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饮料瓶方圆问题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37639065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牛奶饮料瓶方圆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牛奶饮料瓶方圆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牛奶饮料瓶方圆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牛奶饮料瓶方圆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牛奶饮料瓶方圆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牛奶饮料瓶方圆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牛奶饮料瓶方圆问题(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个人意见的回答(155 票)】:好多人提到牛奶可乐经济学,我是来搅局的 我不知道这书卖的到底有多好,有多少 人从此迷恋上了经济学;但是如果你除了读过这个水书,还读过曼昆的宏观经济学 和平狄克的微观经济学,你就知道,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用经济学来解答。牛奶可 乐的问题也一样。支持牛奶可乐经济学观点的人主要是认为:牛奶的方形包装盒省货架空间,特别是冷藏货 架的空间;可乐的圆形包装手感好、方便拿取。结论是:区分方圆比较经济,节省商家成 本。好吧,如果从经济的角度来考虑,这个观点只是看起来有道理。事实上,将包装做成方型的反而会增加商家的成本。因为方形包装不利于运输,容易在运因为方形包装不利于运输,容

2、易在运 输过程中被损坏;而圆形的包装则结实的多,特别是你把瓶身轧出几圈凹陷或者干脆将瓶输过程中被损坏;而圆形的包装则结实的多,特别是你把瓶身轧出几圈凹陷或者干脆将瓶 身做成曼妙女子凹凸有致身材的模样。身做成曼妙女子凹凸有致身材的模样。这就是为什么原油和石油产品绝对不会用方形包装 而都采用带有瓦楞式凹痕的圆桶来包装的原因。回想一下你买过的牛奶和可乐,哪个更容 易损坏?大多数方盒牛奶的包装都有凹陷、凹角等伤痕,你没看到破损的是因为在运输过 程中破损的都处理掉了。即便零散包装的外面有一层大纸箱或者大包装,大量运输过程中 的挤压破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所以,即便方形包装确实省了货架空间,但这部份节省

3、下来的成本根本不能弥补在运输过程中损失的部份。可是我还是觉得方形包装确实省空 间成本了啊?肯定有人这样想。没错,但这仍然是表面上的现象。真实的情况是:货架空间成本是静态的,但商品买卖是个动态的过程。请问,生产厂家和请问,生产厂家和 超市会认为他们的商品摆放在货架上放的越多越好吗?不,商家想的是他们的商品卖的越超市会认为他们的商品摆放在货架上放的越多越好吗?不,商家想的是他们的商品卖的越 快越好。快越好。像负二 在评论里所说,仓储成本并非厂商承担,他们根本不需要过多考虑,何 况如果仅仅为了存放,超市都有专门的库房。商家希望的并不是超市一次能多放 10 盒牛 奶在货架上或者消费者一次买 10 盒牛

4、奶在家放着,而是希望消费者每天都来买 10 盒牛奶。 而圆形的包装无疑手感要比方形的好的多,方便消费者多多消费,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采 用圆形包装的饮料型牛奶在 7-11 等便利商店或者美国的自动售卖机里越来越常见。 (这个饮料型指的不是牛奶饮料那种有牛奶味的饮料。)不过方圆之争还是和冷藏储存有那么一点关系的,可这跟超市的仓储还是没什么关系,仍 然是基于消费者的便利。美国超市里的牛奶主要有三种,方形利乐包的、圆形饮料瓶的、 大塑料桶的。圆形饮料瓶的是便于快速消费的,买了直接喝;大型塑料桶,基本都是带一 个提手的,也是为了方便消费者,特别是一些咖啡厅等牛奶消耗大户;方形利乐包是一般 家庭用的,没错

5、,商家不考虑超市的仓储成本,可是要顾及消费者家里的冰箱的储存空间。 一般家庭的冰箱,就像一个黑洞,有多少东西都能往里塞,所以方形利乐盒省下的一点点 空间,就相当宝贵了。商家当然知道这个,所以为了满足这个需求,牺牲点手感和物流成 本,也是值得的。可乐等饮料做成圆形的,除了降低物流中损失、提高握持舒适度,还有 考虑到碳酸饮料晃动会产生高压强等原因。这也是圆形比方形不易损坏的表现之一。总的来说,牛奶厂商是趋利的,是格外自利的,所以除了友好往来、互利互惠,他们不用总的来说,牛奶厂商是趋利的,是格外自利的,所以除了友好往来、互利互惠,他们不用 太多地顾及超市的仓储成本,他们要做的是一门心思讨消费者欢心。

