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数学复习专题讲座二:新概念型问题(含答案)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727809 上传时间:2018-04-2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7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中考数学复习专题讲座二:新概念型问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3年中考数学复习专题讲座二:新概念型问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3年中考数学复习专题讲座二:新概念型问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3年中考数学复习专题讲座二:新概念型问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3年中考数学复习专题讲座二:新概念型问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中考数学复习专题讲座二:新概念型问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中考数学复习专题讲座二:新概念型问题(含答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22 页2013年中考数学专题讲座二:新概念型问题年中考数学专题讲座二:新概念型问题一、中考专题诠释一、中考专题诠释 所谓“新概念”型问题,主要是指在问题中概念了中学数学中没有学过的一些概念、新 运算、新符号,要求学生读懂题意并结合已有知识、能力进行理解,根据新概念进行运算、 推理、迁移的一种题型.“新概念”型问题成为近年来中考数学压轴题的新亮点.在复习中应重 视学生应用新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解题策略和解法精讲二、解题策略和解法精讲 “新概念型专题”关键要把握两点:一是掌握问题原型的特点及其问题解决的思想方法; 二是根据问题情景的变化,通过认真思考,合理进行思想方法的迁移

2、 三、中考典例剖析三、中考典例剖析 考点一:考点一:规律题型中的新概念规律题型中的新概念 例例 1 (2012永州)我们把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如 1,3,9,19,33,就是一个数列,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个数起,每一个数与它前一个数 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这个等差数列的公 差如 2,4,6,8,10 就是一个等差数列,它的公差为 2如果一个数列的后一个数与前 一个数的差组成的新数列是等差数列,则称这个数列为二阶等差数列例如数列 1,3,9,19,33,它的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的差组成的新数列是 2,6,10,14,这是一个公差为 4 的等差数列,

3、所以,数列 1,3,9,19,33,是 一个二阶等差数列那么,请问二阶等差数列 1,3,7,13,的第五个数应是 思路分析:思路分析:由于 3-1=2,7-3=4,13-7=6,由此得出相邻两数之差依次大 2,故 13 的后 一个数比 13 大 8 解答:解:由数字规律可知,第四个数 13,设第五个数为 x, 则 x-13=8,解得 x=21,即第五个数为 21, 故答案为:21 点评:点评:本题考查了数字变化规律类问题关键是确定二阶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2 对应训练对应训练1 (2012自贡)若 x 是不等于 1 的实数,我们把 称为 x 的差倒数,如 2 的差倒数是 1 1x=-1,-1 的差

4、倒数为 = ,现已知 x1=- ,x2是 x1的差倒数,x3是 x2的差1 1 21 1 ( 1) 1 21 3倒数,x4是 x3的差倒数,依次类推,则 x2012= 考点二:运算题型中的新概念考点二:运算题型中的新概念 例例 2 (2012菏泽)将 4 个数 a,b,c,d 排成 2 行、2 列,两边各加一条竖直线记成,概念=ad-bc,上述记号就叫做 2 阶行列式若=8,则 x= abcdabcd1 111xxxx 思路分析:思路分析:根据题中的新概念将所求的方程化为普通方程,整理后即可求出方程的解,即 为 x 的值解:解:根据题意化简=8,得:(x+1)2-(1-x)2=8,1 111x

5、xxx第 2 页 共 22 页整理得:x2+2x+1-(1-2x+x2)-8=0,即 4x=8, 解得:x=2 故答案为:2 点评:点评:此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属于新概念的题型,涉及的知识有:完全平方公式, 去括号、合并同类项法则,根据题意将所求的方程化为普通方程是解本题的关键 对应训练对应训练2 (2012株洲)若(x1,y1)(x2,y2)=x1x2+y1y2,则(4,5)(6,8)= 考点三:考点三:探索题型中的新概念探索题型中的新概念 例例 3 (2012南京)如图,A、B 是O 上的两个定点,P 是O 上的动点(P 不与 A、B 重合) 、我们称APB 是O 上关于点 A、B 的

