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老牛和小牛 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678858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美版)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老牛和小牛 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浙美版)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老牛和小牛 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浙美版)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老牛和小牛 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美版)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老牛和小牛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美版)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老牛和小牛 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牛和小牛老牛和小牛编写思路:编写思路:牛是勤劳的象征,历来喜为文人墨客赞赏和描绘。本课教学时要利用学生积累的有关牛的知识,通过观察、记忆和想象,了解牛的基本结构、特征和生活习性,比较各种牛的异同,概括地画出牛的形象,画出老牛与小牛的不同特征,并表现出它们之间的亲密关系“母子情”或“父子情” ,在心中树立牛的美好形象,进而感受自己和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培养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学习概括牛的外形基本特征,把握和表现牛的头和身体的组合关系(身子的大小比例、头转动的角度)是上好本课的基础。教师应为学生创设感知和了解牛文化的条件,使学生对牛的种类、体形、牛角的区别及与人类的关系有所了解,并能择其熟悉的一

2、两种加以表现。为此教材中编排了李可染的牧归 、韩滉的五牛图 ,为学生了解牛文化提供图例。这节课的重点在于如何表现老牛和小牛之间的亲密关系。为此,教材中编排了大量的表现这一主题的情趣盎然的优秀学生作品。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读懂其景其情。城市学生对牛不太熟悉,而对在动物园见到过的熊猫、猴子、小鸟等较熟悉。教学时也可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选择所能表现的内容。当然,还可以让学生课前多途径收集牛的相关图片及文字资料,以此来了解牛,加深对牛的印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了解并表现老牛和小牛的不同特征。2.能表现出老牛和小牛在一起的场面。3.培养敬老爱幼的良好品德。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1.画出老牛

3、与小牛的不同特征。2.能表现出老牛和小牛之间的亲密关系。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学生:收集的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常用的绘画工具材料教师:牛的图片、录像资料以及各种美术作品、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课前探究。一、课前探究。1.请学生收集牛的图像、文字资料,初步了解牛的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2.可提以下问题让学生探究:你认识哪几种牛?这些牛分别有哪些主要特征?牛有什么用处?你喜欢牛吗?为什么?二、创设情境。二、创设情境。1.欣赏五牛图 ,述说观感。提问:你知道这幅画吗?你知道画家为什么要画这幅画吗?2.“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 ”你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3.展示有关牛的历代民间工艺品,包括剪纸、绣品

4、、陶艺、布饰等,说明牛作为勤劳奉献的“形象大使” ,历来喜为人们赞赏。三、欣赏体验。三、欣赏体验。1.观赏教材范图,作引题谈话。2.可提问:范图主要表现了什么?(大牛和小牛、老牛和小牛。 )老牛、小牛象征着什么?(父与子或母与子。 )图中哪些地方表现了老牛与小牛亲近的关系?你的父母是怎样爱你的?你又是怎样尊敬长辈的?四、把握特征。四、把握特征。1.把握老牛、小牛外形的不同特征。老牛:体大,牛角长而弯,尾巴长。小牛:体小,没长角,尾巴短。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件范图,也可在黑板上作动态造型。五、引导构思。五、引导构思。1.围绕主题,作构图指导。老牛和小牛在干什么?它们的姿态又是怎么样的?老牛听小

5、牛说悄悄话,老牛的耳朵就要贴近小牛的嘴了。老牛在给小牛作跑步示范,撒开四肢跑得欢,还回过头来看看小牛有没有认真学。老牛和小牛吃惊地看着周围那许多参观牛场的小朋友,好像在说老牛和小牛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像在进行选美比赛呢。启发学生想象老牛和小牛其他的亲密场景,如:一同嬉水、争草吃等。2.围绕背景,做着色指导。课件展示:主体不变,作背景变换。 (一会儿是青青的牧场,一会儿是强烈的色彩)六、作业要求。六、作业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材料和表现方式,表现老牛和小牛的不同特征及它们之间的亲密关系。七、作业讲评。七、作业讲评。1.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画编故事,评出“温馨”奖。2.课件播放斗牛等情景,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究、表现其他不同种类的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