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树林和草原》同步练习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7572177 上传时间:2018-04-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南的冬天》《树林和草原》同步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济南的冬天》《树林和草原》同步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济南的冬天》《树林和草原》同步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济南的冬天》《树林和草原》同步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济南的冬天》《树林和草原》同步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济南的冬天》《树林和草原》同步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南的冬天》《树林和草原》同步练习(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济南的冬天济南的冬天 树林和草原树林和草原同步练习同步练习第一部分:1老舍原名 ,字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等。 (3 分)2 树林和草原选自 ,作者 是 国作家。 (3 分)3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3 分)狭窄( ) 贮蓄( ) chng 清( ) xing 边( )穹隆( ) 湿漉漉( )4解释句子中词语的意思:(4 分)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温晴: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秀气: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不忍得: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卧:5在下列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词语:(3 分)那水呢, 不结冰, 在绿萍上冒

2、着点热气,水藻真绿, 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 水里照个影儿呢!6下面句子中甲乙两句哪一句表达效果好些,为什么?(4 分)甲: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 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乙:这一圈小山围着济南,使济南在冬天也特别暖和。7 树林和草原以第 人称写作,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 分)8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猎人一大早在灌木丛中漫步的感觉。 (4 分)9把下面这段话里的句子重新排列,使之成为一段意思连贯、句序合理的 短文:(4 分)绿是生命的颜色。春雨过后,草尖上、树梢上冒出了一簇簇嫩绿的叶芽, 更会使你

3、觉得新的生命在跳动。你看那春天的原野,绿油油的,生气勃勃, 欣欣向荣,令人感到鼓舞和振奋。道旁的树木,青翠欲滴;田间的秧苗,郁 郁葱葱。到了夏天,大地上一片葱茏。面对着这充满蓬勃生机的大地,便 会感到自己也增添了青春的活力。正确的语序应该是: 。10选出填入括号处排列最恰当的一组句子( ) (4 分)落霞孤鹜,秋水长天,是自然之美;忧国忧民,兴利除弊,是社会之美;诗-2词歌赋,琴棋书画,是艺术之美。但是如果你缺少发现美这一种特殊能力,没 有审美的眼睛,没有审美的耳朵,没有审美的感受,那么 , , 。你谛听“春江花月夜”只会莫知其然你置身苏州园林也难以领略其中的佳妙你面对“断臂维纳斯”只能瞠目而

4、视a、 b、 c、 d、第二部分:(一)【甲】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 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明,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 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 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 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 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乙】再看水,以量说,以质说,以形式说,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有泉 到处是泉有河,有湖,这是由形式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 全是那么甜,哎呀,济南是“自然”的情人吧?大明

5、湖夏日的莲花,城河的绿 柳,自然是美好的了。可是看水,是要看秋水的。济南有秋山,又有秋水,这 个秋才算个秋,因为秋神是在济南住家的。先不说别的,只说水中的绿藻吧, 那份儿绿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这种鲜绿全 借着水的清澄显露出来,好像美人借着镜子鉴赏自己的美。是的,这些绿藻是 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为谁看的。它们知道它们那是绿的心事,它们终 年在那吻着水波,做着绿色的香梦。淘气的鸭子,用黄金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 浣女的影儿吻它们的绿叶一两下。只有这个,是它们的香甜的烦恼。羡慕死诗 人呀!共 411、两文都是写济南的水,从时令上看,甲文写的是 的水,乙文写的是 的

6、水。 (4 分)12、甲文中水的特点是 ,乙文中水的特点是 。 (4 分)13、同出一位作家之手,自然写作风格也一样,写水都用了拟人的手法,如 甲文中的“ ” ,乙文中的“ ” 。 (4 分)14、理解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4 分)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济南是“自然”的情人吧?15、将乙文中“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改为“哪儿的水都比不上济南。 ”有 什么不好?(4 分)(二)冬日抒情冬天是透明的。-3透过稀疏的树枝可以看到湖上的冰雪,看到远山和村庄,看到像蚂蚁那么 小的一串行人。冬天就像它结成的冰那样透明。像 x 射线可以透视人体的骨骼, 冬天可以使人透视

7、宇宙的心脏。冬天使人清醒。一个朋友告诉我一个海外游子的故事,他是个音乐家,多年前由于不得已 的原因,去了新加坡,后来担任了一个乐队的第一提琴手,并把家属接了去。 以后他每年冬天都要独自回国一次,他说就是为了要呼吸一下祖国的冬天的凉 气,那使他浑身舒适头脑清醒的凉气。因此我也想到南国的冬天,去年此时我正在广州,在那满是绿叶覆盖的丛 林中,我发现有一种无叶的树,枯树上面开出火红的花,而那花朵是由一串像 尖尖的红辣椒似的花瓣组成的。我惊喜地向本地人打听,原来它叫象牙红,只 在春节前后才有红花,过了严冬就长满树叶了。过去在诗画中都未见过象牙红, 最近出版的诗集龙胆紫集 ,是李锐同志在秦城监狱中用龙胆紫

