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单元复习(一)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7696691 上传时间:2018-04-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单元复习(一)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九年级单元复习(一)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单元复习(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单元复习(一)(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与社会初三复习备考资料第一单元 现代世界与新中国的发展1、(P4)两极格局目的:为了推行称霸全球的战略,美国放弃了战时与苏联的联盟,转而反苏、。北约(北大西洋公约) (美国为首) (共 12 国) (1949)华约(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苏联为首) (共 8 国) (1955)标志: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的出现,标志着东西方对峙格局的形成(两级格局) 。2、(P4)冷战(19471989)含义:采取除军事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开始标志: 1946 年的“铁幕演说”开始的信号1947 的“杜鲁门主义”是“冷战”开始的标志。美苏争霸:时间:20 世纪 50 年代末80 年代末;主要形式:冷战

2、;主要表现:1961 年,柏林墙的修建、1962 年,古巴导弹危机3、 (P8)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最具世界意义的变化之一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20 世纪 40 年代,亚洲首先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浪潮。中国、朝鲜、北越相继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印度作为最大的殖民地国家,它的独立对帝国主义殖民体系产生了巨大冲击。亚洲万隆会议(1955 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目的:表达了获得独立的亚非人民要求掌握自己命运的共同愿望。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纳米比亚的独立(1990) ;非洲独立年(1960 年有 17 个国家独立)4、 (P8)各国的现代化追求第二个世界大战以后,各国对现代化的追

3、求,也是具有世界意义的现象,其中经济现代化的发展最为突出。发达国家追求现代化:50 年代初70 年代初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出现了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持续了近 20 年,被称为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黄金时代” 。发展中国家追求现代化: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七十七国集团(1964):争取建立平等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持续的斗争,表达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对现代化的追求,改变不平等国际经济秩序。5、 (P11)巩固新生政权(19491952)措施:抗美援朝的胜利西藏的和平解放土地改革1952 年底,中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农民真正获得

4、了解放,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的消灭了。6、 (P14)三大改造(1956)内容: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中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7、 (P14) “一五”计划(进入社会主义) (19531957)标志: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成就:A 长江大桥(1957) B 鞍山钢铁(1953) C 汽车(解放牌) (1956) D 飞机(1956) E 西藏公路(1957)8、 (P17)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运动(19581966)给我国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_9、 (P17)文化大革命(19661976)给我国带来了严重灾难10、 (P

5、20) “两弹一星”精神1964 年 10 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 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时代楷模:黄继光、王进喜、雷锋、焦裕禄、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11、 (P23)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伟大的转折:1911 辛亥革命孙中山 1949 新中国成立毛泽东1978 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恢复马克思主义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当中来领导集体核心:邓小平农村:实行家庭连产承包责任制(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被称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 。城市: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主题、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大经济特区

6、。开放区不断扩大,逐渐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多层次,全方位)12、 (P26) “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概念:“一国两制”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祖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意义:从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是中国人民洗雪百年国耻的盛事,也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进程的重要一步。香港:1997.6.30 回归。澳门:1999.12.20 回归。13、 (P29)外交纪事(独立自主,和平共处)新中国建立伊始:A 另起炉灶 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 一边倒20 世纪 50 年代A 1953 年周恩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奠定了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基础)

7、B 1955 年万隆会议,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 (社会制度不同)的方针,并引申和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0 世纪 70 年代A 1971 年 10 月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B 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改善(中美签署联合公报 ,结束了两国长达 20 多年的敌对、隔绝状态)C 1979 年,中美正式建交十一届三中全会A 邓小平提出不与任何大国联盟(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新战略,赋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新的内容。从此,中国外交活动进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主动、最有利、最活跃的时期)B 2001 年 APEC 上海召开(2001 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及相关会议在中国上海成功

8、举行,这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C 2001 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这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它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D 2010 年 中国在上海成功举办世博会15、 (P32)冷战后的和平主题(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标志着冷战的结束。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绝大多数国家都致力于发展本国经济,普遍反对建立一国独霸的单极世界;国际社会祈盼和平的呼声不断高涨,维护和平的力量日益壮大。威胁和平的因素:恐怖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当今世界的基本态势:总体和平,局部战乱16、 (P37)南北关系与发展主题世界经济状况“南北”问题:以“南” “北”指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因此,发展问题,有时也称南北问题。南北差距表现:贫富差别悬殊、债务、落后贫困危机南北问题来源:A 根源(历史原因):西方殖民者对亚非拉广大地区的殖民侵略B 根本原因: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解决南北问题的途径:加强南北对话;南南合作;改变不合理国际经济秩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