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地理作业 区域的基本含义(湘教版必修)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37693536 上传时间:2018-04-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地理作业 区域的基本含义(湘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地理作业 区域的基本含义(湘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地理作业 区域的基本含义(湘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地理作业 区域的基本含义(湘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地理作业 区域的基本含义(湘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地理作业 区域的基本含义(湘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地理作业 区域的基本含义(湘教版必修)(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世纪教育网 21 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 世纪教育网第第 1 1 章章 第第 1 1 节区域的基本含义节区域的基本含义(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单项选择题 读下图,完成 12 题。1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 ) 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B区域内部的特性相对一致 C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2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 域的( ) A发展水平 B生活特点 C发展方向 D发展条件 解析: 题目中的图示为我国干湿地

2、区分布及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简图,其分界线大体为 400 毫米、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并隐含了区域划分及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内容。 答案: 1.B 2.C 3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 行政区 中国和蒙古 热量带 干湿区 三江平原 山东省和河北省 A B C D 解析: 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这是进行区域划分、确定具体区域的基本依据。有的区域 界线是明确的,例如国界、省界;有的区域界线是模糊的,例如气候区、植被分布区等。 答案: C 4下列关于区域产业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能够组织和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B基础产业是主导产业和辅助产业得以顺利发展的基本条

3、件 C辅助产业与主导产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它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主导产业 D基础产业与主导产业有着直接的经济技术联系,为主导产业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 解析: D 选项中,应是辅助产业与主导产业有着直接的经济技术联系,为主导产业进行 配套、协作的产业。 答案: D 下图中四幅城市形态图是在不同的交通运输工具时期形成的。据图回答 56 题。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世纪教育网 21 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 世纪教育网5图中所示形成最早的城市形态是( ) A B C D 6有关上述四幅图所处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火车电车时期 B是汽车时

4、期 C是高速公路时期 D是步行马车时期 解析: 在古代,交通工具不发达,人力、畜力是主要的动力,城市居民几乎都集中在城 区内,城市呈紧凑的空间形态,各方向距城中心的距离基本是相等的。在近代,交通运输 技术的飞跃促进了城市交通的发展,使城市规模急剧扩大,城市居民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 选择居住地,城市郊区沿主要交通干道扩展。 答案: 5.A 6.C 读西部地区部分省区图,完成 78 题。西部地区部分省区图 7湖泊 b 的水位近年来持续下降,著名的“鸟岛”已与岸相连为半岛。其主要原因是( ) A利用湖水进行灌溉较多 B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C其流域的农业用水增多 D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 解析: 从图

5、中西部地区部分省区的边界,可以判断 b 为青海湖。近年来青海湖流域农业 用水增多,导致入湖水量减少,而使青海湖的水位下降。 答案: C 8据报道,20 世纪 50 年代修筑青藏公路 a 时的破坏还依然存在。这反映了青藏高原的( ) A生态系统非常稳定 B内力作用大于外力作用 C生态系统不易破坏 D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极差 解析: 青藏高原高寒、缺氧,降水少,植被种类少,覆盖率低,生态环境脆弱,自我修 复能力极差,一旦被破坏就很难恢复。 答案: D 四川省的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大致以龙门山峨眉山大凉山为界分为两大部分,西部为 川西高原山地,东部是四川盆地。读四川省级和地市级行政中心分布图,回答 9

6、10 题。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世纪教育网 21 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 世纪教育网9下列关于四川省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流湍急,河流航运价值极高 B地表径流速度快,故西侧水资源短缺 C两种地形类型的过渡带是理想的交通线选址处 D地势高低起伏,农业生产应走多种经营的发展道路 10影响四川省各级行政中心分布密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民族组成状况 B人口集中程度 C重工业基础 D交通线类型和空间分布 解析: 第 9 题,四川省西高东低,地势落差大,河流流速快,不利于内河航运的发展。 西部山地降水较多,人口较

