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加工综述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37522172 上传时间:2018-04-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饲料加工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饲料加工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饲料加工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饲料加工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饲料加工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饲料加工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饲料加工综述(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饲料加工学饲料加工学 B B 结课综述结课综述授课老师:艾合买提授课老师:艾合买提姓姓 名:艾买提名:艾买提学学 号:号:8110073081100730班班 级:动物科学级:动物科学 3 3 班班时间:2013 年 5 月 1 日配合饲料加工工艺之混合技术综述配合饲料加工工艺之混合技术综述摘要:摘要:混合指在外力的作用下,各种物料相互掺合,使之在任何容积里每种组分的微粒均 匀分布。混合的目的在于 保证饲料原料混合均匀,使产品的营养成分分布均匀、质量稳定。【1】关键字:关键字:饲料加工、混合、均匀度、混合机械 引言:引言: 混合是配合饲料加工过程中关键工序之一,是确保配合饲料质量和提高饲料饲喂

2、效果 的主要环节。若饲料均匀度不好,动物采食后就会出现某些营养成分过剩,而另一些营养 成分不足的现象。特别是微量组分差异就更加明显。混合的目的是将按配方的比例要求配 制的各种饲料原料组分混合均匀,使动物能采食到符合配方比例要求的各组分饲料。饲料 混合是确保配合饲料质量和提高饲料报酬的重要环节。饲料混合机的生产能力决定着饲料 厂的生产规模。 1. 混合工艺类型混合工艺类型 1.1 分批混合 将多种混合组分根据配方的比例要求配置在一起,并将其送入周期性工作的“批量混 合机”进行混合。【2】混合一个周期,即生产出一个批次混合好的饲料,这就是分批混合 工艺。其包括配料(称重) 、混合机装载、混合、混合

3、机下载及空间转运时间。分批式混 合的优点:配方改变方便,批次间混杂少,交叉污染少,宜采用自动程序控制。多数饲 料厂军采用此混合工艺。 常见的分批混合机有:【2】 卧式螺带混合机 卧式桨叶混合机 立式混合机 圆锥行星混合机 V 型混合机1.2连续混合 各种物料分别同时连续计量,并按配方的比例配置成一股含有各种组分的料流。【2】 当这股料流进入连续混合机后,则连续混合而成一股均匀的料流,这就是连续混合工艺。连续混合的优点:连续进行,生产速度快;与粉料和质粒衔接较好。其缺点:配方 更换时流料调节不好;批次间交叉污染多。此工艺应用逐渐减少。 常见的连续混合机有:【2】 卧式滚筒混合机(壳体转动的连续混

4、合机) 水平搅拌杆型连续混合机(壳体固定) 绞带型连续混合机(壳体固定) 行星搅拌器型连续混合机(壳体固定) 连续混合机运动状态无规则,除扩散和对流外,保持一定的流动方向和速度。 分为横向混合和纵向混合。横向混合为垂直于料流前进方向的混合,把流入混合机中的 各种物料,变成均匀混合料的瞬间混合。纵向混合为平行于料流前进方向的混合,作用 是消除或缓冲配料计量中随时间而变化的计量误差所导致的混合均匀度降低的现象。【2】2.2. 混合的工序混合的工序【2、3】 一般饲料工厂中有两道工序需要混合: 2.1 预混合。是将各种动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包括维生素、矿物质、抗菌素、 氨基酸、药物等,与载体预先混

5、合,达到在不影响微量原料均匀分布的前提下,缩短 配合饲料的混合周期。 2.2 最后阶段的混合。各种饲料组分,按原料配比的要求,由计量器计量进料,进 入混合机,制成动物生长所需要的配合饲料。 3.3. 混合过程混合过程 饲料的混合过程根据不同的外力作用,主要有3 种方式:扩散混合、对流混合和 剪切混合。另外还有物料与机壁壳碰击造成单个物料颗粒分散的冲击混合及物料颗粒 变形和搓碎的粉碎混合。无论采用何种混合设备,这三种方式总是同时存在,不过使 用的混合机的类型不同,三种混合方式所起的混合作用的强弱程度也不同。 以间隙式混合机为例,其混合过程可分为 3 个阶段:首先颗粒成团地由物料中的 一个部位呈层

