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版复习教材目录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7704588 上传时间:2018-04-2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45.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版复习教材目录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二版复习教材目录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二版复习教材目录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二版复习教材目录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二版复习教材目录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版复习教材目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版复习教材目录(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二版复习教材目录二版复习教材目录第 1 篇环境法律法规与标准概论第 1 章环境法律法规31.1 环境法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1.1.1 环境法的基本概念1.1.2 环境法的特征 1.2 我国环境法律法规体系4 1.3 我国环境法的立法目的和作用6 1.4 污染防治技术政策7第 2 章 环境标准与规范102.1 我国环境标准的发展进程 2.2 我国现行环境标准体系11 2.3 分类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12 2.4 环境工程师熟练应用相关环境标准的意义 2.5 环境工程师如何正确运用各类相关环境标准14 2.6 环境工程技术标准15 第 3 章 应知应会的环境法律法规和标准第 2 篇 水污染防治工程基

2、础与实践第 1 章 污水物理化学处理工程基础231.1 混凝231.1.1 胶体的基本性质231.1.2 混凝动力学251.1.3 混凝工艺27 1.2 沉淀、澄清及浓缩321.2.1 沉淀原理和分类321.2.2 沉淀池381.2.3 澄清池431.2.4 浓缩46 1.3 沉砂481.3.1 沉砂目的及原理481.3.2 沉砂池的类型及特点48 1.4 隔油501.4.1 油品在废水中的状态501.4.2 隔油原理511.4.3 隔油池构造和工作原理511.4.4 隔油池的设计参数51 1.5 气浮5321.5.1 气浮原理531.5.2 气浮的分类和适用范围541.5.3 加压溶气气浮5

3、51.5.4 气浮法的优缺点581.5.5 气浮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59 1.6 过滤601.6.1 过滤原理601.6.2 过滤周期及反冲洗611.6.3 滤池的基本构造611.6.4 滤池的分类631.6.5 城市污水三级处理中过滤单元的设计要点631.6.6 压力滤池和微孔筛滤机64 1.7 吸附651.7.7 吸附原理651.7.2 吸附的类型651.7.3 吸附等温线661.7.4 吸附速率661.7.5 常用吸附剂及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681.7.6 吸附操作方式691.7.7 吸附床的设计701.7.8 吸附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71 1.8 离子交换711.8.1 离子交换的基本原

4、理721.8.2 离子交换装置运行方式741.8.3 离子交换工艺的设计771.8.4 离子交换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78 1.9 膜分离801.9.1 膜分离法的原理及分类801.9.2 电渗析801.9.3 反渗透831.9.4 超滤861.9.5 微滤89 1.10 中和911.10.1 酸碱中和及 PH 调节的基本原理911.10.2 酸碱废水中和法921.10.3 药剂中和法921.10.4 过滤中和法93 1.11 化学沉淀931.11.1 化学沉淀的基本原理931.11.2 氢氧化物沉淀法931.11.3 硫化物沉淀法941.11.4 碳酸盐沉淀法941.11.5 化学沉淀法处理废

5、水9431.12 氧化还原951.12.1 氧化还原原理951.12.2 氧化法951.12.3 还原法100 1.13 萃取、吹脱和气提1011.13.1 萃取法1011.13.2 吹脱法1031.13.3 气提法106 1.14 消毒1071.14.1 消毒机理1071.14.2 消毒方法及应用108第 2 章 污水生物处理工程基础1132.1 活性污泥法1142.1.1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工艺流程1142.1.2 活性污泥形态和活性污泥组成1142.1.3 活性污泥增长曲线1162.1.4 活性污泥法性能指标1182.1.5 活性污泥法的动力学基础1202.1.6 活性污泥净化机理、过程及

