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投资与内资企业产业扩散效果分析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394082 上传时间:2018-04-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来投资与内资企业产业扩散效果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外来投资与内资企业产业扩散效果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外来投资与内资企业产业扩散效果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外来投资与内资企业产业扩散效果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外来投资与内资企业产业扩散效果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来投资与内资企业产业扩散效果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来投资与内资企业产业扩散效果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外来投资与内资企业产业扩散效果分析摘要:外商投资对我国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外资企业外向型生产经营和企业集群内部循环的发展模式,使得这类企业在一个地区的产业扩散主要集中在其内部,而向当地内资企业的扩散效果却很微弱。相反,国内民营企业在当地的产业扩散效果比外资企业显著得多。地方政府必须充分重视其在产业扩散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大力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关键词:外来投资;产业扩散;内资企业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我国成为吸引外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利用各种国内外力量,推动我国工业化,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和可预见的将来,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改革开

2、放初期,我国经济落后,自我发展能力不足,东部沿海地区通过大力吸收外来投资,解决了资金的不足,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我国也有部分地区,通过改革开放,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同样取得了骄人业绩。由于外资和国内民营企业不同的生产经营模式,导致它们对地区经济和产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本文将通过分析不同区域内外资企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考察外商投资和国内民营企业在其产业扩散过程所发挥的实际作用。一、对外来投资在当地的影响的理论综述改革开放以来,外资大量进入我国,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广东的东莞、深圳等地,利用其靠近港澳台的地理位置优势,实行各种吸引外资优惠政策,成为我国吸引外

3、资最多的几个地区。外资企业在这些地区的聚2集,使得当地经济飞速的发展。2003 年,东莞地区的 GDP 为 947.53 亿元,比 1978年增加了 155 倍,在东莞地区形成了以外来投资企业为主体的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2002 年,深圳全市的 GDP 为 2239.41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是 1979 年的 340倍,平均每年增长 28.8%,经济总量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居第四位。实践证明:外资对地区的发展有着明显的积极的促进作用。国内外关于外资对地区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的研究文献众多。江小涓(2002)认为,外商直接投资通过为我国提供资金来源、引进先进技术、提升人力资源等多种途径,推动了中国工

4、业的持续增长,改变了中国工业增长的方式,提高了中国工业增长的质量。张兴利通过分析得出 FDI 是东盟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通常外来投资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外资企业和当地企业合作,通过新技术的引进,推动东道国技术进步和生产率的提高;另一种方式是通过 FDI 的技术溢出和扩散效应达到技术进步和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杨丹辉(2004)通过对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分析得出,外商投资企业带来了资本、品牌、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了纺织服装业的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赖明勇,包群,阳小晓(2002)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多地是来自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效

5、应。国外的一些研究文献对外资的积极作用作了更详细的研究。XiamingLiu,DavidParker,KiritVaidya,YingqiWei(2001)认为 FDI对中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显著的正效应,这种效应主要通过资本、技术、管理方式的扩散而产生。MarzennaAnnaWeresa(2004)通过对波兰经济的分析,认为 FDI通过技术外溢和创新的扩散,可以使东道国的技术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促进当地技术进步。另外 GeorgiosFotopoulos,HelenLouri(2004)通过对希腊制造业的数据,EvisSinani,KlausE.Meyer(2004)用爱沙尼亚企业销售产值

6、的数据都证明外资3对东道国的技术进步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虽然大量的研究都证明 FDI 对东道国的技术、管理等方面具有正面积极的影响,但是,也有许多学者研究发现,外资对某些地区以及某些行业的技术扩散效果并不如想象的那么显著。陈延林(2004)认为虽然广东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改变了其科技实力薄弱的状况,但是,由于外方对技术的种种限制,技术的引进效果并不好,甚至出现科技水平的逆向扩散。包群、赖明勇(2002)通过技术进步内生化增长模型对外商直接投资进行分析,其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虽然促进了我国的技术进步,但这一作用主要是通过外资企业自身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外资企业对国内企业的技术外溢效果并不明显。

