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刚:2014、2015年全国历史高考课标卷考核技能分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641939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志刚:2014、2015年全国历史高考课标卷考核技能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陈志刚:2014、2015年全国历史高考课标卷考核技能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陈志刚:2014、2015年全国历史高考课标卷考核技能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陈志刚:2014、2015年全国历史高考课标卷考核技能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陈志刚:2014、2015年全国历史高考课标卷考核技能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志刚:2014、2015年全国历史高考课标卷考核技能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42014、20152015 年全国历史高考课标卷考核技能分析年全国历史高考课标卷考核技能分析来源:历史教学中学版 2015 年 8 期随着考试评价改革的发展,历史高考卷测试的技能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考试难度不断增加。尽管老师们常说:“考什么就教什么、考多难就教多难。 ”但现在的情况是:考什么?老师们并不一定知道。直到今天,大多数历史教师在课堂上还是热衷于教教科书知识,教学方式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革。 根据布鲁姆目标分类学,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技能大体可以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等,这些认知技能都可以通过考试进行测评。当前的历史高考到底考核学生怎样的认知技能呢?历史知识点的

2、识记是否是高考测试的核心?采用传统的以教科书为本的教教科书、落实知识点的教学方式,能否顺利地应对历史高考的变革呢?下面笔者对 2014、2015 两年的全国高考文综课标卷(包括、卷)历史试题(下简称全国卷)进行一个梳理分析,帮助老师认清历史高考考试的重心,更好地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发展学生的历史学科技能。 在命题过程中,命题者设计的每一道题目,实际很少只考核某一单独的认知技能或认知过程,大多数的试题可能涉及多个认知方面,可以测量多种技能,或者考核考生在解决问题时其多方面的认知过程是如何配合使用的。在具体的试题编制过程中,命题者常常以核心认知技能为依据编制试题,确定题干信息,设置具体选项与问题。

3、所以,我们在对 2014、2015 年全国卷试题进行分析时,就是从试题考核的核心目标入手,根据完成试题的任务来判断其具体考核的认知技能。 笔者对近两年的全国卷考题测试的技能进行了归类整理(限于篇幅,选修部分未统计) ,具体考核的技能类型列如表 1(见下页): 仔细梳理这两年全国卷历史试题,可以看出,选择题命题的核心是考核考生的理解与分析技能。在 4 套试卷中,每套试卷历史选择题共有 12 题。涉及理解技能的选择题,2014 年卷有 8 题,占历史选择题比重的 66.7%;2014 年卷、2015 年卷有 10 题,占历史选择题比重的 83.3%;2015 年卷有 9 题,占历史选择题比重的 7

4、5%。涉及分析技能的选择题,2014 年卷共有 4 题;2015 年卷共有 3 题;2014 年卷、2015 年卷各有 2 题。而非选择题即材料分析题命题的核心则集中在测试考生的归纳、分析、解释、评价等方面的技能。 目前历史高考全国卷命题有什么特点呢? 第一,不再以记忆技能为测试的中心。 在具体的认知技能测试上,近两年全国卷只有 2014 年卷的第 24 题测试了记忆技能,其他试题均不再以记忆技能为测试的中心。即使是 2014 年卷的第 24 题,也没有直接考核考生的复现历史知识的技能,而是从辨认的视角出题,要求考生首先辨别试题信息,从记忆中提取西周王畿地区所在位置,然后判断出周代“雅言”的地

5、理位置。 第二,选择题命题的核心在于考核考生的理解技能。 根据布鲁姆目标分类学,理解是高层次认知技能中最基础的一种类型,指考生能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合理建构自我认知,把握信息蕴含的意义。理解所涉及的多为概念性知识,只要考生在已获得的知识与以前学过的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就是理解。测量理解技能,要求试题必须用“新材料”创设情境,避免考生通过简单识记来答题。不遵守这个规则,考题很可能是在测量考生的记忆技能。理解技能的认知过程包括解释、举例说明、分类、归纳(概括) 、推理、比较和阐述等子类型。 近两年 4 套全国卷历史选择题共有 48 道,其中有 35 道题主要测试的是理解技能。可见,对理解技能的考核是历

