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相遇问题 2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37692722 上传时间:2018-04-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相遇问题 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北京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相遇问题 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北京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相遇问题 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北京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相遇问题 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北京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相遇问题 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京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相遇问题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相遇问题 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北京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相遇问题相遇问题 2 2中心小学 田雪一、设计思路一、设计思路本册书的相遇问题是在学生初步学习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数量关系以及会解答某一单个物体运动的问题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本教学内容与以往不同的是有两个物体在运动,教材上只介绍了其中一种,即”两个物体同时相对运动结果相遇“的情况。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相向运动中求路程的解题方法以及理解速度和,同时也为后继学习更复杂的应用题做好准备。根据以上对教材的简析我的设计思路如下(1)把握好教学要求。教学时要通过学生们认真的观察思考,以及自己动手尝试去做理解相遇问题提中所提概

2、念和掌握求路程的方法。(2)大量使用多媒体,本节课充分利用多媒体, 通过演示使学生直观了解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并真正理解:两人、两地、同时、相向、相遇、速度和等难以理解的概念。(3)另外本此设计还以图表、图文结合及线段图等多种呈现方式,使原本枯燥的内容变得鲜活、生动。二、教案设计二、教案设计教学内容相遇问题教师姓名田雪教教 学学目目 标标1.通过实际演示,理解“相向运动” “相遇” 及“速度和” 。2.掌握相向运动中求路程的解题方法:速度和时间=路程。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会解决与此有关的含两、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4.培养学生分析和解答问题的能力。重重 点点使学生掌握相向运动中求路程的

3、解题方法。教教 具具课件难难 点点理解“速度和” 。学学 具具无课课 型型新课授课日期授课日期2008.3.9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环节原设计原设计修改后修改后修改意图修改意图一、复习导入一、复习导入1.亮亮每分钟走 60 米,走了 4 分钟,一共走了多少米?(口答)师问:为什么这样求?谁会用一个数量关系式表示?2.芳芳每分钟走 70 米,走了 4 分钟,_?由学生补充问题并进行计算。二、新知探索二、新知探索:1.导入新课:以前我们学习的是一个物体运动的行程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两个物体运动的行程问题。 板书:两人2.对“两地、同时出发、相对而行,相遇”含义的领会师问:请同学们仔细观

4、察两个人行走这段路程有什么特点?提示(1)出发地点(2)出发时间(3)运动方向(4)运动结果板书:两地、同时、相向、相遇。师说:正像我们观察到的,两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最后相遇,我们称它为相遇问题。现在我们就学习解答相遇求路程的方法。板书课题:相遇问题3.出示例题A.集体读题,补充问题。B.指明提取数学信息板书:相遇时间C.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试做。得出两种不同的解法,板演。D.学生自己分析解题思路:请用第一种方法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提问:题中只有一个 4,为什么算式中出现了两个4?师:经过 4 分两人相遇,说明相遇时两人都行了 4 分,相遇时间在这种解法中要用到两次。请用第二种方

5、法的同学说说你的解题思路又是什么?师:根据这种解法你发现在相遇问题中,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追问:速度指的是什么速度,时间又指的是什么时间?4.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认识相互间的联系。从数量关系上看,思路不同:第一种解法是用亮亮和芳芳的速度分别乘以所用时间,得出两人各自行的路程,然后再加起来,得到芳芳家到亮亮家的路程。第二种解法是根据两人同时出发,行走时间相同,可以先算出两人每分钟所行路程的和,再乘以时间,得到两地间的路程。从数学知识上看,两种解法的联系: 算式之间正好符合乘法分配律。三、巩固练习。三、巩固练习。1.看图填空。ppt:甲、乙两人同时由 A、B 两地相向而行。出发

6、1 分钟,两人所行的路程的和是(65+70)米;出发 2 分钟,两人所行的路程的和是 2 个( )米;出发 3 分钟,两人所行的路程的和是 3 个( )米;出发 4 分钟,两人相遇了。这时,两人共走( )个(65+70)米,A、B 两地相距( )米。A.独立理解“相向而行” 。板书相向B.指名回答,集体反馈。2.甲、乙两辆汽车从两地同时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 55 千米,乙车每小行 45 千米,经过 4 小时相遇,两地相距多少千米?3.用两种方法解答下题。甲轧路机每小时碾压路面 36 平方米,乙轧路机每小时碾压路面 44平方米。两台轧路机同时工作 8小时,一共碾压路面多少平方米?4.列式是(

7、)A.803653B.80653C.(8065)6 D.(80-65)35.思考题救护车和小轿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救护车每小时行相距?千米米米米米米车站每小时65千米米每小时80千米米驶 60 千米,小轿车每小时行驶 50千米,经过 3 小时两车相距 11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四、小结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三、教后反思:三、教后反思:在充分的研读教材后确定重点是掌握求路程的两种解法,难点是理解速度和,根据新课程理念,我精心设计了教学环节。另外为了突破重难点本次教学大量运用了多媒体演示,通过讲授我总结成功之处。1.通过多媒体的演示使学生直观了解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并真正理解:两人、两地、同时、相向、相遇、速度和等难以理解的概念。2.新课标在 4-6 年级段中指出:“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实际问题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数学信息,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学生尝试独立地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让学生充分展示了自己,学生通过尝试、交流,在课堂上的所思所想,基本上都得到了证实。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学生充分体现了主体作用,而教师则扮演着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起了穿针引线的作用。课堂上没有一个知识是教师强塞给学生的,都是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活动自己得出的。 3.本节课教学思路清晰,各个环节的作用都得到了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