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物理试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689979 上传时间:2018-04-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69.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年级物理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一年级物理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一年级物理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一年级物理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一年级物理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年级物理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年级物理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一年级物理试题高一年级物理试题总分:110 分 考试时间:90 分钟 卷卷 I(I(共共 4848 分分) )一.选择题(1-8 是单项选择题,9-12 是多项选择题,每题 4 分,错选得 0 分,少选得 2 分共 48 分)1.一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转弯,下图画出了汽车转弯时在某一点所受合外力F的四种方向,其中合理的是( )A B C D 2.关于摩擦力对物体做功,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滑动摩擦力总是做负功 B 滑动摩擦力总是做正功C 静摩擦力对物体一定做负功 D 静摩擦力对物体可能做正功,可能做负功,还可能不做功3.如图所示,竖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轻弹簧,下端固定在地面上,将一个金

2、属球放置在弹簧顶端(球与弹簧不连接),并用力向下压球。稳定后用细线把弹簧拴牢,烧断细线,球将被弹起,脱离弹簧后能继续向上运动,假定弹簧的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从细线被烧断到该球刚脱离弹簧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球的机械能守恒 B .球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球的机械能一直增加 C .球在刚脱离弹簧时动能最大D .球脱离弹簧时弹簧的长度小于原长 4.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2A 由PFvcos 知,某一时刻,即使力和速度都很大,但功率不一定大B 由P知,力做的功越多,功率越大C 由PFv知,物体运动得越快,功率越大D 由WPt知,功率越大,力做的功越多5.甲、乙两个物体

3、的位置如图所示,质量关系m甲Ep2 CEp1Ep2 D无法判断6.如图所示,甲、乙两颗卫星以相同的轨道半径分别绕质量为M和 2M的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线速度比乙的大 B甲的运行周期比乙的小C甲的角速度比乙的大 D甲的向心加速度比乙的小 7.如图所示,物体从高h的斜面顶端A由静止滑下,到斜面底端后又沿水平面运动到C点而停止.现给物体一个初速度,要使这个物体从C点沿原路返回到A,则在C点处物体应具有的初速度大小至少是( )A B C D2 38.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径为R的圆弧轨道,半径OA水平、OB竖直,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自A的正上方P点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小

4、球沿轨道到达最高点B时恰好对轨道没有压力.已知AP2R,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从P到B的运动过程中( ).A重力做功 2mgR B机械能减少mgR C合外力做功mgR D摩擦力做功mgR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B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一定做曲线运动C物体在恒力或变力作用下都可能做曲线运动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一定不在同一直线上10.质量为 1 500 kg 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vt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 ).A前 25 s 内汽车的平均速度 B前 10 s 内汽车的加速度C前 10 s 内汽车所受的阻力 D15 s25 s 内合外力对汽车

5、所做的功11.在王城公园的大型游乐场里,小明乘坐如图所示匀速转动的“摩天轮”,正在向最高点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摩天轮”对小明不做功 4B.小明的动能保持不变C.小明的机械能增加 D.小明的重力势能保持不变1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0射入木块,并留在木块里.已知在子弹射入木块的过程中子弹发生的位移为x1,木块发生的位移为x2,子弹进入木块深度为x,子弹受到阻力大小恒为Ff,子弹射入木块后二者的共同速度为vt,不计空气阻力影响,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Ffx BFfx1 CFfx2 D Ffx 卷卷 II(II(共共 626

6、2 分分) )二.实验题(15 分)513(6 分 ).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沿木板滑行.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 50 Hz.(1)实验中木板略微倾斜,这样做_;A.是为了使释放小车后,小车能匀加速下滑 B.是为了增大小车下滑的加速度C.可使得橡皮筋做的功等于合力对小车做的功 D.可使得橡皮筋松弛后小车做匀速运动(2)实验中先后用同样的橡皮筋 1 条、2 条、3 条合并起来挂在小车的前端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把小车拉到同一位置再释放.把第 1 次只挂 1 条橡皮筋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1,第二次挂 2 条橡皮筋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

