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下广东城镇化发展的瓶颈及对策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395262 上传时间:2018-04-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期下广东城镇化发展的瓶颈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时期下广东城镇化发展的瓶颈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时期下广东城镇化发展的瓶颈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时期下广东城镇化发展的瓶颈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时期下广东城镇化发展的瓶颈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时期下广东城镇化发展的瓶颈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期下广东城镇化发展的瓶颈及对策(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新时期下广东城镇化发展的瓶颈及对策摘要:城镇化作为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历来受到各地的高度重视。虽然广东省城镇化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在新的历史时期也难免遭遇发展的瓶颈。本文以广东为例分析中国城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所遭遇的瓶颈及其产生的根源,并根据宏观政策及时代发展的基本要求,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分别从城市、县域、中心镇、农村四个层次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分别是坚持“竞优战略”,保持城市在“资源短缺”时代的区域竞争力;补齐县域经济“短板”,以实现区域城镇结构均衡化;集中有限资源优先发展中心镇以推进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消除“对立排斥”,以新农村建设促城乡“和谐共生”。最后

2、,在以上论述的基础上指明了未来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关键词:城镇化瓶颈对策广东Abstract:The urbanization takes the city and countryside economy and a social development extremely vital duty,always receives each place to take highly.Although the Guangdong Province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walks continuously in the national front row,but in

3、new historical period also unavoidable bitter experience development bottleneck.The root in the new historical period which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hinese urbanization take Guangdong as the example which to encounter the bottleneck and produces,and according to the macroscopic policy and the time

4、 development basic request,according to the classified instruction principle,from the city,the county territory,the Town Center,the countryside four levels has separately pointed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respectively is persisted “competes the superior strategy”,maintains the city “

5、to be short the time region competitive power in the resources”;Filled the county level the economy “the short board”,realizes the region cities structure equalizing;The centralism limited resources give priority to development the Town Center to advance the urbanization health fast development;The

6、elimination “the opposition repel”,presses the city and countryside by the new rural reconstruction “the harmonious paragenesis”.Finally,has indicated the future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direction in the foundation which the above will elaborate. Keywords:Urbanization Bottleneck Countermeasure Guang

7、dong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有过一个精辟的论断,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是 21 世2纪影响世界进程和改变世界面貌的两件大事之一。改革开放 30 年以来,我们在不断摸索之中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创造了“经济 30 年的高速增长以及全球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依然从 2002 年开始连续 5 年保持两位数的产出增幅”的神话,但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先前的城镇化战略“GDP 至上”的发展观在体现“五个统筹”的时代发展要求上却已显得力不从心,因此,作为统筹城乡与区域协调发展重要推手的城镇化战略,应相应做出何种应对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十七大报告中在论述区域协调中指出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

8、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在论述统筹城乡中提到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本文在深入研究各层次内在与外部发展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分类指导的原则,以有限的资源,重点突出,逐个突破,最终实现城乡统筹与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1.广东当前城镇化发展特征和问题1.1 城市成为了城镇化的主战场,但也面临资源短缺、空间狭小的发展瓶颈。城市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在广东,城市(市区)GDP 占到全省 GDP 总量的85.7,财政收入占全省总财政收入 55以上。同时,城市还是地区

9、人口的主要承载体,2005 年底,广东 7900 万户籍人口,就有超过 2500 万的人居住在地级市市区。3000 万的外来人口,仅珠江三角洲三个中心城市广州、深圳、东莞就吸纳近五分之三的外来人口。因此城市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地区发展水平。虽然广东省城镇化速度之快有目共睹。从 2040的城镇化率,英国经历了120 年,法国 100 年,德国 80 年,美国 40 年,日本 30 年,而广东仅用了 13 年,1996 年以来,广东更是以年均 360 平方公里的用地速度扩张,相当于每年制造三3个波士顿城。但这种高速城镇化发展到 30 年后的今天,却不得不正视资源短缺、发展空间狭小的问题。尤其是土地资

10、源,广东省许多城市,特别是珠三角的先发城市,已面临无地可用的困境。如深圳,过去 15 年平均每年消耗的建设用地总量是35 平方公里,而现存的建设用地总量只有 200 平方公里左右,照这种态势发展,5年内将无地可用。1.2 县域经济是实现经济二次腾飞的关键,但其发展薄弱成为均衡发展的短板。截至 2006 年,广东 67 个县(市),国土面积 14.58 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 81.08;县域总人口为 4812 万人,占全省的 60 5。可以说,县域经济决定着广东大多数人口的就业和收入状况,是实现经济二次腾飞的发动机之一,强省之基在于强县。近几年,广东省县域经济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如:县域经济增长

