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与企业技术进步与创新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395314 上传时间:2018-04-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型工业化与企业技术进步与创新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型工业化与企业技术进步与创新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型工业化与企业技术进步与创新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型工业化与企业技术进步与创新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型工业化与企业技术进步与创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工业化与企业技术进步与创新(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新型工业化与企业技术进步与创新摘要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和加快建设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以及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发挥等特点。这种工业化道路的最显著特征和主要要求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实现,同时以工业化来促进信息化,从而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新型工业化的特殊要求使其更需要强大技术支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我国加快工业化、实现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对企业技术进步包括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技术进步与创新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培育企业创新能力、加快企业技术进步意义重大1、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与创

2、新是适应科技迅猛发展的必然要求。进入新世纪,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与先进制造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新能源与环保技术等为核心的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给生产力发展带来巨大推动力量。要抓住科技革命所带来的机遇,必须加强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企业技术进步。2、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与创新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面对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和国外技术、标准、知识产权等非关税壁垒,只有提高企业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与技术装备水平,加速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2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才能显著提高我国工业经济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3、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与创新是加

3、速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根本动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是要逐步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增长、低效益”的发展模式。为此,必须加快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步伐,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促进以资源和原材料为主的工业向深加工、高附加值转变,促进企业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循环使用率。二、企业技术进步与创新存在的问题和对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影响1、产品创新能力较差,产品开发周期较长。技术创新的一个基本形式是提供具有创新性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但是我国的新产品开发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设计基础数据缺乏,设计规范和方法陈旧,新产品开发设计周期较长,平均要用

4、1 年2 年,而发达国家只要 36 个月,我国主导产品的生命周期是 10.5年,而在发达国家只有 3 年。2、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积极创新、在关键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掌握核心技术和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是发达工业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在产业技术领域的发明专利只有日本和美国的 130,尤其是高技术领域,大部分发明专利为跨国公司所有。一些外国公司利用知识产权抢占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市场,获得的通讯、半导体类授权专利数量约占同类授权3专利的 90%以上,生物行业约占 90%,医药和计算机行业占 70%以上。在信息产业领域,中外企业申请的专利数量大致相当,但国内本土企业申请的

5、多是“实用新型”、 “外观设计”等技术含量不高的类型,在能体现技术水平的“发明”一类中,外资企业的申请数目是本土企业的 2.6 倍,差距十分明显。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只能承担劳动密集部分、处于中低端生产环节,一方面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大量的中低档产品市场严重供过于求、只能进行惨烈的价格战,另一方面“三高”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档次高)严重短缺,必须大量进口。3、缺乏先进制造工艺和重大装备的设计开发制造能力。产品加 2E212 艺和制造装备的水平直接决定产品竞争力,采用先进的工艺和制造装备是企业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重要保证。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还采用较落后的制造工艺

6、与技术装备进行生产,优质高效低耗工艺的普及率不足 10%,数控机床、精密设备采用率不足 5%,柔性制造单元和系统仅在个别企业采用,配有国产数控系统的中档数控机床不超过 25%,高档数控机床的 90%以上依赖进口;在大型成套装备技术方面严重落后,特别是航空设备、精密仪器、医疗设备、工程机械等领域,正在形成强烈的对外技术依赖;近年来设备投资中的 60%要靠进口,其中光纤制造装备的100%、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和石油化工装备的 80%以上、数控机床和纺织机械等的 70%被国外产品占据。这种趋势继续扩大,有可能迫使我国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过程中受制于人,甚至被长期限制在国际产业分工的末端。低水平的技术

