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辽宁省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高分冲刺试题(1)(考生版)

上传人:di****ng 文档编号:37649417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0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辽宁省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高分冲刺试题(1)(考生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5年辽宁省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高分冲刺试题(1)(考生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5年辽宁省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高分冲刺试题(1)(考生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5年辽宁省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高分冲刺试题(1)(考生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5年辽宁省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高分冲刺试题(1)(考生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辽宁省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高分冲刺试题(1)(考生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辽宁省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高分冲刺试题(1)(考生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年辽宁省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高分冲刺试题年辽宁省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高分冲刺试题(1)(考生版)(考生版)试卷题量:42题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限时:120分钟 测评/引用码:9bSWipB 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 1、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更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有( ) A、系统性 B、预见性 C、结构性 D、实效性2、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主要体现了个体的(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3、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 ),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 理学的奠基人”。

2、 A、大教学论 B、人是教育的对象 C、教育心理学 D、教育心理大纲4、数学教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学生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一些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A、牢记题目内容 B、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的表征 C、有效地监控解题过程 D、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5、高原期通常出现在操作技能练习过程中的( ) A、初始阶段 B、中间阶段 C、结束阶段 D、全过程6、( )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透明度7、教师不准吵闹的学生在下课时间到教室外面玩,并要求其抄写一段课文,如抄写得好才可以解除禁令,这是运用了( ) A、正强

3、化 B、负强化 C、间歇强化 D、连续强化8、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属于( ) A、习俗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权威水平9、爱国主义情感属于( )的道德情感。 A、直觉的 B、想象的云测库,互联网测评考试与人才管理平台试卷链接:http:/ D、伦理的10、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匠心,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同辈的新奇性意见,表明其思维具有( ) A、变通性 B、独创性 C、流畅性 D、指向性11、人的抽象思维的发展总是先于感知运动的发展,这体现心理发展的特点是( ) A、连续性与阶段性 B、定向性与顺序性 C、不平衡性

4、D、差异性12、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可食的果实,又选不可食的果实(如棉籽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实”概 念。这是运用了( ) A、正例与反例配合法 B、变式法 C、比较法 D、直观法13、心理学里通常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 ) A、定势效应 B、晕轮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 D、首因效应14、下列选项中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 A、无目的的幻想 B、穿衣等自动化的操作 C、比较 D、发明创造15、第一个提出发展关键期概念的人是( ) A、劳论兹 B、艾里克森 C、皮亚杰 D、维国斯基二、填空题二、填空题 16、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_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17、焦

5、虑症是一种与_不相适合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18、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对缘具有观念性,执行具有内潜性,_。19、所谓群体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的_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20、_指对认知的认识,即个体关于自己学习或如何学习的知识。21、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地形成_。22、_指按照材料的特征或类别进行整理、归类组织的方法,又叫群集策略。23、理性知识是对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反映,其形式包括概念和_。24、柯尔伯格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_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25、奥苏仙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_的接受学习。26、_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

6、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的教学 形式称为。27、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_。云测库,互联网测评考试与人才管理平台试卷链接:http:/ 36、意义学习需要具备哪些条件?37、简述罗森塔尔效应。38、抑郁症有哪些表现?39、简述心理发展的概念及特征。40、简述课堂气氛的类型。四、论述题四、论述题 41、怎样有效地组织教材概括?42、用成败规因理论解释规因对学习动机的影响。答案解析部分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2、【答案】C 【解析】道德

7、意志是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体现了个体的道德意志,故选 C。3、【答案】B 【解析】俄国著名教育家乌中斯基于1868年发表了人是教育的对象因此被称为“饿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4、【答案】B 【解析】进行问题表征的方法有多种,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不见诸笔端的抽象思考,另一类是以一些可见的方式,如利用 图表、方程式、图画的形式来表述问题。5、【答案】B 【解析】在操作技能的练习曲线中可以看出,通常在练习的中间阶段会出现一个高原期。6、【答案】B云测库,互联网测评考试与人才管理平台试卷链接:http:/ 【解析】教师罚学生抄写课文旨在减少学生的违纪行为