6、状向另一个部位渗透滑移,发生对流混合或者形成剪切面发生剪切混合; 其次,不同配料颗粒越过新形成的分界面逐渐离散,进行扩散混合;最后在自重和离心 力的作用下,形状、大小和密度近似的颗粒将积聚于混合机内的不同部位,称为颗粒积 聚。前两种作用有助于混合,后者则有碍颗粒均匀分布的分离作用。 混合过程中造成颗粒集聚的最重要因素:物料粒度的差异;物料密度的差异;物料形 状的差异。 4.4.混合均匀度的测定方法混合均匀度的测定方法 混合均匀度是检测饲料加工工艺是否科学、合理的重要指标,通过成品中各组分含 量差异性的测定可以反映饲料成品的质量。饲料混合均匀度的测定方法较多,从分析成 分可分为内源法和外源法,从

7、分析方法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仪器法等,每种方法都 各有其优缺点,视具体情况选用,现分别概述如下。【4、5】 4.1沉淀法 本方法是利用比重为1.59以上的四氯化碳(100ml)处理样品(10-15g),使饲料 中有机物同矿物质等无机物分离,将沉淀物回收、烘干、称重,根据10个样品矿物质等无 机物含量差异来反映饲料的混合均匀度,详细操作见国家标准GB5918-86。它不适用于矿物 质预混剂混合均匀度的测定。沉淀法所需仪器简单,但分析成分损因素。 4.2甲基紫法 甲基紫法(GB5918-86) 是以甲基紫色素作为示踪物,将其预先混合于饲料中,再用比 色法测定出样品中甲基紫的含量,作为反应饲料混均

8、匀度的依据。方法是准确称取5-10g 样品,放入150ml烧杯中,加入30ml无水乙醇,摇匀,沉淀,过滤,于分光光度计590nm处 测出吸光度,计算出变异系数。本法操作比较简单,影响因素少,具有较好的精确度;但 甲基紫须专门外加,故无法用于对产品的抽检,仅实用于生产厂家的实验室,且甲基紫须 研磨成极细的粉末,在研磨过程中大量的细粉污染生产及分析设备,不易清洗。由于甲基 紫添加方式不同,分析结果相差悬殊,不适宜相互比较。此外,若在饲料中添加干草粉等 含有叶绿素的成分,则不能用本法测定。甲基紫是非营养物质,是为了测定而添加到饲料 中去的,因而有一定的浪费。4.3粒度法 饲料原料经粉碎后,形成各种不

9、同规格大小的颗粒,数种原料混合后,各颗粒之间通 过物理、化学及其它作用,各不同成分成规律性地分布在各物料中。因此,用某一规格的标准筛,采用同一操作方法,对样品进行测定,把筛上残留物进行称重,根据各样品间残 留物的重量可求出混合均匀度,详细操作见国家标准(GB5918-86)本法简便可行,准确度较 高,分析机理与沉淀法相似,可推广应用。 4.4摩尔法 饲料中可溶性氯化物中的氯,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PH值6.5-10.5),以K2CrO4作指 示剂,用AgNO3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若有铵盐存在,溶液PH值控制在6.5-7.2之间。方法是 准确称取样品2-5g于烧杯中,加水浸泡,过滤至100ml容量

10、瓶中,定容,取25.00ml溶液, 加入K2CrO4溶液作指示剂,用0.05mol/LAgNO3标准溶液滴定至刚出现砖红色为终点,从而 计算出NaCl的百分含量,计算10个样品的变异系数。本法不需贵重仪器设备,操作方便, 一切实验室均可用此法测定,易于推广。但若含有大量Cu2+、Co2+等有色离子将影响终点 的观察,凡能与CrO4生成难溶化合物的阳离子也干扰测定,饲料中含有较多鱼粉或干草粉 也将影响终点的观察。 4.5钙测定法 饲料经高温灰化和浓酸处理后,在碱性条件下用三乙醇胺与盐酸羟胺消除其它阳离子的 干扰,用EDTA作标准溶液,钙红为指示剂,测定出样品中钙的含量,从而求出其变异系数, 详细

11、操作见国家标准(GB6436-86)。此法简便快速,分析成本低,但需严格控制分析条件, 以提高测定结果准确度。4.6粗蛋白分析法 饲料在催化剂与浓硫酸作用下消化,使其中的氮转变为(NH4)2SO4,在强碱作用下蒸馏 出其中的氨,并用硼酸吸收,用HCL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求出饲料中粗蛋白的含量和反映混 合均匀度的变异系数,详细操作见国家标准GB6432-86。此法准确度较高,设备简单,易推 广,但要求分析者严格控制分析条件,否则误差较大。 4.7电位滴定法 本法一般是测定氯离子含量,以氯电极作指示电极,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用AgNO3 标 准溶液滴定饲料中的Cl-,用电位计或酸度计测定溶液的电位变

