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基层级配碎石试验检测控制要点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615030 上传时间:2018-04-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面基层级配碎石试验检测控制要点 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路面基层级配碎石试验检测控制要点 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路面基层级配碎石试验检测控制要点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面基层级配碎石试验检测控制要点 (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路面基层级配碎石试验检测控制要点 摘要:世行贷款恢复类工程项目 S310 寿县至霍邱段老路经十几年的行车运营,路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该路段经设计部门的勘察和研究,老路面作为改建工程路基,级配碎石作为路面基层。通过在该项目负责试验检测工作实践,阐述级配碎石基层施工试验检测控制要点,为级配碎石作为柔性基层试验检测控制积累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级配碎石;试验检测;要点 1 工程简介 省道 S310 起点位于凤阳县临淮关,经淮南、寿县、霍邱,终点位于叶集试验区,全长 226.49 公里,是安徽省西北部的重要通道,也是六安市北部各县联系的重要通道,路线经过多年的运营,多次大中修,形成目前的 S31

2、0 公路。 世行贷款安徽公路项目恢复类工程 S310 寿县至霍邱段位于六安市寿县和霍邱县境内,路线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项目起点位于寿县县城西南的寿六路、明珠大道、寿县 X030、寿霍路五路环形交叉处(K94+227),向西经过西九里沟、马家圩孜、双桥集、涧沟、丰庄、马家圩、淮河堤、正阳、建设、西台、大店岗桥、罗岗、城东湖闸、坝头、新店镇、十里井、陈家埠、甘家庄等城镇及控制点,终点位于霍邱县城东,及湖东路、S310、街道三路环形交叉处(K164+206.857),路线全长 69.980公里,分三个标段。该路段是联系寿县和霍邱县的快速通道,对两县及六安乃至全省的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最后一次改建于

3、1996 年,该路改建后,经过近十年的运营,致使目前该路段全线路面均呈现不同程度的破坏,部分路段损坏严重,严重影响通行及通过能力,阻碍了沿线的经济发展。为恢复并提高本路段的通行能力,2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本项目的改造已势在必行,因此本项目被列入世行贷款安徽公路项目恢复类工程改造计划。项目的建设对于加强沿线城镇之间的联系,推动城镇一体化进程,提高项目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改善影响区内居民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拟建的项目对进一步改善安徽省公路网结构,提高干线公路路网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1。 2 试验检测方法 S310 寿霍路改建工程路面结构层设计为 40cm 级配碎石基层+5cn 粗粒

4、式沥青混凝土+4c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按照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40cm 厚度级配碎石作为两层施工,两层所采用的级配有所不同,原材料也略有区别,其中第一层级配碎石的集料粒径分别为 1937.5、9.519、4.759.5、04.75,其中 37.5(方孔筛)筛余量允许范围为 020%,经料源调查,项目附近段没有符合要求的石粉,经业主批准同意,4#料(04.75)采用洁净干燥的中粗砂。作为柔性基层,级配碎石试验检测控制重点是材料级配和现场压实度,根据业主要求,第一层采用的是项目招标文件的一号级配2,级配范围 37.5(80100),31.5(6585),19(4267),9.5(2040)

5、,4.75(1027),2.36(820),0.6(518),0.075(015),试验室对各种原材进行筛选检测3,计算得各集料比例1937.5:9.519:4.759.5:04.75=26:31:26:17 从标准级配曲线可看出:1937.5mm 集料有点偏细,其他几个关键筛孔接近中值,因采用的是中粗砂,0.075mm 筛孔通过率只有 0.7%,所以接近下限,经过多次配料和闷料,最终确定室内标准击实最大干密度为 2.38g/cm3,最佳含水率为 4.0%。拌和站根据试验室提供级配比例标准试生产,对生产出来的混合料取样筛分 与标准级配曲线相比有点差别,主要原因中砂偏细,拌和站标定有误差。因此,

6、重新进行选料、标定,调整级配,再生产。最终确定级配如图 3:(各集料比例31937.5:9.519:4.759.5:04.75=25:32:27:16) 级配碎石第二层 37.5mm 筛孔通过率 100%,采用的是规范中的 1 号级配4,级配范围是 31.5(90100),19(7388),9.5(4969),4.75(2954),2.36(1737),0.6(820),0.075(07),混合料相对于第一层级配偏细,经过反复选材、调整,确定最佳级配如图 4。各集料比例 1931.5:4.7519:2.369.5:04.75=30:23:27:20) 从级配曲线可以看出:9.531.5mm 集

7、料偏细,19mm 筛孔以下整体偏粗,当地原材不是很规格,其他的试验参数确定过程和第一层的大同小异。 3 施工现场检测 通过试验段施工,混合料外观来看拌和均匀,级配良好,没有粗细颗粒离析现象。现场经振动压路机静压一遍,再采用低频高幅,使级配碎石中下部分密实。之后,采用高频低幅对中上部进行压实,使上下一致密实,碾压三遍,检测压实度已达98%,表面观察轮印没完全消除,说明室内标准干密度偏小,重压三遍后,表面平整无轮迹,此时试验室从现场取混合料反复击实,最终确定最大干密度2.42g/cm3,最佳含水率还是 4.0%,此时检测现场压实度达 98.7%,符合规范要求,以试验段所得参数做为施工中压实度控制依

8、据。 4 结论和建议 级配碎石在二、三级公路、高速、一级公路上越来越广泛的作为路面基层或底基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试验检测工作尤为重要,把级配、压实度的作为控制重点,做好这两个方面的双控。对级配碎石的组成材料选择要严格控制和筛选,在施工过程中要及时根据筛分结果进行合理的调整,通过筛分的结果和压实度的数据分析,更好的为施工做好后场服务,是控制级配碎石施工质量的最佳手段。 参考文献: 1安徽宏泰交通工程有限公司.世行贷款安徽项目恢复类工程 S310 寿县至霍邱4段一阶段施工图设计第一册,2007:S4-1S4-19-1. 2安徽省交通厅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办公室.安徽省公路恢复和改建项目(第批)招标文件,2008:70-72. 3JTG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S.2005,10-16. 4JTJ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S.2000:55-6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