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最后冲刺卷(4)(考生版)

上传人:di****ng 文档编号:37525642 上传时间:2018-04-1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95.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最后冲刺卷(4)(考生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最后冲刺卷(4)(考生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最后冲刺卷(4)(考生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最后冲刺卷(4)(考生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最后冲刺卷(4)(考生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最后冲刺卷(4)(考生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最后冲刺卷(4)(考生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初级中学)最后冲刺卷最后冲刺卷(4)(考生版)(考生版)试卷题量:14题 试卷总分:150分 试卷限时:120分钟 测评/引用码:5Fs67Rf 一、单选题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线圈L的自感系数很大,且其直流电阻可以忽略不计,L1、L2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灯泡,开关S闭合和断开的过 程中,灯L1、L2的亮度变化情况是(灯丝不会断)( )。 A、S闭合,L1亮度不变,L2亮度逐渐变亮,最后两灯一样亮;S断开,L2立即熄灭,L1逐渐变暗 B、S闭合,L1亮度不变,L2很亮;S断开,L1、L2立即熄灭 C

2、、S闭合,L1、L2同时亮,而后L1逐渐熄灭,L2亮度不变;S断开,L2立即熄灭,L1亮一下再熄灭 D、S闭合,L1、L2同时亮,而后L1逐渐熄灭,L2则逐渐变得更亮;S断开,L2立即熄灭,L1亮一下再熄灭 2、如图所示,小梦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 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 C、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 3、如图所示,把轻质导线圈用绝缘细线悬挂在磁铁N极附近,磁铁的轴线穿过线圈的圆心,且垂直于

3、线圈平面,当线圈中通 入如图方向的电流后,线圈的运动情况是( )。 A、线圈向左运动 B、线圈向右运动 C、从上往下看顺时针转动 D、从上往下看逆时针转动 4、如图所示的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电阻为R、半径为L、圆心角为450的扇形闭合导线框绕垂直 于纸面的0轴以角速度w匀速转动(O轴位于磁场边界)。则线框内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有效值为( )。 A、B、C、D、 5、以速度v0水平抛出一小球后,不计空气阻力,某时刻小球的竖直分位移与水平分位移大小相等,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此时小球的竖直分速度大小等于水平分速度大小 B、此时小球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云测库,互联

4、网测评考试与人才管理平台试卷链接:http:/ D、从抛出到此时小球运动的时间为2v0g 6、一无限长直圆筒,半径为R,表面带有一层均匀电荷,面密度为,在外力矩的作用下,这圆筒从t0时刻开始以匀角加速 度绕轴转动在t时刻圆筒内离轴为r处的磁感应强度B为( )。 A、0 B、0Rt C、0(R)t D、0(r/R)t 7、关于近代物理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射线的穿透能力比射线强 B、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方程是: C、将由放射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进行高温分解不会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D、若紫光和紫外线都能使同一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用紫光照射时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较大8、 根据爱因斯坦光子说,光

5、子能量E等于(h为普朗克常量,c、为真空中的光速和波长)( )。 A、h(c/) B、h(/c) C、h D、h/ 二、简答题二、简答题 9、一位老师在讲“来自地球的力”这节课,课堂气氛活跃,但评课老师认为该教师把作业评价局限于做习题,而且多数的习题 脱离生活和社会实际,枯燥乏味。例如,该教师只布置了课本上的几道计算习题作为课后作业。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以“来自地球的力”内容为例,写出1个能激发学生积极性的课后作业。 (2)结合这个教学问题,简述初中物理实施作业评价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0、 以温度、物态变化的教学为例,简述如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贯彻理论联

6、系实际的原则。 三、案例分析题三、案例分析题 11、初二某位学生在学习了欧姆定律之后,对欧姆定律的表达式IU/R等进行了推导,得出RU/I,他认为这两种表达式具有 相似之处,并根据欧姆定律的表述方式对RU/I进行了描述: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问题: (1)请指出该生的描述错误,并分析错误原因。(10分) (2)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电阻的定义式。(10分) 12、 案例: 下面是教师在“电功率”一课中。向学生讲解纯电阻的电功率的教学片段。 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功率的概念,请大家说一下它的定义。 学生:功率就是单位时间所做的功或消耗的能量。

7、教师:对今天我们推导阻值为R的电阻的功率。 教师:功率的公式为PWt,通过焦耳定律,推出了纯电阻的电功率的表达式:PI2R,PU2R .对这三个公式,教师分别 讲解。指出哪个是定义式,哪个是计算式。 学生1:老师功率怎么和电阻成正比。又和电阻成反比呢? 教师:上课要注意听讲,电流确定,功率就和电阻成正比;电压确定,功率就和电阻成反比。学生2:老师那我们用的交流 电,好像电流和电压都是变化的,怎么计算电功率啊? 教师:我们只考虑电流或电压不变的情况,不考虑其他情况。你们把这几个公式用好就可以了。 问题:(1)请对上述教学片段进行评析。(15分) (2)重新设计一个教学片段,使学生深入理解电功率的

