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春7下复习资料打印终稿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695322 上传时间:2018-04-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春7下复习资料打印终稿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5年春7下复习资料打印终稿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5年春7下复习资料打印终稿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5年春7下复习资料打印终稿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5年春7下复习资料打印终稿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春7下复习资料打印终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春7下复习资料打印终稿(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第六学习主题: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六学习主题: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第 1 课课 从从“开皇之治开皇之治”到到“贞观之治贞观之治 一、隋朝 1、建立 时间:581 年(589 年灭陈统一) 都城:长安 建立者:隋文帝杨坚 年号:开皇 3、隋文帝治国措施: 改革政权机构;重视选拔人才;大力发展农业;减轻赋税徭役;倡导节俭; 4、开皇之治: 开皇年间,隋文帝勤勉治国,锐意革新,使隋朝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国家富庶、社会繁荣的盛世局面,史称“开 皇之治” 。 5、灭亡:618 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二、贞观之治 1、建立 时间:618

2、年 人物:李渊(唐高祖) 地点:长安 2、贞观之治:时间:626 年 人物:李世民(唐太宗) 年号:贞观 治国措施: (1)政治上:吸取隋亡教训,广开言路,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 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允许农民用实物代替徭役) 简法轻刑,修订法律;(贞观律) 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国子学、太学) 实行恩威并施的政策(和亲、封赏、迎击),改善民族关系。(天可汗) 表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力强盛,史称贞观之治。奠定了唐朝进一步发展的基础。第第 2 课课 走向全盛时期的唐朝走向全盛时期的唐朝 一、女皇武则天(上承贞观,下启开元/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1、时间:690年 国号:

3、周 意义: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统治措施:打击皇室和贵族集团招揽人才,提拔了姚崇、宋璟等有才干的人; 组织编写农书,指导农业生产; 鼓励兴修水利、栽桑养蚕; 减免赋税徭役 3 作用:经济文化继续发展,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二 开元盛世1、时间:712 年 人物:李隆基(唐玄宗) 年号:开元 2、治国措施:任用贤能(姚崇、宋璟) 采取措施发展生产 下令整理财政,清理土地和户口; 实行“宽仁”政策,废除了武则天的酷刑苛法; 倡导节俭3、表现: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第第 3 课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1、三国两晋南北朝

4、:九品中正制 2、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下令“分科举人” 。 3、隋炀帝:开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产生科举制度正式产生。 4、科举制度在唐朝时进一步完善 特点:分科考试;择优录取。常科和制举两大类。 常科:进士科(重要),明经科(其次) ; 制举:皇上为选拔“非常之人”而设置的特科,名目繁多,变化很大。 固定程序:常科先参加州府的初试,再参加尚书省的“省试” 。进士科连考三场。量才任用:体貌伟壮、能言善辩、书法精良、擅长撰写和处理司法文书。 5、影响:我国选官制度转变为以考试为主; 使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各级政权;2促进了教育事业和文学艺术的发展; 前后沿用了1300年(到清朝末年被废除)

5、 科举制度的实施与唐朝的繁荣有何关系?科举制度的实施与唐朝的繁荣有何关系? (答案:满足了中小地主参政的愿望,缓和了阶级矛盾。有利于统治者政权的巩固和国家的统一。国家掌 握了选拔官吏的权利,选拔了一批促进国家发展的优秀人才。激发了教育的发展。看重诗赋文章,促成了 唐朝文学的繁荣。 )第第 4 课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唐朝的民族关系 一、唐与吐蕃 1、生活在青藏高原,是藏族的祖先。吐蕃的首领称赞普赞普。 2、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定都逻些。 3、关系 和亲:唐太宗嫁文成公主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入藏。尺带珠丹上书说唐蕃“和同为一家” 会

