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构架与建设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628585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690.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构架与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构架与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构架与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构架与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构架与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构架与建设(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zhong guo min zu jiao yu中国民族教育20134张世钦在校长的诸多职责和能力要求中,对课程的领导力应该是校长的重要能力之一,它是由学校管理和校长岗位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校长成为课程领导者,是新一轮课程改革赋予的新使命。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是校长如何将新课改精神和要求落实到学校实践层面。 由于学校课程改革内外部环境不断发生变化,课程领导的内涵与外延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在本文中,笔者拟从学校实践的视角,谈谈怎样发挥教师群体在新课程建设中的作用,加强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构架与建设需关注的几个问题。关于课程领导的内涵界定有多种, 如果从学校实践的视角考察

2、,笔者比较认同以下两方面的含义:(一)澳大利亚学者迈克弗等人的理解。 他们认为,课程领导旨在改善学校现行的课程状况,指导并促进课程改革在学校的推行,它是一种持续变化、充满活力的互动过程。 它不仅强调改善学校课程现状,还强调改变教师对课程与教学所持有的态度和所拥有的知识与技能。(二)国内学者的理解。 他们认为,课程领导是课程实践的一种方式,是引领课程开发、课程实验和课程评价等活动的总称,是课程与领导两范畴的结合,必须运用领导的理论、方法与策略来完成课程范畴内的任务。在我国更多强调的是校长的课程领导行为。 由于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很大,新课程改革精神要落实到学校操作层面,

3、必须特别强调提升课程改革的地方推进力与校本推进力。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 领导力是领导者为实现共同理想或目标而影响和改变群体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的能力。 总之,校长课程领导力就是指以校长为核心的学校领导团队在明确的课程思想指导下,通过制定和实施学校课程规划, 调控课程管理行为,实施课程目标,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能力,即校长在实践中综合运用各类课程资源与灵活实施各类领导而产生的课程改革精神落实的校本推进力。校长在课程领导的实践中,可以借助的力量很多, 如课程专家、学校行政人员、社区与家长、教师与学生等,但最为关键的是充分发挥教师在创建

4、学校高品质课程中的价值。 因此,校长课程领导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努力构建学校课程开发的教师共同体。(一)培养团体责任感,形成目标共识。要形成目标共识,首先应培养团体责任感。 课程领导不纯粹是一个人领导的概念,它是基于民主决策基础上的团队领导的概念,学校课程领导要求下的学校目标主要是通过团体目标实现的。 课程领导者应帮助团体成员形成这样的共识: 大家都是团体任务的执行者,都有团体责任,团体责任感建设的关键在于建立起信任关系,只要校长和教师之间建立起更多的信任关系, 他们便会以学校愿景为根本,消解个体之间的部分不和谐现象,形成一种共识。 其次,帮助成员认识到个体目标、团体目标、学校目标本质上是紧

5、密相关的整体,并协调个体目标、团体目标,进而形成共同遵从的学校目标,使共同体成员对任务和过程等基本问题形成一致的认识。 日前,来自厦门市翔安区9个学科的200多名高中教师共聚厦门市新店中学,举行了高中新课程研讨会,就“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一议题开展了学习型小组的沙龙活动。 活动之前,各学科中心组成员就把“如何在课堂中进行有效性教学”这项研究任务分解成几个部分,几个成员负责掌握其中的一个部分,然后承担同一部分任务的教师组成一个个专家组,一起学习和研究所承担的任务以至熟练掌握,共同完成任务。 在沙龙活动中,各专家组成员围绕本次热点话题各抒己见,纷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构架与建设一、 校长课程领

6、导力含义新拓展。二、建构学校课程开发的教师共同体。视 点治教方略12zhong guo min zu jiao yu中国民族教育20134纷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积极尝试、点滴体会、课后反思、真实感受毫无保留地与大家交流。 在漫谈式的讨论交流中,笔者和几位数学教师提出了有效性教学要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的想法。 在这次学习型小组活动中,笔者对本次议题的内容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不仅了解到数学学科在高中各年级如何进行有效性课堂教学的方法,还了解了历史、物理等学科组织有效性教学的策略,收获很大,对笔者今后在课堂实践中实施有效性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 我们每一个人献出的仅仅是一

