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一般缺陷和具体处理的方法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694481 上传时间:2018-04-2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23.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一般缺陷和具体处理的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混凝土一般缺陷和具体处理的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混凝土一般缺陷和具体处理的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混凝土一般缺陷和具体处理的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混凝土一般缺陷和具体处理的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混凝土一般缺陷和具体处理的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一般缺陷和具体处理的方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混凝土混凝土一般一般缺陷缺陷和具体和具体处理处理的方法的方法 根据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规定,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缺陷分为一般缺陷和严重缺陷两大类。 对于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严重缺陷,应该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进行专项处理。严重缺陷是指,对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或安装使用性能有决定性影响的缺陷。必须进行返工修复处理。 工程质量一般缺陷是指,对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或安装使用性能无决定性影响的缺陷。可以进行修复处理。对于混凝土一般缺陷宜进行相应的技术鉴定,制定出具体的技术处理方案,经批准后实施。 混凝土一般缺陷主要有:麻面、蜂窝、狗洞(孔洞)、夹渣、疏松、裂缝、露筋等。 本文对混凝土一

2、般缺陷的定义及处理方法做一简要论述。 一一、一般质量缺陷的一般质量缺陷的定义定义 麻面:混凝土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但无露筋现象。 它是由直径在 25mm 以下的由气泡, 沟洞形成的表面汽水空隙构成。 一般定义为: 深度在 510mm,每平米不多于 3 处,面积不大于 200mm*200mm/M2。 蜂窝:一 般 定 义 为 : 深 度 在 1030mm, 每 平 米 不 多 于 3 处 , 面 积 不 大 于200mm*200mm/M2。 狗洞(孔洞):一般定义为,面积不大于 150mm*150mm 左右的空洞。 夹渣:混凝土中夹有杂物且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 疏松:疏松是指,混凝

3、土中局部不密实。 裂缝:裂缝是指,缝隙从混凝土表面延伸至混凝土内部。一般缺陷为裂缝宽度小于0.2mm。 露筋:露筋是指,构件内钢筋未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 二二、一般缺陷一般缺陷产生的原因产生的原因 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摸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模扳隔离刑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悱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混凝土局部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出现空隙,形成的蜂窝状孔洞。其形成的原因有细集料不足、工作性差、集料太大

4、等。 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通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三三、一般缺陷一般缺陷处理的处理的措施措施 模板去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模扳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

5、泡为止;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 表面无粉刷的, 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处理缺损厚度在 5mm 以下的请况可以,可以使用工程师 A2 耐久性薄层修补料进行面层修复。 5mm 以上的情况可以使用工程师 A3 耐久性高强修补料进行修补。其中新老混凝土交接处,还需要进行界面处理,预防后期空鼓以及表面脱落等危害发生。 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过 2m 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

6、应在下部浇完间歇 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 1:2 或 1:25 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工程师品牌的 A3 耐久性高强修补料进行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四四、处理的具体施工方法处理的具体施工方法 1、施工准备 1.1 技术准备 1.1.1 现场施工人员应熟悉图纸各细部内容,根据施工图纸和现行有关规范、规程认真检查核对现场实体。 1.1.2 墙或顶板模板拆除后将需要修补、处理的部位用白色粉笔作出记号,处理范围须精准。

7、1.1.3 现场工长应对施工班组和施工工人做出书面的技术交底,明确各种质量缺陷的不同修补措施内容、各细部做法、施工重点和难点、需要注意的作业事项等,技术交底书须签字存档。 1.1.4 砂浆、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商混厂家提供的施工配合比开盘记录调整,不同标号的砂浆、混凝土采用相应不同的配合比。 1.2 料具准备 1.2.1 主要机具:搅拌机、手推车、扁斧、手锤、木工机具等。 1.2.2 主要材料: 1.2.2.1 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P.042.5) 。 河沙:粒径 0.350.5mm.。 碎石:粒径 516mm.。 掺和料:矿渣、粉煤灰,掺和料2%。 水: 自来水。 1.2.2.2 模板、木方

8、、钢管等。 1.3 人员准备 根据现场施工的进展情况,分区配置混凝土质量缺陷修补施工工人和管理人员,成立混凝土修补专项施工小组。 2 施工技术 2.1 混凝土、砂浆的拌制 2.1.1 适当控制塌落度,为了减小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的收缩量,混凝土的塌落度应控制在 1012 以内。 2.1.2 对于强度等级为 C50混凝土, 砂率为 34% 对于强度等级为 C40 的其他部位混凝土,砂率为 36%。这样在保证混凝土和易性的同时,有利于控制混凝土表面空隙、龟裂、冷缩等缺陷的产生, 2.1.4 严格掌握混凝土材料配合比。在搅拌机旁挂牌公布,便于检查。混凝土原材料按重量计的允许偏差,不得超过下列规定: 水

