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考语文试题青海省西宁市2005年高中招生考试.doc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509568 上传时间:2018-04-1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15.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5年中考语文试题青海省西宁市2005年高中招生考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05年中考语文试题青海省西宁市2005年高中招生考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05年中考语文试题青海省西宁市2005年高中招生考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05年中考语文试题青海省西宁市2005年高中招生考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05年中考语文试题青海省西宁市2005年高中招生考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5年中考语文试题青海省西宁市2005年高中招生考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5年中考语文试题青海省西宁市2005年高中招生考试.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海省西宁市 2005 年高中招生考试语 文试 卷(试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考生注意:1答卷前将密封线以内的项目填写清楚。2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一、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共 6 分)1请你(化名李晓)针对李媛同学的特点,给她写一则临别赠言。(限在 50 字以内)(3 分)李媛,女,是初中三年的同班同学。平时不爱说话,很少参加同学聚会和其他活动。学习踏实,肯钻研,文化课成绩优秀,但体弱多病。2请你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的句式给初到西宁(或大通、湟源)的朋友,介绍本地的自然风光或土特产品。(3 分)二、语文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能力展示(共 24 分)3下列词语的音、形

2、、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阴晦(hu)悲伧羁(约束)绊B.恣睢(su)诓骗峰峦(高大的山)C.恻(c)隐凝望义愤填膺(胸)D.桑葚(shng) 娴熟匿(隐藏)名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 分)A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B只要我们全力以赴付诸东流,就是取得很小的成绩,也是可喜的。C 张悦激动地说:“不是我妄自菲薄,你们能做的,我也能。”D邰丽华虽然是残疾人,但我们不可刮目相看,因为她领舞的千手观音舞蹈的确不错。5.按要求填空。(以下六小题西宁考生全做;湟源、大通考生只选做五小题)(10 分)(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3、。(鱼我所欲也)(2)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诗人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心志的诗句是,(3)9请你认真探究历史教科书中关于“马”字的演变图示,根据要求写出探究结论。(2 分)(1)从汉字的起源看:(2)从汉字的发展看:三、古代诗文阅读能力展示(共 12 分)10阅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回答问题。(3 分)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1)3 雁洛阳边。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 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句子是:为什么:阅读小石潭记(节选),完成第 1114 题。(9 分)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4、,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付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义。(2 分)(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影:(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悄怆:1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有横线两处句子的意思。(4 分)(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5、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13请用第段中的两个四字短语,完成填空。(1 分)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 此处的柳宗元却感到,。14如果你能经“时空隧道”返回到唐朝,并与柳宗元在小石潭相见,听他倾诉内心的郁闷悲怆之情后,说几句劝慰的话。其中要恰当引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或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的相关名句。(限在 40 字以内)(2 分)四、现代文阅读能力展示(共 28 分)(一)阅读走进土族文化(有删改),完成第 1520 题。(15 分)土族是青海五个世居少数民族中的一员,目前人口有 20 多万,主要分布在青海省互助、 民和等地

6、。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土族在服饰、歌舞等方面形成了内容绚丽多姿、形式丰富多样、特征异常鲜明的土族文化。土族服饰在色彩、式样、构图等方面独具特色,尤其是色彩最为明显。漫步于土乡,你会看到当地的土族青壮年妇女大多身着小领斜襟的长衫,两袖是用红、黄、绿、紫、蓝五色 (红色象征太阳,黄色象征五谷,绿色象征春天与草原,蓝色象征天空 )彩布做成,有的还加上黑与白,表示阴阳,就成为七色,彩虹故乡之说源于此;长衫上面套有黑色或紫红色的坎肩,腰系宽而长的彩带,带子的两头有各种刺绣盘线图案;下穿镶有白边的绯红色百褶裙,裤子膝下部分套有黑色或蓝色的“帖弯”(指裤筒),足穿绣花布鞋。土族歌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极