6、盟:823年,唐蕃正式结盟,立会盟碑在拉萨大昭寺门前。 二、唐与南诏 1、生活在云南洱海一带的南诏是彝族、白族的祖先; 2、蒙舍诏统一各诏,建立了以太和城(云南大理太和村)为中心的南诏政权。 3、唐玄宗(李隆基)册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三 唐与回纥 1、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 2、关系:(唐太宗)贞观年间,回纥出兵助唐灭厥。 唐玄宗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安史之乱时回纥出兵助唐收复长安、洛阳。 3、唐朝采取哪些方式来加强与少数民族的联系: 经济文化交流、册封、和亲、会盟、直接管理第第 5 课课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 一、唐与日本 1、唐朝时,日本派使节到唐朝 目的:密切两国关系

7、,学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 代表人物:空海、阿倍仲麻吕(晁衡) 、吉备真备。 2、鉴真:唐朝时为中日两国交流作出突出贡献的僧人。他六次东渡日本,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 水平的提高。 二、唐与天竺 1、中国古代称印度半岛为天竺。 2、玄奘从长安出发,到天竺。 他学习佛学,求取佛经,他和他的弟子还把旅途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 。 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突出贡献。 玄奘是著名高僧、旅行家和佛经翻译家。 三、为什么说唐朝是一个开放的社会? 表现:选官制度开放、民族政策开放、对外交往开放、文学艺术开放。 四、唐朝对外实行什么政策?这一政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对唐朝自身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1、对外政策:

8、开放。 2、主要表现:日本遣使来华;鉴真东渡日本传法;玄奘西行取经; 3、历史意义:促进了唐朝经济文化的发展;丰富了唐朝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第七学习主题: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第七学习主题: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 第第 6 课课 辽、宋、西夏、金的并立辽、宋、西夏、金的并立 一、辽、北宋、西夏的建立 1、916 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947 年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 2、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东京( (今河南开封今河南开封) ),史称北宋。 3、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大夏,定都兴庆(今宁夏银川),史称西夏。3二、辽、西夏与北宋的战

9、与和 1、1005年,北宋与辽议和,订立“澶渊之盟” ,从此边境稳定,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杨家将) 。 2、1044年,西夏与北宋达成和议,双方在交界地带设置贸易市场,互通有无,维持了长期的和平关系。 三、南宋和金的对持 1、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定都上京(黑龙江阿城) 。 2、1125年灭辽,1127年灭北宋。掳走宋微宗、宋钦宗。 3、1127年,赵构称帝,定都临安(浙江杭州)临安(浙江杭州) ,史称南宋。赵构就是宋高宗。 4、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和约,此后双方战事基本停息。岳飞是抗金英雄。岳飞是抗金英雄。 5、各族政权比较表: 名称都城民族建立者建立时间灭亡时间 北宋

10、东京汉赵匡胤960 年1127 年 南宋临安汉赵构1127 年1276 年 契丹(辽)上京契丹耶律阿保机916 年1125 年 西夏兴庆党项元昊1038 年1227 年 金会宁女真完颜阿骨打1115 年1234 年四、北宋与辽、西夏的战与和给各方带来的影响。 战争给双方带来灾难和损失。 双方和好使双方边境相对稳定,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并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 北宋每年向辽和夏少数民族政权交纳大量岁币,加重了人民的生活负担,成为北宋积贫积弱的一个重要因素。第第 7 课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南方经济的发展 一、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 1、农业: 南方的灌溉技术和耕作技术有很大提高,开辟圩田、梯田,扩大了

