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昼夜交替现象 4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627558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昼夜交替现象 4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昼夜交替现象 4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昼夜交替现象 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昼夜交替现象 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1. 昼夜交替现象昼夜交替现象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科版 五下 昼夜交替的解释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昼夜交替的解释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单元的教学内容,这一单元属于“地球和宇宙”知识部分。从教材编写来看,如果认为只有地球自转会发生昼夜交替的现象,是不真实、不客观的,也是不科学的。引起昼夜交替现象有好几种可能:1.地球自转;2.地球自转,又绕太阳转;3.地球绕太阳转;4.太阳绕着地球转。教材的目的是鼓励学生打开思路,设想各种引起昼夜现象的可能,要学生经历一个比较接近真实的科学探究过程,重演一次人类认识昼夜交替现象的过程。本课执教时试

2、图以“课前调查、课中感知、深化体验、模拟实验”来构建整个教学过程,把探究问题前置,通过充分的课前调查,让学生对昼夜交替作出自己的回答,力求改变传统的课上出示问题后“逼”着学生思考几分钟,便匆匆汇报的虚假探究活动,也有利于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同时,在进行模拟实验前,让学生对各种解释进行充分地体验,一方面获得对“地球自转、公转”等操作性概念,同时为正确的模拟实验埋下“伏笔” ,是一种更直观有效的指导。在模拟实验结束后,好像这四种都有可能,教师没有匆忙地给出探究结论,并引起学生新的争论,把探究的结论置后,引导学生在本单元的后续学习中作进一步研究。这样的处理,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又照顾了单元活动的结

3、构,显得真实可信。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能对昼夜交替作出自己的猜测。2经历对几种可能使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猜测进行体验、验证,培养学生模拟实验的能力。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乎逻辑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小组能用模拟实验验证每一种猜测。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体验地球的不同转法,会初步解释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地球仪(贴红星) 、手电筒、实验记录表。预设教学过程:预设教学过程:一、交流猜测一、交流猜测师:我们课前调查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地球上昼夜会不断地交替?”同学们经过了认真的思考,作出了你们的回答,老师梳理一下以后,主要有这几类

4、猜测,我们一起来看。生交流:(1)地球自转。(2)地球自转,又绕着太阳转。(3)地球绕着太阳转。(4)太阳绕着地球转。二、体验太阳、地球的不同转法二、体验太阳、地球的不同转法(1)地球自转。(2)地球自转,又绕着太阳转。(3)地球绕着太阳转。三、模拟实验三、模拟实验1刚才我们把人当地球在转,如果换成是小球,你会转吗?2对于为什么地球上昼夜会不断交替,同学们提出了 4 种猜测,这些猜测会不会出现昼夜交替?我们又有什么办法进一步证明呢?3引入模拟实验,从实验中寻找证据。4出示实验建议:(1)找出地球仪上作标记的红星,作为研究的对象;(2)做一做,仔细观察,看红星的地方昼夜会不会变化?(3)把你的判断记在表格中。5小组实验,老师巡视。四、实验交流四、实验交流1汇报要求(1)边做边讲。作标记的地方昼夜会不会变化?并根据实验情况,判断能不能解释昼夜交替?(2)其他同学补充或发表自己的观点。2小组上前边做边讲,其他同学补充。五、产生新的怀疑,争论五、产生新的怀疑,争论1通过模拟实验,四种猜测都是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那么究竟哪一种是符合生活中的真实情况呢? 2学生说观点、理由。六、小结、拓展六、小结、拓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