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对话的艺术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677914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教学——对话的艺术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教学——对话的艺术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教学——对话的艺术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教学——对话的艺术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教学——对话的艺术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教学——对话的艺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教学——对话的艺术(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高中历史教学高中历史教学 对话的艺术对话的艺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我认为,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历史教学不应该只是一项枯燥的任务,而是一门艺术,一门在对话基础上的艺术。这种对话,应该包括在课标与教材之间、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一、课标与教材的对话一、课标与教材的对话在骨干教师培训中,富顺二中的教科室主任、历史教研组长邹永良就特别强调,新课改下教师们在备课时存在着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单纯凭借自身已有的教学经验备课;第二种是照搬一些教辅资料对教材的处理方法来备课。这是非常有害的,老师们熟悉的是旧教材的知识体系和内容,没有加上

2、自己的理解,同样不利于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我认为,在备课中教师最有力的武器就是课标+教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试验)既是高中历史教科书编写的依据,也是高中历史教学的依据。课标中对于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教师与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渗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都有非常明确的规定,研究课标越深入,教师在教学中越是能得心应手。所以,我们应该把课标看懂、背熟、深入研究、准确运用。当然,课标中的很多表述是概括性的、笼统的,各省应该制定相应的实- 2 -施细则以帮助教师准确把握课标的内涵,并用以指导教学;对教材进行正确的取舍,该省掉的一定省掉,该深入处理的一定要处理到位。二、教学过

3、程与教学资源的对话二、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的对话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辅资料、图书馆查阅、网络平台、生活经历、实践操作、人物访谈、乡土教材、历史遗址遗迹、历史题材的影视资料、蕴涵着丰富历史内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等等许多方面。我们经常容易把非常好的教学资源晾在一边,教学过程因而显得单调甚至枯燥。比如教材资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试验)规定:“历史教科书呈现方式应多样化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要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要为对历史学习有兴趣的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条件。 ”高中历史人民版教材中有很多图片、文字材料、 “史学争鸣”、 “知识链接”、 “资料卡片”等等,教师如果善于运用,对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

4、学效果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教学资源并不只是教材,课堂中多媒体的运用也是非常有效的教学资源。特别是互联网提供的历史教育网站、历史资料数据库和图书馆、博物馆网站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而快捷的历史课程资源。很多教师简单的把多媒体当成板书笔记的工具,其实多媒体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可以大大增强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再比如教师可- 3 -以在教学过程中加入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刚参加工作时,我在自贡市 22 中听过指导教师上的一堂内容为民主政治的曲折进程的课,授课教师将自己在文革结束时的经历讲述给学生,同时展示了自己在当时的几幅照片,给学生和听课教师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而

5、对民主政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2015 年 3 月 26 日,在自贡一中骨干教师培训时,来自曙光绿盛实验中学的历史教师沈鹏程给老师们上了一堂精彩的课数字故事,可以说是用现代技术手段翻转了历史课堂,特别是他发动学生到恐龙博物馆和盐业博物馆去亲自挖掘历史资源,然后做成数字故事。把传统与现代技术有机结合,真是让人耳目一新,大开眼界。由此可见,在重视教科书这一核心教学资源外,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乡土社区资源(如历史见证人、家谱、老照片等)、信息网络资源以及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历史遗迹(如自贡王爷庙、荣县大佛等)、博物馆(如自贡恐龙博物馆、历史盐业博物馆等)、纪念馆(如自贡市烈士陵园)、爱国

6、主义教育基地(如吴玉章故居、富顺赵华刘光弟墓地等)等。这样学生在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作用才会得到充分的发挥 。 三、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三、教师与学生的对话这是教学的最核心的部分,包括师生的对话、生生的对- 4 -话。在课堂中教师切忌自顾自的进行讲述,否则结果是教师讲得满头大汗,学生听得睡意朦胧,教学效果当然会大打折扣。教学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心灵碰撞后产生火花的过程,我们经常听得专家学者们强调新课程改革中要加强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主体性怎么体现出来?就是要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如何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呢?当然是需要教师很好的发挥主导作用了。我认为在课堂中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一是情景设疑,不

7、管用问题导入法、情景虚拟法、观点判断法、情景再现法,一定会让学生的思维从一开始就被牢牢的抓住,就像是一部好的电影,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悬念,接下来学生才会充满兴趣的学习。在荣县中学听虞千里老师的课,记忆犹新。二是任务布置,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这一堂课才有事可做,而不是像听评书似的边听边喝水聊天。但是,学生学习任务的布置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简单说就是让学生“跳起来能够摸得着”,否则太低了学生觉得没有挑战的兴趣,太高了学生会放弃的念头。 “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在江姐中学骨干教师集中学习时深有体会。三是适时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教师

8、应该随时进行检测和干预,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之- 5 -间辩驳,在对话中明确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对学生进行肯定和期待的评价,巩固新生成的知识,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程度等等,这才是真正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2014年在富顺一中李校长上的罗斯福新政,采用“6+1”模式,就是典型的例证。四是反馈提升,新课程改革中提倡学生自主的学习、探究的学习,但并不意味学生随意的学习,教师在每堂课的最后一段时间一定要对对学生学习随意的学习,教师在每堂课的最后一段时间一定要对学生学习得的知识进行总结和提升,让学生的认知水平再上一个高度,从而达到课堂的最佳效果。2014 年在富顺二中陈德友老师上的展示课货币演进的步伐,也是典型的例证。自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历史教研员刘灵老师特别强调的是师生的对话不能流于形式,而是真正来自心灵的、思维的、温暖的对话。有的课堂中教师不断的抛出问题,但是学生的答案只有两个字:“对”、 “错”,请问这样的课堂学习学生真正动过多少脑筋,到最后可能学生连这两个字都懒得回答了。这就要求教师要把大量功夫用在课前,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特别是要注意学生的学情,这样精心准备的课堂学生兴趣盎然、教师应付自如,教学效果当然会大大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