6、太多地顾及超市的仓储成本,他们要做的是一门心思讨消费者欢心。哄好了消费者,商家 才有奶喝嘛。另一方面呢,经济学原理很好用,但是一个社会现象并不只是经济学在起作 用。经济学只能解决经济问题,或者帮助解决其它问题。片面地、静态地看问题,往往得到的是臆想出来的答案,透过现象看本质变成透过现象编本质。所以最后还 是忍不住吐槽一下那书,似乎除了在中国,都 呵呵【原文至此】第一割,补充回答负二 说的一点很有道理,客观上讲以前利乐做不出圆形纸盒,而它的市场占有率又高达 95%,所以它的标准就是通行的标准。这肯定也是今天看到大多数牛奶仍然是方形纸盒包 装的原因之一(赞同票)。有人说那最早为甚么用纸做包装不用易

7、拉罐或者塑料瓶?不知 道,负二 说那时候纸便宜,而且容易达到卫生要求,是有道理的。事实上你现在仍然能 看到玻璃瓶的牛奶,在北京或者在日本。总而言之,还是那句话,商家应市场作出变化, 他们所做都是为讨好消费者,各种包装的出现也是应了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材质影响损害 更是当然是没错的,之所以答案里没说,是因为即便是换成金属材质,方形的仍然容易比 圆形的受损,去超市货价上看看各种午餐肉、鱼罐头就知道了。我想有人误解了我的意思。并不是说这个现象里不存在经济学,而是说这个现象不能仅仅 依靠经济学来解读;并不是说牛奶可乐经济学这书的基础理论是错的,而是说它在分 析问题的时候看的太片面太静止,试图以经济学解答

8、所有问题。作者作为康乃尔的教授, 自然不会在抽象基础理论这件事上犯错,但基础理论掌握得好并不代表他运用的好或者一 定对,会四则运算的小孩不一定数学能拿满分。故用它的理论质疑它,没见甚么不妥。感 谢反对和异议。仓储成本的问题,洗发水和牛奶本来就没什么可比性,虽然都是白色液体。好的牛奶的保 质期短,即便可以冷藏处理,通常仍然只有七天到一个月的保质期,所以你在美国的超市所以你在美国的超市 里看不到蒙牛伊利那种常温保存里看不到蒙牛伊利那种常温保存六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上的袋装或盒装牛奶的袋装或盒装牛奶因为那种常温保存六个月以上的蒙牛伊利基本没什么新鲜度可言。因为那种常温保存六个月以上的蒙牛伊利基本没什么新

9、鲜度可言。这样的鲜奶,基本上是产多少卖多少、卖多少产多少。在以前冰箱不普及的年代,三元这 样的本地牛奶更是没有库存这种东西当天凌晨产的鲜奶天亮之前就会送到订户家门口, 剩下的就倒掉了。但这样不够方便,于是冷藏条件普及后,盒装冷藏鲜奶就成了在方便与 新鲜之间的折中方案。洗发水可用不着要用每天凌晨生产的新鲜的。第二割,准备开始华丽地跑题第二割,准备开始华丽地跑题既然有经济学专业经济学专业的同学力挺牛奶可乐经济学,我们来看看它到底是一本怎样的书。本书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封面和一些百科类网站显示译者是闾佳,原作者是美罗 伯特弗兰克,书的封内简介等也介绍本书乃是弗兰克教授所著。可是在豆瓣的试读 (

10、牛奶可乐经济学试读:图书推荐)上,你可以看到:这本书的部分内容就来自学 生写的这些短文(当然弗兰克教授作了修改),另一部分是他自己写的。好吧,不管你 承认不承认,这本书是拼的,也就是说是编的。编的就是编的,着的就是着的。换句 话说,经济学出身如此力挺并拿弗兰克教授学术地位作为论据的这个牛奶经济学的解释, 很有可能压根儿就是某个学生的课堂发言。不过不管怎样,它到底是一本畅销书嘛,引进 到中国这么火,那它的原作是不是也这么火?先来看看在台湾和香港这书卖的怎么样。经过一番搜索,没错,台湾木有这书,台湾在卖的是中国的简体版(截图来自台湾博客来 书城)。原装简体版引进哦亲。若是台湾同胞有对这书感兴趣的算

