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687322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广西南宁市横县第二高级中学 黄飞蓉内容提要:内容提要:地理新课程强调课程资源的多样化,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实现新课改的必要条件。尽管在课本和教材中附有大量的事实材料和案例,但仍然是不够的,单纯依赖教材并不一定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的创新理念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即教师要成为教学资源的创造者,在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要善于在教材的基础上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地理 课程资源 开发利用正文:正文:课程资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课程要素来源,二是实施课

2、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可分为校内和校外课程资源两大类。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实现新课改的必要条件。因此,新课程标准的创新理念对地理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如何根据教材寻找恰当的课程资源。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为学生提供丰富而有价值的课程资源,是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原则之一。美国教育家杜威曾指出“学校最大的浪费是学生接受一种脱离生活的教育。学校教育应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科技发展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开发利用校内外一切生活中的课程资源。 ”尽管在课本和教材中附有大量的典型事实材料和案例,但仍然是不够的,单纯依赖教材并不一定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充分发挥教材功能的基础上,我们

3、还需要积累课程资源,与时俱进,开发出适合学生并受到他们欢迎的课程资源,使得教师的授课活动满足学生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很好理解教材内容,这既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整个教学既达到课标要求,也可以提高学生地理素质,有益于学生的生活和发展。开发课程资源的方式和渠道多种多样,本人就如何开发课程资源谈一些自己的做法,旨在与同行探讨。一、充分挖掘旅游景观图片及诗词歌赋中的地理美,利用地理美的魅力来熏一、充分挖掘旅游景观图片及诗词歌赋中的地理美,利用地理美的魅力来熏陶和感染学生,激发学习兴趣陶和感染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地理是

4、一门美的学科,大自然中有很多美的自然风光、自然现象,由地理而产生的不同地域文化也很美,教师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角度探究它们的成因和分2布规律,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并让学生在发现美、欣赏美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从而爱上地理课,爱上地理学科。如在讲授必修理1地表形态的塑造这部分内容时,我结合自己的旅游经历我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一照片,介绍了火山地貌,风力、流水、冰川等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景观。关于火山地貌,我广西北海涠洲岛为例,涠洲岛是一个旅游岛,也是我国最大的地质年龄最年轻的火山岛,展示卫星地图让学生观察涠洲岛全貌,千万年前熔岩喷薄而出的火山口现在已被海水侵蚀成一个天然的港湾;接着用

5、自己拍摄下来的照片中显示由曾经奔腾咆哮的火山熔岩冷却凝固而成的铁红色玄武岩,还显示岛上因火山岩石被海水长期侵蚀而形成的多姿多彩的海蚀地貌,因珊瑚碎屑堆积或泥沙堆积而成的各具特色的海积地貌等等。多种多样的地貌构成了岛上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赏心悦目,引人入胜。我还用自己拍摄的黄果树图片让学生欣赏瀑布的美,通过“追寻瀑布的前世今生”来认识流水的侵蚀的过程;通过展示武夷山的丹霞地貌、西北雅丹、桂林山水和云南石林的喀斯特地貌等景观图片,形象直观地介绍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地理教师要善于于抓住外出游历的机会,在对山水的观赏中不能只关注其美学价值,还要带着“地理眼”去观察和发现蕴藏

6、于山水之中的地学价值。当然游历是要具备时间和经济等前提条件的,除了游历外,我们还可从别的方面让学生领略到地理美。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飞流直下三千尺, ”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诗词名句也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我们可以恰当引用,剖析诗句背后所反映的地理概念、成因、原理及规律,为课堂教学增添美感和趣味。实践证明,地理教学应力图给学生予美感,将美的元素融入地理课堂教学,很受学生的欢迎,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起共鸣。二、充分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开展地理参观考察等活动,增强生活性和实践性,二、充分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开展地理参观考察等活动,增强生活性和实践性,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自主

7、探究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包括“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 ,通过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可以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学科技术等不同的学习需要。在上工业内容之前,我组织学生到的“广西横县丽冠人造板有限公司”进行参观活动,并要求写考察报告。通过所见所闻所思,培养学生搜3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该工厂位于县城东部工业集中区,是横县十大重点推进工业项目,主要利用林业三剩物和小薪材加工生产中密度纤维板。我向学生说明以下几个参观要求

8、:1、了解该厂与县城区的相对位置。2、该厂的原料和能源是什么?来源于哪里?3、人造板的生产过程包括哪些环节? 4、该厂的“三废”如何处理? 5、该厂产品销往何处?此外,鼓励学生在参观过程中有什么疑问可大胆向工厂负责人请教。参观后的拓展探究:1、该厂目前的原料主要是速生桉,我们县城周围的丘陵及很多乡镇都种有,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调查家乡的速生桉对环境的影响。2、该厂的“三废“处理仍有些不足之处,你能为他们设计出更好的处理方案吗?3、根据该工厂在县城的位置,你认为本县工业区的布局有何利弊?4、从产业转移的角度分析,该工厂为什么从浙江迁往本地?该厂的搬迁会对迁出地和迁入地分别带来哪些影响?陶行知说:

