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P隧道地震反射波预报系统与技术(一)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597965 上传时间:2018-04-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TGP隧道地震反射波预报系统与技术(一)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TGP隧道地震反射波预报系统与技术(一)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TGP隧道地震反射波预报系统与技术(一)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TGP隧道地震反射波预报系统与技术(一)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TGP隧道地震反射波预报系统与技术(一)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TGP隧道地震反射波预报系统与技术(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GP隧道地震反射波预报系统与技术(一)(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TGP 隧道地震反射波预报系统与技术 (一)论文关键词:工程物探 地震方法 反射波 隧道管波 隧道围岩探测 TGP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系统论文摘要:隧道工程是铁路、公路和水利水电等大型项目中的重要工程,因地质条件不明造成隧道施工事故的危害是巨大的,加强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国内外对隧道地震波超前预报技术已研究多年,笔者就这方面的现状及进行了讨论,指出了 TSP 仪器技术存在的不足,阐述了克服盲目性、提高科学预报的重要性,介绍了新开发的 TGP 隧道地震波预报系统与技术及应用效果。随着我国基本建设规模的扩大,隧道工程已经成为铁路、公路和水利水电等大型项目中的重要工程。隧道工程的重要

2、性越来越显著,隧道工程的数量和长度明显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因此隧道工程的安全施工和贯通,是不可回避重要任务和技术难题。危及隧道工程施工的地质病害大致分为三类:1 不良工程地质条件,诸如岩体的裂隙发育密集带、构造破碎带、岩溶发育带、以及人工采矿造成的不良地质条件和高地应力造成的危害等;2 不良水文地质条件,诸如岩溶水、构造和裂隙水等;3 不良环境条件,诸如有毒有害气体和强放射性的环境。对于以上地质问题,在隧道工程的勘察设计阶段,已经投入大量的地质勘察工作,但是由于地质、地形条件的复杂性和相应勘察技术的现状水平,以及时间、经费等条件的限制,勘察阶段的地质资料一般难于达到施工阶段的精度要求。国内外因

3、地质条件不明造成隧2道施工事故的教训是不少的,例如:日本越新干线中山隧道涌水淹没事件;前苏联贝加尔阿穆尔干线上某隧道的突水事件;我国成昆线、大秦线、衡广复线建设中,因地质问题的停工时间约占到 1/3;以及不久前发生的四川某隧道瓦斯爆炸,造成重大事故和人员伤亡。以上隧道施工事故的危害是巨大的,因此强调加强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我国隧道地震波超前预报技术的研究起始于上个世纪的 90 年代,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物探队提出“负视速度方法”。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是较早研究隧道地震超前预报的单位。他们在 1992 年 7 月,利用地震反射波方法对云台山隧道进行隧道超前预报,预报成果与开挖后

4、的隧道左壁“破碎带”和“断层”的位置基本一致。从上个世纪 90 年代初开始,我国物探技术人员一直没有停止对隧道地震超前预报技术的研究。曾昭璜(1994)研究利用多波进行反演的“负视速度法”,这种方法利用来自掌子面前方的纵波、横波、转换波的反射震相在隧道垂直地震剖面上所产生的负视速度同相轴来反演反射界面的空间位置与产状。北方交通大学的陈立成等人(1994)从全波震相分析理论和技术的角度研究隧道前方界面多波层析成像问题,进行隧道超前预报。他们的研究成果在颉河隧道、老爷岭隧道地质预报中应用,取得预期的效果。该方法的工作原理是以地震反射波方法为基础。工作中他们根据娴熟的地震反射波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和数据

5、解释,当时没有开发出针对隧道地震预报的处理系统,同时受当时条件所限制,该项技术未能得到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发展。1995 年左右铁道部下属单位引进瑞士“TSP202” 隧道地震波超前预报的仪器,当时曾组织系统内有关地质和物探专家在隧道工点进行了试验,未见明显的效果,3认为其技术与“负视速度方法”基本一致,对其处理解释系统争议较大、认识褒贬不一,试验工作无果而终,该设备技术的消化工作也就搁置了。时隔 7 年后,隧道安全施工要求进行地质预报,该仪器设备由铁路系统的工程局又开始第二次引进,并直接用于隧道施工的预报工作。可以说由于第一次引进消化工作不深入,造成第二次引进后出现:应用工作中的盲目性和简单化,