11、耕地面积。 南方水稻产量大幅度增长(苏州、湖州)。 原产北方的小麦、粟、豆在南方扩大种植。 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成为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 2、手工业: 南宋时,棉纺织业在南方兴起;成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手工业行业。 南方制瓷业发展很快,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业中心; 3、商业: 北宋时商业发达,在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南宋时发行的纸币叫会子。 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又是最大的商业都市。 海外贸易活跃,海港主要有广州、泉州等,政府设市舶司管理 二、经济重心南移 1、南移经过: 从夏商到秦汉,我国经济重心一直在北方。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开始南移;唐朝中期后南移加快。两宋时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12、 2、南移原因: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南方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 南方自然资源得到更多的开发和利用。 3、南移表现: 南方水稻是全国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苏州、杭州成为天下闻名的粮仓。 南方的手工业占有重要地位。(棉纺业、丝织业、制瓷业、造纸业、造船业) 南方的商业水平超过北方。 南方的赋税收入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 三、南宋诗人陆游在一篇文章中说:“朝廷在故都,实仰东南财赋。 ”请回答: “故都”指哪里,是今何处?(答案:东京。今天河南开封) 国家财政收入依靠“东南财赋”说明了什么?(答案:江南经济发展,国家的经济重心已经南移;南方4的赋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支柱。详见课本 P45) 第第 8 课

13、课 宋代的社会生活宋代的社会生活 一、两宋时,城乡居民的生活丰富多彩。 1、衣:主要布料麻布,棉布逐渐多。着行业装;女服样式最多;官民服不同 2、食:北:面食, 羊肉。 南方:米饭,面食比重大大增加;猪肉、鱼肉。普遍食用植物油(麻油) 。 城乡居民烧柴草,东京等地烧煤出现素料仿制的菜肴,饮酒、喝茶盛行。 3、住:农民住茅屋,市民住瓦顶平房;贵族官僚住园林式建筑;家具种类繁多,高脚家具流行。 4、行:富人乘轿子、马车。百姓乘牛车、驴车,骑马、骡、驴。南方乘小船、海船。 二、城市生活: 1、东京人口过百万,“夜市”连“晓市”,有娱乐场所“瓦子” 、舞台“勾栏” 2、临安:人口过百万;娱乐场所“瓦舍

14、”多;摊点称行、团;茶馆多 3、今天的传统节日,像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宋代称春节为元旦。 4、宋代三大节日元旦、寒食、冬至。 三、结合前课和本课的相关内容,概括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 都市商业繁荣,大街小巷店铺林立;(城市商业繁荣;) 经商时间长,夜市刚结束,晓市又开张; 娱乐活动商业化,瓦子,勾栏出现;(城市生活丰富多彩。) 纸币的出现,方便了商业贸易。(出现纸币;对外贸易活跃)第第 9 课课 成吉思汗与忽必烈成吉思汗与忽必烈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毛泽东诗词:“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 1206 年蒙古贵族在 斡难河源 尊推铁木真为成吉思汗,蒙古汗国建立。 二、元

15、朝的建立和统一 1、1271 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定都大都(今北京),忽必烈就是元世祖 2、1276 年元军攻占临安,南宋灭亡。1279 年元朝统一中国。 3、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首领当皇帝的统一王朝(元朝) 4、文天祥是抗元英雄(状元宰相,代表作过零丁洋 ) 三、元世祖改革的内容:特点:重用汉人,推行汉制 1、政治上:设置管理全国政务的中书省。 增设宣政院,专门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和藏族地区的军政事务。(标志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设立行中书省(行省)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琉球(台湾)和澎湖列岛。 2、经济上: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禁止把农田变为牧场,鼓励开荒种粮

16、,推广棉花种植。(棉布开始成为老百 姓的主要衣料) 主持治理黄河水患,开凿两条新运河(会通河和通惠河),重新贯通了南北大运河。 四、元朝的民族关系:融合 1、原因:元朝的统一,为各族人民的交往、交流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促进了民族融合。 2、表现:各民族人民相互学习,相互交流; 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人与汉族融合, 被统称为汉人; 形成信俸伊斯兰教的新民族回族。 3、黄道婆的棉纺织业技术学自黎族。第八学习主题: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第八学习主题: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第第 10 课课 明清专制集权的加强明清专制集权的加强 一、明朝的建立与君权的加强 1、明朝建立: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 (今南京)称帝,建立了明朝,年号洪武。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