7、具观赏性、参与性。由此,欣赏土族歌舞便成了游客游览互助土乡的主要内容之一。土族歌舞中,数“安昭”、“轮子秋”最具特色。“安昭”是土族人民在庆贺节日、举行婚礼以及迎接宾客等喜庆日子里所跳的一种舞蹈,是融歌、舞为一体的民间集体舞蹈形式。跳“安昭”舞一般是在土族自家院落、打麦场或是较开阔的广场进行,跳舞者男女不限(一般女性居多)、人数不限,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跳舞者一律身着艳丽的节日盛装, 围绕庭院中的花园或是广场中树立起的“轮子秋”载歌载舞。 起舞时, 男在前,女在后,围成大圆圈,由一位能歌善舞的“杜日勒”(领唱者)做领舞,领舞者唱前半句,众人紧跟其后边舞边和唱出后半句。唱词依据活动内容而定。

8、“轮子秋”是土族人民展示自己能歌善舞、乐观豁达的民族特性,而在长期的生活与劳作中,逐渐创造出的一种用以强身健体、丰富劳动业余生活的惊险而刺激的大型娱乐性活动。表演 “轮子秋”时,十几个男女后生,单手抓住钢管上端大铁盘上的绳索,在快速的旋转中,整个身体如凌空飞翔的燕子,还不时做出各种优美的动作。当然土族儿女也少不了用七彩布绸对用于 “轮子秋”表演的器材进行艳丽的装饰,再次印证了这里不愧是“彩虹的故乡”。青海是“花儿”的故乡。生活在青海的每个民族都爱唱“花儿”,而且在演唱时都使用同一种语言汉语,土族也不例外。“花儿”所反映内容很广,但绝大多数唱的是青年男女间纯洁而浪漫的爱情,所以很受青年人的喜欢,

9、A在土扎集中展示“花儿”魅力的时间是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此时是一年中最荚的季节,适宜的气候,明媚的阳光,金黄的油菜花,欢乐的人群,一切透着高原特有的勃勃生机,使人不由得想放开歌喉一展心中喜悦的心情。B在土族集中居住的地方,就有著名的互助“五峰寺花儿会”、民和“3c 里寺花儿会”等。届时,大家扶老携幼,穿上节日的服装,撑起美丽的花伞,带上一颗欢跳的心,从四面八方相聚到这风光灵秀、寺庙林立的山野, 用“花儿”抒发着对美好生活的赞誉,表达着对未来日子的憧憬。C此时,人人是歌手,你方唱罢我来唱,我唱一句你来答。一时间,歌声此起彼伏,穿透心灵,震撼山川,悠悠的“花儿”曲、 甜甜的欢笑声, 和着山间的鸟语

10、花香, 点缀着土族阿姑的七彩服, 汇成了土族等各民族狂欢的海洋。D在漫长的岁月中, 土族文化既保留着本民族特有的内涵与特点, 但又不放弃吸纳别的民族丈化的精髓,所以发展至今,土族文化呈现着鲜明的多元化特点,也许这正是土族文化真正的价值所在。15请按照要求,在横线处填写相关词语。(3 分)文章第段与一段之间,在行文结构上构成了关系;第段主要介绍土 族服饰,一段主要介绍;第段在介绍土乡“花儿”时,既有简要准确的说明,又有。16、两段中都出现了“彩虹故乡”一语,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中使用这个词语的原因。(限在 20 字以内)(2 分)17“我想这也许就是花儿在民间有很强生命力的原因之一吧”一句,应放

11、在第段 A、B、C、D 的哪一处最为恰当?(直接写出序号即可)(2 分)答:处。18古老的土族文化“发展至今,呈现出鲜明的多元化特点”的原因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一句适当的话,直接回答。(2 分)19本文的题目原为走进土乡 ,现将其改为走进土族文化 ,结合对全文内容要旨的理解,你认为哪一个更为恰当?请简要陈述理由。(3 分)20阅读全文后,你基本了解了土族文化鲜明的特点,请为青海旅行社代拟一则广告词,以吸引更多的中外游客走进土乡。(30 个字以内)(3 分)(二)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第 2124 题。(13 分)没有一种冰不被阳光融化在我的故乡,高考中榜很不容易。一年中有一两个人如愿以偿,就很