8、,抄写得好才可以解除禁令,即符合负强化撤销某种刺激引起反应概率 增加的原理。8、【答案】B 【解析】在河习俗水平,根据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认为道德的价值不足取决于人或准则,而 是取决于外在的要求。包括惩罚服从取向和相对功利取向两个阶段。9、【答案】D 【解析】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有直觉的道德情感、想象的道德情感好伦理的道德情感三种。伦理的道德情感,即以 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合的情感体验。如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要情感。10、【答案】B 【解析】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匠心,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同辈的新奇件意见,表明思维具有独创性,故

9、 选B。11、【答案】B 【解析】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定向性与顺序性。如感知运动一情绪一动机一社会能力一抽象思维。12、【答案】B 【解析】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13、【答案】C 【解析】罗森塔尔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也有人将之称为罗森塔尔效应。14、【答案】D 【解析】问题解决是指具有一系列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其基本特点是目的指向性、认知性和序列性。15、【答案】A 【解析】劳伦自提出发展关键期,即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次

10、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 期,同样的刺激仅能产生很小的影响或几乎没有影响,故选A。二、填空题二、填空题 16、【答案】 【解析】有社会价值17、【答案】 【解析】客观威胁18、【答案】 【解析】结构具有简缩性19、【答案】 【解析】共同活动20、【答案】 【解析】元认知21、【答案】 【解析】认知结构22、【答案】 【解析】聚类组织策略23、【答案】 【解析】命题24、【答案】 【解析】前习俗水平25、【答案】 【解析】有意义云测库,互联网测评考试与人才管理平台试卷链接:http:/ 【解析】变式27、【答案】 【解析】学习过程28、【答案】 【解析】成败经验29、【答案】 【解析】强化30、【

11、答案】 【解析】差异律31、【答案】 【解析】初中阶段32、【答案】 【解析】观察33、【答案】 【解析】创造性34、【答案】 【解析】自律35、【答案】 【解析】主观判断三、简答题三、简答题 36、【答案】 【解析】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本身性质(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主观条件)的影响。(1)从客观条件来 看,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2)从主观条件 来看,首先,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其次,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 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

12、性。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 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上述条件缺一不可,否则 就不能构成有意义的学习。37、【答案】 【解析】罗森塔尔等人对教师的期望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证明,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 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罗森塔尔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也有人将之称 为罗森塔尔效应。 在实际的教育情境里,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并不一定会发生自我应验的预言效应。因为教师期望效应的发生,既取决于教师自身 的因素,也取决于学生的人格

13、特征、原有认知水平、归因风格和自我意识等众多的心理因素。38、【答案】 【解析】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过度的抑郁反应,通常伴随有严重的焦虑感。焦虑足个人对紧张情境 的最先反应。 抑郁症的表现:一是情绪消极、悲伤、颓废、淡漠,失去满足感和生活的乐趣;二是消极的认识倾向,低自尊、无能感从消 极方面看事物,好责难自己,对未来不抱多大希望:三是动机缺失、被动,缺少热情;四是躯体上疲劳、失眠、食欲不振等。39、【答案】 【解析】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研究表明,学生 心理的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在心

14、理发展过程中,当某些代表新特征的量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取代旧特征而处于优势的主导地 位,表现为阶段性的间断现象。但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发生的,而且又荫发着下一阶段的新特征,表现出 心理发展的连续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尽管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会加 速或延缓,但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 (3)不平衡性。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一方面表现出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速度上、发展的起止时间与到达成熟时期上的不同进 程: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4)差异性。任何一个正常学生的心理发展总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在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 领域等方面又往往是干差万别的。云测库,互联网测评考试与人才管理平台试卷链接:http:/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实验/测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