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 【word版】2014版(考前三个月)高考地理(通用)第二轮专题复习 第1部分 专题5 选修地理 学案20(1)

上传人:tian****ren 文档编号:37522934 上传时间:2018-04-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步步高 【word版】2014版(考前三个月)高考地理(通用)第二轮专题复习 第1部分 专题5 选修地理 学案20(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步步高 【word版】2014版(考前三个月)高考地理(通用)第二轮专题复习 第1部分 专题5 选修地理 学案20(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步步高 【word版】2014版(考前三个月)高考地理(通用)第二轮专题复习 第1部分 专题5 选修地理 学案20(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步步高 【word版】2014版(考前三个月)高考地理(通用)第二轮专题复习 第1部分 专题5 选修地理 学案20(1)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步步高 【word版】2014版(考前三个月)高考地理(通用)第二轮专题复习 第1部分 专题5 选修地理 学案20(1)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步步高 【word版】2014版(考前三个月)高考地理(通用)第二轮专题复习 第1部分 专题5 选修地理 学案20(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步步高 【word版】2014版(考前三个月)高考地理(通用)第二轮专题复习 第1部分 专题5 选修地理 学案20(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案学案 20 自然灾害与防治自然灾害与防治【考纲点击】 1.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1)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2)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2.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1)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2)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3.自然灾害与环境:(1)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4.防灾与减灾:(1)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或应急措施;(2)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构建知识体系】考点一 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成因及分布典例 1 (2013广东文综)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河流

2、众多而短小,渔业资源丰富。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材料一 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材料二 爪哇岛地处板块边界上,北部是平原,南部是熔岩高原和山地,山间多宽广盆地,是世界上雷雨最多、土壤最肥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1)印度尼西亚大约四分之三的陆地位于_半球,主要气候类型是_。(2)爪哇岛附近海域是世界上发生_、_灾害频率最高的地区之一,这些灾害有可能引发破坏性极大的海啸。(3)爪哇岛是世界上雷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其原因是什么?(4)分析印度尼西亚渔业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5)简述爪哇岛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答案 (1)南 热带雨林气候(2)地震 火山(3)原因:

3、地处热带;周围水域广阔;地形复杂;空气对流强烈。(4)原因:岛屿多,海域广阔;热量充足,生物生长速度快;入海河流众多,饵料丰富。(5)措施: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防治水土流失;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推行生态模式,优化种植结构;加强科技研发、应用与推广;提升产业化水平,延长产业链。解析 第(1)题,由图中位置可以看出,印度尼西亚大部分面积位于南半球,但纬度位置都较低,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第(2)题,爪哇岛位于板块边界上,地震和火山较多。第(3)题,地面受热强烈,空气上升运动明显,同时空气要达到过饱和,这时才会形成雷雨天气。第(4)题,印度尼西亚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海域面积广阔;河流众多,从陆

4、地上带来众多饵料;纬度位置低,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第(5)题,爪哇岛雷雨多、南部是山地,要防止水土流失;人口密度大,要防止过度开垦,走科技兴农道路;土壤肥沃,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合理利用地形优势,发展立体农业、生态农业;适当延长农产品的生产链;积极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国民素质。1 主要气象灾害类型成因主要分布地区热带气旋热带、副热带海区强烈发展起来的低气压涡旋太平洋西北部、大西洋西北部、印度洋北部和西南部来源:Zxxk.Com洪涝包括洪水和涝渍,洪水是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江河、湖库容纳,水位上涨而泛滥;涝渍是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集中在中低纬度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季

5、风气候区干旱+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全球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以及季风气候区寒潮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多见于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深秋至初春季节,如美国,我国东北、华北2.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成因基本知识基本特点主要分布地区地震内力作用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的地面震动震级:衡量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烈度:衡量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主要取决于震级,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构造等相关主要集中于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来源:学科网来源:Z|xx|k.Com滑坡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受三个基本因素控制:不稳定的

6、山坡形态、软弱面的存在和破坏平衡的触发作用来源:学_科_网来源:学.科.网Z.X.X.K泥石流外力作用(斜坡重力作用)来源:学。科。网Z。X。X。K山区暴发的饱含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受三个基本因素控制:充足的水,足够的堆积物,足够的地表沉积物和沟谷坡度分布广泛、危害大、伤亡大、突发性强来源:学*科*网主要集中在地形崎岖的山地,如欧洲南部的阿尔卑斯山区、中国的横断山区、南美安第斯山区3.主要海洋灾害类型成因主要分布地区海啸是由于海底突然变动引起海水的大幅度升降而形成的巨大波浪附近多地震的海域,如太平洋西岸的印度尼西亚群岛、东亚东部、美洲西部沿海风暴潮是由热带或温带气旋等大气运动所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

7、附近多台风、飓风的沿海地带,如印度洋北岸的南亚南部沿海、太平洋西岸的东亚沿海地区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北海道岛是日本第二大岛屿,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山地约占总面积的60%。2012 年初,西伯利亚高压异常强盛,北海道地区遭受极寒和暴风雪天气袭击,部分地区积雪厚度达 4 米多。材料二 日本北海道冬季降雪量分布示意图(1)指出北海道雪灾最严重的地区,并分析其形成原因。(2)当地暴雪在春季可能引起哪些次生灾害?答案 (1)西部地区。冬季风从日本海带来丰富的水汽,在山地的迎风坡受到抬升作用,形成大量降雪。(2)积雪融水汇入河流,形成洪涝灾害;在山区诱发滑坡、泥石流。解析 第(1)题,由图中降

