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八校2013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_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di****ng 文档编号:37752484 上传时间:2018-04-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八校2013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_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湖北省八校2013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_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湖北省八校2013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_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湖北省八校2013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_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湖北省八校2013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_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八校2013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_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八校2013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_Word版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oFt/s153oFt/s153oFt/s153oFt/s153ABCDov/(ms )t/s10321 D-1ov/(ms )t/s10321 A-1ov/(ms )t/s10321 B-1ov/(ms )t/s10321 C-1A1 A2R0MNL1L2S二、选择题:本大题共二、选择题:本大题共 8 8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6 6 分,分,1515、2020、2121 题为多选题,全部选对的得题为多选题,全部选对的得 6 6 分,分,选对但不全的得选对但不全的得 3 3 分,有选错的得分,有选错的得 0 0 分;其余为单选题。分;其余为单选题。14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

2、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 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开普勒通过对行星观测记录的研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B伽利略指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C卡文迪许测出了引力常量 G 的数值 D牛顿运动定律是自然界普遍适用的基本规律之一 15如图所示,汽车以 10m/s 的速度匀速驶向路口,当行驶至距路口 停车线 20m 处时,绿灯还有 3s 熄灭若该汽车在绿灯熄灭时刚 好停在停车线处,则汽车运动的速度(v)-时间(t)图象可能是16质量为 m 的物体放在质量为 M、倾角为 的斜面体上,斜面体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 用平行于斜面的力 F 拉物体 m 使其沿斜面向下匀速

3、运动,M 始终静止,则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 地面对 M 的摩擦力大小为 Fcos B 地面对 M 的支持力为(M+m)g C物体 m 对 M 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F DM 对物体 m 的作用力竖直向上 17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 MN 原线圈接一交流电源,副 线圈回路中有一定值电阻 R0和两个小灯泡 L1、L2,电表 为理想电表。最初电键 S 是断开的,现闭合电键 S,则 A副线圈两端电压变大 B灯泡 L1变亮 C电流表 A1示数变大 D电阻 R0中的电流变小18如图甲所示,正三角形导线框 abc 固定在磁场中,磁场 方向与线圈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 B 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如图乙所示。t=0 时刻

4、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在 04s 时间内,线框 ab 边所受安培力 F 随时间 t 变化的关系 (规 定水平向左为力的正方向)可能是下图中的t/soB-B0B0135乙乙abc甲甲FmM20m停停 车车 线线v=10m/s【理科综合试卷 第 3 页 (共 16 页)】 192012 年 7 月 26 日,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借助于智利的甚大望远镜,观测到了一组双星 系统,它们绕两者连线上的某点 O 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此双星系统中体积较 小成员能“吸食”另一颗体积较大星体表面物质,达到质量 转移的目的,假设在演变的过程中两者球心之间的距离 保持不变,则在最初演变的过程中 A它们做圆周运动的万

5、有引力保持不变 B它们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不断变大 C体积较大星体圆周运动轨迹半径变大,线速度也变大 D体积较大星体圆周运动轨迹半径变大,线速度变小20如图所示,六个点电荷分布在边长为 a 的正六边形的六个顶点处, 除一处的电荷量为-q 外,其余各处的电荷量均为+q,MN 为其正 六边形的一条中线,M、N 为中线与正六边形边长相交的两点,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 两点场强相同B在中心处,场强大小为,方向沿指向-q 方向22 akqCM、N 两点电势相等D沿直线从到 N 移动负电荷,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21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固定有两个很靠近的同心圆轨道,外圆光滑内圆粗糙。一质量为 m=0.

6、2kg 的小球从轨道的最低点以初速度 v0向右运动,球的直径略小于两圆间距,球运动的轨道半径 R=0.5 米,g 取 10m/s2,不计空气阻力,设小球过最低点时重力势能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为 0,则小球机械能一定不守恒B若小球第一次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大小为 0,则 v0一定小于 5m/sC若要小球不挤压内轨,则 v0一定不小于 5m/sD若小球开始运动时初动能为 1.6J,则足够长时间后小球的机械能为 1J第第卷卷(非选择题,共(非选择题,共 174174 分)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222 题第

7、题第 32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都必须作答。第 3333 题第题第 4040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一)必考题(1111 题,共题,共 129129 分)分)22 (6 分)某学生做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由于实验中连接重物和木块的细线过 长,所以当重物着地后,木块还会在水平木板上继续滑行。图甲所示的纸带是重物着 地后的一段打了点的纸带(纸带上连续两个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没有标出) 。 g=10m/s2,忽略空气阻力以及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间的摩擦.若打点计时器所用的交流电 频率为 50Hz,则重

8、物着地后木块的加速度大小 a= m/s2,纸带运动的方向 (填“向左”或“向右”) ,木块与木板间ABCDE7.72单位:cm7.216.716.22-q+qO+q+q+q+qMNAV的动摩擦因数 = 。 (要求所有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23 (9 分)用图示的电路测定一种特殊的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它的电动势 E 约为 8V, 内阻 r 约为 30 欧姆,已知该电池允许输出的最大电流为 40mA。为防止调节滑动变阻 器时造成短路,电路中用了一个定值电阻充当保护电阻,除待测电池外,可供使用的 实验器材还有:A电流表(量程 0.05A、内阻约为 0.2) AB电压表(量程 6V,内阻 20k)

