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的创新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520778 上传时间:2018-04-17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1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美术教学的创新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美术教学的创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美术教学的创新(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美术教学的创新小学美术教学的创新一、教学个性设计为创新精神培养提供可能一、教学个性设计为创新精神培养提供可能一份具有创新精神的美术教学设计必需关照到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和个性认知的 充分结合。这样的个性化设计在教学目标上必须明确想象力培养要求,如在空 间想象力 上的要求、形象思维上的要求,并加以机制干预以期达到较好的“创 造”效果。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个性化教学设计一般会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学生观察 能力的培养,以获得更为感性的经验,从而不断丰富儿童 的表象;(2)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能充分给予时空关照,尊重个体感知, 以打开个体想象的大门; (3)引导学生关注相关材料丰富认识,以

2、发展儿童 的空间想象能力;(4)引导儿童积极参与合作、充分体验生活、积极实践不断 丰富生活经验,为发展良好的想 象力创设条件;(5)不刻意追求图画的完整 与美观,重点关注孩子的创造力发展。二、情境控制是创新精神培养的关键因素二、情境控制是创新精神培养的关键因素众所周知,美术作品在表现上往往是静态的呈示,然而我们关注到它所表现的 内容又往往是动态的。由动态向静态的转变自身就是一种创造,画疾驰的汽车、 飞翔的 小鸟、流动的溪水等。用静态作品来表现动态美也是美术的一种表现手 段,重在创造的美术创作学习活动,要求教师尤为关注在提供素材、指导观察 素材的过程中展 示素材的情境空间创设,这是呼唤学生与素材

3、产生共鸣的主要 手段。这里讲到的情境空间包括了观察素材、空间背景等,当然更包括了学生。 我们希望的情境就是学 生能够走入的空间,这样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擦出火 花。通过图示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影响情境空间教学效果的主要有三个方面, 即:观察素材、空间背景、学 生。这几个方面中所展示的几个要素有许多是可 以控制的,如素材的呈示方式、时间、展示过程等;还有空间背景的素材选择 与展示方式,都是可控的内容。在学生 方面,我们可加以影响的可能是对素材 的认知,至于技能、审美等是我们需要了解的方面,以期对其他的控制展示达 到情境空间创设的最大效益。三、语言交流为创新精神培养保驾护航三、语言交流为创新精神培养

4、保驾护航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学语言的功能时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 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语言是教学中的主要交流手段,语 言可以是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共鸣。学生之间的 交流相对是平等公开的,只要保持相互尊重的原则倾听对方的意见,往往是孩 子乐于“交流”的 现象。但是教师在美术创新活动中的角色如何却直接影响了 创新的效果。我们常说现代教学要求教师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倾听者、指导者, 关怀学生的学习动态,帮 助学生开展学习。但是对于创新来说我们更多的应该 是谅解、支持与鼓励。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教师做一个宽容 的激励者更为重要。创新精神的培 养不是在一个方面的重视,只有关注教学整 个过程中学生创新思维的投入情况,才能逐步培养其创新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