7、棵树,得到的却是一片森林。 一旦团队成员认识到了团队目标的重要性,那么课程领导的实现就变得很自然了。 再其次,校长应与其他成员一起研制团体目标与学校目标,即制定共同认可的规范制度,形成团体活动规范。 团体活动规范是指导团体活动的依据,是可以明文规定成员该做什么的思想,也是团体成员合情合理所接受的行为规则。 通过这种共同尊崇的普遍性团体规范,用集体目标“统领”个体目标,个体目标服从集体目标,可以在团体生活中化解因目标差异所引发的矛盾的激化。 同时,由于团体中的每个个体都有可能成为领导者,所以每个潜在和显在的课程领导者 (主要是教师)也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人翁作用,自觉协调个人目标、团体目标与学校

8、目标之间的关系,形成一种目标共识。(二)培养反思力,形成新的共识价值观。人力资源的多元、观点和视角的多样化所形成的思想交锋与文化交流,是学校课程领导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但如果每个成员都以自身的价值观各行其是,形成“非赢即输”的冲突局面,便破坏了学校课程领导的本意,演化为个体的不良竞争。 学校成员之间的不良竞争单纯靠课程领导很难解决,这需要校长通过行政手段,采取一定的合理措施,诸如重新组织成员商讨学校的某些规章制度,重新组织教师等共创学校愿景等, 培养个体的反思力,让其审视自身所说的话与所做的事,反问其是否真实地了解了其他成员的想法和意图,学会充分尊重不同个体的价值观,随时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共

9、同面临的问题。长期的学校课程实践形成了一种共识文化,强烈地影响着成员的观念、 价值观和态度的发展,并内化于个体之中。 学校课程领导要求变革旧有的价值观体系,形成新的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由此带来的冲突具有历史必然性。 辩证地看,价值观的冲突有利于矛盾的不断解决,可以促进学校成员对新价值观的深刻理解。 校长应以此为契机,使成员通过对不同价值观进行审视、比较、反思等,最终取得对新价值观体系的共识,整合不同的个体价值观, 正确评价新旧价值观。学校课程领导的重要任务之一便是重建学校组织文化,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应以共识价值观为基础形成新的共享的组织文化,以共享的组织文化来化解因不同符号系统间的理解和

10、沟通障碍或分歧所造成的文化冲突。 课程领导者应培育一种合作、对话、反思和慎思的伙伴式文化, 并通过文化内化形成个体自觉的行为方式, 成为协调差异、化解冲突的良好方式。(三)提升个体的领导素养,增强角色的执行力。角色是人在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行为表现。 首先,组织不同,其行为标准也不一样,组织成员的角色也不一样。 我们也许看到某个教师正扮演某种角色,或几个教师同时扮演多种角色,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会注意到他扮演非常不同的角色。 换句话说,学校成员在具有不同标准的组织中扮演自己的角色,与其他成员在组织权力结构中形成和谐关系。 因此,校长除了需要自觉调整好自身的角色行为外,还应该帮助成员形成一定的角色意

11、识,学校课程领导需要成员具有新的角色定位,需要成员意识到自己所应扮演的角色,这是进行角色实践的基础。 其次,校长帮助所组建的团体形成团体任务角色,制定出团体的行为规范,因为每个人都希望知道他自己与他人的合法权力范围。 个体明确自己的职责与权力范围,可以在从事相应的组织任务时有参照对象,规范自己的思想与行为。 角色的混乱往往是由个体的能力缺乏而造成的,如果个体没有完成多个课程任务的能力,不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等,就不能有效完成所要求的任务。 校长应着重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包括关爱、积极、主动、谦虚、乐观、友善、公正等个人素养,并为其提供必备的外部条件,提供相应的资金和设备,保证其所需的一