7、国外的一些研究文献持相似的观点。SadayukiTakii(2005)认为当外资企业和本国企业之间的技术差距很大时,外资企业对本国企业的技术扩散效果就会很弱,并且可能产生负效应。Hu 和Jefferson(2002)在对中国电子工业的研究中发现电子工业并不存在外资企业对内资企业的技术扩散。另外,Haddad(1993),Aiken 和 Harison(1999),Djankov 和Hoekman(2000),Kongs(2001)都发现 FDI 对内资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存在负影响。结论存在如此巨大的差距,只能表明理论界对该领域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具体研究对象的情况不同。就

8、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外来投资在一个地区的高度聚集,可能使得该地区形成“飞地”,与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逐渐减少,外来投资在当地的产业扩散和技术扩散效果并不理想。我们通过对东莞的外来投资企业与温州柳市镇民营企业在当地扩散效应的实证分析,发现外来投资企业在一个地区的产业扩散主要集中在外资企业内部,而向当地内资企业的扩散效果却很微弱;而民营企业在当地的产业扩散效果比外资企业要显著得4多。二、地区内产业扩散的实证分析一个地区内产业的扩散主要是通过领先企业的示范引导,由当地以及周边地区企业对该产业生产技术及其配套产品技术进行学习消化,进而导致在当地生产同类产品或者配套产品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有些地方甚至通过

9、这一途径在当地还建立起产业集群,成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产业的扩散过程主要表现为,生产和技术在当地的传播,以及企业间联系的不断加强。由于发展路径的区别,不同类型企业对产业扩散的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这些企业能否在当地促进生产同类产品以及与该产业相互配套的企业的发展。我们认为,产业在地区的扩散,不能仅仅表现为企业规模的扩大,更主要是企业数量的增加。当某个产业产出规模不断扩大,而如果参与生产的企业数量并没有增长,这就说明生产技术外溢缓慢,产业扩散迟缓;只有当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并且新增企业来自不同经济类型,则基本可以表明产业得到了良好的扩散。另外,由于路径依赖,产业的扩散可能局限在某一类型

10、企业内部进行,不同类型企业之间,由于经营体制、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制约相互间的经济往来,从而妨碍产业在不同类型经济体之间的扩散。那么,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外来投资对产业在区域的扩散有何具体影响?在区域范围内外资企业对产业扩散所起的作用以及扩散的路径有何特点?为进一步了解外来投资和内资企业在区域产业扩散过程中的具体影响,我们主要考察了产业的发展与当地产业中内资和外资企业数量变化的相互关系。我们认为,产业的扩散主要应体现为生产企业数量的增加,而与企业的规模无关。所以,研究某一产业在一个地区的扩散状况,主要应该考察该产业的发展与企业数量之间所存在的相互关系。为分析不同类型企业在产业扩散中所起的作

11、用,可以通过建立地区5内某一产业产出的增长与该地区内外资企业数量变化相互关系模型进行。该模型如下:LOG(Y)=C1 LOG(X1)+C2 LOG(X2)+t(1)其中:Y 代表当地某一产业的总产值,X1 代表当地的内资企业的个数,X2 代表当地的外资企业的个数。分析对象选取以外资企业占主导地位的东莞和以内资企业占优势的温州地区。总体上,东莞地区的电子元件产业是以外资企业为主,产业的发展主要体现为以外资企业为主、不断自我积累、规模自我扩张的发展过程。相反,温州乐清的柳市镇低压电器产业的发展则以当地民营企业为主要力量,其发展过程生动说明了我国民营企业在推动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我们

