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573736 上传时间:2018-04-18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3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版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西师版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西师版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西师版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西师版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师版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版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 年上期二年级数学导学案年上期二年级数学导学案 执笔:-,审核: ,执教: ,第 1 课时,总第 2 课时。 表内除法 分一分 教 学 内 容 教科书第 7173 页例 1、例 2、例 3 及课堂活动。 知 识 与 技 能 在分一分的操作活动中获得分物体的经验,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过 程 与 方 法 经历不同分法的过程,学习平均分物体的一些方法,培养数感和动手 操作能力。 教 学 目 标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在教学除法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参与直观的数 学活动 重 点 让学生学会平均分,寻找“平均分”的方法 重 难 点 难 点 在分一分的操作活动中获得分物体的经验,

2、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教具、课件准备 葡萄、盘子、 。学具:五角星、小棒、环节环节教教 学学 活活 动动旁旁 批批一、复 习准备二、学 习新课一、回忆生活,引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你分过东西吗?说一说你分过哪些东 西,是怎样分的?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亲自动手分一分。 (板书:分一分) 二、动手操作,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1分五角星,初步感受平均分 教师:同学们,能把 6 个五角星分成两堆吗? 学生独立分五角星,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在视频展示台上展 示汇报各种分法,并把学生的不同分法都呈现在屏幕上。 教师:哪一种分法最特殊?为什么? 学生:分成 3 和 3,因为每堆一样多。 教

3、师:像这种把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板书)。 教师:把 8 个五角星分成 4 堆,可以怎样分?哪一种是平均分?学生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交流几种不同的分法,并讨论哪一 种分法是平均分。 点评:让学生在动手分一分的基础上,找出每份同样多的情 况,初步了解平均分的含义。 2探究按每份相同的个数平均分的方法 (1)分葡萄。 (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出示例 2)爸爸生日那天,妈妈买回 18 串葡萄,叫小华放在几个盘子里。妈妈说:“每盘放 6 串,可 以放几盘?”爸爸说:“小华,如果每盘放 2 串,可以放几盘 呢?”三、巩 固反馈四、归 纳总结 延伸发 展教师:小朋友,你愿意解决哪个问题呢?先猜一猜可以装几

4、盘, 再用学具代替葡萄分一分。 学生独立操作后,全班交流。 教师:这些葡萄还可以怎样平均分,比比看,哪个小组的分法 最多。以小组为单位把分法记录在记录单上。分 18 串葡萄每盘 放几串放几盘把学生的记录单按每盘放的串数多少整理板书在 黑板上,学生观察讨论。 教师:你从刚才分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发现每盘放的串数越多,分的盘数越少。每盘放的 串数和放的盘数相乘得 18 等。 (学生能发现多少算多少,教师 不作要求。 ) 点评:创设情境先猜再分,发展数感,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 通过把葡萄多次平均分,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含义。通过学生 记录分的过程和观察思考记录单,培养孩子反思的习惯和逻辑

5、思维能力。 课课 后后 记记2010 年上期二年级数学导学案年上期二年级数学导学案 执笔:-,审核: ,执教: ,第 2 课时,总第 2 课时。 表内除法 分一分 教 学 内 容 知 识 与 技 能 1在分一分的操作活动中获得分物体的经验,理解“平均分” 的意义。2经历不同分法的过程,学习平均分物体的一些方法,培 养数感和动手操作能力。 过 程 与 方 法 经历不同分法的过程,学习平均分物体的一些方法,培养数感和 动手操作能力。 教 学 目 标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在教学除法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参与直观的 数学活动 重 点 让学生学会平均分,寻找“平均分”的方法 重 难 点

