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及其创新路径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707062 上传时间:2018-04-2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35.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及其创新路径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及其创新路径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及其创新路径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及其创新路径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及其创新路径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及其创新路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及其创新路径(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罾覆村能漪 2 0 1 3 1 1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及其创新路径 蔡海龙 内容提要:本文将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的演变过程分解为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并利用交易费 用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分析了其创新路径。本文认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的纵向创新是通过 完善和优化纵向产业链,从而降低 各经营主体之间的交易费用并提高整个产业链的资源配置效率;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的横向创新是通过合理的方式适度扩大经营规模 ,发挥要素规模优势,从 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规模收益。当前,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农业产业化 经营组织形式的创新更加注重各经营主体之间 要素的融合。安徽等地探索建立的现

2、代农业产业联合 体是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它既注重交易费用的降低,更注重生产 要素的融合,并且将农业生产主体定位为家庭农场,符合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是未 来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发展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农业经营组织创新路径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一体化经营 一 、引言 2 0世纪 8 0年代初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重新确立了农户作为农业生产基本组织单元的 地位,极大地调动了微观经济主体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但同时也留下了农户经营规模细 小化的 “ 后遗症”( 何秀荣,2 0 0 9 ) 。在经历了一个农副产品价格逐步放开的过程之后,中国基本实现

3、了农副产品的自由市场交换。但是,伴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和农副产品市场化改革的深化, 一些新的矛盾也逐渐凸显 ( 周立群、曹利群,2 0 0 1 ) 。由于单个农户与市场之间缺乏有效的连接机制, 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单元不能与快速发展的农副产品市场化进程相适应,这导致买难卖 难常有发生。进入 2 0 世纪 9 0 年代,为了实现农户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山东等地逐步探索并先后形成 了 “ 公司+ 农户” 、“ 公司+ 大户+ 农户” 、“ 公司+ 合作社+ 农户” 、“ 公司+ 租赁农场”等一系列农业产业 化经营组织形式,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快速发展。但是,这些早期的农业产业化经营

4、组织形式存 在契约不完善等问题,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稳定性难以保证 ( 周立群、曹利群,2 0 0 1 ) 。因此,推 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不断创新和完善,使生产关系更好地适应生产力发展,成为新阶段农业农 村发展的必然要求 ( 陈晓华,2 0 1 2 ) 。当前,各地又掀起了新一轮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创新,形成 了 “ 公司+ 家庭农场” 、“ 公司+ 社会组织+ 农户、“ 合作社+ 合作社” 、“ 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等新的农 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 针对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许多学者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开展了大量研究,研究内容 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第一,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的

5、发展特征及演变规律。 周立群、 曹利群( 2 0 0 1 ) 在对山东省莱阳市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的演变过程,并指出了农业产业化 经营组织创新中应重视的三个要素: 信誉与合作、专用性投资与组织调整、政府的互补性制度安排。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及其创新路径 杨明洪 ( 2 0 0 2 )利用交易费用理论分析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的演进,他认为,出于节省内生 交易费用的考虑,组织中应保留更多的市场成分;出于节省外生交易费用的考虑,组织边界应向企 业方 向移动。郭晓鸣等 ( 2 0 0 7 )从制度演化的视角提出,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的演化过程呈现 出由 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向

6、中介组织联动模式再向合作社一体化模式逐次演化的特征。蒋永穆、高杰 ( 2 0 1 2 )通过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成的内因和外因的分析认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形成过 程表现为从环境变化诱发主体行动到政府参与推动组织形成的路径。第二,不同农业产业化经营组 织形式的优势和劣势。黄祖辉、王祖锁 ( 2 0 0 2 )从不完全合约的角度分析了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利益 联结问题,将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分为农户支配型、加工者支配型和各 自支配型三种类型。农 户支配型可以克服买方 “ 敲竹杠”问题,并在生产者的资产专用性程度高、产品高度易损性的领域 发挥优势;加工者支配型可以克服卖方 “ 敲竹杠”问题,并在