9、VC定值电阻 R1(阻值 100、额定功率 1W) D定值电阻 R2(阻值 200、额定功率 1W) E滑动变阻器 R3(阻值范围 010、额定电流 2A) F滑动变阻器 R4(阻值范围 0750、额定电流 1A) G导线和单刀单掷开关若干个 (1)为了电路安全及便于操作,定值电阻应该选 ;滑动变 阻器应该选 。 (填写器材名称) (2)接入符合要求的用电器后,闭合开关 S,调整滑 动变阻 器的阻值,读取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取得多 组数据, 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图线。根据图象得出该电池的电动势 E 为 V, 内阻 r 为 。 (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3)若上图中所给的电压表已被损坏,其它器材

10、均可使用。重新选择器材,设计电路测 定该电池电动势和内阻。请在方框中画出所设计的电路图并在上面标明选定器材的 名称。24 (14 分)如图所示,一长为 l 的长方形木块在水平面上以加速度 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先后经过 l、2 两点,l、2 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木块 通过 l、2 两点所用时间分别为 t1和 t2。求: (1)木块经过位置 1、位置 2 的平均速度大小; (2)木块前端 P 在 l、2 之间运动所需时间。25 (18 分)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直角坐标系中,X 轴上方有一个圆形有界匀强磁场(图中未画出) ,x 轴下方 分布有斜向左上与 Y 轴方向夹角 =45的匀强电场;在 xa

11、12图乙UI/mA/V10.020.030.040.0002.04.06.08.0xoyAP【理科综合试卷 第 5 页 (共 16 页)】 轴上放置有一挡板,长 0.16m,板的中心与 O 点重合。今有一带正电粒子从 y 轴上某点 P 以 初速度 v0=40m/s 与 y 轴负向成 45角射入第一象限,经过圆形有界磁场时恰好偏转 90,并 从 A 点进入下方电场,如图所示。已知 A 点坐标(0.4m,0) ,匀强磁场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 B=T,粒子的荷质比C/kg,不计粒子的重力。问:1023102mq(1)带电粒子在圆形磁场中运动时,轨迹半径多大? (2)圆形磁场区域的最小面积为多

12、少? (3)为使粒子出电场时不打在挡板上,电场强度应满足什么要求?35.【物理 选修 3-5】 (15 分) (1)(6 分)以下是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若干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选对一个给 3 分,选对两个给 4 分,选对 3 个给 6 分。每选错一个扣 3 分,最低得 0 分) A太阳内部发生的核反应是热核反应 B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可能是因为这束光的光强太小 C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 电子的动能减小,但原子的能量增大 D原子核发生一次 衰变,该原子外层就失去一个电子 E天然放射现象中发出的三种射线是从原子核内放出的射线

13、(2) (9 分)光滑水平面上 A、B 两小球向同一方向运动,B 在前 A 在后,已知 A 的动 量为 PA=6kgm/s,B 的质量为 mB=4kg,速度为 vB=3 m/s,两球发生对心碰撞后,速度同为。求:sm/4A 球的质量;碰撞前后系统动能的损失。二、选择题:(每小题二、选择题:(每小题 6 分,共分,共 8 小题)小题) 14C 15BC 16A 17C 18A 19C 20BC 21ABD三、非选择题三、非选择题 (一)必做题(一)必做题 22 (6 分) 0.50 向左 0.05 (每空 2 分) 23 (9 分) (1)R2 R4 (每空 2 分) (2)7.77.9 263

14、2 (每空 1 分) (3)(3 分)若是把滑动变阻器当定值电阻接入,酌情给分。24.(14 分)解:(1)由平均速度公式得,木块经过位置 1 时的平均速度大小 tsv 11tlv 3 分木块经过位置 2 时的平均速度大小 3 分22tlv (2)解法 1:由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速度知 P 端通过 1 点后时刻速度 21t 1v1 分则 P 点通 1 点速度 1 分21 11tavv同理 P 端通过 2 点后时刻速度 1 分22t22tlv P 点通过 2 点速度 1 分22 22tavv则木块前端 P 在 1、2 之间运动所需时间为 2 分avvt12代入解得 2 分2)11(12112tt ttatR2R1s1s2EA解法 2:设木块 P 端距 1 点的位移为 s1 ,距 2 点的位移为 s2 ,P 端到 1、2 两点的时间分别为 t 和,由 s=得t2 21ats1= 2 21at2 11)(21ttals解得 211t atlt3 分同理木块两端经过 2 点有:s2= 2 21t a 2 12)(21ttals解得 222t atlt3 分所以木块前端 P 在 1、2 之间运动所需时间= ttt 2)11(12112tt tta2 分 其它解法若合理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