6、 难 点 结合具体的情境和平均分等活动,让学生充分体会除法的含义 教具、课件准备 盒子 扑克牌。环节环节教教 学学 活活 动动旁旁 批批一、复 习准备二、学 习新课一、回忆生活,引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你分过东西吗?说一说你分过哪些东 西,是怎样分的?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亲自动手分一分。 (板书:分一分) 二、动手操作,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探究把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方法 (1)玩扑克牌。 教师:在刚才的活动中,我们都是把每一份分成了相同的数, 也就是平均分。但是有些情况下我们分东西时不知道每份要分 多少个,只有分完了我们才知道结果,比如玩扑克牌。你们玩 过扑克牌吗?摸牌的时候

7、是怎么摸的? 学生:一人摸一张,摸完一圈再继续。 教师:每一小组的桌上都有一叠扑克牌,小组的同学一起来玩 扑克牌,每人可以摸到几张呢? (准备的扑克牌够每人摸 4 张)小组合作摸桌上的一叠牌。 教师:你摸了几张牌,猜想一下你的同伴摸了几张,为什么? 教师:摸扑克牌是平均分吗?为什么?每组再增加一些扑克牌。教师:现在要想把这些扑克牌平均分给一组的同学,你有更快 的方法吗? 小组内先讨论,再摸牌。各小组汇报摸牌的方法。 可能的方法有: 学生 1:每人每次拿 2 张。 学生 2:每人每次拿 3 张。三、巩 固反馈四、归 纳总结 延伸发 展学生 3:每人每次拿的肯定比 4 张多。 学生 4:先每人一次

8、摸 5 张,再看剩下的张数,决定每人再摸几 张。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分法:为了保证结果是平均分,每人每次拿 的扑克牌要一样多。 点评:通过第一次摸扑克牌让学生体验平均分成几份的一般 方法,通过再次摸扑克牌让学生探究平均分成几份的多种方法, 并主动对分法进行优化。 (2)分铅笔。 教师出示 12 支铅笔。 教师:现在老师手里有 12 支铅笔。如果把这些铅笔平均分成 3 份,猜一猜,每个盒子放多少支铅笔? 随后学生动手分一分,交流各种分法。并请每次向每个盒子里 装 4 支铅笔的同学介绍他的思考过程。 点评:让学生结合一共 12 支铅笔和 3 个盒子先猜一猜每个盒 子里放多少支铅笔,培养学生的数感。在

9、交流各种分法时突出 一次分完的方法,引导学生把平均分和乘法联系起来,为除法 的认识作准备。 三、课堂游戏 做第 73 页课堂活动第 3 题。 (1)介绍游戏规则:小组活动。轮流一人抓一次豆子,再把这 些豆子平均分。能平均分成 2 堆就加 2 分,能平均分成几堆就 加几分,再累计分数。其余同学如果能补充说出不同的平均分 法,就给这位同学加 1 分。活动结束,每小组评出一名冠军。 (2)教师示范抓一些豆子,请学生平均分豆子,并计分。交代 游戏规则。 (3)小组活动。 点评:通过游戏和评比调动人人参与的热情,巩固平均分的 方法。 四、小结 教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这节课最好玩的或你做得 最成

10、功的是什么?还想继续学习平均分的知识吗?课课 后后 记记2010 年上期二年级数学导学案年上期二年级数学导学案 执笔:-,审核: ,执教: ,第 1 课时,总第 2 课时。 表内除法 除法的初步认识(一) 教 学 内 容 教科书第 76 页例 1、例 2 及第 78 页课堂活动第 1,2 题及练习十 五第 1,2,3 题。 知 识 与 技 能 能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表示平均分物品的过程,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过 程 与 方 法 通过观察,讨论等活动对平均分获得比较充分的感性认识,为建 立除法的含义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教 学 目 标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在教学除法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参与具体、 直观的数学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逐步具有自主探索精神,信心和 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 重 点 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 重 难 点 难 点 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具、课件准备 8 个桃子(或其他水果、物品) ,8 个盘子,24 支铅笔。 学具:小棒、圆片。环节环节教教 学学 活活 动动旁旁 批批一、复 习准备二、学 习新课一、创设情境,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