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题组设计答案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37627635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666.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高考题组设计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新课标高考题组设计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新课标高考题组设计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新课标高考题组设计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新课标高考题组设计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高考题组设计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高考题组设计答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185 第四题“孔子”1D(根据语境可推断出应为“担心,忧虑” )2C(C 项都是代词,通“尔” , “你的” 。A 项前表顺承连词“那么” ;后表转折 连词“却” 。B 项前表顺承连词“就” ;后副词,表条件“才” 。D 项前为助词, 用在主谓间;后为近指代词,可译为“这” )3B(B 项是一般反问句,其他都是宾语前置句)4D(后半句是对原文“使尔多财,吾为尔宰”的误解,其中“使”是“假使” 的意思。5 (l)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2分)换成标点如下: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2)君子能够修明自己的学说,用法度来规范国家,用道统来治理臣民,但

2、不能保证被世道所容忍。 (“道” “纲” “容” ) (3分)老师的学说已经宏大美好却不被采用,这是当权者的耻辱。 (“修” “用” “丑” )P185“高考目标型” 一、1、 D (阙:空缺) 2、C (是萧燧面对权贵无理要求时所表现的一腔正气。此时萧燧的本职工作是平江府观察推官,尚未担任主考官,而且因为不愿违规给秦桧办事还让人家在秀州耍弄了一番。所言之事并非萧燧本职范围内的事,他只是替自己曾工作过的地方的百姓向朝廷求情,以帮助那里的百姓度过饥荒。以上两句都与“恪尽职守”无关) 3、 A (不是秦桧“与其亲党密告萧,要他主持秋试录用其子秦熺” ,而是秦桧亲信秘密告诉萧燧,说秋天考试时萧燧必定

3、在漕司当主考官,届时秦桧的儿子秦熺要参加考试,想托付萧燧关照一下) 4、 (1)如今有德才的人和无德才的人混杂一道,风俗浇薄虚浮,兵力未强,财力未富,应该卧薪尝胆以求国内安定太平。 (2)萧燧说:“东部西部不属同路,按说应该不给粮食,但哪能对原管辖地区不管不顾呢? 二、1、 【答案】A 冒:不顾、顶着2、 【答案】A为奋勇抗击金人,为战果,为平乱,为战果。3、 【答案】C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文中观点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时间、人物、事件以及文中人物的观点态度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对 选文细节的理解。一定要把选项与原文对应的句子进行分析比较,看其中存在哪些异义与 分

4、歧。据文意郭、吴产生隔阂在吴举劾之后。4、 (1) 【答案】我在任时就听说警事,担忧夏人一定会乘机侵犯边境,希望挑选将领设防。 (2) 【答案】郭浩召集逃亡流落在外的人,开辟耕地,将自己的规划安排发布各地。 三、1. 【答案】A 【分析】躬:亲自。 2. 【答案】B 【分析】B 项的两个“为”都是“替”的意思。A 项“而” ,连词,表并 列,并且/连词,表修饰 C 项“以为”让担任/连词,因为;D 项,介词,在/介词,比 3. 【答案】A 【分析】是世称,是明帝的话。而题干问的是“全部直接体现阴兴 美德的一组”4. 【答案】C 【分析】兴没后,帝思其言“然伏见议郎席广、谒者阴嵩,并经行明深,

5、逾于公卿” ,遂擢广为光禄勋,嵩为中郎将。并不是答应了阴兴的请求。 5.光武帝亲临的地方, (阴兴)总是事先进入清理(或“清查” )宫室,很受亲近信 任。 光武帝称许阴兴的谦让,没有改变他的心愿。 最真挚的语言发自肺腑(或“内心” ) ,使左右的人都感动了(或“感动了身边的人” ) , 光武帝就答应(或“听从” )了他。 四、1、答案:B 解析:“劳”在该句中的意思应是“慰劳”。 2、答案:C 解析:A、第一个“以”,来,表目的;第二个“以”,连词,表承接。B、第一个“且”,况 且,表递进。第二个“且”,将要。C、两者都是结构助词, “的”。D、两个都是语气词,但第一个 表委婉语气,第二个表反

