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化石第一课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626004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化石第一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化石第一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化石第一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化石第一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化石第一课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石第一课时化石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道生物是不断演变与进化的,了解进化的历程、规律和趋势。了解一些有代表性的化石和活化石,知道化石的一般成因。2能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应用观察、比较、演绎推理等科学方法探究化石的相关问题。3通过学习,对与化石相关的问题产生兴趣。教学准备相关的课件或图片(暴龙头骨化石、圆顶龙头骨化石图片;鸽子、鹰的图片)有条件的学校利用课堂网络教学(此课利用网络上课比较好,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研究课本中的问题、探究个性化的问题或拓展性问题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1单元导入。本课时是生物的演变的第一课时。安排一个头脑风暴式的讨论,调查学生关于生物的演变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了解学生

2、关于生物演变的认知基础。利用“人们是通过什么了解远古时期的生物呢?生物是怎样进化的?进化的证据是什么?生物为什么会进化?”引导学生谈出自己关于进化、化石等知识的前概念。收集学生对生物的演变最感兴趣的问题,并把问题记录下来。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探究问题的最佳方法。我们应该做学习的主人,主动探究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请大家思考应怎样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2导入新课。了解生物的演变,必须研究化石。关于化石你们知道些什么?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提炼出“什么是化石?化石有什么作用?化石是怎么形成的?”等问题,用于展开后面的教学。3解读“化石”概念极其作用。用“你见到过化石吗?化石看起来象什么?化石是什么?

3、”等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本上的化石概念探讨化石的作用。当今学生见多识广,适当引导,学生可以许多独特化石是研究生物演化时的重要依据,是推算地质年代的基础,化石能估算化石年代,重现当时的自然环境,有很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许多造型美观的化石即是自然遗产,又是天成的艺术品,除了科学研究之外,化石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也很大。化石还有经济上和工业上的用途。化石经常用来协助矿物和石油的勘探,微体生物的化石对于石油地质工作者作为指示化石特别有用,化石还有多种医用价值,龙骨、瑚珀、玉器等都有独特的医用价值。4了解化石的成因。课本的几幅图较好地反映了化石形成的一般原因。教师可能需要回答的是,图片中原始森林

4、的植物是什么。远古时期原始森林的植物也是不断演变的,早期出现的是菌藻植物、孢子植物,接着裸蕨植物、石松植物茂盛,后来苏铁类、银杏类、松柏类等裸子植物发展壮大。课本中图片显示的为桫椤、水松等原始植物,其中化石为桫椤叶化石。由于化石的形成与沉积的泥沙层层覆盖有关,所以化石一般保存在沉积岩中。5通过认识有代表性的几种化石了解化石的种类、特点及其关于化石的其他信息。看一看课本 3 页分别是什么生物 关于这几种化石,你还知道一些什么?这几种化石与桫椤叶化石有什么不同?利用网络查一查,化石有那些种类?这几种化石分别属于哪一类?他们分别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还是遗物所形成?桫椤叶化石属于实体化石,由植物遗体

5、形成。苔藓化石、三叶虫化石、尖齿特尔马叶化石属于模铸化石,由生物遗体在地层或围岩中留下的印模或复铸物。琥珀昆虫化石属于特殊的化石。另外,有学生熟悉的由遗物形成的恐龙蛋化石,学生可能会提到。教师还可以补充讲一讲什么是遗迹化石、化学化石。6学习应用已有的化石知识,推想鱼是怎样变成化石的。要求学生对化石的种类、特点及成因试图作出解释,通过交流整理出一个令大家比较满意的说法。这一部分关键是指导学生应用已学的知识,将所学的知识具体化,能应用到实际生活和研究中,解决实际问题鱼化石的形成要经过三个阶段。 很久很久以菌,江河湖海中生活着鱼。 鱼死后沉入水底,被沉积的泥沙覆盖。由于水底空气被隔绝,又有泥砂覆盖,鱼的尸体不会腐烂。 经过亿万年的变动,又长期与空气隔绝,还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尸体上覆盖的泥砂越来越厚,压力也越来越大。又过了很多很多年,鱼尸体上面和下面的泥砂变成了坚硬的沉积岩,夹在这些沉积岩中的鱼的尸体,也变成了像石头一样的东西,这就是“鱼化7布置学生查阅古代生物化石本及其相关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