6、影响因素1272.1.7 曝气池的需氧量与供氧量1342.1.8 活性污泥法的工艺流程和运行方式140 2.2 生物膜法1572.2.1 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1572.2.2 影响生物膜法的主要因素1602.2.3 生物膜法主要类型和工艺流程161 2.3 污水生物脱氮除磷1812.3.1 污水生物脱氮1812.3.2 污水生物除磷1852.3.3 同时生物脱氮除磷典型工艺188 2.4 厌氧生物处理1902.4.1 厌氧生物处理原理1902.4.2 影响厌氧生物处理的主要因素1922.4.3 厌氧生物处理反应器1922.4.4 水解酸化好氧生物处理工艺199 2.5 污泥处理与处置2032.5

7、.1 污泥的分类及基本性质2032.5.2 污泥的浓缩原理及应用2052.5.3 污泥消化原理及应用2072.5.4 污泥脱水原理及应用2112.5.5 污泥的最终处置方法214 2.6 流域水污染防治2162.6.1 水体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21642.6.2 河流水体自净机理2192.6.3 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基本方法222第 3 章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实践2313.1 污水收集与提升2313.1.1 排水体制的类型与选择2313.1.2 污水管网水力计算及工程设计2373.1.3 污水泵站及污泥泵站的工程设计255 3.2 污水处理厂总体设计2673.2.1 污水处理厂设计水量的确定2673

8、.2.2 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的选择和厂址确定2683.2.3 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原则及竖向设计2693.2.4 污水处理厂水力流程设计原则和方法270 3.3 处理工艺与构(建)筑物设计2743.3.1 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及污水处理程度的确定2753.3.2 污水一级处理工艺及构筑物设计2773.3.3 污水耳机处理工艺及构筑物设计2913.3.4 污水深度处理的基本工艺、处理技术及设计要点3043.3.5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及主要设计内容3093.3.6 污泥处理工艺与构筑物设计310 3.4 污水及污泥处理常用仪表与过程控制系统3183.4.1 污水及污泥处理流程中的计量和监测仪表3183.

9、4.2 污水及污泥处理流程中主要控制回程的选择和设计要点3263.4.3 污水处理厂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要点330 3.5 污水及污泥处理常用设备3323.5.1 污水处理常用设备 3323.5.2 污泥处理常用设备3443.5.3 污水及污泥处理常用设备选型的要点351 3.6 污水及污泥处理常用药剂3543.6.1 污水混凝沉淀所用药剂3543.6.2 污水消毒药剂3573.6.3 污泥处理所用药剂357第 4 章 工业废水处理工程实践3614.1 工业废水处理的基本原则3614.1.1 废水的分类、来源及特性3614.1.2 工业废水处理设计的基本原则、常用方法和应用条件362 4.2

10、工业废水中主要污染物的处理技术3674.2.1 第一类污染物3684.2.2 第二类污染物374 4.3 工业废物处理工艺和设计方法3894.3.1 合成氨工业3894.3.2 石油炼制工业39254.3.3 焦化废水3934.3.4 煤气生产废水3944.3.5 防治印染3954.3.6 电镀废水3984.3.7 金属表面处理废水3994.3.8 酿造工业3994.3.9 造纸、纸浆和纸板生产403第 5 章 污水再生利用工程实践4085.1 污水再生利用的必要性4085.1.2 污水再生利用的途径408 5.2 污水再生利用的处理对象及典型工艺4135.2.1 污水再生利用的处理目标413

11、5.2.2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典型工艺414 5.3 单元处理工艺及设计要点4175.3.1 混凝4175.3.2 固液分离4195.3.3 砂滤4195.3.4 活性炭吸附4205.3.5 臭氧氧化4225.3.6 膜分离技术422第 6 章 污水自然净化工程实践4276.1 人工构筑湿地系统污水处理技术4276.1.1 人工构筑湿地的优缺点4276.1.2 人工构筑湿地的类型与构成4286.1.3 作用机理与净化效果4306.1.4 设计方法4326.1.5 湿地系统的进出水布置于组合系统4346.1.6 湿地系统的其他应用4356.1.7 湿地系统在我国的应用435 6.2 污水土地处理

