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制度的改革方略和发展对策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37518447 上传时间:2018-04-1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0.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学考试制度的改革方略和发展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自学考试制度的改革方略和发展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自学考试制度的改革方略和发展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自学考试制度的改革方略和发展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自学考试制度的改革方略和发展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学考试制度的改革方略和发展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学考试制度的改革方略和发展对策(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学考试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 的合力共振,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实践措施;同时,这种改革 发展并不是一墩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艰苦努力的过程;这 种改革并不会仅仅追求一个终极的、静态的特定结果,它是一 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这种改革也不是仅仅关注当下的某些利益 需求,它还要注意其社会效益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为 了实现自学考试制度的可持续发展,除了要遵守上述基本原则 之外,还必须有机统一地实施、推行以下基本改革方略:一接轨自学考试制度不是一种与其他类型的教育型式和考试制度 彼此分开、截然独立的制度,它同样应该而且必须与其他教 育、考试制度一起共同存在于宏观大教育体系和考试制度

2、系统 之中;而且为了提高大教育体系和宏观考试制度的运作效益, 自学考试制度还必须与其他教育型式、考试制度之间彼此贯 通,还应该为考生在不同教育类型和考试制度之间的互相过渡 提供必要的条件。这对于自学考试制度而言,也意味着必须更 新观念,主动吸引、进人、开发和利用其他教育资源;应该在 不同的教育型式和考试制度之间构建多种方案,不搞一刀切, 以探索研究开展自学考试的多种可能性。试验的内容和形式不 拘一格,可以是资源、条件共享,可以是各管人才培养过程的 一段。自学考试可以为主也可以为辅,可以颁发自学考试文 凭,也可以颁发其他教育文凭,可以是非学历证书合作也可以 仅仅是课程合作,相互承认学分,可以是专

3、业合作也可以是教 学媒体合作。此外,还应该开阔思路,引进和利用国际教育资 源来实现自学考试。比如我国已引进了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职 业证书系列,双方共同设计和实施商务管理专业、金融管理专 业的课程。这种通过利用其他国家的教育资源来发展自学考试 的改革尝试,为考生提供了享受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教育的机 会。进行国际接轨是一项颇具创新性的历史任务,这在中国加 人 WT0 之后,任务尤其艰巨。在此将主要就自学考试制度与 国内大教育体系中其他教育型式之间的接轨问题进行较为详细 的探讨。目前在实践上较为成功的接轨尝试主要表现在自学考 试与其他类型的成人教育型式之间的接轨。(一)自学考试与电大之间的接执在全国

4、范围内举办广播电视大学和创立自学考试制度都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在教育方面的重大决策。就电大教育而 言,早在 60 年代,政府就在北京、上海等地成功地举办了城 市电视大学。1978 年,中国政府决定成立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1979 年 2 月 6 日中央及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广播电视大学 在同一天开学,掀开了中国广播电视高等教育史上新的一页。 1979 年以来,广播电视大学已在全国范围内举办了理工农医、 文经政法、艺体师范等类 200 多个专业的高等专科教育。全国 电大毕业生追踪调查以及电大教育质量和投资效益评估表明,毕业生在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方面达到专科以上水平的分别占 89%和 79%,

5、每生年均培养费用约合普通高校的 35%一 46%, 质量和效益都是比较好的。经过多年的发展,电大和自考已分别形成了自己的系统和 一定的规模,制定了整套的规章制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分 别造就了一支队伍,为其进一步的发展莫定了基础。值得指出 的是,电大和自考都受到了中国政府的重视,拥有广泛的社会 支持,具有独立共存、继续发展的基础,也具备彼此沟通、互 相接轨的广阔发展前景。首先,自学考试制度和广播电视大学之间各自所具有的优 点和缺陷既为二者的合作提供了可能,也为二者的接轨提供了 必要。如前所述,自觉考试制度具有开放性、灵活性、经济 性、学习方式自由以及严格的“教考分离”等优点;与此相对 应,电大

