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承载柱基础纠偏控制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518660 上传时间:2018-04-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桩承载柱基础纠偏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桩承载柱基础纠偏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桩承载柱基础纠偏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桩承载柱基础纠偏控制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桩承载柱基础纠偏控制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桩承载柱基础纠偏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桩承载柱基础纠偏控制(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桩承载柱基础纠偏措施阐述张二成 郭其龙 马鞍山十七冶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上海一钢不锈钢工程项目经理部上海一钢不锈钢炼钢主厂房内两个偏移柱基础 ZJ-G1、ZJ-H1 分别于 2002 年 8 月 27 日、9 月 17 日开始纠偏,至 2002 年 9 月 5 日、9 月 20 日分别纠偏成功,其两柱基础成功纠偏,可以从以下几点论述。1.柱基础本身特点,所处地理位置及偏移情况1.1 柱基础本身特点炼钢主厂房 ZJ-G1、H1 均是有桩承载的基础,ZJ-G1 含 14 根PHC 桩,ZJ-H1 含 10 根 PHC 桩,两柱基底 PHC 桩分布情况:ZJ-G1 桩以 G 列线不对称分布,靠 G

2、 列线东侧 6 根,西侧 8 根,ZJ-H1桩按 H 列线均匀对称分布,PHC 桩均锚入柱基础内 1.6m,ZJ-G、H1 断面尺寸均是 9m5.4m2.4m(高) ,两基础重均为 291.6t,其两基础预埋螺栓分别是 8M90、12M90。1.2 柱基所处地理位置ZJ-G1、H1 长边方向的北侧是十九冶施工的公辅设施全厂综合管线给排水管廊,距离两柱基净距离为 5.250m,管廊顶板标高为-2.800m,板宽为 6.000m,两柱基底标高均为-3.600m,且 ZJ-H 长边的 2/3 靠北侧的管廊顶板有两个宽为 1.000m 吊装口,其顶标高为0.000,该洞口离管廊壁边南 1.000m,北

3、 1.597m,管廊顶板厚为500mm。21.3 柱基偏移情况ZJ-G1、H1 分别向北侧偏移 70mm、50mm 均超规范允许偏差,给厂房上部结构安装带来不便。2.导致基础偏移的因素分析ZJ-G1、H1 两基础施工完后,因设计图纸滞后,其北侧全厂综合管线给排水管廊十九冶才开始施工,施工工艺采用在管廊与两基础之间井点降水与拉森钢板桩围护,该管廊施工完毕后,钢板桩的抽拔导致了两柱基础不同程度地向北侧偏移。3.两柱基纠偏方案的制定3.1 纠偏方案的选择第一套方案,挖去柱基四周土及通管两侧土方,用四台 200t 液压千斤顶,其中 2 台液压千斤顶基础,另两台千斤顶管廊的北侧,通过 4068 钢管传力

4、杆传给管廊顶板的力与北侧千斤顶给管廊顶板的力相互抵消,避免管廊在纠偏中发生移动,千斤顶在安装时,保证前后两台千斤顶与传力杆在一条轴线上,同时保证四台千斤顶同步操作。第二套方案,暂不开挖全场综合给水管廊北侧的土方以增强该管廊的抗滑移能力,用两台液压千斤顶顶柱基,通过 4068 传力杆,将后座力传给通廊,通过通廊整体抗滑移能力,抗消传力杆的后座力,进行顶进纠偏。3.2 纠偏方案的确定综合上述两种方案,根据现场情况,考虑到管廊北侧传力杆后力座支点,为北侧土壁,难以保证管廊两侧同步受力,减少管廊整体抗滑能力,故采用第二种方案。34.ZJ-G1、ZJ-H1 纠偏施工ZJ-G1 纠偏:(1)挖掉柱基四周土

5、方,每边净空为 2m 土方。挖至基础垫层底标高-3.700m,土方坡度为 1:1,距管廊南侧顶板边 300mm 顶部土方挖掉,在管廊顶板上弹出一条直线,便于测量观察管 廊在纠偏过程中是否偏移。(2)ZJ-G1 与管廊之间放上两排三道道木,道木顶标高为-3.300m 且柱基侧面与传力杆之间放入一 30400400mm 钢板,传力杆为 4068 钢管,2 根传力杆一定要水平、顺直、方向一致,且放在间距均匀三根道木上,2 根钢管间距为 3m,且于柱中心对称布置。(3)在 ZJ-G1 的后座力背的给排水管廊的侧壁放置纵方向 3 层道木,并在传力杆与道木之间放入一 30500500mm 钢板各一张。(4

6、)两台液压油泵放置在柱基面上,根据液压千斤顶顶端面积150mm,可知液压机每加压 10Mpa 压强相当油压顶传给柱基 17t,油液机最大指标可加压到 100Mpa。(5)为了保障管廊在纠偏过程中,结构不被破坏以及柱基位移情况,故采用两台经纬仪,一台经纬仪全程控制柱基位移情况,另一台经纬仪严密监测管廊在柱基纠偏中是否移动,若管廊的位移达到 2mm 时,立即停机按第一种方案继续组织纠偏。(6)为了保障柱基在纠偏过程中,柱基内不被破坏故对柱基施压进行全程控制加压速度为 0.5Mpa/分钟,按 5Mpa、10Mpa、 15Mpa 、20Mpa 逐级加压每加压 5Mpa,间歇 30 分钟60 分钟,使4

