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格局和大国关系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37631467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111 大小:5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格局和大国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国际格局和大国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国际格局和大国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国际格局和大国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国际格局和大国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格局和大国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格局和大国关系(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格局国际格局国国际际格格局局 International configuration 在一定的历史发展周期内国际关系构成中,在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集合的基础上,以 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等战略力量角色及其组合形式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和局面。 构成要素:1 行为主体。即 国际关系中起举足轻重作用的国家或国家集团,或者称为战略力量,这是构成国际格局的基础性要素。 2 相互战略关系 国际格局作为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必须由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许多行为主体并存,二是行为主体彼此之间发生相当程度的交往。3 相互关系结构状态 这一点是由客观环境和主观因素所决定的。 演演变变规规律律

2、:1 一定历史时期重要行为主体之间对比状况及其变化,是国 际格局形成变动的物质基础。 2 一定历史时期重要行为主义对其利益的认识和考虑,不同利益的矛盾 运动,是推动国际格局演变的直接动因。 3 国际格局的发展变化表现为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4 国际格局发展变化与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相联系,表现为从低级走向 高级,从不民主走向民主的过程 基基本本特特征征:相对稳定性,角色的变动性,结构的层次性 国际格局的演变 (一)第一世界大战后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 (1)冷战政策: 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 它称霸世

3、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美国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美 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 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 “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具体表现:政治上推行杜鲁门主义,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北 大西洋公约组织。 杜鲁门主义: 1947 年 3 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他提出的 “遏制 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 “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冷战 开始。 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以杜鲁门主义为起点,美国在经济方面推行了援 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即“欧洲复兴计划

4、 ”),在军事方面建立了北 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至此, 美苏冷战局面最终形成。美苏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对峙。 (2)冷战后,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 复存在,暂时形成了 “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 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还没有定型。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 过程中,经济实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一方面,冷战后,美国为了称 霸世界,成为 “世界领袖”,重新制订了全球战略,利用北约军事集团,随 意干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事务,还大力发展高科技武器,加紧研制和部署导 弹防御系统。另一

5、方面,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 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世界主要力量中心: “一超”美国。“多强”:俄国、欧盟、日本、 中国。 世界和平的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方世界和非西方世界渐趋均衡的国方世界和非西方世界渐趋均衡的国际格局正形成际格局正形成第一、国际格局的变化。第一、国际格局的变化。 国际格局是指国际力量对比及各国之间特别是大国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使国际力量对比进一步发生此消彼长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首先是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实力相对下降。这已成为包括许多美

6、国政要和学者在内的国际社会的主流共识。奥巴马总统 5 月 22 日在西点军校的讲话中承认美国再也不能在世界上单独行动,强调要与其他国家合作,要在巩固既有联盟的同时寻找新的伙伴。奥巴马的这些话是对美国实力下降的最好诠释。当然,金融危机造成的经济衰退不是导致美国实力下降的唯一因素,还有其它更重要的原因,将在下面作进一步阐述。 (2)欧盟国家是这次金融危机的重灾区,本来肇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已经使欧盟各国的经济遭受沉重打击,接着又来了从希腊开始并还在蔓延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这等于雪上加霜。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 5 月 22 日说,经济和金融危机已经将欧洲十年来的经济增长和进步一扫而空。 (3)新兴大国

7、群体崛起,是改变当前和今后国际力量对比的主要动力。近 20 年来,特别是近 10 年来,国际格局的一大发展就是以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大国的群体崛起,使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显著变化。据统计,在 1988-1997 年和 1998-2007 年这两个十年期间,世界经济 GDP 年增长率分别为 3.4%和 4.1%, 发达国家年均增长率分别只有 2.9%和 2.6%,包括新兴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年均增长率分别为 4.1%和 5.9%。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统计,从 2000 年至 2008 年,“金砖四国”的 GDP 占全球比重由 8%上升到 14.6%,货物贸易

8、额占全球的比重由 6%上升到 12.8。这些国家的迅速发展不仅仅是一个实力消长问题,而且推动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这些国家也跟着遭殃,蒙受巨大损失。但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大国率先开始复苏,成为推动和加快全球经济复苏的发动机。由于自身综合国力的增强国,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正在走向国际舞台中心,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 21 世纪国际关系变革和大国关系的重要推动力量。第一、国际格局的变化。第一、国际格局的变化。 国际格局是指国际力量对比及各国之间特别是大国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使国际力量对比进一步发生此消彼长的变化。主要

9、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首先是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实力相对下降。这已成为包括许多美国政要和学者在内的国际社会的主流共识。奥巴马总统 5 月 22 日在西点军校的讲话中承认美国再也不能在世界上单独行动,强调要与其他国家合作,要在巩固既有联盟的同时寻找新的伙伴。奥巴马的这些话是对美国实力下降的最好诠释。当然,金融危机造成的经济衰退不是导致美国实力下降的唯一因素,还有其它更重要的原因,将在下面作进一步阐述。 (2)欧盟国家是这次金融危机的重灾区,本来肇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已经使欧盟各国的经济遭受沉重打击,接着又来了从希腊开始并还在蔓延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这等于雪上加霜。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 5

