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一上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510382 上传时间:2018-04-17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16.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高一上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0高一上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0高一上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0高一上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0高一上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高一上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高一上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2010 高一上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高一上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2分)1选出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A 会晤( w ) B 攒射(cun ) C 夯 实(hng) D 禁锢(g) A林阴 B烦躁 C洗练 D元宵 A. B. C. D. 荫蔽 急燥 提炼 云霄 ) 苔藓( xin ) 伟绩(j) 癸丑(gu) 行伍( hng ) 舵师(du ) 绵亘(gn ) 讣告( f ) 窈窕(tio) 混淆(xio) 浸 渍(z ) 苑囿(yu) 逡巡(qn) ) 震古烁今 敝帚自珍 灿若云锦 曲水流 殇()震撼凋蔽璀璨滥觞 20 0312选出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3

2、.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意义最接近的一项 我独自在礼堂外徘徊。 老汉拄着拐棍,背着草筐,整天孤独地徘徊在田野上。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 可是这复杂转辗 的全部过程只用了七个小时。 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之后。 南宋 统治者偏安于江南。 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 我们既不能狂妄自 大,又不能妄自菲薄。)的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一个原野! 胡同文化是北京 文 化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这 个 比 谁 都 感 到 被 自 己 声 名 所 累 的 伟 人 , 就 像 高一语文第1页 从阴山高处拖下来的深绿色的山坡, 安闲地

3、躺在黄河岸上, 沐着阳光, 这是多么 不是 最主要的部分。 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 共12页 兵一般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 A安静 C安静 虽然 即使 偶尔 偶然 B平静 D平静 即使虽然偶尔偶然)5 下 类 各 句 中 加 点 的 成 语 使 用 正 确 的 一 项 是 ( A 鲁迅先生说话时态度镇静, 亲切而又从容, 如坐春风, 使听的人心情舒畅, 开怀奋发。 B家道中衰,越发地使他吝啬起来,花钱恨不得一个子儿掰成两半用,那抠门劲儿,难 免 会贻笑大方。 C读内容复杂的作品,必须反复阅读,熟悉上下文,以形成准确 的整体认识,而不能断 章取义,目无全牛。 D没有恨就没有爱,一个人如果嫉

4、 恶如仇 ,就会对真理怀着如饥似渴的心情;反过来, 对真理没有一点要求,遇见邪恶当然 也就熟视无睹了。 6下面横线上与前后语意衔接最好的一句是( ) 赵武灵王击败了那些顽固分子的反 抗, 战车扔到历史的垃圾堆里去。 A他们终于脱下了那套用以标志他们身份的祖传的宽 大的衣服 B 那套用以标志他们身份的祖传的宽大的衣服被他们脱下了 C 终于把那套用以 标志身份的祖传的宽大的衣服脱下了 D 终于使他们脱下了那套用以标志他们身份的祖传的 宽大的衣服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文言实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不违农时, 谷20102010 高一上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高一上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不可胜

5、食也 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B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王廖、田忌、 廉 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C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D 追 亡逐北,伏尸百万吞二周而亡诸侯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B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C 旦 日 飨 士 卒 , 为 击 破 沛 公 军谁 为 大 王 为 此 计 者 高一语文第2页共12页 ,并且把过了时的笨重的 ) ) D 既 自 以 心 为 形 役 , 奚 惆 怅 而 独 悲是 社 稷 之 臣 也 , 何 以 伐 为 ? 9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完全相

6、同的一组是( A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大 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 B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九国之师,逡巡 而不敢进 C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D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隙 10下列文言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 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 虏C , 身 死 人 手 , 为 天 下 笑 者 , 何 也D 客 何 为 者 1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先秦散文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偏重于记 述的历史散文,一类是偏重论说的诸 子散文。前者有编年体的左传和战国策 , 有 国别体的国语 ;后者有论语

7、孟 、 子墨子老子庄子等,内容包 括各流派的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 、 、 、 B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作家,列宁称他 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代表作有长篇 小说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和复 活等。 、 C鲁迅曾给史记很高的评价: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 记作为我国历 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它的成就无与伦比, 同时, 作为一部人物传记 亦有开宗立派之功。 D生活在世道异常黑暗的东晋时代的陶渊明,虽迫于生计几次出仕, 但都时间不长,终 归田园。不为五斗米折腰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许多士 大夫在仕途上失意 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到新的人生

8、 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 请直接在答题卷上作答) 第 卷(请直接在答题卷上作答) 古文阅读( 二、古文阅读 (20分) (一) 阅读读本选段,完成文后问题( 阅读读本选段,完成文后问题(7 分) 古者文王 处丰镐之间,地方百里,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徐偃王处汉东,地方 高一语文第3页共12页 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荆文王恐其害己也,举兵伐徐,遂灭之。故文 王行仁义而王天下, 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 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 故曰世异则事 异。 12本文段选自 证方法,推出了“ A停留 B居住 ,作者是 。文段运用了 和 这两种论 ) 分) (1 ”这个结论。 (2 分)

9、C处所 D处理 ) 分) (113“古者文王处丰镐之间”的“处”字有四种解释,此处正确的是( 14与例句中加点词与“怀”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行仁义而怀西戎 A外连 衡而斗诸侯 B故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 C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D则修文德 以来之20102010 高一上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高一上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15选出与“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中“有”意义相同的一项( A凡所应有,无所 不有 B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C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D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16 翻 译 文 中 画 线 的 句 子 ( 2 分 )是 仁 义 用 于 古 而 不 用 于 今 也 。 )分)