6、诘语气。 3、答案:D 解析:排除法, “廉洁无私”只能是 D 项。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 分) (1)学田所以供祭礼、育人才也,安可鬻?(4 分) 译文:学田用来供给祭祀典礼、培养人才,怎么可以卖呢?(关键词:所以、安、鬻)(2)谓其毁诋大臣,失礼体,命左右批其颊。 (4 分) 译文:皇帝认为他诋毁大臣,失去人臣礼仪,命令侍卫掌嘴。 (关键词:毁诋、左右、 批其颊。 ) (3)吾意汝岂反者耶,良由官吏污暴所致。 (4 分) 译文:我的意思是你们难道是真正谋反的人吗,只是因为贪官污吏暴政而导致的。 (关键词:岂、良、所致。 )五、1、答案D (D“度”是“

7、揣测、估量”的意思。) 2、答案A (A 项两个“以”均表修饰。B 项第一个“则”表承接可译为“那么、 就” 、第二个“则”表转折可译为“却” 。C 项第一个“于”引出对象可译为“向” 第二个“于”引出处所可译为“从” 。D 项第一个“为”和“所”是固定搭配表被动 第二个“为”读“wi”(第四声)可译为“替、给” 。) 3、答案B 解析B 项“公船私用”是无中生有。 4、 (1)答案老百姓都称道欢舞认为这是几十年来没有过的事于是就在河边立碑 来记下这件事。(2)答案即使这样把许曾裕的施政功绩与当世那些地位显赫、凭其权力足以有 所作为的官员相比许曾裕的难道比他们少吗? 六、1、答案:C 解析:敛

8、,退缩,收缩。 2、答案:D 解析:敌人还是侵犯了边境;是有时;是奏章的内容。 3、答案:D 解析:何灌没有阻止溃退,而是望风溃败。 4、 (1)答案:整理弓箭再次射中靶心,观看的人赞叹,皇上亲自赐酒犒劳他。 (2)答案:何灌来到,请求入见,皇上不允许,而命令他把守西部边角。 七、1、解析:B、 渝,改变、违背。可以用成语联想法:矢志不渝,立誓决不改变自己 的志向。 2、解析:答案 C. 表条件,那么。 A、介词,在;介词,跟。B、表修饰,连接状 语;表转折。D、取独;的。 3、解析:A. 、体现了。、不是。、是。、为官吏立法令,不是。、很直接,是。、是。 4、答案 C. 以退为进,错误。 5

9、、 (1)译文:(治理百姓的人) ,不要用刑罚让百姓害怕,不要用强力阻止百姓。 (2)译文:(国君)发出的政令不随意更改,那么百姓就会走上正轨。 (3)译文:国君你想要称霸诸侯成就大事吗,那么就一定要从它根本的事情做起。 八、1. 答案:B解析:“当”意为“权衡是否合适” 。2.答案:A解析:A、文言发语词,用在句首,与“夫”相似;尚且。B、介词,在。C、用语句中,表示停顿。D、表转折,意为“却” 。3. 答案:C 第一句话是作者叙述一个事实,第四句话是自此以后出现的现象。4.答案:D解析:题中“给别人作序的人能够成为后世的宗师”有误,原文说“自古序其文者,皆后世宗师其人而为之” ,是说“自古

10、写序文的,都是像后世宗师这样的人才做的” 。5. 答案: (1)那个人也一定要考虑(或审视)自己没有可以推让的人然后再作序。(2)现在我和您共同生活在当今时代。(3)都急切地追求名声,而唯恐人们不知道我。九、1.D (方:副词,正当,正如)2.B 就 ( A. 的人 他,毛一鹭 C. 而且 而 D.在与、和、同)3. D(“张文瓘贬谪移职”错,原文是“拜侍中,兼太子宾客” ,指升官)4. 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佗宰相奏事帝必问与文瓘议未若不 者曰往共筹之。5. (1)至于你的才华,没有什么不能干好的,哪里需要用赠物(的方式来警策)?(2)我愿意去安抚他们,不要使(他们)因劳累而产生怨

11、愤。隋朝的教训离今天不远, (我们)不能不省察。十、1.【答案】C【解析】通假字,通“趋”赶紧。2、 【答案】B【解析】写贼众的惊呼,写城陷,花云被俘后宁死不屈。写花云被俘后,勇敢无畏。考生先判断是否写华云,再判断是否表现了他艺高人胆大。3.【答案】A【解析】 “陈友谅率水师攻破城池,元帅朱文逊战死,他被俘”错,原文是“云与元帅朱文逊结阵迎战,文逊战死。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城陷,贼缚云”。文逊战死后才破城。此处张冠李戴。4、 【答案】 (1)贼寇进攻三天不得入城,利用大船趁着涨水,沿着船尾攀爬城墙的垛口上去。 (2)遇上败军抢走船只把他们丢弃在江中,靠着断木漂浮进入芦苇