9、泥、外加掺和料2%; 粗细骨料3%; 水、外加剂溶液2%; 各种衡器应定时效验,并经常保持准确,骨料含水率经经常检定。雨天施工时,应增加测定次数。 2.1.5 搅拌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每盘装料数量不得多余筒标准容量的 10%。搅拌时间一般为 120s。 2.1.6 砌筑砂浆应采用砂浆搅拌机进行拌制, 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从投料完成后算起搅拌时间不得少于 2min。 2.1.7 砂浆,应先将砂和水泥干拌均匀,再加水拌合均匀。 2.1.8 混合砂浆,应先将砂与水泥干拌均匀,再加掺和料和水拌合均匀。 2.1.9 标准、规范、规程执行,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混凝土强度及其它各项性能指标

10、合格。 2.2 技术措施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于不同程度的混凝土表面质量缺陷采取不同的修补方法: 2.2.1 混凝土表面错台涨模的处理措施: 2.2.1.1 由于模板拼缝错台而导致混凝土表面错台现象的处理措施: 用扁斧将错台部位的混凝土细致砍除,保证处理部位的混凝土表面与大面混凝土顺平,表面光滑,处理后的错台高差不应大于 3mm。 2.2.1.2 由于模板加固不牢导致混凝土涨模的处理措施: 以混凝土大面为标准, 将涨出大面的混凝土范围做好标记线, 沿着标记线内的范围剔凿出多余的混凝土, 剔凿好的表面为毛面比该处未剔凿的混凝土表面低 710 mm,喷水湿润后用与此处混凝土配合比一致水泥砂浆压实抹

11、平。养护时间为 14 天。 2.2.2 蜂窝修补方案如下: 2.2.2.1 对于小蜂窝(无松动石子或混凝土)的处理措施: 先用水将需要修补的部位洗刷干净, 等需修补部位表面湿润但无泛水后, 再用与此处混凝土配合比一致的水泥砂浆压实抹平。养护时间为 7 天。 2.2.2.2 对较大的蜂窝(有松动石子):先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的混凝土或石子等,刷洗干净后支模(注意将修补部位冲洗后的积水清除),再用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砼仔细强力填塞捣实,拆模后认真养护,养护时间为 14 天。 2.2.3 露筋修补方案如下: 2.2.3.1 对于表面露筋较浅且面积较小(不大于 0.05 )的处理措施(无松动石子或混凝土)

12、:将漏筋部位用水刷洗干净,等需修补部位表面湿润但无泛水后,再用与此处混凝土配合比一致的水泥砂浆将露筋部位抹压平整,并认真养护,养护时间为 14 天。 2.2.3.2 对于露筋较深且面积较大(大于 0.05 ) 的处理措施 (有松动石子或混凝土) :将薄弱混凝土或松动的石子凿除,洗刷干净后支模(注意将修补部位冲洗后的积水清除),再用比原来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砼填塞压实,并认真养护,养护时间为 14 天。 2.2.4 孔洞修补方案如下: 先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再用压力水冲洗,支设带托盒的模板,洒水充分湿润后用比结构高一强度等级的半干硬性的细石砼仔细分层浇筑强力捣实, 并作认真养护(

13、养护时间不少于 21 天),突出结构面的砼,待达到 50%强度后再凿去,表面用与此处混凝土配合比一致水泥砂浆抹平,并作认真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 14 天)。 2.2.4 对于超出以上所述混凝土质量严重缺陷程度的部位,由施工单位出示处理措施,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后再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未经审批同意的质量缺陷不得擅自处理。 3 质量保证措施 3.1 施工技术保证 3.1.1 砂浆、 混凝土配合比应与原结构材料比例相同, 须根据混凝土商家提供的配合比开盘记录配制。保证施工完成后的混凝土外观色差相近。 3.1.2 混凝土拌制应严格控制塌落度。浇筑时须振捣密实,砂浆、混凝土表面均压实抹光,防止表面开裂,表面光洁度与大面混凝土相同。 3.1.3 已施工完的部位须按要求洒水养护。 3.2 组织施工管理人员和现场施工人员认真学习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 对于特殊部位或关键的技术问题须在现场做实体交底。提倡使用更先进的施工方法。 3.3 召开质量专题会,提高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工人的质量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机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