7、桩的四周土体应力及时疏散,避免造成桩基的破坏。(7)对第 2 种方案强调几点:a)纠偏中严格执行方案中提到的对柱基加固方法;b)试顶纠偏中严密监测柱基和管廊的位移情况,若管廊的位移达到 2mm 时,立即停机采用第一种方案;c)针对柱基内桩分布不对称的特点,将油泵升压快的一台,顶柱基础西边,油泵升压慢的一台顶柱基东边,先开东泵后开西泵,尽可能使东边压强小于西边压强;d)柱基纠偏以后,用钢管在基础与管廊之间加固以后,拆除千斤顶,观察柱基 2 天后,柱基无返弹则对称回填。(8)9 月 5 日 ZJ-G1 柱基纠偏到 75mm,在安装允许范围之内,且在整个纠偏过程中,管廊没有发生位移。9 月 8 日经

8、测量复测柱基没有移位,拆泵、用两根 2198 钢管换下 40610 钢管对基础加固并进行土方对称回填。(9)在 ZJ-G1 纠偏成功基础上,对 ZJ-H1 进行纠偏,纠偏方法和措施,基本和 ZJ-G1 纠偏相同,不同之处 ZJ-H1 纠偏传力杆后座力背一个在管廊吊装口处,另一个在离吊装口 500mm 处,且靠北侧的管廊顶板两个吊装口分别安上,100t 螺旋千斤顶,将传力杆后支承点的力传给管廊顶板另一侧,避免管廊顶板在纠偏过程中被破坏。ZJ-G1 于 2002 年 9 月 20 日纠偏成功。9 月 23 日经测量复测柱基没移位,拆泵、用两根 2198 钢管换下 40610 钢管对基础加固并进行土

9、方对称回填。55.ZJ-G1 纠偏结果,其数据如下:1#油泵(G 线H 线部分)2#油泵 G 线1/G 线部分加压时间 压力(t)顶进位移(mm)压力(t)顶进位移(mm)14:0014:108.50.58.50.514:4014:50170.8170.715:2015:3025.5125.518 月27日 16:0016:10342341.814:0014:108.51.58.51.014:4014:50172.5172.315:2015:3025.53.525.53.216:0016:10345.3345.016:4016:504257.54257.08 月30日17:2017:30516

10、.0518.87:307:40177171.58:108:20348347.58:509:005111.35110.58 月31日 9:309:4059.51559.514.614:0014:101713171214:4014:503414341315:2015:30511851178 月31日 16:0016:1059.52259.521616:4016:5068246823.117:2017:3076.526.576.5261#I 油泵(G 线H 线部分)2#油泵(G 线1/G 线部分)加压时间压力(t)顶进位移(mm)压力(t)顶进位移(mm)7:307:40172217218:108:

11、2034243424.58:509:00512851279:309:406831683010:1010:208532853110:5011:0093.53393.53314:0014:101725172414:4014:503428342815:2015:305130512916:0016:106832683116:4016:5085348532.59 月1 日17:2017:30102361023514:0014:101727172614:4014:503429342815:2015:305132513116:0016:10683568349 月2 日16:4016:508537853671

12、7:2017:3010239102387:307:40173017298:108:20343134319 月3 日 8:509:00513351321#I 油泵(G 线H 线部分)2#油泵(G 线1/G 线部分)加压时间压力(t)顶进位移(mm)压力(t)顶进位移(mm)9:309:4059.53859.536.510:1010:206842684110:5011:0076.55076.54914:0014:1017401738.214:4014:503445344415:2015:305151515016:0016:106860685516:4016:50856585609 月3 日17:2

13、017:3010270102687:307:40176217608:108:20346534648:509:00516851669:309:406870686910:1010:20857385719月5日10:5011:00102751027489ZJ-H1 纠偏结果,其数据如下:1#、2#油泵1#、2#油泵 加压时间 压力(t)顶进位移(mm)7:307:408.50.58:108:20172.08:509:0025.53.09:309:40345.510:1010:2042.57.010:5011:00519.014:0014:10175.014:4014:50346.015:2015:3

14、0516.516:0016:1059.51016:4016:5068159 月18 日17:2017:3076.5207:307:4017128:108:2034148:509:0051169:309:40682210:1010:20852510:5011:0093.53014:0014:10171314:4014:5034159 月19 日15:2015:305120101#、2#油泵1#、2#油泵 试压时间 压力(t)顶进位移(mm)16:0016:10682416:4016:50853017:2017:30102367:307:4017288:108:2034308:509:005132

15、9:309:40683310:1010:20853610:5011:001024014:0014:10173214:4014:50343815:2015:30514216:0016:10684716:4016:5085489 月20 日17:2017:3010255ZJ-G1、ZJ-H1 两柱基纠偏到纠正以后土方回填分别以 12 天、6天完成。ZJ-G1 纠偏成功,其使用时间是 ZJ-H1 纠偏时间 1 倍,其原因有 3 个:(1)两柱基偏移程度不一样;(2)两柱基内含 PHC桩量不一样;(3)ZJ-H1 是在 ZJ-G1 纠偏成功的经验上完成的。从柱基纠偏方案制定到柱基纠偏成功都经过精心准备,从 ZJ-G1 纠偏过程中出现一些不顺利到 ZJ-H1 纠偏过程顺利完成是摸索阶段到熟练阶段,两柱基在短暂的时间内纠偏成功,保证了厂房上部结构能够顺利安装,而且也为类似工程的应用提供了经验。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