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项素材:中外名著简介与考前练兵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704414 上传时间:2018-04-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专项素材:中外名著简介与考前练兵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专项素材:中外名著简介与考前练兵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专项素材:中外名著简介与考前练兵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专项素材:中外名著简介与考前练兵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专项素材:中外名著简介与考前练兵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专项素材:中外名著简介与考前练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专项素材:中外名著简介与考前练兵(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考专项素材高考专项素材中外名著简介中外名著简介 论语 一、孔子一、孔子 孔子,(前 551前 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陬邑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 ,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 551) ,生有异质,学无常师。尝问礼于老子,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聚徒讲学,从事政治活动。年五十摄鲁国相事,其后不用,遂周游列国,年六十八返鲁。卒于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 479) ,年七十三。 1、百代馨香, 德配天地 万世师表, 道贯古今 2、删诗书,定礼乐,创儒学,传经艺,师表万世; 赞周礼,写春秋,立杏坛,育才德, 桃李三千。

2、 3“天不生仲尼,万古长于夜” 。宋代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 。4、 “如果人类要在 21 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1998 年 1 月全世界诺贝尔获得者集会巴黎时的宣言 5、孔子,是一个志在报国又无人重用的闲人,又是一个周游列国、苦寻门路的忙人,更是一个到处碰壁、从不回头的强人 二、二、 论语论语日本:长崎市的孔子庙的西廊大理石上所刻全部论语 ,现在还保存完整,供人观赏。新加坡:政府按照孔子的伦理思想,制定并实施了伦理教育计划,规定以论语作为中小学伦理教育的教材;新加坡还经常举办文明礼貌活动, 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为这项活动的指导思想。德国:

3、把孔子和康德共同尊为教育学的奠基人,柏林得月园的入口处,更是矗立着两米多高的大理石孔子塑像,塑像花岗石基座上刻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论语作为儒家思想的经典,充分反映了儒家的治国理念。他提出了“仁者爱人”的思想,希望建设一个充满仁爱的社会,而为政者最主要的责任就是用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 (2)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孔子在教育方面有很多精辟的言论。从治学角度,主张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规律;从教育的角度,注重因材施教,进行启发式教育。 (3)格言警句极富哲理性和启发性。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诚实,讲信用;“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提倡为人正直,光明磊落;“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

4、内自省”突出要向贤人学习,不断自我反省等。这些言简意赅的言论,都堪称至理名言,即使是今天,仍有现实和借鉴意义。 三国演义 主要思想内容主要思想内容三国演义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 年)黄巾起义写起,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 年)全国统一为止,前后共 97 年。它描述了三国时期纷繁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它的主要思想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21.通过三国之间军事、政治、外交事件的描述,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各种斗争的经验和智慧。这些可供我们借鉴。孔明身上就集中反映了各种斗争的经验、智慧和才能。2.揭示了当时矛盾重重、动乱不安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动乱年代里人民群众的

5、苦难生活与和平统一的愿望。小说描叙了封建军阀屠杀人民,劫掠百姓,以致田园荒芜,生产凋敝,白骨如山,饿莩遍野的历史事实。作者对坚持分裂割据的军阀进行了鞭挞和嘲讽;对于曹操,虽不赞成由他来统一天下,但在写他同北方军阀进行斗争时,却如实地描述了他的雄才大略;作者本来寄希望于蜀汉,把刘备、孔明作为仁君、贤相的典型来塑造,希望他们君臣际会,作出一番功业,统一中国,使百姓安居乐业。这种反对分裂、主张统一的思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进步意义。3.“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十分鲜明。把蜀刘集团作为全书的中心,把刘蜀与曹魏两大政治集团作为情节发展的主线,肯定了刘备“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政

