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指导1:新高三语文复习从“读”开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689731 上传时间:2018-04-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级教师指导1:新高三语文复习从“读”开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特级教师指导1:新高三语文复习从“读”开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特级教师指导1:新高三语文复习从“读”开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级教师指导1:新高三语文复习从“读”开始(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3特级教师指导:新高三语文复习从特级教师指导:新高三语文复习从“读读”开始开始读”不易走神聚精会神是取得复习效果的基本条件;“读”不易忘记刻骨铭心是获得知识的主要目的;“读”易引发联想融会贯通是赢得高分的重要保障;“读”易触发灵感心有灵犀是立意创新的源源活水。你有朗读的习惯吗?你有天天朗读的爱好吗?你从朗读中获得过愉悦或惊喜吗?面对即将到来的高三,我们怎样在这个暑假里针对语文学科的学习规律确定策略?怎样针对自己语文学习的现状制定计划?用怎样的方法来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这些问题实实在在地摆在我们每一个新高三同学面前,我们期待着寻觅好策略、好方法、好技巧。其实这种策略、方法、技巧远在天边

2、近在眼前,那就是“读”。这里所说的“读”指的是具体的、狭义的“朗读”:读现代文,读文言文,读古诗词,读优秀作文。这里所指的“读”是有声、有情地朗读或轻读。读文言文可以增强“语感”,读诗词可以品尝“情感”,读散文可以品味“美感”,读议论文可以揣摩“逻辑感”。言之确凿,言之实在。保持、坚持天天“读”是暑假语文学习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也是高考语文复习事半功倍的好方法,它是高三学习必须经历的过程。如果说“看”是与知识近距离接触的话,那么,“读”是与知识“零距离”的接触。“读”让你轻易、轻松走进知识的殿堂,领略殿堂的绚丽和辉煌。设想一下,每天你的朗朗读书声,穿透晨雾,目送夕阳,让行人驻足,让邻居侧耳,这

3、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情景,多么美好的境界啊!面对语文学习的对象现代文、文言文、古诗词、优秀作文,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现代文可以轻声读 在“朗读”中你去发现文章主旨、观点,你去揣摩文章结构、层次,你去感悟呈现文章逻辑关系和表现情感关系的精彩语言。如果读议论性文章,要读出文章的逻辑是并列还是层进?是总分还是分总?还要读出文章的观点全文的中心观点,局部的分观点;如果读优美的散文,要读出文章的结构叙述、描写的顺序;要读出文章的含意文本意义和作者通过文字想表达的深层意义;要读出文章的语言在语境中的特殊意义:比喻意义、象征意义、含蓄意义。文言文可以大声读 在“朗读”中培养语感,积累词汇,加深文意的理解。叶

4、圣陶先生曾说:要亲切地体会白话与文言的种种方面,就必须花一番功夫去吟诵白话与文言。正因2 / 3为这样,我们就需要通过朗读来巩固我们所积累的知识,需要通过朗读来训练文言的阅读能力及语感。如果是传记性的文章,就要读出情节的脉络、事件的缘由,要读出人物的关系、人物的品行;如果是游记、随笔、小品类的文章,要读出描写的层次,要读出寓于景物描写中的道理,要读出寓于故事中的哲理。古诗词可以根据诗词的内容需要有情感地读,读出诗词的主旨、节奏、韵味、精美的语言。优秀作文可以轻声读 在朗读中,充满诗意的文字会带给你想象的美丽,蕴涵才气的文字会带给你文字的魅力。如果是议论、说理性的作文,也可以静静地吟诵,把情感频

5、道“调”到“思考”这一档,想一想,文章阐述的道理我是否理解,文章说理的论据我是否知晓,文章呈现的结构我是否娴熟。在朗读中,你会慢慢体会到作者新颖独特的观点,品味到作者丰厚、丰实的积累。要想自己有佳作的产生,必须要朗读大量优秀作文,必须要有丰富的语感积累,积累的流水,常常在朗读中润物细无声地潜移默化地流淌入你知识的仓库,丰富你智慧的积淀。当你的朗读达到一定的数量时,你的思路与文采就会如溪水汩汩流淌。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朗读的重要性。朗读中可以产生对文章(诗词)主旨、形象的理解和感受。鲁迅先生曾说过“汉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叶圣陶先生也

6、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语文学习中的朗读就是借助有声的语言文字,感受、理解源于作品的形象、道理,使作品中的情、景、物、人、事、理在我们的内心活起来,好像“看到”、“听到”、“闻到”、“尝到”一样.。作品中的语言通过朗读,能够使朗读者内心受到刺激而引起对客观事物的感知、体会和思考。其实,“朗读”有助于培养我们对语言的审美能力,有助于增强我们对文意的理解能力,也有助于提高我们对写作的表达能力。所以,朗读的过程也是一种非常高雅的又很有情调的学习享受。精彩的人物对话,形象的人物描写,充满激情的抒情,蕴涵哲理的叙述这一切都有助于我们进入作者的情感境界,有助于我们获得读者与作者角色转换的愉悦。当我们“朗读”到“忘我”之时,作品之“美”犹如出于我之“心”,作品之“情”犹如出于我之“口”。朗读是大树的根,它能使你永远枝叶茂盛;朗读是源头的水,它能使你永远清澈鲜活。3 / 3朗读是雪山上的雪莲,采摘到它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过程;朗读是深海里的鱼,捕捉到它需要劈风斩浪的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