8、雪量可以看出西部地区雪灾最严重,主要是因为北海道位于东亚季风区,冬季吹西北风,西部地区为迎风坡。第(2)题,暴雪在春季融化,可能会引发洪涝灾害或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考点二 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典例 2 (2013山东文综)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1)对比甲、乙两地,指出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较大的地点,并说明理由。(2)若丙地发生泥石流,据图说明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答案 (1)甲地。地形坡度较大;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2)冲毁铁路,阻塞河道。解析 (1)泥石流发生条件主要从地形坡度、植被状况、降水量及降水强度等方面思考;图形显示,甲处河谷等高线密集,位于太行山东侧,夏季风迎风坡

9、,降水多。(2)泥石流的危害主要有:掩埋农田村镇,摧毁桥梁道路,阻塞河道等,结合图示信息作答即可。1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及区域分布灾害种类区域分布原因旱灾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为多发区季节降水和年际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洪涝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淮海平原为多发区受夏季风强弱的影响大,锋面雨带进退快慢的影响台风东南沿海地区为多发区濒临西北太平洋低温冷害东北地区为多发区纬度高、气温低、接近冬季风源地地震东南沿海、华北、西北、西南为多发区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滑坡、泥石流西南地区为多发区地形崎岖,地质构造复杂,降水多,强度大2.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灾害多发的原因(1)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

10、的原因(2)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3)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下图示意我国沿海省级行政区风暴潮灾害系数,系数越大表示风暴潮灾害造成的损失越大。读图回答问题。(1)据图归纳我国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空间分布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原因。(2)简述防御风暴潮的工程性措施。答案 (1)(以上海为界)南部高于北部。南部沿海受台风活动影响比北部大,灾害损失较大。(2)修筑沿海、沿江堤坝和防洪墙;建设渔业专用的避风港口;完善城市排水设施;建立沿海防护林体系。解析 第(1)题,结合图示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空间分布的主要特点及原因。第(2)题,解答该题的关键是从沿岸堤防、避风港口和排水、防护

11、林建设等工程性措施进行回答。考点三 防灾与减灾典例 3 (2013浙江自选模块)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略图。根据相关知识,完成(1)(3)题。(1)影响图中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2)如果该区域出现暴雨,山区易引发泥石流、滑坡、_、_等自然灾害。当你遭遇泥石流时,应采取的避险措施是_。(3)为减轻滑坡带来的危害,你认为甲城市应采取的主要防灾措施是什么?答案 (1)断层 坡度(2)崩塌 洪灾 沿垂直于泥石流运动方向,迅速向高处转移(3)在易发地段加强监测,尽量避免工程项目在该地段选址和施工;建设护坡、排水工程等。解析 (1)由图知,高风险区多断层,等高线密集,

12、坡度大。(2)暴雨可破坏土体平衡,易诱发崩塌等地质灾害,为洪灾提供水源条件。泥石流流向低处,应向高处逃生;垂直于泥石流运动的方向可以最短路径远离危险区。(3)对不稳定山坡加强监测;减少破坏山体平衡的工程活动;采取措施加固坡体,修建排水工程,减小流经滑坡体的水量。1 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1)非工程性措施(2)工程性防御措施是通过修建防灾工程,改变自然灾害系统,最终达到减灾的目的。主要有三种方式:方式实例改变地表环境,防止或减轻自然灾害的强度通过岩土体改造工程、疏排水工程,加固稳定变形土体,防止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通过植树造林等生物工程措施,防风固沙,防止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可

13、以阻隔或控制灾害与人口、财产等的直接相遇修建大堤防洪防潮,保护堤内的人口和财产安全;建立护坡、挡墙等支挡物,避免泥石流冲击村庄和耕地改变地物等的特性,提高抗灾性能,减少灾害损失兴建水库、排灌站、电机井等工程及配套设施,保证人畜、作物的正常用水,防洪抗旱;加固房屋,使之达到抗震需求2. 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1)地震是最不可预知、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做好震前准备,掌握震中的避震方法,震后进行相关的自救与互救,可减少自己及周围人在地震中的伤亡。(2)洪水一般与连降暴雨有关,具有可预报性和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做好防洪准备,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非常重要。洪水应急办法:尽量逃向高处,爬上坚固建筑的顶

14、部、大树、山丘或高坡等;如果不能逃脱,要借助家中的木制家具或尽可能抓住木板、树干等漂浮物,尽量不让身体下沉,等待救援;警惕和防止被毒蛇、毒虫咬伤以及倒塌电线杆上电线的电击。(3)其他常见自然灾害中的自救龙卷风、台风、飓风中的自救在接到龙卷风预报时,要立即躲进地下室或坚固的混凝土建筑中躲藏起来。如果在室内,适当将窗户留出一些缝隙,平衡建筑物内外压力。如果在野外开阔地,可就近找低洼地伏于地面。滑坡、泥石流中的自救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可根据现场地形,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躲避。在山区扎营,不要选在谷底以及河道弯曲汇合处。冰雹

15、是在气流强烈升降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固体降水现象,其颗粒大小一般为 550 mm。月雹日指某月降雹的天数,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省多年平均月雹日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该省冰雹发生最多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2)简述冰雹带来的危害,并提出防御措施。答案 (1)春季。春季冷暖气流常在该省交汇,易使暖气流强烈抬升;春季气温回升快,空气对流加强。(2)危害:毁坏农作物,击伤人畜,甚至破坏建筑物。措施:加强监测与预报,做好人工防雹等。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多年平均月雹日的变化可以看出,该省冰雹多发生在 3、4 月份,为春季。春季受大气环流的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冷暖气流交汇,使暖空气强烈抬升,温度快速下降形成。第(2)题,冰雹的危害在于毁坏农作物,击伤人畜,破坏建筑物;冰雹的预防措施主要是监测预报,做好人工防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