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复习35个概念解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641498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复习35个概念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三历史复习35个概念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三历史复习35个概念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三历史复习35个概念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三历史复习35个概念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复习35个概念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复习35个概念解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历史复习高三历史复习 3535 个概念解释个概念解释1“气一 元论”“气一元论”,简称气论,中国古代哲学理论范畴。 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气的运动是物质世界存 在的基本形式。中医学用以说明自然、生命、健康 和疾病。“气一元论”的哲学思想认为,其一,气 是物质;其二,气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无素),其 三,由气的运动变化而形成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发生、 发展和变化。 关尹子二柱说:“先想乎 一元之气,具乎一物。”宇宙开始形成时,天地不 分,浑然一气,由气的运动变化而生万物。人体始 生,源于父母之精气,合而成形,产生人体生命活 动。 中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全面汲取 并应用“精气学说”的理论,以气为

2、总纲,根据气 的分布部、功能作用的不同,命名了八十余种气, 用“气一元论”统一说明自然现象、生理活动、精 神意识、病理变化、临床诊断、针药治疗、养生保 健等,从而说明了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根源。2经世致 用概念:中国宋代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提倡研究当前社会政治、经济 等实际问题,要求经书研究与当时社会的迫切问题联系起来,并 从中提出解决重大问题方案的治学方法。又称经世致用之学。其 特点是以史为鉴,学术研究和现实结合,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 从中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并用于社会改革。3孤秦陋 宋成语解释孤:孤立;陋:鄙陋。孤立的秦朝,鄙陋的宋朝。指制 定了在于企图巩固而结果却削弱了中央政权的错误方针

3、 成语出处 清王夫之黄书宰制:“行之百年,以意消息,中国可反 汉唐之疆,而绝孤秦陋宋孤秦陋宋之丰祸也。”4知行合 一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 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 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 “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 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 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 “两截”。“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 王守仁极力反对

4、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 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 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 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 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 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 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 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 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

5、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5致良知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语出孟子尽心上 :“ 人之 所不学而能者 ,其良能也 , 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大 学有“致知在格物”语。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 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 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 “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 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之行合一的过程, “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 “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 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 “致良知”是王守仁

6、心学的本体论与 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 “良知是虚的,功夫是实的。知行合 一,就是要将知识与实践、功夫与本体融为一体。良知前冠一 “致”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点出了要害。这个“一了百了” 的功夫又正是活一天有一天新问题的需日新日日新的功夫。 把握住良知这个根本,然后加以所向无敌的推导,便是他(王阳 明)教学生的简易直接的方法。如有人用“知之匪艰,行之惟艰” 这句圣训来怀疑知行合一的命题,阳明说,“良知自知,原是容 易的。只是不能致那良知,便是知之匪艰,行之惟艰。”还 是看你心诚志坚否人是可以成圣的,就看想不想成了。要真 想成就很斗私心一闪念,时时刻刻致良知,用阳明的话说叫“随 物而格”。” -

7、王阳明大传 周月亮 著6灵明通灵明敏。 明 王守仁大学问:“何谓心?身之灵明, 主宰之谓也。” 明 张居正答西夏直指耿楚侗书:“但此中 灵明,虽缘涉事而见,不因涉事而有知此心之妙,所以成变 化而行鬼神者,初非由于外得矣!” 清 黄宗羲与友人论学书 :“先儒以灵明知觉为心,盖本之乾知。”7发明本 心发明本心根据字面上的理解就是发明自己的本心同样也可以这样 解释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正心、诚意等修养功夫得到真善美为求胜 而争论是不善与人合作,那是好高不能忘己的毛病。真正善于养 心的人,是要让心保持其本然的、未受蔽累的一物不着的状态。 发明本心应该出自与陆九渊的 “先发明人之本心然后使之博览” 毋须在读书

8、穷理方面过多地费功夫应该先挖掘自己的内心。8宇宙便 是吾心, 吾心便 是宇宙简单地说就是,存在即是被知觉。万事万物乃至这个宇宙,是因 为被我看到、被我听到、被我触摸到或者被我感知到才存在的。 我所看到、所听到、所触摸到的或所感知到的一切,就是这个宇 宙的全部。反过来说就是,没有被我看到、没有被我听到、没有 被我触摸到或者没有被我感知到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更简单来说 就是,宇宙是因为你的意识而存在,你的意识就是宇宙的全部。 这是唯心论的核心思想。9本体论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本体论叫做“本根论”,指探究天地万物产 生、存在、发展变化根本原因和根本依据的学说。中国古代哲学 家一般都把天地万物的本根归结为

9、无形无象的与天地万物根本不 同的东西,这种东西大体可分为三类:(1)没有固定形体的物质, 如“气”;(2)抽象的概念或原则,如“无”、“理”;(3) 主观精神,如“心”。这三种观点分别归属于朴素唯物主义、客 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在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中,有些学者 用“本体论”一词专指那种在物质世界之外寻找物质世界存在依 据的唯心主义学说,如魏晋时期王弼的贵无论。10道统韩愈明确提出儒家有一个始终一贯的有异于佛老的“道“。他说: “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原道,韩昌黎全 集卷十一)。他所说的儒者之道,即是“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 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