6、治理想,颂扬了他宽仁爱民从而深得人心的政治品质,赞美了他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政治风度。反之,对曹操,作者着力批评他“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极端利己主义,揭露了他的狡诈、忌妒和专横。这种“拥刘贬曹”的倾向,寄托了宋元时代在民族压迫下对历史上汉族政权的依恋、对明君的期盼和对暴君的憎恶,具有进步意义。在小说中,作者也没有全盘否定曹操,有时也突出了他非凡的胆识和智谋;对他的贬斥,主要是道德的批判。此外, 三国演义还大力宣扬了刘、关、张的“义气” 。所谓义气,内容十分复杂,既渗透了封建统治阶级的道德观念,也包含着当时人民的道德理想。有的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和鼓舞人民的力量,如人民用义气互相团结

7、,互相救援。但是由于义气往往是从个人恩怨出发的,所以常常带有狭隘性。 主要人物:主要人物:三绝:奸绝曹操、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曹操的性格特点:奸诈,智慧,残忍,爱才,多疑。 曹操的故事:挟天子令诸侯,煮酒论英雄,白门楼斩吕布,赤壁之战,割须弃袍,杀华佗诸葛亮的性格特点:谨慎,谦虚,智慧,有才能,执法如山。诸葛亮的故事:火烧新野 舌战群儒 草船借箭 借东风 三气周瑜关羽的性格特点:骄傲,坚毅,忠诚,有胆色,重信义,傲上而不欺下。关羽的故事:温酒斩华雄 千里走单骑 过五关斩六将 单刀赴会 败走麦城 刘备的性格特点:宽厚,仁慈,爱民如子,礼贤下士,后期刚愎自负。刘备的故事:桃园结义,三英战吕布,礼让

8、徐州,煮酒论英雄,三顾茅庐,永安托孤。家 一、作者简介一、作者简介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1923 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1927 年赴法国留学,深受无政府主义思想影响。1928 年发表处女作中篇小说灭亡 。著作甚丰,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 、 雨 、 电 ;激流三部曲:家 、 春 、 秋 ;抗战三部曲:火之一、之二、之三;中篇小说春天里的秋天 、 憩园 、 寒夜 ;散文集随想录集);译作有长篇小说父与子 、 处女地 ;回忆录往事与随想等。巴金的代表作,在几代读者中最具影响的作品是激流三部曲:家 、 春 、 秋 。新中国成立后,巴金

9、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笔会中心主席、3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主编收获杂志。国务院授予“人民作家”荣誉称号。经典评价:世人口中的巴金二十世纪的良心一个时代的伟大代表常青的文学大树讲真话的一面旗帜,鲁迅之后的伟大文学家。二、小说主题二、小说主题作品以 20 世纪 20 年代初的中国社会为背景,以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高公馆为中心,以觉新和钱梅芬、李瑞珏,觉民与琴,觉慧与鸣凤等几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为主干,作品一方面描写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对青年一代的摧残,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腐朽和黑暗,控诉和揭示了大家族和旧礼教、旧道德的罪恶以及吃人的本质,并且宣告了其必然灭亡的历史

10、命运。另一方面描写了以觉慧为代表的受“五四”新思潮唤醒的一代青年的觉醒、抗争以及他们与罪恶的封建家庭的决裂。家的思想内容有三个方面:通过梅、鸣凤、瑞珏三个女子的悲剧,控诉封建制度、礼教对年轻生命的摧残,揭露、控诉封建大家庭、封建制度的罪恶;歌颂封建大家庭中青年一代民主主义的觉醒及其反封建斗争;暴露了封建大家庭的腐朽及其没落、崩溃。 巴黎圣母院 一、作者简介一、作者简介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l802.2.261885.5.22)19 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 二、作品二、作品巴黎圣母院 (创作于 1831 年) (又称钟楼怪

11、人 )是法国作家,诗人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 15 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普赛女郎爱丝美拉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这部书的遭禁是在沙皇尼古拉一世统治时期的俄国。因为雨果思想活跃,既有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倾向,又同情刚刚兴起的无产阶级的革命,因此保守顽固的沙皇下令在俄国禁止出版雨果的所有的作品。 小说巴黎圣母院艺术地再现了四百多年前法王路易十一统治时期的真实历史,宫廷与教会

