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第63期复习材料--高等教育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428194 上传时间:2018-04-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第63期复习材料--高等教育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北京市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第63期复习材料--高等教育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北京市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第63期复习材料--高等教育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北京市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第63期复习材料--高等教育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北京市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第63期复习材料--高等教育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第63期复习材料--高等教育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第63期复习材料--高等教育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一、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一切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 二、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是一门以研究高等教育规律为任务,以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的高级 人才为直接目的的学科它涉及研究并阐述高等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及发展趋势等诸方面 的理论问题。 三、中外高等教育发展概述中外高等教育发展概述。 (书 P6-16) 中国的高等教育: (1)传说在虞夏之时已有了高等教育的萌芽,五代以后书院具有高等教育性质。 (2)中国近代的高等教育始于清末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时期,1898 年设京师大学堂, 是近代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3)新中国成立后,接管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高等教育改革,把高

2、校分为综合大学、 独立学院和专科学校两种。 外国的高等教育: (1)古代(奴隶社会时期出现高等教育,世俗与教会的高等教育学习七艺,至文艺 复兴) (2)中世纪(现代大学是从欧洲中世纪大学开始。中世纪大学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 中雏型阶段的标志。他已初步建立了较完整的教育目的、教育计划、教育内容、教育组织 形式和教育管理体制) (3)近代和现代(洪堡建立柏林大学。 。 。 ) 四、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1)高等教育为国家培养高级建设人才。(2)高等教育为社会生产科学技术 五、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意义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意义(1)研究高等教育学是高等教育工作者自身修养的需要

3、(2)研究高等教育学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需要(3)研究高等教育学是高等教育工作者的知识结构与学识修养的需要第二章第二章 高等教育的功能与结构高等教育的功能与结构一、高等教育的结构及其概念高等教育的结构及其概念。 高等教育的结构是指高等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构成状态和比例关系。 高等教育结构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两大部分。 宏观结构包括:层次结构、体制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区结构 微观结构包括:高等学校课程结构、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高等学校的师资结构 二、高等教育的功能高等教育的功能是指高等教育系统本身相互作用和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所具有的作用、能力和功效。 (1)高等

4、教育的个体功能: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丰富和深化个人知识、提高个 人能力、培养完整人格、加强个人素质以及改变个人地位。 (2)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作用。 三、高等学校的职能高等学校的职能 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开展社会服务 四、高等教育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高等教育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1)高等教育结构决定高等教育功能2(2)高等教育功能反作用于高等教育结构第三章第三章 高等教育的目的和培养目标高等教育的目的和培养目标一、教育目的的基本类型和作用教育目的的基本类型和作用 三个类型: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文化本位论 三个作用:导向作用、规范作用、评价作用 二、制定教育

5、目的的基本依据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社会需要、个体内在需要 三、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主要思想三、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主要思想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致的,旧式的劳动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机器大工业生 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就是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四、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 五、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理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理论 (1)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的必要性 (2)加强通识教育的紧迫性 六、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应处理的基本关系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应处理的基本关系 (

6、1)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的关系 (2)精英人才与一般人才的关系 (3)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的关系 (4)高标准与可行性、稳定性与可变性的关系第四章第四章 高等学校教师与学生高等学校教师与学生一、高等学校教师的作用和任务高等学校教师的作用和任务 作用: (1)历史文化的传承者 (2)高级人才的培养者 (3)科技文化创新的实现者 (4)文明建设的推动者 任务: (1)教书育人,完成教学任务 (2)科学研究,提高学术水平 (3)服务社会,促进社会发展 二、高等学校教师的基本素养高等学校教师的基本素养 (1)坚定的政治方向 (2)高尚的道德情操 (3)合理的知识结构 (4)优秀的教学能力 (5)出色的科研

7、能力 提高高等学校教师的基本素养的基本途径提高高等学校教师的基本素养的基本途径 (1)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3(2)修身养性,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 (3)勤奋钻研,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三、高等学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高等学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生理特点:神经系统(发育已基本成熟-能够承担紧张复杂的学习任务) 、运动系统 (迅速增长指导规律学习生活,保证身体健康) 、生殖系统(发育稳定和成熟,具备生殖 能力指导建立正确恋爱婚姻观) 、其他系统(各指标趋于平衡,接近成人水平) 心理特点:自我意识的发展、认识活动的发展、情感特征的发展、个性特征的发展 四、高等学校师生关系的建立高

8、等学校师生关系的建立 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构建应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方面入手。 学校方面: (1)树立服务育人的教育理念 (2)为师生交流创造平台 (3)改革专业设置和教学方法 (4)完善扶贫帮困制度 教师方面: (1)树立正确的师生观 (2)提高自我修养,提升人格魅力 (3)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 (4)建立良好的教与学的关系 学生方面: (1)尊重教师 (2)以学为本 (3)培养和谐人际关系第五章第五章 高等学校管理高等学校管理一、高等学校管理体制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指在高等学校教育活动中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组织运 行方式,它既含宏观的政府、社会与高校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组织