12、洲中,采摘莲子喂养小儿,七天都未死去。 十一、 、1、 【参考答案】D。 【试题分析】卒通“猝“仓猝。2、 【参考答案】C。 【试题分析】A 代词代指“八阵图“表修饰 B “向”“对” C 介词凭借 D 代词他代指申甫语气副词大概。3、 【参考答案】B。 【试题分析】是说权贵人。是申甫死后。4、 【参考答案】C。 【试题分析】应该是被皇帝召见后申甫非常感动表示誓死为 国效力皇帝立刻授予申甫京营副总兵的官职。 5、申甫到了嵩山又碰到了原先或以前年幼时遇见的道士请求学习他的兵法用对待 老师的礼节侍奉他申甫多次凭借他的兵法拜谒许多高官大臣经常不被听从、信任。 于 是权贵们争相责怪申甫又讥讽刘之纶、金

13、声不懂监察人或不了解人不会用人 十二、1、答案 C 解析 C 项:“薄”应为“迫近” 2、答案 D 解析 原文是“昭曰:上皇知奸邪误国,改过不吝,已行内禅,今 天子圣政一新矣,汝独未知邪?乃取传禅诏赦宣读之,众愕眙,服其勇辩。 ”朱昭向夏人介 绍宋皇禅位,天子推行新政的事。据此可排除 A、B、C 三项。 3、答案 D 解析 D 项原文在文末:“部落子有阴与贼通者,告之曰:朱昭与其徒 将出战,人虽少,皆死士也。 贼大惧, 4、 (1)总共被围四天,城墙多出毁坏,朱昭凭着才智修补城墙低于敌兵,全都中规 中矩,但是再也不能支撑下去。 (2)朱昭率领众人在大街要道上与敌军交战,从傍晚直到天明,尸体塞满

14、街面, 无法通行。 P202 基础巩固型 二、 (1) 这两句通过乌鹊的惊动和秋虫的悲鸣表现了夜色的沉寂和凄凉。抒写了身 世飘泊之感和宦海浮沉之痛,寓有怀乡思亲的悲凉况味。 (2) 长 畏 “长”意即永远沉醉不愿醒来,只有在这样的境界中,才能忘却飘 零之苦,暂得欢愉;侧面表现了流离的痛苦。 “畏”是说害怕听到报晓的钟声,曲折地表 达了不忍与朋友分别的心理,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飘泊在外的痛楚。 3、 本首词上阕抒发了作者感慨年华已老、万事已休的心绪;下阕抒发作者对国家败亡的痛惜心情。作者巧妙运用了一连串的典故(或答巧妙化用前人诗句)来抒情:借刘禹锡再游玄都观诗“前度刘郎今又来”的“刘郎”自谓,感

15、叹自己漂泊的处境;借崔护题都城南庄诗“桃花依旧笑春风”感叹“世事无常” ,自己只有心灰意冷;借白居易在浔阳江上听琵琶因有感于天涯沦落而掉泪来写自己因国破家亡而流离失所,自己的泪要多于白居易。4、 (1)利用对句,对偶工整,槐叶浓绿,榴花火红, “窗暗” “眼明”渲染叶之绿、花之红;“绿”与“红” 、 “暗”与“明”在色彩与光度上构成强烈对比;衬托了离别的伤感。(2)下片先写离别之时伊人蹙眉而歌、泪如雨倾的情状;后写分别后月色皎皎、江水悠悠的情景。这样虚实结合,既拓展了本词的意境,又显得含蓄蕴藉,意味无穷。 5、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山行时的愉悦欢快的心情。诗人是通过景物描写和自己的活动来表现

16、出这种心情的。先说写景,首先是“睛”宇,在黄梅雨季能有“日日晴”岂不喜出望外?其次是一路的“绿阴”。日日晴则必然骄阳当空,有了绿阴就凉爽得多,走起路来也轻松得多,此二可喜也。三是“黄鹂四五声”, “鸟鸣山更幽”的意境更使诗人感到高兴。诗人的“泛尽却山行”这一活动不但打破了一味写景的单调。还表现出诗人欢快的心情。 (意对即可)(2)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两句,描写了旅途中的新鲜感受:山路上,夹道绿阴,似乎和不久来时所见没有什么两样,但绿阴丛中。时而传来几声黄鹂的鸣啭,却是来时路上未曾听到过的。这“不减”与“添得”的对照,既暗示了往返期间季节的推移变化-一-已经从春天进入初夏。也细微地表达出旅人归途中的喜悦。本来。在山路上看到的绿阴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