9、“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在参观成果交流中可以看出,学生这次活动中收获颇丰,在交上来的报告中他们除了解到该工厂的区位因素如原料、政策、劳动力、交通等条件外,还在此基础上展开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如有位同学这么写:建厂的一个必要条件是我县的速生桉(原料)要达到 30 万亩,而我担心的是我县现在的速生桉已达到 60 万亩,这必然会导致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虽然该厂每年都向政府缴纳几百万元的税收,然而经济的发展要以牺牲环境为前提吗?学生显然已意识到:人类在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应该符合自然规律,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观念。有目的有步骤的实地参观考察过程就是用地理的眼光发现问题、从地理角度提出

10、问题、用地理的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从地理的角度来观察我们周边的环境,从中获取鲜活的地理知识。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和自主探究,可以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领悟地理学科在生活生产中的实际应用。三、乡土地理是学生对地理知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也是高中地理三、乡土地理是学生对地理知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也是高中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人对家乡都有着特殊的感情,乡土地理,既为学生所熟知,又为学生所喜爱。这是乡土地理在课程资源开发中的切入点及开发的重要意义所在。设计有地方特色的地理课堂教学,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引导学生正确4认识身边发生的事情。“

11、家乡的环境是每个人最早认知的地理。家乡是我们心中人文地理世界永恒的坐标点,其山水皆生情。讲人文地理,不讲家乡不行。 我们常说“大地情深” ,在由“人文”构成的地理世界里,要给情感一席之地。家乡,是大地之上每一个人相对应的情感载体。 ”1学习农业的区位选择时,教师应让学生了解并思考本地农业发展现状及方向。我播放了 CCTV7 制作的“每日农经”节目 每日农经一朵花带来 30 亿元产值(20121109)视频,使学生了解横县茉莉花种植面积 6700 公顷,花农33 万人,年产鲜花 8 万吨,花茶加工厂 150 家,茉莉花产量和花茶产量均占全国总量 80%以上,占世界总量 60%以上2 等内容。横县

12、还是广西最大的桑蚕和蘑菇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早熟荔枝生产基地,近年来甜玉米的种植规模也不断扩大,全县农业正向规模化、基地化、产业化、现代化方向迈进。乡土案例:横县是广西种植甜玉米最早的县,也是中国规模化种植甜玉米最早、最高产的县。 近几年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产业模式种植甜玉米,横县有家甜玉米加工企业,17 家甜玉米专业合作社,已经建成了万亩的优质甜玉米生产基地,形成了以校椅、石塘、陶圩、莲塘四个镇为重点的甜玉米产区,全县从事甜玉米生产的农户有 2.8 万户共 8 万多人。2012 年,全县种植甜玉米达到 20 万亩,甜玉米年产鲜苞 20 万多吨,仅此一项,去年全县农民就实现现金收入 4 亿

13、多元。横县较大规模的甜玉米生产起步于 2001 年,经过 10 多年发展,每年种植的甜玉米达到 24 万亩,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甜玉米生产加工基地,横县成为广西有名的“甜玉米之乡“.3 根据以上材料,教师可以先请来自甜玉米主要种植乡镇的同学介绍一下家乡或自己家庭玉米种植情况:如种植甜玉米的季节;玉米种植采用了什么新技术;采取了什么措施预防病虫害的措施,对环境有什么影响?(生态灭虫灯等)玉米种植需要哪些方面的投入?玉米销向何处?种植玉米给家庭及家乡经济带来了什么变化?教师在总结归纳学生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再步步启发,引导学生从地理角度分析讨论以下问题:1、横县甜玉米从每年 5 月收获第一造,一直可以

14、收到 12 月。甜玉米种植季节横县的气候特征如何?为什么可以一年种 3 造?2、试分析横县种植甜玉米的有利自然条件?校椅、石塘、陶圩、莲塘四个镇作5为重点的甜玉米产区,其突出的自然优势是什么?(地形)3、横县甜玉米种植有哪些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4、为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延伸农业产业链,试为横县甜玉米的种植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乡土地理具有易懂、亲切、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特点,学生对乡土地理早就耳濡目染,经过老师的点拨以及课堂上引导学生展开分析讨论,很容易使学生对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乡土知识拉近学生与地理课程之间的距离,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并使地理课堂教学得到

15、延伸和拓展。四、新课改呼唤教师积极参与课程资源开发,关于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几点建四、新课改呼唤教师积极参与课程资源开发,关于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几点建议议 1、 “取之于生,用之于生”老师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所以要鼓励和发动学生查找和收集自己感兴趣的地理素材,经老师筛选整理后在课堂上使用,实现资源共享。2、在互联网上、家乡的网络媒体、报刊、新闻、学生调查活动中获得资料。3、地理教师最好能阅读中国国家地理 环球人文地理等期刊,或其他科普读物、教参杂志、文学作品,从中收集有利于地理教学的内容。5、课程资源素材的获取过程需要学科组全体老师的参与,不断完整和更新,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1 环球人文地理2014。02家乡情怀是一种地理情怀2 http:/ 创业第一步网 创富视频 每日农经3 http:/ 南方农村报2103。10。18 记者: 钱普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