10、月 22 日说,经济和金融危机已经将欧洲十年来的经济增长和进步一扫而空。 (3)新兴大国群体崛起,是改变当前和今后国际力量对比的主要动力。近 20 年来,特别是近 10 年来,国际格局的一大发展就是以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大国的群体崛起,使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显著变化。据统计,在 1988-1997 年和 1998-2007 年这两个十年期间,世界经济 GDP 年增长率分别为 3.4%和 4.1%, 发达国家年均增长率分别只有 2.9%和 2.6%,包括新兴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年均增长率分别为 4.1%和 5.9%。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统计,从 2000 年

11、至 2008 年,“金砖四国”的 GDP 占全球比重由 8%上升到 14.6%,货物贸易额占全球的比重由 6%上升到 12.8。这些国家的迅速发展不仅仅是一个实力消长问题,而且推动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这些国家也跟着遭殃,蒙受巨大损失。但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大国率先开始复苏,成为推动和加快全球经济复苏的发动机。由于自身综合国力的增强国,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正在走向国际舞台中心,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 21 世纪国际关系变革和大国关系的重要推动力量。 第二、推动国际秩序、国际制度和国际机制的改革。第二、推动国际秩序、国际制度和国际机制的改

12、革。 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进一步暴露了现行国际秩序及其一系列相应的国际制度和国际机制存在严重缺陷,首先是暴露了国际金融体制中的严重问题。二战后由美国主导建立起来的三大国际经济和金融机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组织和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几乎完全被发达国家所控制,从人事安排到表决制度等都操纵在他们手里,其中的各种规则均以维护发达国家的利益为主。这种不合理、不公正、不公平的国际秩序与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国家间相互依存关系日益紧密的趋势相悖,特别是背离了以力量对比为主要特征的国际格局深刻变化的现实,已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最近世界银行年会决定增加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投票权,使发展中国家整体

13、投票权从 44.06%提高到 47.19%,中国的投票权从 2.77%增至 4.42%。虽然西方大国特别是美国一国垄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但这是一个进步的开始。整个国际制度和机制的改革任务还非常艰巨,但改革的大趋势已不可阻挡。 第三、对国际体系的冲击,促进了内部结构的变化。第三、对国际体系的冲击,促进了内部结构的变化。 从总体上看,如今以主权为基本原则、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的国际体系没有发生质变。但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多极化的发展必然对国际体系形成冲击。实际上,这个体系内部结构已经开始发生演变。 首先,国际体系出现了从西方国家大权独揽到非西方国家积极介入的转型。最明显的标志就是新兴经济体成为国

14、际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进入 21 世纪后,7(8)国集团(G7/8)感到他们已不可能应对新世纪面临的所有问题。从 2003 年开始八国集团邀请部分发展中国家参加他们的年度会议,共同讨论如何应对国际政治和经济问题,这就形成了8+5 的格局。2008 年爆发金融危机,又进一步把原先部长级的 20 国集团(即 G20)升格为首脑级的 G20,并在 2009 年的匹兹堡峰会上被确定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新兴大国的群体崛起不仅反映国际经济实力的消长,而且动摇了西方发达国家在国际体系中的霸权地位。 其次,世界政治和经济的重心正在从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200 对年来,一直到冷战结束后头十年,世界

15、的政治重心一直在大西洋两岸,但近十年已经开始向太平洋转移。同时,自从苏联-东欧集团解体后,在经济上一直是美、欧、日三足鼎立的体系,现已演变为美、欧、亚三足鼎立格局,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大国已成为国际体系中的重要一极。 三是国际体系中行为体的多元化趋势不断发展。 国际组织、地区组织和公民社会成为影响国际事务的重要因素。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化继续发展,联合国、欧盟、东盟以及世界银行、国际货币组织乃至国际非政府组织都在应对这场全球性金融和经济危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上这些变化表明国际体系处在变革中,且在量变过程中存在着部分质变。当然国际体系的变革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以上这些论述大家都比较了解,

16、没有什么新观点。下面我想着重对以下四个有争论的问题谈一下我个人的看法。 1、 如何评估美国的实力相对下降? 美国的实力下降已是较普遍的看法,但到底下降到了什么程度?世界各国的学者中争论很大,有的认为美国已开始衰落,甚至说已经衰落,称此次金融危机在美国爆发就是衰落的标志。但我本人不这么看。第一,一个国家是否已经或开始衰落,主要看五个方面:政治制度、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科技水平和文化影响力。应该说美国在这五个方面都没有出现会导致国家衰落的严重问题。美国的政治制度总体上是稳固的(当然不是说这个制度没有问题。这次金融危机就暴露了美国金融体制的严重缺陷,也宣告了新自由主义的破产。美国的选举制度也有问题,他们自己在辩论改革);美国的经济实力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到了沉重打击,但主要在金融领域,实体经济虽然也因此陷入衰退,但没伤筋动骨。美国的经济实力仍然是最强的。近几个月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美国率先开始复苏就是一个明证;军事实力超强,无容置疑;科技整体水平仍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此外,我们还必须承认在对现代社会发展十分重要的创新能力(包括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方面,也是其他任何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