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2)用 b 刺激骨骼肌,_(能或不能)在 c 处记录到电位。 (3)正常时,用 a 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传出部分的某处受损时,用 a 刺激神经, 骨骼肌不再收缩。根据本题条件,完成下列判断实验: 如果_, 表明传出神经受损。 如果_,表明骨骼肌受损。 如果_, 表明部位 d 受损。 听课记录: 探究点三 探究与免疫有关的实验考查及思路 1关系:证明胸腺与特异性免疫的

7、关系;切除小鼠的胸腺,验证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 的关系(结论:_免疫完全丧失,只保留部分_免疫)。 2器官移植 同一个体中不存在免疫排斥,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免疫排斥。 3证明抗体具有_性 (1)对实验动物(大小、年龄、生长状况相同)同时注射某种流感疫苗; (2)一段时间后,再分别注射不同种的流感病毒,观察其患病情况。 4证明血清抗体有治疗作用:(1)从破伤风患者体内获取血清;(2)选取各方面相同的小 鼠等量分成 a、b 两组;(3)a 组注射血清后再_,b 组只注射破伤风毒素; (4)观察两组生活状况。 探究示例 3 霍乱是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患过霍乱的人可获得长久的免疫力, 再感染的较为少

8、见。有研究小组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 第一步:取未受感染的体重相同的小鼠三只,标为 1、2、3 号,都摘除胸腺并用大剂量 X 射线照射; 第二步:分别接种等量的霍乱弧菌疫苗,测定并确定没有了免疫力(无抗体产生); 第三步:分别向 1、2、3 号小鼠体内注射等量的新鲜 T 细胞液、新鲜 B 细胞液、新鲜 T 细胞和 B 细胞混合液; 第四步:分别向三只小鼠接种等量的霍乱弧菌疫苗; 第五步:在相同条件下饲养 20 天后,分别测定三只小鼠体内血清抗体的含量。 实验二:向健康的实验小鼠注射毒性弱霍乱菌苗,这些小鼠感染后没有发病。四天后, 对实验小鼠注射毒性极强的霍乱弧菌制剂,一段时间后实验小鼠全

9、部正常生活。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第二步的目的和意义是:_。 (2)实验二中毒性弱的霍乱菌苗进入小鼠体内,使体内产生了相应的免疫活性物质,该 过程曾出现下图_(填“A”或“B”)所示的现象。(3)写出与图 B 中 5 的产生有关的所有细胞名称: _。 (4)实验二中向实验小鼠第二次注射毒性极强的霍乱弧菌制剂后没有发病,但会在实验 小鼠体内发生一系列重要的生理反应,其中主要的是_。你认为要使实验二 更具说服力,应补充的实验操作是_ _。 (5)要防止霍乱病的发生和传染,你可做到的是_。 听课记录: 探究点四 与生长素(或类似物)相关的实验 完成表格填空,理解生长与各因素关系: 类别

10、图解条件相关结果遮盖类_生长 _生长暗箱类_生长 _(_)生长插入类向_侧生长 _生长 向_生长 向_生长移植类_生长 向_侧生长 中 IAA 的 含量 abc, bc旋转类_生长 向_生长 向_生长 茎_生长, 根_生长横置类中 IAA 含量及作用 :_,都促进生长 :ab cd,a、c、d 促进生长,b 抑制生长梯度类得出相应的最适宜的生长素浓度探究示例 4 (2010重庆理综,4)将一玉米幼苗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固定在温、湿度适 宜且底部有一透光孔的暗室内,从下图所示状态开始,光源随暗室同步缓慢匀速旋转,几天 后停止于起始位置,此时,幼苗的生长情况是( )A根水平生长,茎向上弯曲 B根水平

11、生长,茎向下弯曲 C根向下弯曲,茎向上弯曲 D根向下弯曲,茎向下弯曲1为了探究光照和重力对横放状态下植物生长的影响,某同学对刚萌发的盆栽燕麦分 别进行下列处理:一段时间后,、均明显弯曲向上生长;弯曲生长不明显。根据上面实验,下 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和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单侧光作用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 B和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重力作用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 C和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单侧光作用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D和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重力作用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 2(2011山东理综,1)下列与激素作用无关的实例是( ) A草莓果实自然发育成熟 B人舌尖

12、触到蔗糖时感觉甜 C自然生长的雪松树冠呈塔形 D饥饿时人体血糖仍维持正常水平3如图为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A、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 B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中 C与、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D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中 4(2011山东卷,7)图示某些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其中代表整个大圆,包含。下列各项不符合图示 关系的是( ) A体液 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组织液 B突触 突触前膜 突触后膜 突触小泡 C核酸 核糖核酸 脱氧核糖核酸 信使 RNA D免疫 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细胞免疫 5下图是人体内糖代谢过程简图,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13、A如果图示的细胞是肝细胞,则图中 A 所示的物质可能是肝糖原 B如果图示的细胞是高度分化的肌细胞,则该细胞一般不具备细胞周期 C图示中的过程均会使细胞中 ADP 的含量上升 D细胞中产生的 CO2进入血液中共穿过 5 层膜 6如图甲表示神经元的部分模式图,图乙表示突触的局部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反射弧中,电刺激传入神经末梢,兴奋能传到效应器,而刺激传出神经末梢,兴 奋却不能传到感受器,原因是兴奋在如图乙所示结构上的传导(或传递)方向不能由 B若给图甲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电位计会偏转两次 C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D人在拔牙时,往往需要在相应部位注射局部麻醉药,使其感觉不到疼,这是因为麻 醉药最可能暂时阻断了传入神经的兴奋传导 7下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某种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 胞或物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多选)( )Ab 细胞为浆细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