9、运行方式,也含 微观里的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包括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招生就业体制等。二、高等学校管理体制类型高等学校管理体制类型 外部体制: 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结合型 内部体制: (1)高等学校内部决策层的构成 校长、决策机构(董事会、理事会或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或学术评议会) (2)高等学校的决策模式 科层制模式、学术团体模式、双重组织模式 三、管理目标与目标管理的区别管理目标与目标管理的区别 管理目标是指个体或组织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结果。目标管理是指管理 者通过制定、执行、控制目标来进行领导和管理。 目标管理是一种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管理目

10、标是通过管理手段达到的一种管理目的 或结果。通过科学地、合理地、适宜地运用目标管理理论的相关原则和理念对各组织进行 管理,进而实现组织管理目标。4四、高等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高等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 (1)教学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主要组成成分。它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根据一 定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对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过程。包括教学计划 管理、教材建设、教学手段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教学制定的建立健全。 (2)科研管理:科研规划、科研机构和队伍管理、科研资源管理、科研成果管理 (3)人力资源管理:教职工聘用、调配交流、奖惩任免、培训考核、工资福利、职 级晋级、离休退休、退职,以及高等

11、学校学生的思想管理、日常管理等 (4)财力和物力管理:财务管理、基本建设管理、学校土地房屋、校园环境、实验 仪器、图书资料和物资设备等方面的管理第六章第六章 高等学校制度高等学校制度一、高等学校学制高等学校学制:即高等学校教育制度,它规定着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的性质、任务、入 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高等学校学制的制约因素高等学校学制的制约因素: (1)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2)社会的政治制度 (3)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总体水平及特征 二、世界各国高等学校学制概况世界各国高等学校学制概况 (1)初级学院或短期大学(2 年、课程比中学稍深稍广、毕业后能适应本地区就业或 转入本

12、科高年级学习,美国称社区学院,日本称短期大学) (2)大学和专门学院(大学一般 4-5 年,也有 3、6 年,独立专门学院相当于大学本 科教育) (3)研究生院(高等教育系统的最后层次) 三、我国高等学校学制概况我国高等学校学制概况 (1)全日制高等学校 普通高等学校(专科、大学和专门学院、研究生院) 职业高等学校 (2)成人高等学校 广播电视大学、职工大学和职工业余大学、函授学院和普通高等学校附设的函授部、 教育学院和中学教师进修学院、夜大学 四、高等学校学位制度高等学校学位制度:国家或授权高等学校根据毕业生的学历及实际学术水平,授予他 们一定的学位称号,以表明其知识能力的等级制度第七章第七

13、章 高等学校教学高等学校教学一、高等学校的学科与专业设置高等学校的学科与专业设置 学科是按学问性质划分的门类或研究领域,是高等学校专业性质分类的基本标准之一。 专业是高等学校培养专门人才的基本教育单位。学科是一个知识范畴,专业是一个教学范 畴。高等学校内部的学科和专业设置,主要是由学校的性质和培养目标及自身的学科发展 水平来决定。 学科设置的影响因素: (1)学科自身的发展(学科发展的成熟水平、学科的发展潜力) (2)高校学科发展与布局的整体性5(3)社会因素 专业设置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之间的关系 (2)专业设置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3)专业设置与国家和民族特色之

14、间的关系 二、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 课程是为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结构及其进程,是为学生的个性全 面发展而创设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课程特点:具有明显的专业性、具有前沿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性 课程设置发展趋势:课程的综合化、多样化、职业化、国际化、人文化 三、高等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高等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 教学计划也称课程计划或培养计划,它是一个专业的全部课程所形成的体系结构,是 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育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体现了社会对某种专门人 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教学大纲是以系统和连

15、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内容的教学指导文 件。它根据教学计划,规定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实际技能和基本技能,也规定了教 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 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系统地阐述某门课程内容的教学材料,是阐述教学内容 的专用书籍。 四、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原则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原则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系统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同时 发展智力和体力,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过程。 教学原则: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 (2)知识积累与智能发展相结合 (3)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4)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5)因材施教与统一

16、要求相结合 (6)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 五、高等学校教学测量与评价高等学校教学测量与评价 教学测量是根据某种规则或标准将教学现象予以数量化的活动。 教学测量考试试卷编制、施测、评分 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运用定量或定性等可行的科学手段,对教育活动进 行分析、价值判断,并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教学评价的方法: 教师教学活动评价(综合量表评价法、分析法、调查法)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平时检查、学期或学年总结性考察考试、毕业论文的审查答辩) 六、教学原则编制原则:教学原则编制原则:目的性、前沿性、教育性、启发性、逻辑性第八章第八章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一、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地位和作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地位和作用 (1)提高教师素质水平的基本途径 (2)发展学生智能的重要手段6(3)对建立新专业、发展新学科起着重要作用 (4)高校参与社会建设服务的主要渠道 二、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程序和方法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程序和方法 (1)准备阶段(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 (2)实施阶段(搜集、获取事实资料,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