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泾中学公民意识教育简要介绍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689035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洋泾中学公民意识教育简要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洋泾中学公民意识教育简要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洋泾中学公民意识教育简要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洋泾中学公民意识教育简要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洋泾中学公民意识教育简要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洋泾中学公民意识教育简要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洋泾中学公民意识教育简要介绍(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小学生公民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生公民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 杨春芳“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在中国公民健康素养中,对健康概念进行了全面的认定。世界卫生组织(WHO)提示,人们健康不仅仅是无疾病、不虚弱,还涉及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专家表示,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各种心理卫生问题,市民重视和维护心理健康非常重要。作为一个合格公民来说,身心健康是其基本也是必要的素质。就学校来说,造就合格公民,一方面要遵循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从生理、心理、伦理和智力等多方面开展与渗透公民意识和行为养成教育;另一方面,笔者认为,为使社会和

2、谐,成熟发展,公民权利、义务的行使须建立在公民个体的健康心理基础上。因此,从小提高公民的健康心理水平是我们开展公民教育一项重要工作。此外,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人的发展既包括身体的、生理的发展,也包括心理的发展。在学生整体素质中,心理素质本身占有重要地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还是帮助学生形成优良的思想品德的基础,是学校公民素质教育工作中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事实上,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已经到了令人担忧的程度。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中小学中,有 1520的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特别是当前我们面对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中的部分人程度不同地存在学习困难、悲观闭塞、情绪不稳、抑郁孤独

3、、惧怕挫折、缺乏毅力等缺点或弱点那么,存在这些心理健康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如何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公民素质呢?所有这些,正是学校公民素质教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原因分析原因分析 一、来自社会方面的一、来自社会方面的1不良的文化环境的影响 孩子们生活在一个对物质利益追求极高的经济型社会,各种利益关系时不时的就会侵入孩子的视觉和听觉系统,一些不良书商唯利是图,经销、贩卖、宣扬暴力、书刊杂志,是真正的诲淫诲盗。一旦老师或家长疏于防范,孩子们本身没有辨别能力,而家长又不能时刻陪在身边,所以耳濡目染,唯利是图,功利主义,孩子心理受到不良影响。学习成为无味无聊的苦活儿。还有某些

4、网吧业主,接纳未成年人上网,孩子受到不良网络信息的影响,不仅荒废了学业,而且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致使心态扭曲,沉迷虚幻,抑郁自闭,有的甚至酿成悲剧。我们经常在新闻媒体上见到这方面的报道。2不良的社会现象的影响 2社会上的一些腐败现象:如做事凭关系、熟人好办事、“非礼”事不成给认知能力还较弱的孩子心灵留下灰色阴影。再如有些福利待遇好的单位,即使是有学历有能力的研究生也进不了,而水平、能力平平的大专生甚至中专生却能进,只因他们具有“良好”的社会关系。所以有句老话:“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还有一个时期社会上流行的“读书无用论”的影响。虽然这些现象不是主流,但给中小学生传递着这样一种错误

5、信息:当今社会,只要有钱就可以拥有一切,学习是一件过时的事,学习无用。而老师在教学中关于学习重要性的道理,也同时输入到他们的脑海中。在这两种相悖观点的作用下,对是非曲直缺乏正确判断能力的中小学生来说,他们思想上难免产生困惑、迷惘,造成他们心理上的矛盾冲突,有害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和个性的养成,使他们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他们眼中所见的正不压邪、好心不得好报、做好事得不到别人的理解等,这些不良社会现象与家长、老师从小向他们灌输的坚持正义、助人为乐等思想,时常发生碰撞,使他们迷惑,从而造成心理上的障碍,形成悲观失望、情绪不稳、惧怕挫折、缺乏毅力等不健康的心理症状。二、来自学生家庭方面的二、来自学

