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椋鸟》教学反思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753745 上传时间:2018-04-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灰椋鸟》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灰椋鸟》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灰椋鸟》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灰椋鸟》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灰椋鸟》教学反思(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散文怎么教散文怎么教以以灰椋鸟灰椋鸟为例为例小学语文教材,可谓散文的天下。散文应该教什么?散文可以怎么教?我想就灰椋鸟这篇课文,谈谈我的思考。众所周知,“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主要特色,因此,在散文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散文的“神”。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我以为灰椋鸟一文中“好看”一词,是课文的“神”,作者从灰椋鸟的不好看,写到好看。写好看,又是从气势美,写到氛围美,写到姿态美,写到活力美,层层铺排。因此,抓住了“好看”这根线,文中的场面、细节,就像是串在线上的珠子一样,拎起来就是一串。也就是说,抓住了散文的“神”,不但有利于我们“射中靶心”,还有利于我们把文本的结构,巧妙地转化

2、为教学的结构,使教学具有结构美和节奏美。对于散文来说,入其情境,得其滋味是关键。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试图通过哪些手段来复现文本情境呢?一、素读。所谓“素读”,就是不借助媒体,只通过文字和声音,让学生通过想象展现画面。如文中灰椋鸟归林的场面,其声势的浩大与形状的规整,借助媒体往往也无法达成这样的效果。不恰当的媒体运用,会产生负效应,破坏了文字所描述的情境,而想象中的美,却因为不真切而更显一种朦胧的韵致。二、情境表演。为了帮助学生感受灰椋鸟归林后与伙伴、与亲人相聚的热闹与情趣,师生以一呼一应的方式来走近鸟儿。“喂”“嗳”“天黑了,快回家吧”,“来了,来了,我就回家了”“好朋友,这儿有个大虫子,一块儿

3、来吃吧”,“好的,好的,谢谢你”声声呼唤,每个人的心头荡漾的是亲情与温情。在这样的境界里,人是鸟,鸟是人,这就是化境化身为鸟,在刺槐林里欢腾。学生的呼吸,也跟着课文的脉搏一起跳动。散文,也叫美文。语文课,自然要学习好的语言。课文中语言的表达方式、修辞的表达效果、用词的精准等,都是需要停下来想一想,品一品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是那样写?这个词用在这里,有什么用意?如鱼在水,冷暖自知。长此以往,学生才能长一双会读的眼睛一个眼睛看到字面意思,一个眼睛能看到字背面的意思。在灰椋鸟一课的教学中,对于文中的拟人、比喻等手法,我不是简单地在知识点层面的关注,而是走进这些手法,通过不同的手段,努力使学生得

4、其韵味。一字一词皆关情。对于“投”“观赏”等词,自然也不能放过。经常这样训练,能逐步培养起学生对语言的敏感。一直觉得,教材中的文章没有出处、不列作者是很不地道的,特别是散文。且不说对作者的尊重,单从教学方面讲,也很不利。“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散文是什么?写人、写事、写景,都是表面现象,归根到底,散文写的是作者的情感体验。文章后面,站着的是一个怎样的人?知人才能更好地论文。对于作者的介绍,仅仅让学生知道这样一个名字,就是为了介绍而介绍,我们需要考虑如何让作者的资料更好地为理解她写的文章服务。因此,要选择合适的资料、合适的时机,合适的手段。我在介绍灰椋鸟的作者徐秀娟的时候,就是努力想这样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