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三角形边的关系 2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696556 上传时间:2018-04-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三角形边的关系 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三角形边的关系 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三角形边的关系 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三角形边的关系 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三角形边的关系 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三角形边的关系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三角形边的关系 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角形边的关系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小学资源网小学资源网 知识目标:知识目标:学生利用信息技术通过摆一摆等操作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能力目标:能力目标:借助人机交互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情感目标:情感目标:鼓励学生探索发现,培养学生小问题大钻研的精神,在数学中很注重结论的严谨性,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多媒体课件在探索中发现、掌握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多媒体课件创设的生活情景,运用本课所学知识解决其中的数学问题。

2、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小学资源网小学资源网 (一)联系生活,激情导入联系生活,激情导入1激情导入上课伊始,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一组照片,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2教师旁白:由于三角形凭借自己的三条边组合出美丽的图案,激发了人类创造的欲望(鼠标点击出现“美丽”二字) ;三角形又凭借自己坚固的特性让大桥横跨于茫茫的大海之上(鼠标点击出现“坚固”二字) ;即使只有一个三角形,它的三条边之间的关系也非常特殊(鼠标点击出现“特殊”二字) 。以至于人们常用金三角来形容关系特殊的人或事物。仅 3 张照片概括体现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3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想知道三角形三边之间到底有怎样的特殊关系吗?今天我

3、们就来共同研究三角形边的关系 (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出示生活中的一组实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照片里隐含着许多三角形,让学生直观、形象、生动地感受到在生活实践中存在着不少与三角形相关的事物,目的是帮助学生构建图形的认知系统。信息技术的形式信息技术的形式信息技术整合数学课堂的作用信息技术整合数学课堂的作用声音、图片、文字刺激学生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发探究的欲望。(二)动手操作,探究发现(二)动手操作,探究发现1出示隐去数据的 4 组小棒,学生在电脑上尝试用它们分别围三角形。(老师先示范第一组,学生再操作。)2电脑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对比,提出问题:第三组与第四组有什

4、么不同?(第三组是合拢了,但是是“平的”,就不是三角形了;第四组是完全没合拢。)3电脑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围不成”的原因。4师生小结:用 3 条线段围三角形,可能出现能围成,不能围成的两种情况。小学资源网小学资源网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围三角形的操作过程中发现有的能围成,有的却不能围成,初步感知 “任意三条线段不一定能围成三角形”,为进一步探究新知作铺垫。信息技术的形式信息技术的形式信息技术整合数学课堂的作用信息技术整合数学课堂的作用Flash 动画学生用电脑围三角形,目的是发挥信息技术便捷,操作准确性高的特点,为教师解除了以往上这节课时学具难选择的苦恼,避免学生用“学具”摆的过程中可能

5、出现的一些失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三)(三) 讨论交流,探究规律讨论交流,探究规律1猜想:“什么情况下能围成三角形呢?” 2同桌讨论,汇报交流。3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利用动画再现,验证猜想。4学生在电脑出示的 3 个命题选项中分辨出正确的三角形边的关系。设计意图: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发现两边之和第三边不一定能围成三角形的规律。在对 3 个命题的辨析过程中加深对 “任意”这一教学重点的理解,也让学生充分经历了“猜想验证结论”这一科学的学习过程。 信息技术的形式信息技术的形式信息技术整合数学课堂的作用信息技术整合数学课堂的作用Flash 动画动画演示两边之和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

6、的情况,引发矛盾冲突,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卡通人物活泼可爱,增强数学课趣味性,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四)(四) 引入数据,分析验证引入数据,分析验证1方法引领:老师给出四组线段的长度(出示数据),引导学生思考:用什么办法判断它们是否能围成三角形? (可以通过摆、看、算进行判断)2学生运用以上方法独立在电脑上操作完成表格。(电脑评价)3展示表格进行分析。(1)能围成三角形的是哪几组?(第一、二组)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是哪几组?(第三、四组)(2)观察所填的符号,比较一下出现这两种情况的每组线段有什么不同,你发现了什么?(3)同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参与讨论。(4)全班交流。师针对性地解决以下问题: 一、二

7、组能围成三角形的这两组线段有什么共同特点? 三、四组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你发现它们又有什么特点呢?设计意图:将教材中原有的表格作了一些改动,增加了数据填写的部分和让学生判断填写“能”与“不能”的部分,目的是引导学生根据数据,去观察、去计算、去比较、去分析能围成与不能围成的情况,进一步验证了三角形边的关系。信息技术的形式信息技术的形式信息技术整合数学课堂的作用信息技术整合数学课堂的作用Flash 动画计算机特有的判断、评价功能,便于学生在完成表格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积极反思,自觉地对学习措施自我检查和评价、并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体现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优势。(五

8、)(五) 小结规律,得出结论小结规律,得出结论1 1学生谈收获。你学会了什么?你最欣赏谁的表现?2 2要用 3 条已知长度的线段围成一个三角形,必须满足什么条件呢?3 3学生在纸上动笔画一画,同桌交流,全班汇报。4 4找到能否围成三角形的便捷方法:判断已知长度的 3 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只需比较数的大小,就看较小的两个数之和是否大于第三个数,大于,就能围成,小于或等于,就围不成。设计意图:总结这节课学生的收获,获得成功的喜悦。在学生独立对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六)(六) 联系实际,拓展应用联系实际,拓展应用1 1在能摆成三角形的一组下面画“”。(基础练习)用较小的两条线段的和与第

9、3 条线段的关系来检验。2 2不该有的“路”。 (联系生活练习)草坪插有禁止践踏的警示牌,却还是出现了一条被人们踩出的小路。为什么有路他不走呢?引发学生思考,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所以才有人走捷径。提出问题:是否应走最近的路?展开这一公德心的讨论。3 3如果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分别是 5 厘米和 8 厘米,那么第三条边的长可能是几厘米?(能力提升练习)渗透取值范围的数学思想,第三条边的长度大于 3 厘米小于 13 厘米。4 4作业布置使用丁丁地图找到从上海火车站下车到东方明珠电视塔的最短路线。学生回到家中在互联网上查询上海市公交换乘路线,使用工具测量两地间的距离,利用三角形边的关系,确定最佳路线。

10、设计意图:设计了四个层次的练习:1 题是让学生根据规律直接判断,巩固新知。2题是一道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题,目的是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实践能力。同时受到品德教育。拓展练习是进一步巩固新知,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作业布置,让学生的思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提升。媒体的形式及内容媒体的形式及内容预期达到得效果预期达到得效果Flash 动画通过巧妙运用多媒体、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经历知识的形成和探究过程。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教学内容的直观展示更为逼真,使学习活动摆脱了文字单调的叙述,拓展了学生视野,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