11、幅度逐年提高。2004 年县域经济增长 11.4,2005 年增速上升为 12.8,2006 年增速继续上升为 14.9,创出历史新高。经济总量不断增大,人均 GDP 超万元。2006 年县域人均 GDP 达到 10690 元,增长 13.9,增幅比上年提高 2.8 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大幅增长。2006 年县域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 150.56 亿元,增长25.3。但是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与其在全国的经济地位却显得很薄弱。县域 GDP 仅占全省的 18.6,人均 GDP 相当于全省人均 GDP 的 48.2。合理的城镇体系结构应该是层次清晰、等级分明,呈现“金字塔型”的稳定结构。由于县域经济薄

12、弱,广东省城镇体系结构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结构”。县域是带动广大镇乡发展最直接的空间单元,县域经济落后这块“短板”已经直接影响到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战略的实施。1.3 小城镇发展呈现多模式并举的局面,但“量大面广”缺乏集聚效应。由于改革开放初期工业化呈现的“村镇指向性”,小城镇在广东省城镇化进程中4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据五普统计,广东省共有 1300 万农村人口转移到了城镇,小城镇发展对城镇化的贡献率约 22 6。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各地小城镇立足自身资源,开创了多模式并举的发展局面。受过去“小而全”城镇建设指向的影响,广东省现有建制镇 1087 个,它们分布过密且规模普遍偏小,甚至无法达到

13、基础设施和公服设施建设的“门槛”,难以形成城镇集聚效应。改革开放以来,这些小城镇为改善自身投资环境发展地方经济在各辖区范围内积极建设,分散了发展力量,造成许多同构性浪费或恶性竞争,无法形成先进的现代产业和较强的区域经济整体竞争能力。囿于自身财力的不足,其公共物品供给远远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常常成为基础设施供给最为短缺的地区,更别提辐射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1.4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但乡村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差距仍在扩大。农村经济社会总体发展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从 2000 年2005 年,乡村向城镇地区转移了约280 万农村人口;农业生产总值从 2000 年的 1700 亿元,大幅度提升到

14、2006 年的2680 亿元;农村乡镇企业出现良好增长势头,2000 年全省乡镇企业数只有 77 万家,总收入 8555 亿元,到 2006 年,这两项指标分别达到 122 万家和 16505 亿元;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乡村人口受教育程度有所提高。但在“城乡统筹”成为时代发展要求的今天,广东省的城乡差距依然十分显著,并有逐步扩大的趋势。首先,在地区差异上,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山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为 1.50:1.04:1.12:1.00 ;其次,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消费水平上,1988 年广东省城乡居民收入比为 2:1,2006 年该比值扩大为 3.15:1。即使与国内其它

15、城市相比,广东省农民消费水平也相对较低,2006 年农民平均生活消费支出为 3886 元,与浙江(6057 元)和江苏(4135 元)等省区存在较大差距。52.坚持“竞优战略”,保持城市在“资源短缺”时代的区域竞争力城市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是地区人口的主要承载体,还是参与国际竞争最基本的空间单元。区域的整体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域中城市的发展情况。2.1 认准目标,明确城镇化发展的主要任务。城镇化是一个纷繁复杂而又艰巨漫长的过程,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是不可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只有认清目标、明确任务才可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取得最大的成效。2.1.1 发展文化事业,推进现代文明。构筑全民学习、

16、终身学习体系;发展文化事业,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进行文化空间规划;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确保社会稳定与社会公平。2.1.2 加强合作,建立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立城镇伙伴关系,推进相邻城镇更加紧密的合作,促进不同地区共同富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2.1.3 强化环境建设,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走生态文明之路,通过调整城市产业结构、改善能源结构,形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的国民经济体系。同时,注重环境整治,优化城市环境,建设特征明显的城市风貌。2.1.4 优化资源的空间配置,促进社会经济的集约发展。通过建构合理的城镇体系,形成集约发展态势。通过培育产业园区,实现产业集约发展;通过高效使用城乡土地,促进城镇紧凑发展。2.1.5 营造统一市场体系和基础设施平台,实现生产要素的高效、有序流动。完善市场体系,确保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充分竞争。统一布局和建设区域性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提高生产要素流动的效率和社会总效益。2.1.6 配套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城市环境健康安全。切实抓好公共安全工程建设,防止或减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经济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