12、好了。我高考的第一年名落利、山,从此一蹶不振,整天浑浑噩噩,像一棵蔫了的草。一张没有带给我荣耀的成绩单将我隔离在理想世界之外。当时我一气之下想撕毁课本,认命与庄稼为伍,从此不再读书。父亲一直是乐观的,他没有责怪我,默默地拉住我的手,说:“孩子,别这样,东方不亮西方亮,人活一世,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没有过不去的坎,再复读一年吧,哪里的土地不长庄稼!”那段时间,他从不提及落榜之类的字眼,我知道他是在小心地呵护着儿子可怜的自尊。我内心深处用消极的生活态度筑起的壁垒被父亲的安慰一点点瓦解。 我的父亲就像一头永不知疲倦的黄牛, 一边在生活的阡陌上耕耘着那几亩并不肥沃的土地, 一边在生命的田野上扶持我

13、这样的因一时的风雨而倒伏的庄稼。在父亲的关爱下, 我拿起书本, 加入到复读的行列之中。 送我上学那天, 父亲特意刮了胡子,将脸洗得干干净净, 穿了一身平时舍不得穿的新衣服, 我知道他是想用这种新的面貌来鼓励他的儿子重新开始。父亲一直没有说话,只在我上车时说了一句:“你肯定能行!”车开动了,车窗外九月的阳光将父亲结实的身影照耀得格外高大,我鼻子一酸,几乎掉下;目来,但我强忍着没有让脆弱的泪水掉下来。父亲如此相信他的儿子,我还有什么理由不自信呢?高三的学习是很紧张的,每当想偷懒时,我总是不由得想起父亲的那句话“你肯定能 行”!于是奋起,埋头苦学。那年冬天,期末考试我考得并不怎么理想,回到家里我如实

14、相告自己的成绩,父亲说没事的。有一次在河边放牧,累了,我和父亲坐在河边的一块大石头上,父亲抽烟,埋头,一脸的心事。看着河面上结得厚厚实实的冰,父亲突然问我,“你知道冰什么时候开始融化的?”不知道他为什么要问这么简单的问题,脱口而出,“天气变暖,气温升高的时候。”父亲笑了,一脸的执著,“不,孩子,你错了。冰看似在一夜之间融化,但实际上是在很早以前,从最冷的那一天起,冰就开始融化了,只是没人注意到。你的失败不就是暂时的寒冷吗 ?没有一种冰不被阳光融化,只要你自信,失败就会像冰似的被阳光融化。”2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并写出两处划横线的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 分)(1)A蔫( ) B呵护( )(2)

15、A.我知道他是在小心地呵护着儿子可怜的自尊。可怜:B.扶持我这样的因一时的风雨而倒伏的庄稼。风雨:22第段中划横线处是生活中常用的俗语,父亲引述它,用意是什么?请你从所熟悉的现、当代文学作品中(课内外皆可),选写出一句与文中引述的俗语意义相似的名言来。(4 分)用意:写出的名言是:23请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特点。(2 分)我的父亲就像一头永不知疲倦的黄牛,一边在生活的阡陌上耕耘着那几亩并不肥沃的 土地,一边在生活的田野上扶持我这样的因一时的风雨而倒伏的庄稼。24本文没有结尾,文中的“我”历经生活的磨炼,在父亲的引导下,后来获取了怎样的成功与人生感悟?请联系上文,展开想象,续写一个结尾。(不超过

16、60 个字)(3 分)五、写作能力展示(共 50 分,其中卷面整洁,字体规范美观 5 分)25请从下面两个题中任选一题作文。要求: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情感真实,内容充实,语言通顺。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不少于 600 字。凡涉及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 XX 或英文字母代替。题一:请以之后的我为题,写一篇作文。提示:横线处可选填“长大”、“成功”、“一场风波”、“遭受挫折”、“成为月球居民”等,也可选填其它。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题二:各种有意义的游戏,伴你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沉溺于“网络游戏”的少年,他人生的花瓣却在最美好的春光中凋谢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孩子们玩游戏的内容和形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请以“游戏”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提示:题目必须另行拟定,立意角度自选。西宁市 2005 年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口语交际:(共 6 分)1略(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