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落实应用板块试题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469263 上传时间:2018-04-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落实应用板块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落实应用板块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落实应用板块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落实应用板块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落实应用板块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落实应用板块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落实应用板块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创新方案创新方案】高中语文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第第 1414 课课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落实应用板块试题育历程落实应用板块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新人教版必修 3 3(时间:40 分钟 分值:50 分)一、基础巩固(15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鱼鳍(q) 目眩(xun)怪诞(dn) 贪婪(ln)B 人寰(hun) 刨子(bo)鄙视(b) 对撞(chung)C 浩瀚(hn) 湮没(yn)畏葸(x) 潜心(qin)D 后裔(y) 谰言(ln)亚原子

2、(y) 要挟(xi)解析:B 项“撞”应读 zhung;C 项“潜”应读 qin;D 项“挟”应读 xi。答案:A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畅游 陶醉 奇形怪状 困惑不解 汹涌不息B波澜 阑尾 五采斑斓 截然不同 刨根究底C露洞 神秘 微乎其微 冷嘲热讽 在所不辞D耗掉 欣慰 自明得意 撒手人寰 细枝末节解析:B 项,采彩;C 项,露漏;D 项,明鸣。答案:A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近年来,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频频出台,给其下游产业带来了巨大的连锁反应,建材行业在产业调整、竞争加剧中_了不平凡的一年。(2)近段时间,江西生活_品价格走势继续呈现涨多跌少

3、的态势。(3)华仔是一个奇迹,他的演技历久而精湛,他的歌不因时光_而褪色,他的人气不因时代变迁而减弱,岁月磨不去他的魅力。A渡过 必须 消逝 B度过 必需 消逝C度过 必需 消失 D渡过 必须 消失解析: “度过”常用于时间方面,指时间上过了一段时候;“渡过”常用于空间方面,有时也用于渡过困难、难关、危机等。句(1)中应为“度过一年” 。必须:副词,表示必要,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带有强制性,可加强语气,可修饰动词、形容词。如:学习必须努力。必需:动词或形容词,指一定要有的、不可缺的。如:生活必需品。因此句(2)应用“必需” 。

4、句(3)中与“时光”搭配应用“消逝” 。答案:B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分析家认为,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各国需要在所不辞,才能达成一个明确统一的新协议。B多年以来,中国足球界一直在“本土教练” “外籍教练”谁更适合担任国足主帅的问题上摇摆不定、争执不休。C “通过海底隧道的高速铁路,从韩国首都首尔出发,两个小时就可以到中国,4 个小时就可以到北京。 ”这样的说法中国人听起来很新奇,但在韩国,这一构想并非高深莫测。D我们不能因为“中国制造”这一广告做到全世界去了,就义正词严地说世界各国人民离开“中国制造”日子就过不下去。解析:A 项, “在所不辞”指处于某种情况

5、,决不退缩、推辞。用在这里不合语境,本句应用“精诚合作” 。B 项, “摇摆不定”比喻心意犹豫不决,来回变化,符合语境。C 项,“高深莫测”指水平、程度深得令人无法揣测,根据语境,此处应为“痴人说梦” 。 D 项,“义正词严”是道理正当,措辞严肃。与上下文语意不符。答案:B5填入下面句子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爱因斯坦非常重视想象力,他说:“_,_,_,_,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想象力能概括世界上的一切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A BC D解析:排序首先要分析内容上的衔接,其次注意语句结构上的联系及关联词语的搭配。从语段的基本内容来看,讲

6、的是想象力的重要性。再从四个要排序的语句来分析:句是想象力的“作用” ,应连在一起;句“并且”有递进之意,自然不能放在最前面。句表原因,其前必有一句表明基本观点,即句。也可用排除法。 “他说”之后,一般应先表明观点,用句,排除 C、D 两项;从其余三句来看,句表原因,内容未讲完,不能用在语句的结尾处,可排除 A 项。答案:B二、类文阅读(20 分)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细 菌美刘易斯托马斯我们至今认为,人类疾病的肇事者,是一群有组织的、现代化的魔鬼。而在这敌阵中,最显眼的、坐中军大帐的便是细菌。我

7、们断定,它们干起坏事来该是饶有兴致的。它们到我们身上逐利,它们数目太多,疾病看来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人类就这么个生活条件,没法子。假如我们成功地剿灭了一种疾病,总会有一种新的疾病伺伏在一旁,等着取代它的位置。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即使在最坏的情况下,我们也从来都只是那个庞大的细菌王国相对漠不关心的对象。细菌致病并非常规。疾病通常是为共生而进行的谈判无结果造成的,是因为共生双方中的一方越过了边境线。有些细菌只是在产生外毒素时才是对人类有害的,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只是在自身生病时才产生外毒素。白喉杆菌和白喉链球菌只有在受到噬菌体注侵袭时才产生毒素。为毒素的产生提供密码的是病毒,未受感染的细菌是没有获