8、药水写成下的, 赵朴初同志读后赠作者一首词中,有一联对仗非常工整的句子:血凝龙胆紫 花发象牙红巧妙还不在于对仗工整,如果你能看到那高大的扭曲伸展的枯枝上开出火 红花朵(其实不是花朵,可能是果实)的象牙红树的形象,你就更能体会“花 发”和“血凝”的对立和联系了。冬天的水仙也是很美的,然而它的性格和象牙红恰好相反,它必须在温室 中,必须不多不少的水分和阳光,才能保持冰肌雪骨,像凌波仙子那样亭亭玉 立。在很短的生命中,一旦失去照顾便萎谢了。水仙开过,冬天就快要过去了。湖边的冰开始解冻了,老于经验的人却知 道湖中心的冰有二尺多厚,一时化不了。可岸边的已闪着水光,看不清哪里是 结实的冰,哪里是薄冰上飘着

9、水,要走到湖中心,必须先从岸边走起。孩子们 被吸引着比试试履薄冰的胆量,冰上发出咔吱咔吱的响声,一个两个三个 走过去,发出胜利的笑声。“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名诗几十年来不断被人引用,无非是 象征着希望,然而,自然的规律,时间的循序是必然的,人间的规律虽也有必 然性,却可迟可早。在这透明的冬天里,人们可以用清醒的头脑,认清脚下的 路,但还是一步一步地走,躺着不动或再走弯路,都会推迟希望的实现。16、找出没有用比喻的句子( ) (4 分)a、冬天是透明的。b、那花朵是由一串像尖尖的红辣椒似的花瓣组成的。c、才能保持冰肌雪骨,像凌波仙子那样亭亭玉立。d、冬天就像它结成的冰那样透明。17、第

10、七段中“亭亭玉立”的意思是 。 (2 分)18、第七段中象牙红与水仙的相同处是 ,这一点通过“ ”字表现出来;两 者的不同处表现在两点:象牙红 ,水仙 ;象牙红 ,水仙 。 (6 分)共 419、下面描写象牙红的词语有什么寓意?(4 分)“无叶” 、 “枯枝” 、 “扭曲”:“伸展” 、 “火红” 、 “一串”:20、选出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 ) (4 分)a、 “血凝龙胆紫,花发象牙红”不仅对仗工整,而且运用对比修辞格,褒贬-4分明。b、第四自然段对那位音乐家离国去新加坡的做法委婉进行了批评。c、第七自然段对水仙的描写先褒后贬,作者的主导倾向是贬。d、第八自然段,写孩子们试着履薄冰,主要是

11、为了表现他们的活泼可爱和 不怕险阻。21、选出对末段理解有误的一项( ) (4 分)a、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一名言只能用于大自然,不能用于人类 社会。b、人类社会之春的到来虽然是必然的,但时间是可迟可早。c、 “躺着不动或再走弯路”会延误春天到来的进程。d、这一段与开头四段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缜密。22、描写季节景色,因景抒情,情寓其中,这是写景散文的常用笔法, 冬 日抒情却另辟蹊径,文章没有捕捉冬日的有代表性的景物一一展现,而是撷 取与“ ”有关的人、事、物巧加连缀,表达一种凝重而深邃的思想:严酷的冬 天是考验人的季节,我们不应 ,而应该 。 (3 分)(三)读山张腾蛟群群的

12、山峦如部部丰厚的卷册。迤逦复迤逦,连绵复连绵,在时间的长流中。裸其奥义,隐其真髓,于大地之上。我,乃是一个饥饿了很久的,读者。我是常常去读山的,远远地读其苍芒,近近地读其清幽;精读其豪放,细读 其深沉。读青、读绿、读和谐、读静谧。我常常去读那些嶙峋峥嵘的巉岩;读它们的容颜,读它们的生活,读它们的 风貌,读它们的历史。读它们是用一种什么样子的步子走出了洪荒;读它们是 以一种什么样子的姿态去承受亿万年的风风雨雨。然后,我也去读它们的威武, 也去读它们的温顺。读它们为什么会耐得住永恒的寂寞,为什么会耐得住永恒 的蹲坐。读它们为什么会有那么好的气度,可以容忍一些错综复杂的根须在它 们的身边作蛮横的盘缠。茂密的林木,在山中凝聚起了片片青翠,突现出这些丰厚卷册中的美丽的篇 章,我就这样静静地读着它们。读那些嫩芽如何成长,如何茁壮,如何把一些枝丫交给了它们的子孙,然后, 它们又如何回到泥土中。读一条细长的根须,如何穿过一段泥土,然后在另外的一个石隙中钻出头来, 成长起另外一个新的生命。读一根瘦弱的树枝,如何自阴暗的一角伸出手来采摘阳光,然后去营养自己, 成长起另外一个新的生命。山林的本身就是一个丰富的世界,在这里可以觅得一切。有一天,当我正在 读那棵爬藤如何借着一侏枯树而站了起来的时候,便骤然发现了那棵枯树的笑 颜,我已经意会出来,它是因为那棵爬藤为它装饰了绿意而笑的。又有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