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分子极性的判断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460999 上传时间:2018-04-1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分子极性的判断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论分子极性的判断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分子极性的判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分子极性的判断(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分子极性的判断论分子极性的判断分子的极性是指由于分子中原子对电子吸引能力不同,导致成键的共用电 子对在原子间发生了偏离而导致分子内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的现象,即分子结 构不对称、电荷分布不均匀、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的分子是极性分子;而分子 结构对称、电荷分布均匀、正负电荷重心重合的分子是非极性分子。具有极性 的分子在电场中会发生定向排序:即带负电的原子转向电场的正极,带正电的 原子转向电场的正极。 科学实验中常常遇到新物质,而新物质的研究是先从实验式、电子式、结构 式来展开分析的,然后根据它的氢谱、光谱、色谱、质谱来分析有什么官能团, 根据官能团进而分析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及性质,其中分子的极性判

2、断对于物 理性质的解释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如熔沸点,硬度;氢键(生命存在的可能 性)。 分子的判断有如下规律 双原子分子:同种元素形成的分子 如:Cl2 O2 H2等为非极性分子 异种元素形成的分子 如:HCL CO NO 等为极性分子。多原子分子:对于多原子分子的极性主要取决与分子的空间构型,若为 对称结构,为非极性分子;若为不对称结构,则为极性分子如: CH4 CCl4 正四面体CO2 CS2 C2H2 直线形BF3 平面三角形 均为对称结构,以上分子均为非极性分子 而 NH3 PH3 为三角锥形H2O H2O 为 V 形均为不对称结构,均为极性分子 对于双原子分子容易判断,但多原子分子的

3、结构判断就成了重中之重的问 题了,这里有两种判断方法予以提供。 一、杂化轨道理论法 总的杂化轨道数=孤对电子对数+该中心原子周围原子数 例如:H2O 的电子式是: HOH 其中孤对电子数是 2,中心原子是 O 原子周 围有 2 个 H 原子,所以总的杂化轨道数是 4,为 SP3 杂化,中心原子的结构为 正四面体,但是有 2 个孤对电子不参与曾、成键,所以将正四面体结构拔掉 2 个键,所以呈现为 V 形,而在这两个极性键中共用电子对偏向 O 原子,根据向 量和显然不等于 0(即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很容易就能判断为极性分子。 图示:H OH 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价层电子对数=1/2(中心原子

4、提供的电子对数+配位原子提供的电子数-离子 所带的电荷数) (数值上等于总的杂化轨道数) 注:H、Cl 一般为配位原子,提供的电子数为 1 S、O 若为中心原子时,提供的电子数为 6, 为配位原子时为 0。 N 若为中心原子时,提供的电子数为 5,为配位原子时为-1。 例如:HCN 的结构式是:HCN 中心原子为 C,其提供的价电子数为 4,H、N 提供的电子数分别为 1、-1,故价层电子对数=1/2(4+1-1)=2,所以为 SP 杂 化,为直线形结构。注:杂化轨道理论对于多中心原子分子如 C2H2、C2H4、C6H6 等都能做很好 的解释,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则不能做很好的解释,但对于不能

5、准确写出电 子式的如 SO2、SO3 等分子不能予以很好的解释,但可以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进行解释,如 SO2:价层电子对数=1/2(6+0)=3 为 SP2 杂化,所以判断分子的 构型时,可将两种理论有机互补运用。 以上是用化学理论判断分子的构型,也可以用实验法或者是经验规律来分 析判断。 实验法 把待测试剂装在酸(碱)式滴定管或其他容器中,打开阀门, 使液体以细流状流下,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液体细流,若发生偏转,则 盛装的试剂液体为极性分子,否则为非极性分子。 经验法 对于 Abn 型的共价化合物,如果化合物 Abn 中 A 元素的化合价 的绝对值等于序数,则 Abn 为非极性分子.

6、否则为极性分子,如 NH3 的 N 化合价为 -3 价绝对值与族序数不相等,因此 NH3 为极性分子,而 CO2 的 C 的化合价为+4 价, 绝对值与族序数相等,因此 CO2 为非极性分子,同理可判断 CS2,SO3,PCL5,SF6 为 非极性分子。相似相溶原理法 对于 H2O 为极性溶剂,若能大量溶解的物质一般为极性溶 质,则分子为极性分子如 HCL、NH3、H2SO4 等均易溶于 H2O,为极性分子;而 Br2,I2 等易溶于 CCL4(非极性溶剂)中,为非极性分子。对于这部分内容在对于这部分内容已在高考中有所体现,而 鲁科版教材和人教版教材上侧重点描述的不同,各有千秋,作者将两个版 本比较起来,使读者做到有机互补,灵活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