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残障儿童插上隐形的翅膀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632292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残障儿童插上隐形的翅膀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为残障儿童插上隐形的翅膀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为残障儿童插上隐形的翅膀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为残障儿童插上隐形的翅膀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为残障儿童插上隐形的翅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残障儿童插上隐形的翅膀(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残障儿童插上隐形的翅膀苏州市盲聋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总结苏州市盲聋学校筹建于 1929 年,成立于 1931 年,是一所为盲、聋学生专设的特殊教育学校。多年来我校一直致力于通过艺术教育丰富残障儿童精神世界,提升残障儿童生活品质,获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先后被评为全国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中国音协民族器乐学会教学示范基地。我校的爱心艺术团 2011 年被苏州市文明办评选为市十佳艺术团队。在我校,艺术教育为特殊孩子融入主流社会架起了一条无障碍通道,实践证明:对于残障孩子而言,他们不仅仅需要同情与怜悯,他们更需要公平与机会,只要有机会,他们一定能行!尊重需要、挖掘潜能,为残障儿童提供优质、公平的艺术教

2、育是特殊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一、尊重需要、千方百计,让艺术教育在学校植根、发芽就个体而言,盲、聋儿童的需要和健全儿童一样是多方面的。盲、聋孩子虽然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到,但是他们用他们特有的方式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他们内心深处和健全儿童一样对艺术有着强烈的渴望和需要,他们需要艺术教育,他们需要公平、优质的艺术教育,他们希望和所有的人一样,能畅游艺术的宫殿,分享艺术的快乐。正是出于对盲、聋儿童艺术需要的尊重,我校面对特殊学校在实施艺术教育过程中所面临的特有的困难,针对实际情况,想方设法、让艺术教育在特殊学校植根发芽。1、针对特殊,设置课程,有的放矢开展艺术教育

3、。我校一部分学生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盲童由于从小视觉障碍,表现偏常:表情木纳、行走退缩,腿手抖动、摇头扣眼;聋童由于听觉障碍,缺少与家庭成员、同龄儿童的沟通,其知识水平和心理年龄仅相当于二、三岁的健听孩子。这给艺术教育带来了重重困难。学校并没有因为这些困难而放弃,而是力求满足盲聋孩子发展的需要,针对盲聋学生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艺术教育,补偿残障孩子的身心。学校一开始就将艺术教育纳入校本课程,将艺术教育作为盲聋学生素质培养的首要工作来抓,先后为聋生开设了画信、书法、陶艺、彩泥、电脑美术等课程,为盲生开设了声乐、民乐、评弹等课程。2、多方联络,提供优质艺术教育师资。在传统的观念中,艺

4、术教育几乎与残障儿童无关,因而造成在特殊学校的师资结构中缺乏专职、专业的音、体、美教师。我校认为:尽管艺术教育的设施、设备到位了,如果没有高素质的艺术教育师资就根本不能发挥它的作用,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学生的需要。为此,学校通过多方联系,外聘了一些有造诣的书法、美术教师等优秀人才来校为学生授课,充实了师资队伍,提高了艺术教育质量。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为残障孩子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校园艺术教育的氛围,初步形成了一个学校倡导、社会支持、家长理解的艺术教育网络,艺术教育在学校开始生根发芽。二、因才施教,挖掘潜能,让艺术教育在学校开花结果在盲、聋学校如何实施艺术教育?这无疑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课题。近年来,我校

5、在开展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尊重需要、开发潜能”的理念,积极为残障儿童创造学习技能、展现才华的机会。学校坚持根据艺术教育的规律和不同残障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从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入手努力提供优质资源,拓展艺术教育的空间,因人而宜、挖掘潜能,提高艺术教育质量。1、聋生的律动教育在聋校,舞蹈被称之为律动,就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各种动。在聋校实施律动教育教师是关键。聋生由于听觉上的障碍,无法感受音乐,所以他不可能像正常人一样按照一定的节奏旋律转动身体表演各种姿势,而只能按照教师的指挥及动作之间的规律进行各种动作。因此,聋校的舞蹈教师不仅要懂专业,会手语,更需要一颗爱心对舞蹈艺术的爱,对残障

6、儿童的爱,对特殊教育的爱。正是这种爱使聋童补偿、替代了听觉的缺陷,和健全孩子一样接受了美育教育、感受了律动之美。实践证明,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艺术教育观是实施美育教育的关键。律动,脑体并用,集娱乐、锻炼、表现为一体,使学生正确地认识,战胜挫折,改造、提高自我,培养其乐观进取的精神以及自立、自强、自尊、自信的健康向上的个性。通过训练、表演,不仅使学生动作协调、姿态正确优美,而且可培养他们爱美的情趣和审美能力,锻炼他们的毅力,增强其自信心和生活热情。2、盲生的音乐教育有人说:色彩是看得见的音乐,音乐是听得到的色彩。对于视障儿童来说,视觉色彩几乎永远离开了他们,但是他们还拥有较常人更为灵敏的耳朵,更