7、装备是制约工艺创新的瓶颈,我国工业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明显低于国外同类行业。例如,落后的技术装备已成为钢铁企业目前存在的最大结4构问题,按生产能力统计,落后的技术装备约占总能力 50%左右,在国内重点企业和地方骨干企业中,达到国际水平的装备,炼铁占 25%、炼钢占 8%、机械化焦炉占 7.9%、转炉占 9.4%、电炉占 9.7%、轧机占 11.3%,其他各工序均为 10%左右。4、工业生产自动化和专业化水平不高,综合利用率低。我国大多数工业企业仍处于单机自动化和刚性自动化阶段,石化、冶金和电力等流程工业普遍存在能耗高、成本高、劳动生产率低、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总体劳动生产率只及国外先进水平的 2

8、0%30%;在线优化的过程生产增加收益不到装置产值的 1%,而美国为 3%5%;应用了先进控制技术的石化企业不到 20%,美国是 60%;有色金属行业采选业资源利用率仅为 35%,而发达国家为 60%以上。我国工业原料综合利用率低,排放的污染物超过发达国家 10 倍以上,而能源综合利用率仅为 32%左右,比国外的先进水平低 10 多个百分点。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与创新的措施1、加大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RD 投入强度是衡量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技术创新得以持续进行的物质保证。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RD 经费保持了年均 10.1%的较高增长速度,但由于基数过小,R

9、D 投入占 GDP 的比重仍然非常低,目前仍低于 1%,而在发达国家一般为 2%3%,并且提高趋势十分明显。2002 年企业 RD 投入 896 亿元,大中型企业科技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 1.69%,但此水平仅为美、日等国企业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且新成果的商品转化率和产业化率分别只有 20%和 6%。技术创新5投入不足的情况不仅存在于传统产业,而且出现在高技术领域。高技术企业的RD 投入占其增加值的比例不到 10%,而在美国和法国接近 30%、在日本高于 20%。2002 年电子信息百强企业 RD 经费投入总额 217.2 亿元,尚不及同期 IBM 的 60%、微软的 50%。技术

10、创新投入不足,使我国企业在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只能进行“代工”或“贴牌”一类的生产,把利润的大部分交给拥有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的跨国公司,赚取微薄的加工费。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定要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跳出产业发展与技术进步陷入的“产业落后技术投入低产业落后”恶性循环,形成“技术投入多产出高技术投入多”的良性循环。2、进一步推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围绕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和大集团,完善企业技术中心,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研究开发的投入,建立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良好机制,促使企业大幅度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大力推动企业专利战略的实施,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抓紧制定一批技术标准,并充分发挥技术

11、标准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壁垒作用。同时,加快社会化、网络化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发挥中介服务机构的职能,力口快技术创新信息网建设,为企业提供技术、信息、人才、政策等方面的咨询、培训服务。有重点地引导和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提高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3、加强政策的引导。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研究制定技术创新条例和重大装备研制条例,继续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技术政策。推动产学研合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建立和完善一批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努力推动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为产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解决国民经济6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4、组织实施国家技术创新项目。推动用高新

12、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及高新技术发展和产业化。开发一批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共性、关键性、前瞻性技术,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和重点工艺、重大技术装备上取得技术突破,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根据新型工业化的要求,把推进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大对信息领域的共性、关键和前沿性技术的支持;支持国家战略性资源和涉及国家经济安全技术的开发,加强对公共设施技术及公益性技术的开发;支持装备工业的技术创新,以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成套设备集成为重点,提高行业装备制造水平和制造业装备水平。5、进一步搞好企业技术改造。技术改造工作要与企业改革、改组和加强管理相结

13、合,要以促进产业升级,增强工业整体素质,增加国内有效供给,提高优势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突出抓好国债技改工作。要推动企业重组,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加大技术改造。要把支持重大技术装备发展放在重要地位,加强开发能力建设,大力提高重大装备的制造水平和成套能力。要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技术改造管理。切实搞好项目前期工作。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对全社会技改投资的引导,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6、大力发展促进转化的技术中介组织,提供各种转化服务。培育具有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对于技术创新日益重要,培育过程需要通过市场机制的筛选,进而需要一整套的服务环节与中介组织的运作,因此,还要大力培育和发展为企业及7市场服务的技术中介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经济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