12、化,从而确定滴定终点,计 算出氯的含量和变异系数。本法不需太贵重的仪器设备,可获得较高的精确度,但费时, 一般实验室均可采用。此法的准确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终点电位的选择,因而必须仔细 确定终点电位,在调换指示电极或参比电极以及同时调换二者时,终点电位均须重新确定。4.8比色法 常用于微量元素预混合饲料混合均匀度的测定,常测定的元素有铁、磷、碘等。 4.8.1铁比色法 一般各类矿物质预混合料均添加铁,而邻二氮菲比色法是相当灵敏而 简便的铁测定方法。称取1-10g样品于烧杯中,加20Ml浓HCl,充分混匀后用蒸馏水稀至 100ml,使样品中无机铁溶解于水中,吸取上清液1ml进行测定。用盐酸羟胺将

13、样品液中的 铁还原为二价铁,用HAc-NaAc 缓冲溶液控制pH值,二价铁再与显色剂邻二氮菲反应生成红 色的配合物, 于510nm 处测定其吸光度,并求出变异系数。此法操作简便,所需试剂均为 常用试剂,即使预测剂中添加较多石粉载体,也不会影响测定结果。方法比较适用于基层 生产厂家,测定快速,结果可靠,易推广。4.8.2磷比色法 准确称取试样0.5g 左右于100ml烧杯中,用1:1HCl和浓HNO3溶解,煮 沸3-5min,过滤,将所有滤液收集于100ml容量瓶中,冷却至室温,定容,摇匀后为试样分 解液。准确移取分解液2-40ml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10ml钒钼酸铵显色剂,定容后摇匀,放 置

14、10min以上,于420nm处测定吸光度,并对照标准曲线计算磷含量和变异系数。具体可参 见国家标准GB6437-86。本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能满足均匀度的测定要求。 4.8.3碘比色法 样品处理成溶液后,用苯萃取碘碘离子孔雀绿配合物,比色测碘酸根,于640nm处测定吸光度。该法显色溶液稳定性强,至少可稳定100h,准确性、重现性 好。 4.9电极法 各种饲料均需添加无机元素,无论是常量元素还是微量元素,在水溶液中均有一定的 离解度,呈离子状态,产生不同的离子强度,通过选择特定的电极,测量溶液中的电极电 位,并计算测定值的变异系数来反映饲料的混合均匀度。其操作是:称取!1 试样于烧杯中, 准

15、确加入100ml 蒸馏水,用玻璃棒间歇搅拌10min,使样品中无机盐充分溶解,静置 10min,使溶液澄清;于150ml烧杯中准确加100ml蒸馏水,测出空白电位值,然后加入1ml 上述样的上清液,混匀后测出电位值,分别测定10个样品,减去空白电位值后计算变异系 数。本法不用任何化学试剂,操作方面,省时,重复性好,精确度高,比沉淀法提高工作 效率10倍,测定结果与沉淀法结果吻合,是一种新型的饲料混合均匀度测定方法,宜推广 使用。 氯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饲料混合均匀度,是以氯离子选择电极为指示电极,双盐桥饱 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测定时控制pH值为1-3消除干扰离子的影响,离子强度用KNO3调节,

16、 控制其浓度为0.5mol/L,搅拌3min,在离子计上读取mV数。常采用工作曲线法确定氯离子 含量。测定时称取10g样品, 准确加入100mL水, 搅拌10min,静置10min,干过滤,准确 移取10mL 滤液于50mL 容量瓶中,加入5mL0.5mol/LHNO3、10mL2.5mol/LKNO3,用水稀至刻 度,摇匀后测定。本法具有快速简便、准确度高、易于普及等特点,可取代沉淀法。 4.10原子吸收法 本法是基于从光源发射的待测元素的特征辐射通过样品蒸汽时,被蒸汽中待测元素基态 原子吸收,由辐射的减弱程度以求得样品中待测金属元素含量及其变异系数。常测定添加 剂中的铜、铁、锌来确定混合均匀度。也可在598A灯电流,5mA狭缝宽度2A、空气- 乙炔火 焰条件下测钠。本法主要用于饲料添加剂混合均匀度的测定,具有准确、快速等优点,但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较贵,一般实验室不具有。 4.11火焰光度法 饲料中的钠在火焰光度计的火焰中燃烧,钠原子激发,并发出特定谱线的黄光(波长为 598A),这种黄光束滤光选择分离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