7、少,水资源较丰富。两种地形类型的过渡带地形复杂,多地质 灾害,不利于各类交通线的建设。地形起伏大,适宜发展立体农业,区域的差异性要求农 业发展应因地制宜。第 10 题,行政区划兼顾地形单元的完整性和人口、经济等因素。各级 行政中心大多是区域的中心城市,各种自然、人文因素通过影响人口的分布而影响城市的 形成和发展。 答案: 9.D 10.B 下面的图 a 是我国某省年降水量分布图,图 b 是该省某地区甲河水系示意图。读图回答 1112 题。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世纪教育网 21 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 世纪教育网11甲河下游地区是开发历史悠久

8、的耕作区,当前限制其农业发展的突出因素是( ) A土壤 B地形 C水源 D热量 12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是加快发展的根本途径,该省要振兴工业经济必须( ) 充分利用现有的工业基础,从产业结构调整入手,积极采用高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 传统产业,有选择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大力发展石油化工、钢铁工业和汽车制造工业, 建成全国最大综合性石化基地和全国重要的制造工业基地 强化有色金属加工基地在全 国的地位 积极发展甘蔗、马铃薯系列食品、乳畜产品等现代食品工业 A B C D 解析: 第 11 题,甲河下游地区地处我国西北的河西走廊,气候干燥,依靠高山冰雪融水 和少量山地降水发展绿洲农业,其主要制约因素是水

9、源。第 12 题,甘肃省缺乏大力发展钢 铁工业、汽车工业的条件;甘蔗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 答案: 11.C 12.C 二、综合题 13图中 A、B、C 表示一个区域的发展过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信息显示该区域的城市发展特点是_ _。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世纪教育网 21 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 世纪教育网(2)从 A 图看出,城市初期主要呈现_分布的特点;从 B 图看出,影响城市空间形态 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从 C 图看出,该地城市发展重心又转向 _。 (3)该区域交通运输发展呈现_和_的特点,这对商业网点 有何影响? (4

10、)试分析该地区在 C 阶段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答案: (1)城市数目不断增多,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2)沿河 公路与铁路(或交通干线) 沿海 (3)多样化 网络化 商业网点密度变大,规模变大,多沿交通干线分布。 (4)耕地减少;绿地面积减少;水资源短缺;海水入侵;污染加重,环境质量下降; 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问题。 1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A 所在地区区域图。材料二 A 所在区域城镇分布历史变迁图(注:BC 代表公元前,AD 代表公元)。(1)材料一中,A 所在地形区的名称是_。 (2)材料二中,可以反映出 A 地区城市化进程中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一、二所

11、示信息,城镇空间扩展的原因是什么? (4)A 所在区域,湖区面积自 AD1111 年到现在有何明显变化?试分析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 原因,以及这种变化对 A 所在区域腹心地区城市早期发展中的主要影响。 解析: 图示是洞庭湖平原地区。A 地区城市化分两个阶段:一是 AD1111 年以前,城市化 发展速度慢;二是 AD1111 年以后,速度加快,城镇数量增多,以规模不大的中小城镇为主, 城镇多沿河分布。 自 AD1111 年以后,湖泊面积缩小,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 答案: (1)洞庭湖平原 (2)AD1111 年以前城市化缓慢,以后速度加快,城镇数量增多,以规模不大的中小城镇为 主;城镇多沿河分布。 (3)人口不断增加;平原地形有利于建城;沿河设城便于取水和航运交通;湖泊淤积,可利 用土地面积扩大。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世纪教育网 21 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 世纪教育网(4)变化:湖区面积大大缩小。原因:湖区周围围湖造田,侵占湿地;河流上游山区植被破 坏,河流含沙量增大,加速了湖泊淤积;人口压力太大。主要影响:有利方面是增加了耕 地面积,增加了粮食产量,形成了鱼米之乡;不利方面是水旱灾害频发,损失巨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