6、以及其他一些不正常现象。在宜万铁路隧道施工中不断出现的问题,使人们开始反思,不少论文也提出了存在的问题,铁道部也下发文件要求科学地进行超前预报。可以说短短几年的应用实践,人们仍然在探索着地质预报技术的进步。隧道地震波超前预报属于物探技术,但比地面的地震波物探技术复杂,我国的地质物探工作者一直没有放松该技术的研究工作。北京市水电物探研究所研究地震波勘察检测技术已经有近 20 年的历史,并且是多道瞬态面波勘察技术的发明单位,生产的 SWS 型工程勘察与工程检测仪器系统,已经为 400 多家勘察设计、高等院所广泛应用,并且出口日本等国家。2003 年该所投入人力物力研究隧道地震波预报技术,研究 TG

7、P12 型隧道地质超前预报仪器,以及孔中高灵敏度三分量检波设备,方便的孔中耦合技术,和 Windows 编程的数据处理软件系统。在经过大量的预报实践验证后,于 2005 年通过了由国家隧道中心王梦恕院士组织的国内著名隧道专家的评审鉴定。该仪器系统推向市场不到 2 年的时间,已经有近 20台套投入到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中应用,反馈信息普遍受到用户的好评。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赵勇主编的高速铁路隧道一书,提出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的方法有以下部分组成:地质分析、超前平行导坑预报法、超前水平钻孔法、 物理探测法。并阐述物理探测法与地质分析法、超前平行导坑预报4法、超前水平钻孔法相结合,解决不同地质灾害的应

8、用原则。书中介绍了国产TGP 隧道地震波预报系统,声波反射方法,地质雷达方法,红外探水方法等。本文就隧道地震波预报技术中的若干关键问题,并结合应用中的实际问题阐述如下,目的在于引起同行们讨论,促进地震波预报技术理论水平的提高,促进采集数据质量的提高,促进资料的解释推断工作向合理化方向发展。一、隧道地震波方法的预报原理隧道地震预报工作利用地震反射波原理,在隧道内以排列方式激发的地震波,向三维空间传播的过程中,遇到声阻抗界面会产生反射波。声阻抗是介质传播弹性波的速度与介质密度的函数,介质的声阻抗数值为速度与密度的乘积。因此地层中的岩性变化界面、构造破碎带、岩溶和岩溶发育带等界面会产生地震反射波,这

9、种反射波被布置在隧道内的检波器接收,输入到仪器中进行信号的放大、数字采集和处理,实现地质预报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隧道地震波预报技术是通过直接探查声阻抗变化的界面,经过人工分析实现间接推断地质病害的方法。图(2)不同夹角构造界面的地震波路径与反射波记录形态 图(1)示意与隧道斜交的构造面,其地震波传播的路径图,构造面上的地震波反射点在白色园内。图(2)示意不同夹角构造面的地震波路径与反射波记录形态,与隧道夹角不同的构造面其反射点位置不同,地震波传播路径偏离隧道轴线也不同。构造面与隧道正交时地震波传播路径与隧道轴线平行,右图为与隧道正交构5造面产生的地震反射波记录,根据反射波同相轴计算得到界面与

10、检波点之间岩体的地震波速度,该速度代表隧道围岩的性质。由非正交条件下地震反射波记录获得的速度为地震波传播路径岩体的“视速度”, “视速度”值的大小不仅与路径上岩体的性质有关,而且与界面和隧道的夹角有关。应用地震波预报构造面位置的计算是利用地震波在炮孔段的传播速度,各构造面之间岩体的速度是综合界面反射获得的“估算速度”,不是隧道围岩的真速度,应用中结合反射点偏离隧道轴线距离的远近和岩体的各项异性分布综合考虑使用。图(2)是理想模式的三份量地震波时距曲线形态。实际工作中采集的地震波是错综复杂的,理想模式的地震波是不常存在的,记录上普遍存在有来自三维空间中多个方向的反射波,和各种形式的干扰波,这是应

11、用技术中首先考虑的问题。针对隧道地震波传播的复杂性,TGP 地震预报系统不仅利用地震反射波走时关系,同时采集空间地震波三分量记录,进行地震波的极化分析与计算,该技术的突破有利于地质构造面产状、规模和地质体性质的预报。二、TGP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系统隧道地震波预报的早期研究,是由研究和利用地震波在时间空间域中的运动学特征开始的,工作中认识到仅仅利用地震波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是不够的。隧道工程的地震波在全三维环境条件下传播,这种条件比地面上的平面半无限空间条件复杂得多,而且隧道内地震波的接收与激发测线与探测目的是近于垂直或者大角度相交的条件,因此影响在地质构造面上获得大长度大面积的地震波信息量。针对