6、史选择题命题的核心。下面笔者结合这两年全国卷具体题目,对选择题考核的理解技能做一分析。 解释技能 解释是指将信息从一种表现形式转换为另一种表现形式,转换形式可以是文字对文字、文字对图表、图表对文字、数字对文字、文字对数字等。 例如 2014 年卷第 26 题,题干描述了宋明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要求考生依据信息,解释什么是“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 ,也就是解释在性善论基础上“存天理,灭人欲”的本质。又如 2014 年卷第 30 题,根据题干中的时间 1937 年 11 月,可知此时国民党政府鉴于敌强我弱,在抗日的同时,寻求各国对华的帮助。题干指出,顾维钧提到的“另一次世界大战”建立在各

7、国不援助中国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并没有提到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据此需要考生从 4 个选项中,判断出哪一项是对题干顾维钧之语“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的合理解释。再如2015 年卷第 25 题,题干介绍了汉宣帝之语,要求判断其信息内涵,选项“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描述了该信息表现的特征,要求考生借此去解释这一信息内涵。 由这 3 道选择题,可知命题者在题干中提供给考生新的信息,要求考生从选项中选择出形式不同但内涵相同的信息,即题干用文字表示信息,选项以文字形式表述或描述该信息的特征,要求考生做出正确选择。如果考生理解了信息

8、,应能准确地用其他形式表述信息,或者在新的选项情景中识别信息。这实质是考核考生解释技能。这类选择题选项提供的信息与题干信息形式不同,但信息意义基本一致。 举例说明与归类技能 2该类技能要求考生用例子说明某一概念或原理,能确定概念或原理的特征,并利用这些特征去选择或举出例证。归类与举例说明是互补的过程,举例说明提供概念或原理等信息,要求考生举出实例;归类则是题干提供若干实例,要求考生发现它们与一般概念或原理间的关系,将某一事物归为某一类型。 例如 2014 年卷第 25 题,题干向考生介绍秦朝、西晋两朝私拿养子财物是否犯罪的信息,要求考生结合选项,将西晋时期“私拿养子财物无罪”这一变化归结为“儒

9、家伦理得到强化”特点,即认可养子名份体现的是伦理观念的强化。2014 年全国卷第32 题,题干指出罗马早期,平民通过斗争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即通过举例来说明平民取得了自身的利益。2014 年卷第 35题,题干给出反映波兰开放边境线时的情景照片信息,要求考生结合选项进行归类说明:波兰开放边境线,意味着淡化国界,与欧盟一体化进程相符。据此考生可以判断出该题反映的主题是欧盟扩大。再如 2015 年全国卷 25 题,题干首先介绍事实性信息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受到重视,让考生判断该信息的特征:外戚地位的提升。题干指出这是外戚干政的背景,让考生判断哪一个选项与外戚地位的提升同属一类。该题如果将

10、“外戚干政的背景”问题删除,直接考核考生对题干信息的理解,所考核的技能则是解释技能。这类选择题一般在题干中提供一个实例,要求考生确认实例隐含的现象或原理的特征,再从选项中选出反映实例信息的选项,以说明题干的特征,将这些特征与已有类型概念或史实信息进行对比,实现归类考查。 归纳(概括)技能 归纳(概括)是指用简短的话语表示呈现的信息;或从呈现的信息中,提取出抽象的主题或得出相关的结论。 例如 2014 年卷第 24 题,题干给出了“天”在古代中国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皇帝举行祭天大典、官员百姓祭拜祖先等一系列信息,让考生对此分析,归纳出材料反映的主题是统治者希望通过祭天活动来神化皇权,政治统治借

11、助于人伦秩序。2014 年卷第 25 题,题干给出了唐初老子地位高于孔子而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唐武宗“灭佛”等信息,再结合汉代以后儒学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统治思想,让考生从中归纳出道佛两教的社会地位存在波折、儒学政治地位最稳固的结论。再如 2014年卷第 26 题,题干呈现一段材料,要考生提取交子的产生利于民间贸易的发展、无足够金属货币为基础而发行的交子将引起商业纠纷等方面的信息,从中概括出交子“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的特征。又如 2015 年卷第 29 题,题干展示时局动荡、中央政府与各省之间的关系、军阀混战(皖直、滇蜀)等信息,让学生从中归纳出该时期的时间。2015 年卷