12、选取温州乐清柳市镇的低压电器和东莞的电子元件产业作为研究对象,来反映外资和内资企业主导产业扩散过程的不同效果。首先根据方程(1)对东莞电子元件产业在当地的扩散效果进行回归。本回归模型分别采用了东莞地区 1985-2001 年的电子元件产品的产量和东莞地区外资企业的个数和内资企业的个数各 10 组数据为样本。利用最小二乘法(OLS)对东莞电子元件产业进行回归得:LOG(Y)=0.138770 LOG(X1)+1.482623 LOG(X2)+t(2)(1.23 ) (10.54 )R2=0.97 由 Breusch-Godfrey 检验得模型不存在自相关根据回归结果,内资企业数量对东莞电子产出增

13、长弹性为 0.13877,即内资企业数量每增长 1%,会导致东莞地区电子元件产品产量增长 0.13877%,但是,由于6内资企业数量的增长对电子元件产品产量增长的影响系数不够显著,所以其对电子元件产业增长的解释能力并不强。外来投资企业的数量对电子元件产品产出的弹性系数为 1.482623,富有弹性,即外资企业数量增长 1%会引起电子元件增长1.482623%,说明东莞地区电子元件产业的增长主要受外资企业数量增长的影响。由此,我们可以进行大胆地推论,东莞地区的电子元件产业的扩散主要是在外资企业内部进行,而该产业在内资企业中的扩散能力则相对较弱。 从东莞地区的各经济类型的工业总产值的变化来看,外资

14、经济的工业总产值占东莞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在不断的提高。1995 年,东莞地区外资经济的工业总产值占东莞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 45.8%,到 1999 年,外商投资企业占东莞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 80%以上。在东莞电子元件产业增长的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外资电子元件企业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加。我们认为,电子产业在东莞当地内资企业扩散缓慢,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外来投资企业外向型生产经营和外资企业集群内部自我循环的发展模式,导致其生产经营的相对封闭性。为分析内资企业主导的产业地区的扩散,我们选取温州乐清的柳市镇低压电器产业的发展作为分析对象。内资企业主导的产业在一个地区的扩散,主要表现

15、为向当地的内资企业扩散,而柳市镇基本上就没有外来投资企业,因此,我们在对柳市镇低压电器产业扩散的分析模型中,取消了外资企业数量这个变量,而只保留内资企业数量作为唯一变量。样本选取柳市镇 1980-1996 年乡镇企业工业总产值与乡镇企业数量各 17 组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OLS)对柳市镇的低压电器产业进行回归得:LOG(Y)=1.413641 LOG(X1)(3)(10.33 )7R2=0.79 由 Breusch-Godfrey 检验得模型不存在自相关根据回归结果,柳市镇企业数量对低压电器的产出弹性为 1.413641,即内资企业数量每提高一个百分点,会引起低压电器总产值增长 1.4136

16、41 个百分点。可以看出,柳市镇企业数量的增长对该镇低压电器产业产值的增长影响巨大,由企业数量的增加达到产量的提高,这也表明柳市镇低压电器生产技术具有良好的外溢效果,从而促使新生产者的加入。回归结果表明,柳市镇低压电器在当地企业内部具有很好的扩散效果。柳市镇电器产业的扩散,在当地政府大力提倡发展“块状经济”的政策下得到进一步的推进。推行一村一品,必然导致产业发展所需的技术、信息在村镇的快速传播;另一方面,浙江农村是血缘、亲缘、地缘等人情关系交织而成的一个个网络社会,依赖人际关系网,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信息能够在网络成员之间快速传递,而这些人际关系网络,大大降低了经营风险和交易成本,加快了产业在亲朋好友、邻里同乡间传播的速度。政府的推动和良好的产业传播途径,是柳市镇低压电器获得比东莞电子元件产业更好扩散效果的重要原因。三、两地产业扩散效果的对比分析根据对回归结果的比较,通过分析基本得出以下结论:1. 外来投资企业在产业扩散方面所起的作用不如内资企业。从东莞地区电子元件产业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外资企业产业的扩散主要集中在外资企业内部,对当地内资企业的扩散效果则显得十分微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经济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