8、概念以及表达式。(15分) 四、教学设计题四、教学设计题 13、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熔化和凝固,的内容标准为: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 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材料二教学对象为八年级学生。 (1)简述熔化和凝固的概念。(4分) (2)根据上述材料,请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完成“熔化和凝固,的教学设计(不少于300字)。(24分)14、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初中物理某教材“热机”一节中“能量转换”的演示实

9、验如下: 如图14.11在试管内装些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将水加热一段时间观察现泉。 云测库,互联网测评考试与人才管理平台试卷链接:http:/ 任务: (1)试举出3个生活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例子。(4分) (2)基于该实验,设计一个包含师生交流的教学方案。(8分)答案解析部分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一、单选题 1、【答案】D 【解析】 当S接通时,L的自感系数很大,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较大,L1和L2串接后与电源相连,L1和L2同时亮,随着L中电流 的增大,L的直流电阻不计,L的分流作用增大,L1的电流逐渐减小为零,由于总电阻变小,总电流变大,L2的电流增大,L2 灯变得更亮。当S断开,L2中无电流

10、,立即熄灭,而电感L将要维持本身的电流不变,L与L1组成闭合电路,L1灯要亮一下后再 熄灭。综上所述,选项D正确。 2、【答案】B 【解析】 由图知,蜡烛放在2倍焦距之外,此时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而幻灯机是根据物距处 于f和2f之间时,成放大、倒立的实像原理制成,故A选项说法错误。由于成的实像是倒立的,所以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 的像就应该越向上移动,故B选项说法正确。要使光屏上的烛焰的像变小,蜡烛应远离凸透镜,故C选项说法错误。为了便于 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粗糙的毛玻璃板,故D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 3、【答案】A 【解析】根据右手螺旋定则,环

11、形电流可以等效为小磁针,小磁针的N极指向右,根据异性相吸,知线圈向左运动,故A正 确.B、C、D错误。 4、【答案】D 【解析】 交流电流的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得出的,线框转动周期为T,而线框转动一周只有5、【答案】D【解析】 6、【答案】B 【解析】 7、【答案】C 【解析】 8、【答案】A云测库,互联网测评考试与人才管理平台试卷链接:http:/ 光的频率v在任何介质中不变,在真空中有t,=c,则E=hc。 二、简答题二、简答题 9、【答案】 【解析】(1)通过“来自地球的力”这节课,大家学习了重力的大小与方向等知识。同学们思考,假如在地面以下很深的井里,松 开手中的物体,它是不是同样

12、往下掉落?我们学习过的“重力的方向总竖直向下”这一结论还成立吗? (2)作业一直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作业评价应当让学生展示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让学生通过作业看到自己的成果和不 足。合理运用作业评价对于学生的发展很有帮助。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评价形式应该是丰富多彩的,除了传统的解答习题之 外,还可以包括观察、小实验、小制作、调查、探索信息等。这些作业形式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习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 10、【答案】 【解析】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

13、用、学以致用的目的。 教师在教学生温度的概念时_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冰块遇热融化、水蒸发等现象,从中引导学生了解“温度”的意义。使 学生理解各种热现象的基础是“温度”这个量变化引起的。学生对温度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教师可让学生解释生活生产中其他 与热有关的现象,比如食盐晶体的融化、液氧怎么储存、霜的形成等等。最终是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在生活中.形成技能、 经验。. 三、案例分析题三、案例分析题 11、【答案】 【解析】(1)该生的描述是错误的,作为一些物理公式在数学意义上成立,但在物理意义上是不一定成立的。公式R=U/I是电阻 的定义式,其电阻R的大小是由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材料决定的

14、,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是无关的,电压U与 电流,的比值是一恒量。 (2)设计思想:该生对于电阻与电压和电流到底有无关系心存疑惑,所以需要通过实验加以验证,使学生对电阻的定义式有一 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片段: 老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通过什么样的实验方法验证了欧姆定律?对欧姆定律如何进行描述呢? 学生1:是通过控制变量法进行验证的。 学生2:欧姆定律的内容是,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可表示为I=UR。 老师:两位同学回答得非常好。对于欧姆定律的表达式我们进行变形推出R=U/I,对于这个公式,大家思考 一下,是否可以说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15、与导体的电流成反比呢?为什么? 学生3:我认为可以,推导式与欧姆定律的表达式有相同之处。从数学的角度来说两个公式的性质是一样的。 学生4:我认为不可以,因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电阻的大小是由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材料决定的。 学生5:电阻与电压和电流是否有关,我感到不好确定。 老师:同学们对于这个问题都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到底哪个观点正确,我们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加以论证呢? 学生6: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进行验证。 老师:对,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请同学们进行一下实验设计。 (学生设计实验电路图,确定实验仪器并设计实验表格,然后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同学之间、小组之间对实验数据进行归纳总 结) 小组一:我们小组用一个5 电阻做实验,当两端电压增大多少倍时,电流也随着增大多少倍,电压和电流的比值是不变的。 小组二:我们小组分别用5 n和10 Q电阻做实验,无论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流增大还是减小,根据测得的数据用公式R=U/I计 算,电阻R的阻值是保持不变的。所以证明导体的电阻与电压和电流是无关的。 小组三:我们小组跟其他小组的结论是一样的。我们认为物理公式有它的特殊性,有些物理公式在物理意义和数学意义上都是 成立的,例如欧姆定律,I=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