12、切硬件与软件,给予行使课程领导角色的支持性组织环境,在学校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增强课程领导能力。(一)提高校长自身的课程专业素养。校长对课程应该有系统的思考,整体的把握,只有高瞻远瞩,才能运筹帷幄。 校长要引导教师正确解读国家课程标准;透彻分析学生的基础、需要、特点;深刻认识文化因素对课程实施的制约作用;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明确学校课改的具体路线图和优先次序。 校长不但要关注学校课程目标、推进策略的制定, 而且要关注课程推进机制、三、 校长课程领导力建设的策略。视 点治教方略13zhong guo min zu jiao yu中国民族教育20134课程实施的实际效果和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校长

13、的课程专业素养还体现在对教学的指导上。 目前大多数校长都意识到走进课堂、关注教学的必要性,这是课程实施过程性管理的必要基础,不少地区将“每周随堂听课”纳入行政干部职责范畴和考评指标。 但由于校长本身学科的局限性和行政事务的繁忙,真正能够将随堂听课落实并能够对教师起到指导作用的不多。 大多数校长寄希望于市、区教研机构或外聘专家, 这只能解决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时还可能由于对学生情况的不了解, 使得指导或评价有失偏颇。校 长 走 进 课 堂 不 仅 是 了 解 教 师“教”的情况,也需要了解学生“学”的情况,更是关注学科课程实施的过程。 因此,校长要学会通识性听课方法,即脱离学科本身,从更一般的角度

14、判断课堂的整体状态和教师的教学境界,关注课堂教与学的方式和教学效果。 校长对教学的指导能力,是校长课程专业素养的一个重要部分。(二)制定学校课程开发与发展规划。校长要引导学校领导成员明确学校的办学理念,制定切实可行的课程发展目标, 规划课程设置,并不断完善课程的发展方案,指引课程发展方向。 在制定课程规划时,应遵循预见性原则、统筹性原则、重点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民主性原则。 中小学课程开发规划的内容主要有:开设学校课程的基本依据、 开设学校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学校课程的总目标、学校课程的结构、学校课程的实施与评价、学校课程的保障措施等。校长要设计与变革学校的组织结构, 改革学校传统的教导处、总务

15、处等中层机构设置。 在教导处增设并完善课程研究开发室、课程实施管理室、课程质量评估室等机构;组织学校领导成员建立 “学校课程开发委员会”, 负责统筹、规划、 指导学校的课程开发工作,为学校课程开发提供组织保障。 “学校课程开发委员会”由校长、教师、学生、学生家长、课程专家、社会人士等组成,校长出任主任委员。 同时, 成立学校课程开发指导小组,提供课程开发的专业支持,组织课程开发专业指导小组专家对课程开发中的问题开展经常性的研究,及时指导并解决课程开发中的问题。 可创办课程开发网站,介绍课程开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以及国内外的课程开发案例,探讨课程开发中出现的问题。(三)提升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

16、。教师素质是影响课程开发的直接因素。 教师对课程开发是否认同和是否积极投入, 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教师的学生观、课程观和教学思想,以及课程组织和课程实施的能力水平、 研究水平等,都直接影响着课程的发展水平和质量,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和学校的发展水平。 长期以来,教师的课程活动徘徊于 “机械化的知识传播”状态,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受到压抑和损伤,甚至正在走向缺失。 调查显示:中小学开设校本课程的最大困难是“教师缺少课程方面的培训”;对各种学历层次和教龄的教师而言,缺乏“课程开发的知识与技能”的现象普遍存在。 教师参与课程开发通常要经历个人实验、 交流观点、寻求信息、最低责任参与、主动参与、承担主要的领导角色6个阶段。 校本课程开发能否顺利推进,关键在于教师的课程能力能否与之相适应。 因此,中小学校长应着力做好以下工作:制定校本课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计划;明确校本课程开发中各类人员的职责和权限;针对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不同需求,规划、组织各种形式的专业发展活动; 给教师留出更多的时间,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参与校本课程开发; 协调好校内外课程资源,鼓励、支持教师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广泛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机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