6、也有其独具的特点和优势,包括:具有广播电视教育 信息资源的优势、师资和多媒体教材优势、从中央到基层的电 大教学系统的优势和潜力、主动适应的能力和按裕办学的机制 等。两者进行比较,可以发现,相对于电大而言,自学考试最 突出的优势是其完全的开放性;与自考相比,电大最突出的特 点是广泛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并拥有从中央到基层电大的完整教 学和管理系统。这些优势和特点也恰好正是对方的不足和局 限。实践证明,正是这些不足和局限,制约了双方的质皿和效 益,限制了彼此的作用和发展:开放性不足限制了电大效益的 发挥;缺乏系统的教学设计和较少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缺乏 有力的系统教学和教学管理则影响了自学考试的效益和质

7、盘。如果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双方功能和优势互补的结 果,一方面可使自学考试充分利用追布城乡的广播电视教育信 息资源,利用电大的教学管理系统,加强对应考生的系统指导 和辅导,加强对他们的教学服务、支持和管理,有利于楠度 地提高考生的课程及格率和毕业成才率,特别是这一联合,便 于自学考试充分利用和发挥县级电大的作用和积极性,实现将 自学考试推向乡镇和农村的发展战略;另一方面,可使业己形 成的电大系统扩大教学服务面,扩大电大优秀师资和多媒体教 材的受益面,有效地利用国家和地方 10 多年来对电大和教育 电视的巨大投人,发挥其教学和教学管理的功能,有效地发挥 电大的作用。 ,因此,联合沟通符合双方实

8、现自身发展、推进双 方改革的战略需要。其次,同属远距离、开放性教育的基本特征为二者的合作 沟通和接轨共建提供了必要的运作平台。远距离教育最本质的 特征是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的过程处于时空分离状态,其最基本 的矛盾是教学信息双向反馈的不杨通性、不及时性;而开放教 育基本的矛盾则是开放性与质量控制之间的矛盾。上述两对矛 盾自然也是电大和自考所面临的基本矛盾。为解决上述基本矛 盾,全球远距离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是:继续实行开放办学、积 极保持适度规模,大力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沟通教学信息双向反馈,实现中央质量监控,为学生提供教学服务支持以及进行 严格科学的教学与教学管理,等等。这些措施都是远距离开放 教育自身

9、的发展规律所提出来的基本要求,也是自考和电大发 展与改革需要遵循的基本规律。惟其如此,夏松芳从逻辑分析、价值分析和实证分析等不 同角度,探讨了新世纪我国电大教育与自学考试的“整编”与 “融合”间题。他认为,实现两类远程高等教育形式深层次的 沟通与结合,是提高办学效益、提高教学质 A、加快高等教育 大众化步伐、促进学习社会形成的现实需要;要采取切实有力 措施,分步骤推进电大和自学考试从联合、沟通最终走向融 合,使之成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骨干和学习社会的支柱。 。为了实现自学考试制度与电大之间的沟通联合,于明认为 必须:(1)在独立共存的基础上进行联合。即在彼此独立发 展的同时,通过联合沟通,实现

10、功能协同和优势互补;(2)在 “适应、特色、质量、效益和投人”的原则下进行联合。联合 的前提是充分保持各自的特色,并应通过联合,办出新的特 色;通过联合提高彼此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性; 通过联合,坚持并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通过联合,充分 利用国家和地方多年来对电大和教育电视的投人,并使之为自 学考试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所利用,从而提高双方的效益。(3) 应在同层次、同规格、同要求和同政策的基础上进行联合。(二)自学考试与函授之间的接机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主要有函授、夜大、电大、职大、自 学考试等几种形式。其中高等函授教育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都 是以自学为主的教育形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

11、形成了相当 大的规模。1999 年底,普通高校的在校函授生 106 万人,自 学考试报考人数 640 万。这两种教育形式各有优势,但又都存在问题。张清学认为,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是实现高等函授教育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之间的一体化。高等函授教育(以下简称高函)是普通高校为了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而开办的。各高校自主办学,接受主管部门的评估检查。各校的函授专业主要按日 校专业设里;学校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确定招生规模;各个 学校自行制定教学计划、进行课程设置。函授生学习主要以自 学为主、面授为辅:教师在面授时集中教学、指导实验,学员 平日依靠辅导材料进一步学习并完成作业。函授生人

