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汇票承兑业务风险审计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7625075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汇票承兑业务风险审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商业汇票承兑业务风险审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商业汇票承兑业务风险审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商业汇票承兑业务风险审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商业汇票承兑业务风险审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商业汇票承兑业务风险审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汇票承兑业务风险审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_1商商业业汇汇票票承承兑兑业业务务风风险险审审计计【摘要】商业汇票业务越来越受到银行和企业的重视,但其风险不容忽视。本文从银行内部审计的角度,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发现和防范商业汇票承兑业务风险的方法和措施。 随着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等法规的实施,票据业务越来越受到企业和银行的重视,其中商业汇票尤为突出。商业汇票业务在满足企业短期资金需求、改善银行债务功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等方面有独到的作用,成为银行扩大信贷投资、支持经济发展的新支撑点,但在其运作过程中不能忽视存在的各种风险。从银行内部审计的角度如何发现商业汇票的风险,对银行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一个商业汇票风险审计典型案例来分析说明如何发现和防范

2、商业汇票承兑业务风险。 某银行 A 支行 2005 年 1 月 13 日为甲公司办理了 10 笔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每笔 1000 万元,合计金额 1 亿元。出票日期均为 2005 年 1 月 13 日,期限均为6 个月。所办银行承兑汇票依据同一份客户购销合同办理,用于从乙公司购买钢材(数量:10000 吨),收款人为乙公司。10 笔银行承兑汇票均采用 100%保证金的担保方式,均于 2005 年 7 月 13 日到期结清。 如果仅从上述表面情况来看,这 10 笔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已经结清,没有什么问题,但通过进一步审计发现该 1 亿元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在操作上却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值得银行以此为鉴

3、。 一、银行承兑汇票未严格审核企业经营管理,存在银行因客户违约、违法而面临的各种风险 该 10 笔银行承兑汇票 2005 年 1 月 13 日办理,客户购销合同 2004 年 12月 19 日签订,合同金额 1.04 亿元。所办银行承兑汇票用于购买钢材,数量达1 万吨。按合同约定,2005 年 1 月 31 日前结清货款。经查询甲公司 2005 年 3月 31 日会计报表,企业销售成本与存货科目合计金额 8300 万元,却小于合同_2金额,这表明办理银行承兑汇票依据的销售合同不实。A 支行上述 10 笔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档案的信贷业务真实性审核声明、经营主责任人声明书均记载企业申报材料真实。这说

4、明经办行对异地企业的出票人在业务受理环节未严格审核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也未按审慎性原则查询人民银行“银行信贷咨询系统” 有关该企业信贷业务信息资料,未预测异地大额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存在的固有风险,存在银行因客户违约、违法而面临的各种风险。 二、未对异地企业办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交易背景的真实性和真实目的进行严格审核,面临监管风险 该 10 笔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出票人甲公司为经办行银行 A 支行的异地企业,注册资本 510 万元,经营范围为建材、计算机耗材、计算机软件等高科技产品。工商执照记载,企业组织形式为有限公司。从企业组织形式、注册资本和经营范围分析,出票人注册资本与经营规模均不属大型股份有限

5、公司,所办银行承兑汇票金额达 1 亿元,而且企业会计报表不支持 1 亿元的合同交易,表明企业贸易背景不真实。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法规严禁金融机构为企业办理贸易背景不真实的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经办行面临监管风险。 出票人为经办行的异地企业,经办行对企业出票的真实目的缺乏了解,特别是对保证金来源的合法性不了解,不能完全排除客户由于非法转移资金、洗钱等目的而办理银行承兑汇票以及出票人与关联企业交易套取银行信用的风险。 三、银行办理异地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未备案 出票人一般存款户出票当日开立,10 笔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保证金在出票的当日由异地企业汇入,数额巨大而且与汇入企业的规模不相称,办理银行承兑汇票以后无