7、 2W1橡皮筋对小车做功后而使小车获得的速度可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出.根据第四次的纸带(如图所示)求得小车获得的速度为_m/s.(3)若根据多次测量数据画出的Wv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形状,可知对W与v的关系符合实际的是图_ .614(9 分).某同学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按如图甲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 正确进行实验操作,从打出的纸带中选出符合要求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图中O点为打点起始点,且速度为零.图甲 图乙(1)选取纸带上打出的连续点A,B,C,测出其中E、F、G点距起始点O的距离分别为h1、h2、h3,已知重锤质量为m,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为T.为验证此实验过程中

8、机械能是否守恒,需要计算出从打下O点到打下F点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_,动能的增加量 Ek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2)以各点到起始点的距离h为横坐标,以各点速度的平方v2为纵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用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出v2h图线,如图丙所示,该图象说明了_.图丙(3)从v2h图线求得重锤下落的加速度g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共 47 分)15(10 分).如图所示,一个人用与水平方向成 60角的力F40 N 拉一个木箱,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匀速前进了 8 m,求: (1)拉力F对木箱所做的功;(2)摩擦力对木箱所做的功;(3)外力对木箱所做的总功716.(10

9、 分)蹦极是一项既惊险又刺激的运动,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如图所示,其模型如图所示,原长 L=16 m 的橡皮绳一端固定在塔架的 P 点,另一端系在蹦极者的腰部,蹦极者从 P 点由静止跳下,到达 A 处时绳刚好伸直,继续下降到最低点 B 处,BP 之间距离 h = 20 m,又知:蹦极者的质量 m=60 kg,所受空气阻力恒为体重的,蹦极者可视为质点,51g =10m/s2.求: (1)蹦极者到达 A 点时的速度大小;(2)橡皮绳的弹性势能的最大值;17(12 分).如图所示,质量m0.1 kg 的金属小球从距水平面h2.0 m 的光滑斜面上由静止开始释放,运动到A点时无能量损耗,水平面AB是长

10、2.0 m 的光滑平面,与半径为R0.4 m 的光滑的半圆形轨道BCD相切于B点,其中圆轨道在竖直平面内,D为轨道的最高点,求:(g10 m/s2)(1)小球运动到D点时的速度大小;(2)小球从D点飞出后落点E与A的距离.18(15 分).在水平路面上运动的汽车的额定功率为 100 kW,质量为,设阻力恒定,kg410且为车重的 0.1 倍,求:(g取 10 m/s2)(1)汽车在运动过程中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8(2)若汽车以 0.5 m/s2的加速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这一过程能维持多长时间?(3)若汽车以不变的额定功率从静止启动,当汽车的加速度为 2 m/s2时,速度为多大?9参考

11、答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答案(每题 4 分,共 48 分,错选得 0 分,少选得 2 分)题号 123456789101112答案CDBABDDDABABDBCBCD二.实验题答案13(6 分.每空 2 分) (1) _CD_ (2) 2.0 _ (3) C_ 14(9 分.前三空每空 2 分,最后一空 3 分)(1)Epmgh2_ ,Ek (2) 该图象说明了: 当物体自由下落时,只有重力做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互相转化,机械能守恒. (3)从 v2h 图线求得重锤下落的加速度 g_9.52 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共 47 分)15(10 分) 解; 如图所示,木

12、箱受到重力、支持力、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其中重力和支持力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垂直,所以只有拉力和摩擦力对木箱做功由于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摩擦力跟拉力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拉力做正功,摩擦力做负功根据 WFlcos 可得(1)拉力对木箱所做的功为10W1Flcos 604080.5 J160 J 4 分(2)摩擦力 Ff对木箱所做的功为W2Fflcos 180Fcos 60lcos 180400.58(1) J160 J 4 分(3)外力对木箱所做的总功为WW1W20 2 分16.(10 分)解(1)蹦极者从 P 下降到 A 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2 21AmvfLmgL4 分smmgf/16:51A解得1 分(2) 蹦极者从 P 下降到 B 的过程中,由能量守恒定律有4 分fhmghEp111JEp9600分17(12 分)解:(1)根据题意和题图可得:小球下落到达点 D 点时由动能定理得: 4 分2 21)2(DmRhmg解得: 1 分smD/62来源:学.科.网 Z.X.X.K(2)小球从 D 点飞出后做平抛运动,故有2R gt2 2 分 t0.4 s 1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