8、得密码通知的。我们染上了白喉,那是种病毒感染,但病毒感染的不是我们。我们卷入的不是一场跟毒素的直接对抗赛,而好像是无意中撞入了他人的麻烦。有些微生物具有侵害人体的特殊能力,如结核杆菌、梅毒螺旋体、疟原虫等。但从进化论的意义上讲,它们能引起疾病或死亡,这对它们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处。对大多数细菌来说,引起疾病也许是它们的祸事,它们要冒的生命危险比我们的危险更可怕。一个人带上了脑膜炎病原菌,即使不用化学疗法,致命的危险也不大。相比之下,脑膜炎病原菌运气不好碰到人身上,它们的生命危险可就太大了。大多数脑膜炎病原菌很精明,只停留在人体的表面,在鼻咽部呆着。脑炎流行时,大多数带菌者身上、鼻咽部就是病原菌呆的

9、地方。一般说来,它们在那儿对人是无害的。只有在原因不明的少数人身上,它们才越过了界线。这时人菌两方就一块儿遭殃了,而大多数时候,更遭殃的是脑膜炎病原菌。大多数细菌一门心思在吃喝,它们不断改变着有机分子的结构,这样,这些分子便可被用来满足其他生命形式的能源需要。总的说来,这些细菌相互之间不可分离,以相互依赖的群落的形式生活在土壤或海洋中。有一些细菌在更专门、更局部的关系中成了更高级生物的共生者,作为工作零件活在其组织中。如果没有根瘤菌,豆科植物的根瘤就不会形成。动物肠道内的微生物群落成了动物营养系统的一部分。当然还有线粒体和叶绿体,它们在生物体内都是正式居民。 细察之下,最居心叵测的微生物那些似

10、乎真的希望我们得病的细菌,倒更像旁观者、流浪汉和偶来避寒的陌生客。它们一有机会就侵入人体,进行繁衍, 有一些会到达我们肌体最深处的组织,闯入血流。但还是我们对它们的存在作出的反应使我们得病。我们身体中用以迎战细菌的火药这样猛烈,又牵涉这样多的防御机制,它们对我们的危险性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比入侵者还要大。我们周身都是爆炸装置,我们全身布满了地雷。 是细菌带来的信息让我们受不了。 我觉得,我们的大多数疾病很可能都是这样得的。有些时候,滥杀的机制是有免疫作用的,但我们因一些信号就把自己撕毁成碎片,我们在这些信号面前非常脆弱,比在任

11、何食肉兽群面前还脆弱。实际上,我们在受着自身的五角大楼的摆布。大多数时候是这样。(选自细胞生命的礼赞 ,有删改)注 噬菌体:感染细菌的病毒总称。6结合全文,简要说明首段的作用。(4 分答:_答案:内容上,说明了人们对细菌的错误认识和态度;结构上,引出下文对细菌和人类疾病二者关系的说明与分析。(4 分,每点 2 分)7请阐释文章第段中画线句子的含意。(4 分)答:_答案:细菌的毒素并不是为了危害人体而产生的(2 分),人类得病是细菌遭到噬菌体侵袭产生毒素所致(2 分)。8下列各句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6 分)(1)大多数脑膜炎病原菌很精明。(3 分)答:_(2)那些似乎真的希望我们

12、得病的细菌,倒更像旁观者、流浪汉和偶来避寒的陌生客。(3 分)答:_答案:(1)运用拟人手法(1 分),把脑膜炎病原菌作为头脑灵活的人来写,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它们选择安全部位来生存的能力(2 分)。(2)运用比喻手法(1 分),将细菌比喻为旁观者、流浪汉和陌生客,形象地说明了细菌与人类的关系,澄清了人们对细菌的错误认识(2 分)。9 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书获得当年美国国家图书奖,至今畅销不衰。请根据本文,探究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6 分)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答:_ _答案:内容与人们自身的生命、生活密切相关,易于引起普遍关注。知识性强,利于读者开阔眼界,激发思维。趣味性强,能够吸引读者。语言通俗,生动形象,深入浅出,易于读者理解。观点新颖独到,科学性强,有助于读者消除头脑中固有的错误认识。(6 分,每点 2分,只要答出其中三点即可)三、语言运用(15 分)10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对“反物质”作一解说。可适当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5 分)爱因斯坦的工作使一种称之为反物质的新型物质成为可能。反物质的作用形式与普通物质一样。反物质与普通物质接触之后它们将会湮没,并且猛然释放出能量。反物质由反粒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