6、生家庭方面的1父母不和,常吵架、闹离婚,没有和谐安宁的家庭氛围,孩子得不到家庭温暖,感到苦恼和自卑,自我评价较低。低年级学生对教师或家长过分依赖,宛如受惊的小鸟,高年级孩子为了寻求慰藉,便与社会上的不良人员交往,孩子的心理受到严重的伤害。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大多数孩子心理健康存在一定问题,这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2家庭对子女过分溺爱,子女做错了事,家长还为他们护短,孩子自小养成“骄”、“娇”二气。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也较低,孩子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别人的自私性格。要知道,溺爱是种危害。3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过急,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有位家长怕儿子

7、受“坏人影响”,每天儿子放学时,他都骑车去跟踪。儿子感到在同学面前没有面子抬不起头,在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三、来自学校方面的三、来自学校方面的1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衔接不紧密在教学实践中有这样一个怪现象:越是从素质教育搞得好的幼儿园出来的幼儿,到小学后适应越是困难。因为现在幼儿园的教学思想、教学手段的更新是有目共睹的,幼儿园普遍提倡愉快教育,尊重个性,但是小学的教育思想的更新似乎慢了一拍。对一年级新生的作息、纪律要求与六年级是一样的。一个时间上、下课,一样的上课要坐直,一样的课间不可奔跑,操场上没有低年级学生的玩具等等,造成一年级新生普遍不愿意上学。虽然一段时间后,孩子不再象原来那样的天真,都

8、表现得象个小学生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付出了很多心理能量,承受了过重的心理压力。所以,小学一年级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不可忽视的重3要方面。2教师不当的教育行为可能伤害孩子的心理健康教师对学生的苛刻,并非来自教师自己的愿望,而是来自我们的管理体制。我们都知道,学生都怕班主任,喜欢任课老师。由此说明,老师们对学生“凶”不是自愿的,也是迫不得已的。某些学校将班级管理直接与老师的职称、评优、进修机会等诸多方面挂钩。于是,老师们特别是班主任,对学生就不得不凶。据报载:北京教科院学习障碍研究中心何光峰等专家,对 500 名中小学生及其家长、200 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查。学生和家长认为导致学习困难的

9、重要原因之一是教师。由于教师的教育观、学生观陈旧,部分教师把注意力放在少数尖子学生身上,对学习困难学生轻则漠不关心,重则挖苦讽刺。这些不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的学习起了消极作用,甚至导致部分学生产生心理障碍。心理健康教育是关注学生“灵魂”的教育,而公民素质教育工作应该是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石的教育。从某种程度上说,单独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不成立的,它融合在学科教育、人生教育、社会教育、自然教育以及美学教育中。归根结底,“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渗透到学校公民素质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 对策研究对策研究 一、家庭与社会共同创造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一、家庭与社会共同创造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育人环境是一个广泛的、多层

10、次的系统工程。总体而言,人出生于家庭,发展于学校,完成于社会,那么,家庭、学校、社会就都肩负着教育的责任。1.家庭的环境直接影响学生个性的形成,家长本身要承担起言传身教的职责。家长要从家庭生活的细节给孩子以教导,对孩子不要施加过分的压力,成材观念的转变不仅是学校和社会的责任,家长也有一份。家长要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萌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能使孩子学会学习,终生受益。例如,人在青少年时期会经历一些挫折,这时如果帮助孩子分析原因,进行正确对待挫折的教育,这样不仅让孩子学会正确对待挫折,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坚忍韧不拔的性格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在这方面西方的教育值得我们学习,例如:一对美国夫妇和一

11、个三、四岁的小女孩过小河,要踩在石块上才能过去,两个大人在前面走,小孩在后面跟着,一不小心,孩子落在水中,妈妈说,“没关系,站起来,继续走”小孩擦干眼泪,带着泥水继续踩石头过小河,过去后,妈妈说“真棒!”如果孩子在遇到挫折时一直受到这样的鼓励,那么以后什么挫折他受不了呢!其次,家长要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使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要按照孩子心理成长的规律进行教育。家长要充分了解孩子,充分和孩子沟通,在倾听中增进4了解,调节期望水平,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建立和谐的家庭气氛,引导和激发孩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第三,“家和万事兴。”家庭成员之间的尊重、理解、信任和关心是治家教子的基本条件