7、加工者的资产专用性程度高、生产者 的资产专用性程度较低、产品易损性不大的领域发挥作用;各 自支配型通过各 自资产专用性的相互 抵消而使农业剩余的分割较为公平,因而能促进各 自对专用性资产的投资。杜吟棠 ( 2 0 0 5 )分析了 “ 市场+ 农户 ” 、“ 基地+ 农户” 、“ 公司+ 农户” 、“ 合作社+ 农户”和 “ 中介+ 农户”五种农业产业化经 营组织形式的利益联结关系,认为 “ 合作社+ 农户”的经营组织形式最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苑鹏 ( 2 0 1 3 ) 则从农户福利改善的视角分析了“ 公司领办合作社与农户对接” 、 “ 农户与公司合办合作社” 、 “ 农户 自办合作社与公司

8、对接”和 “ 农户 白办合作社,合作社 自办加工企业”四种农业产业化经营 组织形式对农户的影响,并指出上述四种经营组织形式中农户福利依次增加。 上述关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对纵向协作或垂直一体化等不同农业产业 化经营组织形式进行比较,但是,很少有文献讨论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的横 向演变。本文 旨在 总结当前主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的基础上,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分别分析农业产业化经营 组织形式的创新路径及发展方向,以期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主要形式 ( 一)传统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 1 “ 公司+ 农户” 。这是农业产业化最

9、初形成的经营组织形式,也常被称为 “ 分包制 ”或 “ 订单 农业” 。周立群、曹利群 ( 2 0 0 1 )把这种组织形式的制度安排描述为:“ 农户负责生产农副产品,龙 头企业从事农副产品的加工和销售。除此以外,龙头企业还有可能向农户提供一些产前和产中的服 务,如农用物资采购、农业技术服务等。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完全由契约界定。农户按照契约规定 生产某种品种、产量的农副产品,企业按照契约规定收购、加工、销售并提供相应的服务” 。 2 “ 公司+ 大户+ 农户”或 “ 公司 + 合作社+ 农户” 。该组织形式的特点是在企业和农户之间引入 一个中间人,因为企业希望出现一个代表小规模农户的交易对手,

10、以节约包括时间和精力在内的交 易费用;小规模农户也希望有一个合适的组织来代表他们的利益与企业进行交易谈判,以摆脱弱势 的谈判地位 ( 何秀荣,2 0 0 9 ) 。其制度安排是:农户负责生产农副产品,龙头企业负责加工和销售农 副产品,合作社或大户充当中介,不仅为农户提供产前和产中的某些服务 ( 例如农用物资采购、技 术服务等) ,也为龙头企业提供服务 ( 例如收购和粗加工等) 。但是,合作社和大户扮演的角色略有 区别,合作社与农户之间既有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又有合作的关系,而大户与农户之间是纯粹的 市场交易关系。 3 “ 公司+ 租赁农场” 。该组织形式能够更好地进行规模化和标准化的农业生产,

11、企业通过租赁 农户耕地 ( 法律意义上一定时段内农地承包经营权的租赁转让)直接进入农业生产领域,实施完全 5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及其创新路径 一体化经营。农户获得土地租金,同时还受雇于企业从事农业生产,实际上就变为企业的合同工, 并由此获得劳动收入。 ( 二)新出现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 为适应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要求,部分地区开始积极探索和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根 据笔者在广东、山东、安徽和宁夏等地的调查,新出现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大致可以归纳为 四种类型: 1 “ 公 司+ 家庭农场” 。该组织形式是 “ 公司+ 农户”的升级,主要体现为农户经营规模的扩大和 技术标准的提升。