12、这种状况,预报工作仅仅利用单一模态的地震波难以胜任。因此,TGP 系统6强化采集地震波的多波列信息,综合利用地震波的多波列震相信息,因此 TGP 系统的功能得到明显的增强。TGP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系统包括仪器设备和处理软件两大部分。其中仪器设备有 TGP 型仪器主机、接收传感器、孔中定位安装工具和电缆等。图(3)是 TGP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系统的主机。其处理软件由地震波数据输入与编排、空间坐标建立、能量均衡、干扰波分析与去除、触发时差校正、谱分析、纵横波分离、岩体速度参数计算、回波提取与偏移图、有效波分析与衰减参数计算、极化波处理与构造产状图、综合分析与绘制成果图等模块组成。 工程应用中,TGP

13、 型隧道地质预报系统对于 500 多米距离的构造面具有清楚的地震反射波信息,说明仪器系统具有足够的信噪比。实际工作中考虑预报距离和分辨精度两方面要求,预报距离一般采用 150 米至 200 米。TGP 型隧道地质预报系统具有登记全部测长距离内地质构造信息的功能,利用逐次递进的位置相关分析,和源生成果对比等处理功能,有利于去伪存真和排除异常,提高预报成果的质量。该系统 2005 年 8 月通过由国内知名隧道、地质、物探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评审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TGP12 仪器与相关的处理系统,性能稳定可靠,采集的波形完整,信噪比高,与国外同类仪器对比整体上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可替代进口产品。 ”具

14、体评审意见如下:1、TGP12 是集信号放大,模数转换,数据采集、存储和控制为一体的密封防水防震的物探设备;优于利用微机装配式结构的仪器,TGP12 适合在恶劣的隧道环境中使用。72、TGP12 的三分量速度型检波器具有高灵敏度,指向性强和较宽的频带响应等特点,因而拾取的地震波信号具有高的质量品质。TGP12 孔中接收检波器采用黄油耦合,方便、经济、快捷。优于在钻孔中需要锚固异型钢导管的方式。2 米长的钢导管难于携带、运输,价格昂贵,一次性使用,费事费工费财。3、TGP12 的地震波采集触发是开路触发方式,即信号线在雷管引爆炸药的同时被炸断,信号线同时开路触发仪器采集,仪器采集无延时差,保证定

15、位的准确性。超前预报仪器若采用起爆器电脉冲同时触发电雷管和触发主机采集的方案,由于电雷管起爆的延时时间难于做到一致,因此会造成仪器采集的走时误差,这种触发方式在我国的地震波勘探规程中明确规定不宜使用,更何况隧道岩体的速度比覆盖层介质的速度高出几倍以上,以岩体波速 4500m/s 5500m/s 为例计算,每一毫秒误差会造成 23m 的预报距离误差,一般瞬发电雷管的延时误差不止一毫秒,因此由 20 多次激发的平均线计算隧道岩体速度,和利用存在误差的时间计算距离,两次误差的乘积造成的误差不容忽视。4、TGPWIN 隧道地震波处理分析软件借鉴了已有相关软件的长处,并充分考虑弹性波在三维空间的传播特点

16、,以及根据 TGP 仪器采集的数据格式编写。功能特点如下: (1)全中文界面,通俗易懂,对地震波信号的处理过程,直观、方便,具有友好的人机操作界面。(2)对 P 波、SH 波、和 SV 波的分离完善合理,这是超前地质预报数据处理的关键工作之一。(3)处理软件具有相关部分互相检查的功能,例如点击偏移归位成果图上的反8射界面位置,程序会转到该位置界面的反射波组位置,通过分析反射波组的连续性、反射波的极性和能量,确定偏移成果的可靠性和性质。有助于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深化认识,使预报结论科学可靠。(4)TGPWIN 处理中有自动处理方式,也有手动处理方式,有深入分析异常可靠程度的追踪功能,这样设计既适应非物探专业的普通工程技术人员使用,又适应物探专业人员分析地震波传播特性,对复杂地质条件进行深入研究工作的需要。5、TGP12 系统只要增加不多的配套附件和软件模块,就可以增加仪器用于隧道检测的其它功能,例如:对已衬砌的隧道进行衬砌脱空检测,检查隧道围岩中隐蔽的病害(岩溶)。也可以在掌子面上用锤击的激发方式做到短距离更为精确的地质预报,因而它是一机多能的设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