12、。在家庭中,父母要做到扬长避短和取长补短,发挥自己的优势,促使家庭气氛保持和睦、融洽,从而对孩子性格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团结、祥和、温馨的家庭气氛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阴冷、紧张、恶劣的家庭气氛是孩子的性格、品德正常发展的极大障碍。2. 大力发展青少年社会教育,是创设良好育人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教育管理部门要借助政法、司法等有关部门以及镇、村、学校的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建立和发展“未成年人法制教育责任区”和“学生社区假日俱乐部”等教育活动载体,密切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网络,使三者在教育学生的工作中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形成教育合力。首先,强化政府统筹

13、,构建社会监护体系。政府及有关方面要高度重视学生教育问题,想方设法整合社会资源,制定合理的政策和制度,建立社会帮教体系。有关职能部门要积极治理未成年人进网吧、游戏厅等问题,积极引导和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有益活动。其次,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构建社区监护体系。社区中良好的教育氛围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特殊的影响,是促进未成年人成长成才的重要外部条件。尤其是对于特殊家庭的学生,社区应对其予以更多的关心和关注,使社区成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温暖大家庭。二、学校教育,给予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正确的引导二、学校教育,给予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正确的引导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每个学生。原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

14、为:“从口袋里掏出揉皱了的脏手巾的教师,已经失去了当教师的资格了。”这句话对老师的要求并非苛刻。马卡连柯只是提醒当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该体现自己的精神风貌,教养水平和文化素质,都应该成为学生表率。所以,一个好的教师,应注意服饰打扮,保持良好风度,举止言谈要礼貌待人。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注意细小行为,处处示范于学生。教师应树立人才多样化、人人能成才的人才观,克服一个标准衡量所有学生不切实际的做法。教师要平等待人,尊重和爱护学生,不以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就能创造出一个和谐的育人环境。1.要给学生发言的机会,不要居高临下有些教师一般都习惯于居高临下地对孩子发出指示和批评,要求孩子一

15、切服从他们,这样就压抑了孩子的勃勃生机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给孩子以发言权,是对青少年人格和思想的尊重。另外,在孩子发言时,一要耐心听,二不要随意指责和评论,三要作出积极反应,用建议性言语代替指令性语言。这样可以让孩子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时,能主动积极地和老师交5流。很多情况下,孩子是愿意和教师交流的,只是有些老师一味地老于事故地训斥孩子,导致孩子与老师交流的愿望一次次减弱,最终因没有从老师那里得到可行的、符合自己心理的建议而消亡,并渐渐产生抵触情绪,导致产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障碍。2.要注意批评策略,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古人尚能有此认识,何况今人呢?做教师和家长的谁能说自己从未犯

16、过错误。所以要容许孩子犯错误。犯错误说明孩子在探索,在创新,自有他自己的道理,家长和教师一定要耐心搞清错误原因,适时、适度地给予批评指下,这样孩子将会在错误中成长。而批评也是教育的一种手段,家长和教师应学会和掌握批评的技巧:一要分清场合,不要当着亲友同学的面批评他;二要注意对事不对人,就事论事,不要翻旧帐;三要注意措辞,不可用有伤孩子自尊的语句。特别应注意在孩子情绪激动时,还需要给予适当的冷处理。3.要放手让孩子自己作主,不要包办代替在一些非重大事情上,可以让孩子自己拿主意。一方面可以让他们通过实践来检验自己想法的对错;另一方面,父母的想法也不见得全是正确的,我们的教育也不是培养一味顺从的人,再说事事顺从也不是心理健康的标准。有个孩子已经十三岁了,他的母亲依然为他洗脸、穿衣,甚至连鞋带都为他系,他母亲唯一的愿望就是要他的成绩能名列前茅。在目前应试教育仍占巨大市场的情况下,这固然无可厚非,但事与愿违的是:孩子的成绩并不理想,且处处、事事和她对着干。这位母亲百思不得其解。其实,孩子渴望有表现自己、证明自己的机会,而母亲天天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