10、(1 ( 二) 下边甲、乙两段文字在内容上有所联系,对照阅读回答文后问题。 (13 下边甲、 乙 两 段 文 字 在 内 容 上 有 所 联 系 , 对 照 阅 读 回 答 文 后 问 题 。13分 )( (甲) 高祖微时, 尝避事, 时时与宾客过其丘嫂食。嫂厌叔与客来, 阳为羹尽?釜 (以 勺刮乔釜使出声) ,客以故去。已而视其釜中有羹,由是怨嫂。乃立齐代王,而伯子独不 侯。太上皇以为言,高祖曰: “非敢忘之也,为其母不长者。 ”封其子信为羹颉侯(?减 菜 汤的侯) 。高祖号为大度,不记人过者,然不置?釜之怨,独不畏太上皇缘此记分 杯之语 乎?( 东坡志林 ) (乙)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

11、项王患之,为高俎, 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 “今 不急下,吾烹太公! ”汉王曰: “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 王,曰约为兄弟 ,吾翁即若翁, 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项王怒,欲杀之。 项伯曰: “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 不顾家,虽杀之无益,只益祸耳。 ”项王从之。 史记?项羽本纪() 17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分) (2 A高祖微时 B时时与宾客 过其丘嫂食微贱大、长 高一语文第4页共12页 C阳为羹尽?釜 D虽杀之无益 然不置?釜之怨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假 装虽 然)分 )( 2虽 杀 之 无 益只 益 祸 耳18 分 别 比 较 下 列 两 组 句 子 中 加 点

12、 的 字 的 意 思 , 判 断 正 确 的 一 项 是 ( A两个“置”相同,两个“益”也相同 B两个“置”相同,两个“益”不同 C两个“置” 不 同 , 两 个 “ 益 ” 相 同D 两 个 “ 置 ” 不 同 , 两 个 “ 益 ” 也 不 同 19 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和用法, 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客以故去 太 上 皇 以 为 言太 上 皇 以 为 言且 为 天 下 者 不 顾 家)分 )( 2 A两个“以”相同,两个“为”不同 B两个“以”相同,两个“为”也相同 C两个“以” 不 同 , 两 个 “ 为 ” 相 同D 两 个 “ 以 ” 不 同 , 两 个 “ 为

13、” 也 不 同 20比较(甲) (乙)两文,联系鸿门宴 、 ,选出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 A(甲) 文中“高祖”与(乙)文中“汉王”所指为同一个人。 B (甲)文中“太上皇”与(乙) 文中“汉王”是父子关系。 C (甲)文中“太上皇”与(乙)文中“太公”是指同一人。 D (甲)文中的“而伯子独不侯”的“伯”即是指项伯,从(乙)文中看出项伯在暗中 帮 助刘邦。 21翻译甲文中画线的句子:独不畏太上皇缘此记分杯之语乎?(2 分) 22 (甲)文中所谓的“分杯之语” ,在(乙)文中具体是指什么?摘出有关文字, 并 翻译 为 现 代 汉 语 。分 )( 3( 原 文 )( 译 文 )分 )( 2 三、现

14、代文阅读(14分)现代文阅读( 时至岁末,要我参加的多种社会文化活动突然拥塞在一起,因此我也变得“重要” 起来, 一位朋友甚至夸张地说, 他几乎能从报纸的新闻上排出我最近的日程表。 难道真是 这样了? 我只感到浑身空荡荡、虚飘飘的。 实在想不到,在接不完的电话中,生愕愕地插进来一 个苍老的声音。待对方报清了 高一语文第5页共12页20102010 高一上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高一上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名字, 我不由自主地握着话筒站起身来: 那是我 30 年前读中学时的语文老师穆尼先生。他 在电话中说,30 年前的春节,我曾与同班同学曹齐合作,画了一张贺年卡片送给他。那 张 贺年片已在“文革”初抄

15、家时遗失,老人说: “你们能不能补画一张送我,作为我晚年 最 珍贵的收藏?”老人的声音,诚恳得有点颤抖。 放下电话,我立即断定,这将是我繁忙 的岁末活动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我呆坐在书桌前,脑海中出现 60 年代初欢乐而清苦 的中学生活。那时候,中学教 师中很奇异地隐藏着许多出色的学者,记得初中一年级我们 自修课的督课老师竟是著名学 者郑逸梅先生,现在说起来简直有一种奢侈感。到高中换了 一所学校,依然学者林立。我 的英语老师孙珏先生对英语和中国古典文学的双重造诣,即 便在今天的大学教师中也不多 见。穆尼先生也是一位见过世面的人,至少当时我们就在旧 书店里见到过他在青年时代出 版的三四本著作,不知什么原因躲在中学里当个语文教师。 记得就在他教我们语文时,我 的作文在全市比赛中得了大奖,引得外校教师纷纷到我们班 来听课。穆尼老师来劲了,课 程内容越讲越深,而且专挑一些特别难的问题当场提问我, 我几乎一次也答不出来,情景 十分尴尬。我在心中抱怨:穆尼老师,你明知道有那么多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