12、第 28 题,题干给出洋务运动时期主办洋务的大臣均被人们骂为“鬼子”等信息,让学生概括出该时期国人的传统的观念并未改变的结论。 值得一提的是 2014 年卷第 29 题,题干围绕北伐战争期间“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 ,给出四个信息: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孙传芳标榜三爱主义、东三省主张三权主义、四川军人也想仿效,让考生从中归纳出其核心思想:宣传主义是为了得到社会民众的支持,进而得出“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这一结论。该题选项设计的不太好。国民党在 1924 年还不为各地军阀所看重,“直至北伐军势如破竹之后,北方各军阀才知南方党军已非其昔日打交道的对手,进而关注党军取胜之道。除了发现党军注重宣

13、传外,党的存在以及主义的有无,亦是影响南北战局的重要因素” 。这是各地军阀纷纷打出“主义”招牌的背景。由此可见,该题答案“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与内容主题联系牵强。此题材料很新,但是选项中的“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是考生最熟悉的内容,而其他三个选项由于对考生来说比较陌生,他们往往不会选择,因此,该题并没有真正发挥出对归纳技能考核的作用。 这类选择题的命题核心是提供一系列信息或材料,要求考生据此进行分析,并提取出能够反映题干信息的主要特征或主题,并从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表述。 比较技能 比较是指发现两个事物、事件、问题或思想之间的类似性和差异性。比较技能的考核要求考生能够根据题干与选项信息

14、,判断一个事物、事件与另一事物、事件的要素和模型(即所研究的系统、过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种表达形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目前全国卷在比较技能的测试上,往往是将比较、解释、归因、推理等技能综合起来进行测试,并将测试的重心放在解释、归因、推理等技能的考核上。例如 2014 年卷第 28 题,题干提供了中印两国在 1853 年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的消费额,要求考生根据选项中的比较对象,判断出造成中国人均消费额较低的原因。它实际测试的是在比较的基础上,要求考生进行归因分析。2015年卷第 27 题,测试考生在比较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变化的基础上,采用论证(阐述)方式判断

15、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推理技能 推理是指根据原理、一系列实例,去发现信息中蕴含的规律或特征。 2014 年卷第 31 题,题干给出需要考生进行解码的信息:“一五”计划时期、粮食计划供应制度、计划经济体制,需要考生发现这些关系之间的联系:“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基本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任务,初步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实施粮食计划供应制度是为工业发展服务,有利于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因此,可以推理出“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选项内容就是题干信息所透露的特征。2015 年卷第 32 题,要求考生结合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图,根据题干提供的罗马法的公平原则、依法裁断原则等,推断出女神双眼蒙布所体现的

16、原则。2015 年卷第 27 题,要求考生根据所学知识,推断出明成祖迁都北京的客观作用。3推理技能测试主要是通过题干给出的信息或一系列实例,让考生对这些信息或实例的特征进行解码,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而抽象出解释这些现象或实例特征和信息之间关系的原理、特征。 阐述技能 阐述是指考生通过研究和经验,分析历史事件因果关系可能的方向,建构和使用系统的因果模型(即通常用图表方式表示因果关联等变量关系的一种表达方法) 。因果模型在特征维度上,可以分为一果多因、一因多果、多因多果等;在推理方向上,可以分为由因推果和由果推因。合理构建与使用因果模型,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推理技能。 阐述技能包括四种类型,即论证、诊断、重新设计和预测。目前,全国卷历史选择题命题在阐述技能方面主要侧重于论证、诊断两种类型,2015 年卷第 35 题第一次在选择题中涉及对重新设计技能的考核。论证是指试题要求考生对某一事件、事物论述其理由;诊断是指试题要求考生判断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所在;重新设计要求学生围绕某一目的或要求,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