12、工程技术4366.2.1 优点和净化机理4366.2.2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组成4366.2.3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工艺类型4376.2.4 污水土地处理的限制组分与限制设计参数448 6.3 污水稳定塘处理工程技术4486.3.1 稳定塘的类型与特征4486.3.2 氧化塘4496.3.3 兼性塘4516.3.4 厌氧塘4536.3.5 曝气塘4546.3.6 深度处理塘或精制塘45566.3.7 控制出水塘4556.3.8 稳定塘影响因素4556.3.9 稳定塘处理工艺流程的确定4566.3.10 稳定塘系统的新发展457第 3 篇 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基础与实践第 1 章 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基

13、础4651.1 大气污染的形成4651.1.1 大气污染4651.1.2 大气污染物的分类、特征及危害466 1.2 大气污染物扩散4741.2.1 主要气象要素4741.2.2 大气扩散模式4801.2.3 大气扩散与厂址选择的关系4871.2.4 烟囱高度489 1.3 颗粒污染物控制原理4921.3.1 颗粒污染物成因4921.3.2 粉尘的物理性质4951.3.3 除尘装置的性能指标和分类5011.3.4 静电除尘器5071.3.5 过滤式除尘器5231.3.6 机械式除尘器5471.3.7 湿式除尘器558 1.4 气态污染物控制原理5641.4.1 气态污染物成因及控制5641.4

14、.2 气体吸收净化5701.4.3 气体吸附净化5791.4.4 气体燃烧净化5901.4.5 气体催化净化593 1.5 室内空气污染控制原理6001.5.1 室内空气质量6001.5.2 室内空气污染定义、来源和危害6001.5.3 室内空气污染控制措施605第 2 章 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实践6102.1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总体设计6002.1.1 熟悉治理对象的基础情况和要求2.1.2 总体设计原则612 2.2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系统设计6182.2.1 污染源控制6182.2.2 净化系统管路设计62272.2.3 风机选型与应用6292.2.4 烟气换热6442.2.5 烟囱(排气筒)

15、功能设计要求6532.2.6 净化系统配套辅助设施设计6572.2.7 净化系统相关建(构)筑物的功能和要求6962.2.8 净化系统电器及自动控制的内容和要求698 2.3 颗粒污染物控制系统设计7012.3.1 除尘系统基本构成、设计基本程序和要点7012.3.2 除尘系统风量定义、计算及确定方法7032.3.3 系统管路风量调整与压力平衡7072.3.4 颗粒污染物控制系统设计计算案例7082.3.5 除尘器选型要点711 2.4 气态污染物控制系统设计7142.4.1 气态污染物净化系统构成7142.4.2 净化系统设计基本程序7172.4.3 气态污染物常用净化装置的选型及设计要点7

16、202.4.4 二氧化硫污染控制系统设计与实践7292.4.5 氮氧化物污染控制技术7702.4.6 其他典型有毒有害气态污染物的净化7898第 4 篇 固体废物处置与资源化工程基础与实践第 1 章 固体废物的分类、污染特性及管理原则31.1 固体废物的定义、分类和环境污染特性31.1.1 固体废物的定义及分类31.1.2 固体废物环境污染特性6 1.2 固体废物的管理原则81.2.1 固体废物“三化”管理基本原则81.2.2 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原则91.2.3 循环经济理念下的固体废物管理原则10第 2 章 固体废物特性、分析与采样132.1 固体废物的物理化学特性132.1.1 固体废物的物理特性132.1.2 固体废物的化学特性14 2.2 固体废物的采样182.2.1 采样的代表性182.2.2 固体废物采样方法212.2.3 不同废物储存形态的采样方法24 2.3 危险废物的特性和鉴别试验方法252.3.1 危险废物的特性252.3.2 危险特性的鉴别试验方法26第 3 章 固体废物的收集、运输及中转313.1 固体废物收集方式及分类收集原则313.1.1 固体废物收集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