11、是有幸能买到,香港人 恐怕都没听说过这书了。中国人真幸福,这书原来是专为中国人定制的!再来看看英语世 界。看来真有不少人来搜这个,不过可惜的是,符合要求的搜索结果,仅有的一条翻译的还是Milk Cola Economics,点进去一看,是个中国人的英文博客。不过搜索结果里还有一条Economics Naturalist被列为第二相关,点进去就发现,原来 这才是这书的真身:自然主义经济学(经济自然主义者)。咦,在中国这么风靡的书,才三星半?我们来看看评论。哦,Fair Enough。不翻译了,相信大家都能看懂。也别说我光看批评的,来看几个按赞的:批评的都一针见血,按赞的则要么是表扬这书关于教育方

12、法的部份不错啦要么自己就 先说了我是一个对经济学一窍不通的人。另一方面,我们搜一下 Robert H. Frank 这个人,发现了一个疑似的官网(Robert H. Frank)。在Public Press选项卡里列了他有史以来所有的出版物,却没有看到Economics Naturalist。怎么会这样呢?如此畅销的书,它的转世可是在中国可是拿了奖的啊!还出了 1、2、3 三 本呢!别急,在与公开出版物学术论文等并列的最下方,有一个单独的Economics Naturalist。点进去看看为什么它要单独列出来呢?果然,除了 ROBERT H. FRANK 网站标题之外,就数 Order it

13、几个字最大最显眼了。下 面都是一些评论和褒奖,可不是只有这么四个链接呢,只是我屏幕截不下来了。除了这些,还有个 More links,点进去还有 6 个链接。再下面则是各家媒体对此书的褒奖 赞誉。特别是 NY Times 的。说道 NY Times,可真是够仗义的,专为此书做了专访呢!真 的是 NYT 的编辑觉得此书是经济学入门第一书吗?恐怕不是,我觉得大概是因为 Frank 教授,他是 NYT 的专栏作家,每月第五个周日固定会发一篇评论。好了我就不多说了,想必大家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不得不说,牛奶可乐经济学这名 字起的太好了,非常 Attractive,圈钱能力肯定比直接叫自然主义经济学要高

14、的多。而 且它在美国就卖十几刀,在中国摇身一变出了 1、2、3,来了个帽子戏法。末了,经济学 专业的同学在他的答案里介绍了 Frank 教授的学术地位以论证牛奶的正确性,这个 逻辑真令人着急,很遗憾我觉得他的学术地位很高和这本书质量高还是低没有半毛钱关系他的学术地位很高和这本书质量高还是低没有半毛钱关系。 当然我本身并不质疑 Frank 教授的学术水平和个人能力,只是有这他的学术地位的衬托, 我更是单纯的觉得这书不值得他现在拥有的赞誉。不过不管怎样,总归还是比什么水知 道答案纯扯淡的要强。另外,恕我也不客气的说,拿学位论证自己的正确是不自信 的表现,康奈尔的教授都不是天然正确,在亚马逊上被读者

15、批的体无完肤。最后还是那句话,本答案仅为个人意见。【李晟罡的回答(80 票)】:作为一个学经济学出身,快消行业包装材料的采购,个人觉得只有负二 的答案比较接近 真实世界中商业行为的决策方式。被顶的最多的答案不客气的说,看上去像一个学过几天经济学就出来夸夸其谈的外行人, 不服来辩。-分割线- -如果简短的回答一下的话,答案是路径依赖路径依赖,以下是详细的论述。首先普及两个基本概念:1. 以现在的工业生产的技术水平,我们还做不到大规模生产任何形状的包装(即便是最常以现在的工业生产的技术水平,我们还做不到大规模生产任何形状的包装(即便是最常 见玻璃、塑料和纸)。见玻璃、塑料和纸)。一些非常漂亮的包装(比方说沙宣)是以极高的报废率换来的,也就导致相应的高 成本。即使是这样,大规模生产出的产品比起设计原型,都有大量的妥协,原因主要是成 本和技术。 2. 任何快速消费品外包装形状的改变,都是一项投资非常巨大的工程。(一般动辄几百上任何快速消费品外包装形状的改变,都是一项投资非常巨大的工程。(一般动辄几百上 千万美金)千万美金)首先消费者不一定对外包装的改变买账,所以包装改变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风险。比方说瓶盖的形状改变,就要重新投资若干套塑料模具(每套几十万美金不等)瓶身的改变,一般会导致灌装线的改造或者重新投资(几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