6、滑动角 (1)已知APB 是O 上关于点 A、B 的滑动角, 若 AB 是O 的直径,则APB= ; 若O 的半径是 1,AB=,求APB 的度数;(2)已知 O2是O1外一点,以 O2为圆心作一个圆与O1相交于 A、B 两点,APB 是 O1上关于点 A、B 的滑动角,直线 PA、PB 分别交O2于 M、N(点 M 与点 A、点 N 与点 B 均不重合) ,连接 AN,试探索APB 与MAN、ANB 之间的数量关系思路思路分析:分析:(1)根据直径所对的圆周角等于 90即可求解;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AOB=90,再分点 P 在优弧上;点 P 在劣弧上两种 情况讨论求解;(2)根据点 P

7、在O1上的位置分为四种情况得到APB 与MAN、ANB 之间的数量关 系 解:解:(1)若 AB 是O 的直径,则APB=90 如图,连接 AB、OA、OB 在AOB 中, OA=OB=1AB=,OA2+OB2=AB2 AOB=90当点 P 在优弧上时,AP1B= AOB=45;当点 P 在劣弧上时,AP2B= (360AOB)=1356 分(2)根据点 P 在O1上的位置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点 P 在O2 外,且点 A 在点 P 与点 M 之间,点 B 在点 P 与点 N 之间,如 图 MAN=APB+ANB,APB=MANANB;第 3 页 共 22 页第二种情况:点 P 在O2

8、外,且点 A 在点 P 与点 M 之间,点 N 在点 P 与点 B 之间,如图 MAN=APB+ANP=APB+(180ANB) ,APB=MAN+ANB180;第三种情况:点 P 在O2外,且点 M 在点 P 与点 A 之间,点 B 在点 P 与点 N 之间,如图 APB+ANB+MAN=180,APB=180MANANB,第四种情况:点 P 在O2内,如图, APB=MAN+ANB点评:点评:综合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本题难度较大, 注意分类思想的运用 对应训练对应训练 3 (2012陕西)如果一条抛物线 y=ax2+bx+c(a0)与 x 轴有两个交点,那

9、么以该抛物线 的顶点和这两个交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称为这条抛物线的“抛物线三角形” (1) “抛物线三角形”一定是 三角形; (2)若抛物线 y=-x2+bx(b0)的“抛物线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 b 的值; (3)如图,OAB 是抛物线 y=-x2+bx(b0)的“抛物线三角形”,是否存在以原点 O 为 对称中心的矩形 ABCD?若存在,求出过 O、C、D 三点的抛物线的表达式;若不存在, 说明理由第 4 页 共 22 页考点四:考点四:开放题型中的新概念开放题型中的新概念 例例 4 (2012北京)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对于任意两点 P1(x1,y1)与 P2(x2,y2)的“

10、非常距离”,给出如下概念: 若|x1-x2|y1-y2|,则点 P1与点 P2的“非常距离”为|x1-x2|; 若|x1-x2|y1-y2|,则点 P1与点 P2的“非常距离”为|y1-y2| 例如:点 P1(1,2) ,点 P2(3,5) ,因为|1-3|2-5|,所以点 P1与点 P2的“非常距离”为|2- 5|=3,也就是图 1 中线段 P1Q 与线段 P2Q 长度的较大值(点 Q 为垂直于 y 轴的直线 P1Q 与 垂直于 x 轴的直线 P2Q 交点) (1)已知点 A(-,0) ,B 为 y 轴上的一个动点,1 2 若点 A 与点 B 的“非常距离”为 2,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点 B