6、任何业务发生,余额一直为 0,符合 2003 年 1 月 3 日中国人民银行令2003第 2 号(公布施行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规定的大额可疑资金的特征。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经办行 A 支行在受理时_3未经人民银行备案,不符合贷款通则第五十九条“贷款人发放异地贷款,或者接受异地存款,应当报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备案。”的规定,存在被国家监管部门处罚的风险。 四、签发与开证环节,银行承兑汇票的存款保证金来源不明,保证金存款数额巨大,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 该 10 笔银行承兑汇票业务 2005 年 1 月 13 日办理。但在审计中发现:(1)出票人一般存款账户于 2005 年 1

7、月 13 日开户,同日,存入现金 2.4 万元,丙集团转账支票转入 200 万元,丁公司从某农行汇入资金 9797.60 万元,合计金额 1 亿元。(2)2005 年 1 月 13 日当日,1 亿元存款经转账后存入保证金账户,一般存款户余额为 0。出票人保证金存款达 1 亿元,经办行也未向有关部门报备,面临政策风险。 在现场审计过程中,调阅了经办行的请示报告、市分行的审批记录,调查相关经办人员,均认为 100%保证金风险较低。实际上,出票人为经办行的异地企业,出票数额巨大,购销合同与企业规模不相称,企业一般存款户资金大进大出,虽然存有 100%保证金,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中国人民银行20002

8、号规定:“人民法院依法可以对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采取冻结措施,但不得扣划。如果金融机构已对汇票承兑或者已对外付款,根据金融机构的申请,人民法院应当解除对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相应部分的解冻措施。银行承兑汇票已丧失保证金功能时,人民法院可以依法采取扣划措施。”这条规定为银行办理承兑业务的保证金担保提供了有利的法律保障,但同时也使许多操作人员、审批人员错误地认为:承兑申请人只要存入保证金,银行承兑业务的风险便为零,从而放松了对客户资信状况的调查,忽视了真实贸易背景的承兑和相关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实际上,人民法院对保证金的保障是基于正常渠道的资金来源,而对于诈骗等非法取得的资金,虽然存在办理银行承兑业务保

9、证金账户中,仍然会产生争议,因为该法律条文并不针对特殊情况存入的保证金情形,保证金来源正当与否的审查责任在银行。也就是说,不同来源的保证金担保会有不同的担保结果,存在风险的不确定性。 _4五、银行承兑汇票执行审批程序存在缺陷,风险提示不足,未能很好地发挥防范风险的作用 甲公司董事会 2005 年 1 月 13 日作出决议,授权董事长代表公司办理 1亿元半年期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出票人甲公司 2005 年 1 月 13 日向银行 A 支行提出承兑业务申请书。 银行 A 支行 2005 年 1 月 12 日报请银行 A 分行为出票人办理银行承兑汇票,银行 A 分行 2005 年 1 月 12 日批复

10、同意办理。银行 A 支行请示办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以及银行 A 分行批复同意办理时间均早于出票人申请时间 1 天。 也就是说,出票人授权委托书 2005 年 1 月 13 日出具,而银行 A 支行2005 年 1 月 12 日就已经出具了信贷业务真实性审核声明,证明客户“授权委托书合法有效”。 内部操作程序不合规,难以判断银行承兑汇票业务诸环节在该业务中是否很好地发挥了作用。 六、商业汇票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管理,在业务加快发展的同时,牢固树立风险防范优先的思想。在业务受理、审批、签发与开证、事后管理各环节、各流程严格按照银行信贷业务手册等规章制度的要求执行,业务受理环节要严格审核出票人的贸易

11、背景、资信状况、企业以及企业法人的诚信记录等项目。 (二)从思想和业务两方面加强一线员工的教育和培训力度,提高经办人员的法律意识、风险防范意识以及对国家法律法规的掌握、理解程度。 (三)切实加强基础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夯实业务发展的基础,提高基础管理水平和内控制度建设。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避免政策风险和监管风险。 (四)分行要加强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监督检查力度,对基层经办机构强化指导,有效规避风险。 其他参考文献:_51.赵慧芝.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0(12). 2.付林,李冬叶.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监管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 3.江轶.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若干问题探析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 4.李红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有效性探究J.财会通讯综合(中),2009(1). 5.石勉.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和审计的探讨J.经济师,2010(10). 6.林大静.构建高校科研经费内部审计机制的思考J.审计月刊,200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