10、义为 定名,道与德为虚位。“(同上) “道“,概括地说,也就是指作 为儒家思想核心的“仁义道德“。自从韩愈提出道统说以来,历来 解说道统者都未能超出韩愈道统说的框架,即从“道“与“统“两个 方面来理解道统。前者是逻辑的,后者是历史的。对儒家道统说 进行哲学的分析,可以把儒家的道统归结为三个方面:认同意识、 正统意识、弘道意识。11修身齐 家治国 平天下“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 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意 是说:古代那些要使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他的国家; 要治理好国家的人

11、,要先整顿好自己的家;要整顿好家的人,要 先进行自我修养;要进行自我修养的人,要先端正他的思想 思想端正了,然后自我修养完善;自我修养完善了,然后家庭整 顿有序;家庭整顿好了,然后国家安定繁荣;国家安定繁荣了, 然后天下平定。这是儒家思想传统中知识分子尊崇的信条。以自 我完善为基础,通过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是几千年来无数 知识者的最高理想。然而实际上,成功的机会少,失望的时候多, 于是又出现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正心、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与“穷则独善其身,达 则兼济天下”的积极而达观的态度相互结合补充,几千年中影响 始终不衰。12太极太极这一概念影响了

12、儒学、道教等中华文化流派。易纬乾凿度 和列子谈到太易、太始、太初、太素、太极宇宙五阶段说法。 宋儒周敦颐在太极图说开篇就说:“无极而太极。”这把 老子中提到的八卦无极一词注入了理学含义。也就把无极的 概念与太极联系在一起。清代乾隆年间太医院汇编的医宗金鉴 则采用了五阶段说法(聂文涛谈周易):“无极太虚气中理, 太极太虚理中气。乘气动静生阴阳,阴阳之分为天地。未有宇宙 气生形,已有宇宙形寓气。从形究气曰阴阳,即气观理曰太极。 ”13孔颜之 乐。“孔颜之乐”的问题实际成了一个贯穿于整个宋明理学的核心 问题。从“孔颜之乐”来看宋明理学,方可得宋明时期儒学家们 思想之精髓。一、与天地万物同体境界 这种

13、境界认为:“孔 颜之乐”境界主要是与天地万物同体之乐。其方法是直接从心上 去体认“仁”、“时”、“道”、“自然”,往往不通过其它间 接的手段而直指人与天地浑融一体的最高境界,以天地自然作为 理想境界的标准。其最主要的特征直接、自然、活泼、洒落、自 由。持此观点的要有邵雍、程颢、谢良佐、陈献章。二、与“理” 合一的境界 宋代理学中占主流的观点认为“孔颜之乐”是与 “理”合一的境界。其方法主要是不断地通过内在的“持敬”和 外在“格物穷理”,由生而熟,最终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 与“理”合一的境界。这种方法的主要特征则是严肃、敬畏、警 觉乃至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主要人物有程颐、朱熹、陈埴、曹 端和

14、胡居仁。三、与事功合一的境界 认为“孔颜之乐”存在 于“博施济众”的事业之中,不可离事而言“乐”。其主要特点 是忧乐合一,乐便在忧中,甚至认为“忧”便是“乐”。其代表 人物有张载、王渐逵、吕 00 等。四、“性”“情”合一的境界 以王守仁为代表的一派认为“孔颜之乐”是每个人心中自然、自 有之乐,是“心”原本具有状态,是情与“性”即“良知”合一 的境界。其方法主要通过“致良知”,按照自己内在的本心(本 性)去做。其牲是事不离乐,与“心事合一”境界的观点乐 不离事,刚好相对。其主要人物除了王守仁外,还有王艮、罗汝 芳等。14理学理学讨论的问题主要有:本体论问题,即世界的本原问题。在 这个问题上,理

15、学家虽然有不同的回答,但都否认人格神和彼岸 世界的存在。张载提出气本论哲学,认为太程颢虚之气是万物的 本原。二程建立“天即理”的理本论哲学,认为观念性的理是世 界的本原。朱熹提出理为“本”,气为“具”的学说。心性论 问题,即人性的来源和心、性、情的关系问题。张载提出天地之 性与气质之性和心统性情的学说,认为天地之性来源于太虚之气。 程颢提出了心即天以及性无内外的命题,把心、性、天统一起来。 程颐则提出性即理的命题,把性说成形而上之理。朱熹认为心之 本体即是性,是未发之中;心之作用便是情,是已发之和;性和 情是体用关系,而心是“主宰”。认识论问题 ,即认识的来源 和认识方法问题。张载首先提出“见

16、闻之知”与“德性之知”两种知识,并提倡穷理尽性之学,成为理学家共同讨论的问题。二 程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学说;朱熹提出“即物穷理”的系统 方法;15尊王攘 夷“尊王攘夷”,尊:尊崇。攘,排斥、抵御。这则典故的原意是 尊奉周王为中原之主,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后来成为面对外族入 侵时,结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同义词。齐桓公执政以来,在管仲的 辅佐下,经过了内政经济军事多方面改革,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和军事实力,适时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帜,以诸侯长的身份, 挟天子以伐不服。齐桓公实行的“尊王攘夷”政策,使其霸业更 加合法合理,同时也保护了中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为中华文明 的存续做出了巨大贡献。16性命之 源孔子对生命的原始和社会的钎伤取“中”的态度,内外的适应与 融合,人之间“恕”,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谐”。所以 孔子白话不是小儿科,而是从人自身和外界的大思考由来,世界 观、人生观、价值观均建立在对性和命的思考上,理解他的道只 有溯这个源17太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