11、的坐标; 直接写出点 A 与点 B 的“非常距离”的最小值;(2)已知 C 是直线 y=x+3 上的一个动点,3 4 如图 2,点 D 的坐标是(0,1) ,求点 C 与点 D 的“非常距离”的最小值及相应的点 C 的 坐标; 如图 3,E 是以原点 O 为圆心,1 为半径的圆上的一个动点,求点 C 与点 E 的“非常距离” 的最小值及相应的点 E 与点 C 的坐标思路分析:思路分析:(1)根据点 B 位于 y 轴上,可以设点 B 的坐标为(0,y) 由“非常距离”的 概念可以确定|0-y|=2,据此可以求得 y 的值;设点 B 的坐标为(0,y) 因为|- -0|0-y|,所以点 A 与点

12、B 的“非常距离”最小值为|- 1 2-0|= ;1 21 2第 5 页 共 22 页(2)设点 C 的坐标为(x0,x0+3) 根据材料“若|x1-x2|y1-y2|,则点 P1与点 P2的“非3 4常距离”为|x1-x2|”知,C、D 两点的“非常距离”的最小值为-x0= x0+2,据此可以求得点 C3 4 的坐标;当点 E 在过原点且与直线 y= x+3 垂直的直线上时,点 C 与点 E 的“非常距离”最小,3 4即 E(- , ) 解答思路同上3 54 5 解:解:(1)B 为 y 轴上的一个动点, 设点 B 的坐标为(0,y) |-0|=2,1 21 2 |0-y|=2, 解得,y=

13、2 或 y=-2; 点 B 的坐标是(0,2)或(0,-2) ;点 A 与点 B 的“非常距离”的最小值为;1 2(2)C 是直线 y=x+3 上的一个动点,3 4设点 C 的坐标为(x0,x0+3) ,3 4-x0=x0+2,3 4此时,x0=-,8 7点 C 与点 D 的“非常距离”的最小值为:,8 7此时 C(-,) ;8 715 7E(-,) 3 54 5-x0=x0+3-,3 53 44 5第 6 页 共 22 页解得,x0=-,8 5则点 C 的坐标为(-,) ,8 59 5 最小值为 1 点评: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综合题对于信息给予题,一定要弄清楚题干中的已知条 件本题中的“

14、非常距离”的概念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对应训练对应训练 4 (2012台州)请你规定一种适合任意非零实数 a,b 的新运算“ab”,使得下列算式成 立:12=21=3, (-3)(-4)=(-4)(-3)=- , (-3)5=5(-3)=- ,7 64 15 你规定的新运算 ab= (用 a,b 的一个代数式表示) 考点五:考点五:阅读材料题型中的新概念阅读材料题型中的新概念 例例 5 (2012常州)平面上有两条直线 AB、CD 相交于点 O,且BOD=150(如图) ,现 按如下要求规定此平面上点的“距离坐标”: (1)点 O 的“距离坐标”为(0,0) ; (2)在直线 CD 上,且到直线

15、AB 的距离为 p(p0)的点的“距离坐标”为(p,0) ;在直 线 AB 上,且到直线 CD 的距离为 q(q0)的点的“距离坐标”为(0,q) ; (3)到直线 AB、CD 的距离分别为 p,q(p0,q0)的点的“距离坐标”为(p,q) 设 M 为此平面上的点,其“距离坐标”为(m,n) ,根据上述对点的“距离坐标”的规定,解 决下列问题: (1)画出图形(保留画图痕迹): 满足 m=1,且 n=0 的点 M 的集合; 满足 m=n 的点 M 的集合; (2)若点 M 在过点 O 且与直线 CD 垂直的直线 l 上,求 m 与 n 所满足的关系式 (说明: 图中 OI 长为一个单位长)思路分析:思路分析:(1)以 O 为圆心,以 2 为半径作圆,交 CD 于两点,则此两点为所求; 分别作BOC 和BOD 的角平分线并且反向延长,即可求出答案; (2)过 M 作 MNAB 于 N,根据已知得出 OM=n,MN=m,求出NOM=60,根据锐角三角函数得出 sin60=,求出即可MN OMm n 解: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