7、为灵巧的双手,他们可以用手、耳来代替眼睛触摸琴弦、感受旋律,读懂音乐的色彩。音乐教育使盲生与健全儿童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功夫不负有心人,孩子们在艺术教育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成绩,盲生评弹表演唱人间处处有真情在江苏省残疾人文艺汇演中获二等奖;民乐合奏金蛇狂舞在街道文化艺术节活动中获最佳表演奖,评弹表演唱美丽的小公鸡也获优秀表演奖;盲聋学生合作的舞蹈梦红在苏州市残疾人文艺汇演中获二等奖。3、盲、聋学生的美术教育盲、聋学生对艺术教育的需求是多样性的,学校会根据学生不同身心特点设置各种艺术教育课程供学生选择,以尽可能地满足学生个体的不同需求。比如:美术专业课程、书法兴趣课程、陶艺兴趣课程的设置,充分发挥了

8、聋生的视能优势,既符合大多数聋生的需求,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聋生表现美、鉴赏美的能力,培养了聋生的专业特长和实际操作技能,为他们将来的就业取向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对于盲生来说,他们中的一部分也都具有描绘五彩缤纷世界的可能,尤其是那些尚有残余视力的低视学生,他们的要求同样是宽泛的。因此,我校除了音乐以外,还对盲生中的低视力生采取了适合他们的美术教育形式画信。画信是起源于日本民间的一种交流活动形式,类似于传统意义上的贺卡或明信片,画信就是寄给他人的“插有图画的信” ,其基本原则是“画得不好没关系,用心就是最好” ,他不需要高难度的技巧,也不需要常年的刻苦练习,谁都可以随时画画信,谁画的画信都是

9、最好的。这一切,使我们的低视力学生绘画活动成为了可能。4、职业教育中的艺术教育残疾人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适应社会,拥有一技之长是他们立足于社会的重要途径。但因为生理上的缺陷,很多我们日常常见的技能对于他们而言是很难掌握的。所以我们一直在探索从他们的优势出发,寻找艺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最佳契合点。我们认为,一位技艺精湛的技工是可敬的,如果他还能真正欣赏到自己工作的美,那么他一定是幸福的。经过多年的探索,我校逐步确定了核雕工艺美术和西点蛋糕制作两门专业课程。在课程建设的伊始,我们就明确,这两门课不仅是职业课程,更是一门艺术课程。在课程的内容上不仅包含常规的技能学习,还纳入了美术基础、艺术鉴赏和

10、社会实践。通过开发校本课程、利用社会资源,全面推动学生能力提升和个性发展。不仅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技能,还通过艺术教育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使他们生命得到舒展,精神得到丰盈,人格得到健全,为残疾学生开启崭新未来。三、补偿补心,健全人格,艺术教育使残障儿童快乐成长艺术的魅力确实是无限的,孩子们与艺术为伍,不仅陶冶了思想情操,而且促进了他们的身心健康。1、抛弃自卑,找回自信。盲、聋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这是由于其生理缺陷造成的。但是一旦这种弱势被某种优势所取代,那么自卑的心理亦会释然。孩子们在艺术教育中取得的成绩逐渐变成了他们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他们的心理状态,使他们确信自己除了残疾以外,其余各

11、方面毫不逊色于他人,甚至更胜人一筹,因此,人们便很容易从他们对艺术的刻苦追求中找到溶于其中的自尊和自信。2、克服孤僻,学会合作。盲、聋学生性格孤僻。由于残疾,他们从小就生活在缺乏伙伴的环境之中,而在艺术教育过程中的默契、合作的要求却为他们提供了交流的话题,也为他们创造了合作学习的机会。不仅如此,学校主张学生走出校门、融入主流社会,与健全学生进行艺术交流,校内排演的节目也经常有机会参加社区汇演或各级各类文艺比赛活动。经常性的由学校生活向社区生活的延伸,既扩大了盲、聋学生的交往的范围,同时也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在这个过程中,盲、聋学生不仅感知到在艺术技能上“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自有强中手”的道理,而

12、且学会了怎样与人交流、合作,发展了艺术感受与鉴赏能力,陶冶了情操。3、消除惰性,锤炼意志。盲、聋学生的惰性来自于父母亲朋的一手包办,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习惯将他们的惰性娇惯到了极致。可是谁又会想到,就是这样一群孩子,从接受艺术教育的那一刻起,竟如同脱胎换骨似的变了个样儿。当稚嫩的手指连续按压细细的琴弦出现血泡时,当没有现成的琴谱又记错了谱子需要从头练起时,盲生们没有退缩;当动作不到位需一遍又一遍的重来直至标准时;当汗水浸透了衣服时,聋生们也没有退缩;当因为赶作业而没有练琴、没有练舞蹈却遭老师批评时,他们还是没有退缩当同龄人吃过晚饭坐在电视机前消闲时,我们的盲聋学生们却齐齐地来到音乐室、律动室苦练基本功。可以说,每个学期的每一天他们都是这样度过的。这种持之以恒的决心,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让我们每一个教师都不禁为之感动。这是一群出生时就遭受不公平的待遇,却百折不挠、奏出自己生命中的最强音的孩子,黑暗不能淹没他们的心灵,沉没也不能阻止他们放歌。他们对艺术的执著追求,对美的追求,也许在人们的眼里是个奇迹,而这个奇迹的创造者正是艺术教育。让我们用爱心,来祈祷特殊学校的艺术之花开得更加绚丽夺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