12、传统农户通过适度扩大经营规模,并采用先进技术进行专业化生产,逐步发展成 家庭农场,公司和家庭农场之间通过契约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广东温 氏集团 “ 公司+ 家庭农场” 的经营组织形式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温氏集团是一家以畜禽饲养业为主导,兼营生物制药和食品加 工的多元化、跨行业、跨地区的现代大型畜牧企业集团。长期以来,温氏集团实行 “ 公司+ 农户” 的生产模式,公司负责饲料的生产和采购,药物、种苗的研制和生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产品的 验收和销售等;农户负责畜禽饲养,相当于公司的生产车间 ( 张乐柱等,2 0 1 2 ) 。这种经营组织形式 在一定时期内 提高了 农业产业化水平,但是,随着经济和

13、社会形势的变化,这种组织形式难以 满足 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一些合作农户的生产规模多年不变,现代农业技术难以应用,生产的机械化 程度低,生产效益多年徘徊不前,养殖收入增幅不大,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户与温氏集团合作 养殖的积极性。2 0 1 0年,温氏集团养鸡户的平均饲养规模大约为 7 5 0 0只 批,户均年收益仅为 3 5 万元。为了改变农户生产规模小、现代农业技术无法有效应用、产业升级难、生产效益增速不快等 现象, 温 氏集团通过实施 “ 养鸡户效率效益倍增计划” ,利用物联网等高新技术推动农户规模化、机 械化和标准化养殖,把农户提升为具有一定规模、能有效承载现代农业技术的家庭农场,促使

14、 “ 公 司+ 农户”的经营组织形式向更高层次的 “ 公司+ 家庭农场”的经营组织形式转变。通过实施 “ 养鸡 户效率效益倍增计划” ,预计到 2 0 1 5年,养鸡户的平均饲养规模将达到 1 5 0 0 0只 于 比 ,户均年收益将 达到 7万元以上。 2 “ 公司+ 社会组织+ 农户” 。这种经营组织形式是以农业企业为龙头,以社会组织为纽带,以农 户、种植大户或合作社为基础的新型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其创新点是在公司和农户之间建立 起一座沟通和协调的桥梁。广东省罗定市是积极探索这种经营组织形式的典型地区之一。罗定市在 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遇到了公司和农户难以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户小

15、规模生产,土地 规模化经营难;标准化生产难以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遇到挑战;公司和农户之间的利益分配 难协调,缺乏有效的沟通中介。有鉴于此,罗定市的一些龙头企业探索 “ 公司+ 乡贤理事会+ 农户” 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利用当地兴起的乡贤理事会出面与农民进行商谈和协调,以解决农业 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难以实施的问题。乡贤理事会一般由宗族长者、老党员、老模范、经济文化能 人等具有很高威望的人组成,在当地有深厚的人脉关系,得到农户的普遍信任。乡贤理事会作为中 间人帮助企业和农户进行沟通,便于解决企业和农户之间在土地流转、利益分配等方面的矛盾,起 到了沟通协调和相互监督的作用,大幅降低了公司和农户

16、之间的交易成本。 3 “ 合作社+ 合作社” 。合作社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自生型组织,但在其发展过 程中,合作社 自身存在的一些制约因素逐步显露:功能单一,综合服务功能不强;各合作社 分散生产经营,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程度不高;资产规模小,缺乏发展资金。因此,一些地方开 始探索 “ 合作社+ 合作社”的经营组织形式,把合作社进一步联合起来,发展合作社联合社,通过 开展大生产、大合作,尝试解决单个合作社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矛盾。例如,广东省郁南县联兴 6一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及其创新路径 农产品专业合作社 由朱氏明记果业合作社、益农沙糖桔专业合作社等 1 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组 成,集生产、仓储、农资配送于一体,充分发挥了资金、仓储设施、农业机械等要素的规模效应。 “ 合作社+ 合作社”的经营组织形式创新主要有两种模式:第一,纵向合作经营模式。即农业产业 链上各个环节的合作社联合起来共同开展资本合作和服务合作,优化资源配置,扩展合作功能,帮 助提升社员在各个环节上的经营利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