12、如何狼狈为奸压迫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怎样同两股势力英勇斗争。小说中的反叛者吉卜赛女郎爱斯美拉达和面容丑陋的残疾人卡西莫多是作为真正的美的化身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而人们在副主教弗罗洛和贵族军人弗比思身上看到的则是残酷、空虚的心灵和罪恶的情欲。作者将可歌可泣的故事和生动丰富的戏剧性场面有机地连缀起来,使这部小说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小说浪漫主义色彩浓烈,且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它是运用浪漫主义对照原则的艺术范本。小说的发表,使雨果的名声更加远扬。 大卫科波菲尔大卫科波菲尔是 19 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的一部代表作。在这部具有强烈的自传色彩的小说里,狄更斯借用“小大卫自身的历史和经验” ,从不少方

13、面回顾和总结了自己的生活道路,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和道德理想。 文章通过主人公大卫一生的悲欢离合,多层次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突出地表现了金钱对婚姻、家庭和社会的腐蚀作用。小说中一系列悲剧的形成都是金钱导致的。默德斯东骗娶大卫的母亲(克拉拉科波菲尔)是觊觎(j y)她的财产;艾米莉的私奔是经4受不起金钱的诱惑;威克菲尔(贝西姨婆的律师和代理人)一家的痛苦,海姆的绝望,无一不是金钱造成的恶果。而卑鄙小人希普(贝西姨婆的书记员)也是在金钱诱惑下一步步堕落的,最后落得个终身监禁的可耻下场。狄更斯正是从人道主义的思想出发,暴露了金钱的罪恶,从而揭开“维多利亚盛世”的美丽帷幕,显现出隐藏其后的社会真

14、相。 高老头高老头发表于 1834 年,是巴尔扎克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在这篇小说中,作者第一次使用他创造的“人物再现法”让一个人物不仅在一部作品中出现,而且在以后的作品中连续不断地出现,它不仅使我们看到人物性格形成的不同阶段,而且使一系列作品构成一个整体,成为人间喜剧的有机部分。在此,一些主要人物如拉斯蒂涅、鲍赛昂子爵夫人、伏特冷纷纷登场亮相, 人间喜剧拉开了序幕。小说的故事发生在波旁王复辟时期。1814 年,拿破仑资产阶级帝国垮台。波旁先生王朝卷土重来,封建政权复辟。这个王朝维持了十多年。于 1830 年七月革命时被推翻。在复辟时期,大批逃亡国外的贵族回到法国,夺回他们的财产,重新得到权势。但

15、历史的潮流仍然滚滚向前。 贵族的重新得势,并没有改变法国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在两个阶级的激烈斗争中,资产阶级向腐朽的贵族步步进逼。 在这样的情况下,贵族的一部分人受到资产阶级思想腐蚀,只想快快发财,向资产阶级投降。比如拉斯蒂涅。 另一些贵族,自以为出身高贵、门第显赫,虽然外强中干,却态度傲慢,看不起资产阶级,坚决拒绝向资产阶级投降。但到最后,他们的门第敌不过金钱的势力,因此,一败涂地,比如鲍赛昂子爵夫人。 堂吉诃德在一部书中有这样一人物,有人说他是疯子,也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懦夫,也有人说他是勇士;有人说他是武士,也有人说他是诗人。他就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 1.作者及其生

16、活背景介绍作者及其生活背景介绍塞万提斯(15471616)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伟大的作家。塞万提斯出身贫寒,只念了中学就踏入社会。他热衷于建功立业以创造辉煌的人生,曾做过红衣主教的随从,后来参军,征战四方,在战斗中他勇往直前,以致身负重伤,失去左臂。归国途中,又被海盗抓去当了 5 年奴隶。当他被亲友赎回国时,已是贫困潦倒,衰弱不堪。他又因无力赔偿税款而不止一次被捕下狱。但他并不消沉,他毅然拿起笔来,转入文学创作。 堂吉诃德这部撼世巨作在他不屈的残臂下终于创作了出来。 堂吉诃德为作家赢得了极高的声誉,但并未改变他的贫困状况。1616 年 4 月 23 日,他在贫病交加中去世。 塞万提斯写堂吉诃德的宗旨是要“把骑士小说的那一套扫除干净” ,但是,这部作品的社会意义却远远超出了对骑士小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