12、学需要参 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在划定的最低控制分数线上进行招生; 对于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考核基本上由任课教师命题、阅卷、 评分。高函依托的是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学校一切可以利用的教 育资源,如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函授生不仅仅自学,还 到校面授,接受教师的指点,与教师以及学员互相交流、切 磋;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学生不仅有机会学习知识,还能受到 大学校园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全面素质的提高。自考虽然具有良好的声誉和优势,但是作为一种教育形式 还存在缺憾。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受教育者之间缺乏必要 的“面对面”地交流,受教育者主要通过文字材料等媒体获得 认识,而没有得到完整、系统的教育,特别是目前考生

13、的年龄 在 25 岁以下的占多数,这一群体濡要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和 综合全面的素质教育。自考助学环节薄弱,缺乏强有力的学习 支持服务系统。自考没有稳定的师资队伍,没有图书馆等学习 资源,也缺乏必要的助学指导、咨询服务网络体系。自考虽然 有主考院校,但这些高校的助学作用没有被充分发挥。有些高 校只是办脱产的助学班,或是应考辅导班。由于大部分考生在 自学中得不到帮助,或是由于其他原因,自学考试往往缺考较 多、及格率较低。这就影响了自学考试的经济、社会效益,浪 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自学考试开考的专业多是文史 类、经济类和部分行业专业,实践考核受到一定限制,专业面 相对较窄,还未能满足广大求学

14、者的需求。 综上所述,可以说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函授教育和自学考试 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走函授教育和自学考试一体化之路。实 现二者一体化的基本策略有多种。张清学提出,应坚持:人门 自考式、学习函授式、毕业自考式。(三)自学考试与高职之间的接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自 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 改革的决定)提出“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 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战略决策后,开始正式启动的。1991 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 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颁布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处于 我国职教体系最高层次的一种学制得到空前重视。iW-11 年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15、及其随后颁布的实施意见进一步 明确了发展高职的途径。 纲要实施意见(1994)曾指出: “通过改革现有的高等专科、职业大学和成人高校,以及举办 灵活多样的高等职业班,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这些政策 策略的制定也说明了我国发展高职并不是要重新建立一批高等 职业技术院校,而是要依靠原有的普通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大 学和成人高校。显然,成人教育中的自学考试与高等职业技术 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孟建煌通过对高职与自学考试制度之间的历史沿革、教育 性质、培养目标以及生源等方面进行详细比较,得出了这样一 个结论:走与高等职业相结合之路,是高教自考发展的基本方 向。高等职业教育与自学考试制度之间之所以拥有互

16、相沟通、 彼此接轨的可能,就在于二者在分别具有一些可供对方借鉴的. 优势的同时,还具有一些必须借助对方的力量才能得以克服的 弱点和缺陷。林荔英、蔡焰等人的研究认为,自学考试制度 具有一些引人注目的优势:(1)在办学形式方面,灵活、开 放、生源面广、专业数多等构成了自学考试在办学形式上的显著优势。而职业大学由于前面所提到的一些条件的限制,专业 面窄、转向困难,使得学历层次、办学规模等较为稳定,与自 学考试蓬勃发展的势头相比,略显弱势。(2)在考试规范化方 面,由于考试环节在自学考试中的重要地位,自学考试有一支 庞大的专、兼职相结合的考试操作队伍,自学考试的科学化、 规范化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自学考试由国家制定了统一的方 针、政策和考试质量标准。它有统一的专业考试计划、课程自 学和考试大纲以及统一指定的自学考试用书。在考试方法上, 国家制订了统一的命题标准和要求,规定了统一的课程考试时 间,在命题、施考、评卷等各个环节都十分严谨。考试的规范 化管理确保自学考试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与之相比,职业大学 的考试管理要松散许多。首先是各课程考核通常均由任课教师 命题,个性色彩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