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财政政策选择和运用探讨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7605461 上传时间:2018-04-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财政政策选择和运用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财政政策选择和运用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财政政策选择和运用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于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财政政策选择和运用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于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财政政策选择和运用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财政政策选择和运用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财政政策选择和运用探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_1关关于于后后金金融融危危机机时时期期我我国国财财政政政政策策选选择择和和运运用用探探讨讨论文摘要: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的经济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在各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下,全球经济开始稳步回升。目前来看,危机最严重的时期已经过去,通过努力稳定出口和刺激国内需求来达到既定的经济目的。 论文关键词:财政政策;金融危机;经济 全球经济尚未完全走出衰退,许多潜在风险可能尚未显现。2009 年末爆发的迪拜主权债务危机和希腊的主权信用危机引发了全球的普遍关注和担忧。如何在后金融危机时期选择合适的财政政策,保持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并借此机遇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是当下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 1

2、财政政策的内涵以及近年我国财政政策的运用 2004 年至 2008 年考虑到在国民经济已发生经济周期阶段转换和出现局部过热的形势下,如果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将不利于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和减轻通货膨胀压力。2005 年主要的改革措施是继续在东北进行增值税转型政策试验。2006 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彻底取消农业税。 2008 年末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全球性金融风暴由虚拟经济蔓延到实体经济,严重影响了我国出口贸易和国内投资信心。2009 年,中央提出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围绕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抓改革、增活力,重民生、促和谐的要求,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2

3、 金融危机对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 美国的次贷“飓风”,引发了国际性金融危机。这场危机不仅仅损害到美国的经济发展,更严重的是逐步蔓延到世界各国。危机发生后,各国纷纷采取不同程度的应对措施,包括:金融监管、国有化、高管限薪、扶助就业、降息、退税、注入资金、收购股权、提供贷款、政府接管公司等,以拯救本国经济。 (1)从国际看来,当前的金融危机对全球各国经济都造成了不可低估的冲击。 _2对美国来说,主要有三大方面的影响。第一,房地产投资的萎缩严重拖累美国经济。第二,消费的下滑加快美国经济回落的速度。第三,如果美国经济出现持续衰退,美国政府继续采取大量发行美元的政策来刺激经济,那么,就可能会导致美元

4、的大幅贬值。 对欧盟来说,也遭受到了本次危机的影响。危机发生后,欧盟各国股市纷纷大幅下跌。美国房市的不断跌深引起市场对欧洲房价的担忧,欧洲房贷市场抽紧。 对新兴国家来说,受美国次贷以及华尔街大公司破产所引起的金融危机影响,新兴国家金融市场遭受重创,股市普遍下跌。越南、南非等国家的信用风险加大,已经难以应对由于对外账户失衡和经济减速带来的不利影响。 (2)从国内看来,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逐渐成为一个开放度较高的经济体,经济发展的外贸依存度远高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制造业规模巨大但处于国际分工链条的低端等因素,使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首先,中国出口业遭受重创。金融

5、危机发生以来,我国进出口出现下滑、部分出口企业出现经营困难,不少沿海外向型企业纷纷倒闭。目前,对我国的实体经济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其次,使得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形势更加严峻。我国的经济结构确实存在着不合理之处,也早已采取措施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比如说限制“两高一资”企业的投资和出口,适度降低劳动密集型企业商品出口退税率等。 再次,威胁到我国外汇资产的安全。我国目前拥有 2 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总量位居世界第一。这 2 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有 7000 多亿美元表现为美国的国债。在危机因素的作用之下,美国国债的收益率节节下降,目前已趋近于零。 最后,影响我国国内投资信心。危机发生后,国内相关

6、的投资受到牵连,国内的就业压力骤然增大,目前已经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3 选择财政政策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1)政策的连续性和适度性。 我国制定财政政策必须要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适度性。 _32010 年 3 月初召开的要求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财政和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据国家统计局发布,2010 年2 月份,2.7%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逼近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 3%价格调控目标,也使得市场对加息的预期有所增强。 此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必须注意这一政策本身的局限性及其可能带来的消极效果,财政政策本身的局限性主要是其内在滞后较

7、长,存在“挤出效应”(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2)适当调整财政投入的重点取向。 去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最具有代表性的措施,是大规模举办政府投资的六大基础设施建设,即农田水利、江河治理、生态环境,铁路、公路、电信设施,城市公用事业,国家储备粮仓,农村电网,经济适用房。这些方面的建设是必要的,对促进经济增长意义十分重大。 (3)地方性的“隐形财政风险”。 据估算,目前我国地方投融资平台负债超过 6 万亿元,其中地方债务总余额在 4 万亿元以上,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 16.5%,财政收入的 80.2%,地方财政收入的 174.6%。一些地方政府投资的项目本身不具备充分

8、的还款能力,主要依靠综合效益来还款,这里蕴含着城市政府以及财政性的风险。 4 财政政策的选择和运用 由前文的分析看来,世界金融危机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在波动与回升中,我国的国际发展环境将有所改善。但是我国国内经济尚未从次贷危机的阴影中走出,因此在宏观政策的基本框架上,还有必要保持扩张形态必要的连续性,并注意适当按实际经济走势进行宏观微调。 (1)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实施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结合。 从目前情况来看,前期为“保增长”出台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及时有效,但外需仍显疲弱,总需求仍然不足,产能利用率仍处于低位。未来一段时间内,需要在财政政策实施中,把落实好已出台政策和加快结构调整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9、。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同时我们必须更加注重产业结构调整。 (2)运用财政政策扩大我国国内需求。 调整我国产业结构也需要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避免对于出口贸易的过_4度依赖。在积极的财政政策下,扩大国内需求主要从以下个方面出发:一,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消费不足特别是农村消费不足一直是我国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虽然 2007 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的增长均超过 GDP 增速,但中国社科院发布的蓝皮书却指出,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然较低。二,建立社会保障扩大内需。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了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制度,战后各国财政预算用于社会保

10、障的经费稳步上升,逐渐成为政府支出中的最大开支项目。 (3)大力支持“三农”,促进农村发展和劳动力转移。 理论界普遍认为,推动农村消费和投资,积极的财政政策比积极的货币政策更有效;新农村运动的倡导者也主张通过加大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来扩大农村的有效消费需求。 首先,建立健全政府农业投入制度,积极调整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政策性信贷投放结构,确保各级财政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不断增长。 其次,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增加对农民的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抓紧研究建立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波动挂钩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并总结经验改造能繁母猪补贴机制。 (4)规范地方政府融资。

11、政策扩张期带来了我国公债规模的明显上升,除规范的长期建设国债和2009 年“登堂入室”的 2000 亿元地方债之外,地方通过“融资平台”举债融资的规模也已迅速扩大。地方政府融资的发展,在市场经济和分税分级财政体制模式下,对其做出简单禁止是行不通的。所以,大思路上应回归大禹治水“堵不如疏”的古老智慧,疏堵结合,重堵更重疏,关键是应当因势利导引导其规范发展。 综上,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我们所需要的是一方面总结前面的经验教训,一方面因势利导把握发展方向调整财政政策,只有这样相应的刺激经济措施方能奏效,而也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其他参考文献:_51.赵慧芝.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0(12). 2.付林,李冬叶.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监管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 3.江轶.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若干问题探析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 4.李红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有效性探究J.财会通讯综合(中),2009(1). 5.石勉.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和审计的探讨J.经济师,2010(10). 6.林大静.构建高校科研经费内部审计机制的思考J.审计月刊,200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