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劣势产品出口受汇率变动影响的概率分析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377554 上传时间:2018-04-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较劣势产品出口受汇率变动影响的概率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比较劣势产品出口受汇率变动影响的概率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比较劣势产品出口受汇率变动影响的概率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比较劣势产品出口受汇率变动影响的概率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比较劣势产品出口受汇率变动影响的概率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比较劣势产品出口受汇率变动影响的概率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较劣势产品出口受汇率变动影响的概率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比较劣势产品出口受汇率变动影响的概 率分析内容摘要2005 年 7 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人民币呈现出升值趋势。汇率的波动会影响贸易,一方面可能影响贸易收支,另一方面也会影响贸易结构。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使用二元选择模型分析了我国 1999 年 1 月至 2006 年 6 月期间我国处于比较劣势的商品对日出口受汇率变动影响的概率,以此来反映人民币汇率变动可能对我国出口结构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关键词人民币汇率; 比较劣势产品; 二元选择模型 Abstract: Since RMB exchange regime reform in July 2005, RMB began to ap

2、preciate. Change in exchange rate could have influence on foreign trade. On one hand, the influence on balance of trade, on the other hand, the influence on the structure of foreign trade. Based on former research, this paper used the Binary Choice Model to analyze the probability of the influence o

3、f the exchange rate change on the export with comparative disadvantage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from January 1999 to June 2006. By doing this research, we could know the influence of the exchange rate change on the structure of foreign trade, and give some advices. Key words: exchange rate of RMB; c

4、omparative disadvantage; Binary Choice Model 对外贸易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汇率的影响。目前,已有不少中外学者采用计量的方法对人民币汇率是否显著影响我国贸易收支进行了研究,但是,在笔者近期来阅读的文献中,则鲜有学者采用计量的方法对人民币汇率影响贸易结构的变动进行研究。因此,本文在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概率的角度出发研究我国处于比较劣势的商品对日出口受汇率变动的影响,以此来反映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及高附加值、深加工类产品的出口在汇率变动下受影响的概率,并希望以此进一步拓展此类研究,加深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贸易出口的认识。 2一、文献回顾及理论思路 (一)相关研

5、究回顾 随着国内对计量经济学的重视以及对计量方法的掌握,不少学者开始使用计量方法对人民币汇率变动与我国进出口贸易收支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进行了研究。任兆璋、宁忠忠(2004)运用时间序列中的协整分析方法对 19781999 年间人民币实际汇率和我国贸易收支差额进行了实证分析,其分析结果显示人民币实际汇率与贸易收支差额之间并不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他们同时还对 19802001 年中美贸易差额与人民币实际汇率间的关系进行了协整分析,结果也是二者不存在长期的稳定均衡关系。1余珊萍(2005)借鉴贸易引力模型对 20002003 年间我国及我国的十个主要贸易伙伴国的面板数据进行了计量分析,并通过分

6、析发现名义汇率波动总体上对我国出口影响并不显著。2沈国兵(2004)将 19942002 年间中美贸易收支和中日贸易收支分别与人民币汇率按年度统计数据和月度统计数据分别进行计量分析,结果都表明贸易收支与人民币汇率不存在协整关系。34此外,LahrcheRvil 和 BnassyQur(2001)也认为,没有证据显示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贸易产生影响。5但是,也有学者通过研究认为人民币汇率对我国贸易收支有明显的影响。卢向前,戴国强(2005)运用协整向量自回归的分析方法按月度数据对 19942003 年人民币对世界主要货币的加权实际汇率波动与我国进出口之间的长期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其结果表明,人民币实

7、际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存在显著的影响,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进出口的影响存在 J 曲线效应。6但在使用计量方法对二者关系进行研究时可能面临着以下几个问题:(1)选择不同的模型会导致分析结果不同;(2)出口和进口受汇率影响的滞后期不同可3能导致贸易收支总体与汇率的关系不显著;(3)如将贸易品分类细化,不同类别的贸易品进出口可能受汇率影响的程度不同,致使总出口或总进口受汇率影响不显著。因此,要研究人民币汇率与我国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必须选取适当的模型并从较细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 (二)理论思路 国与国之间贸易的进行有其相关的理论基础,其中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对比较优势的测度,一般

8、使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RCA 指数最早是巴拉萨(Balassa,1965)提出的, 当 RCA 指数大于 1 时,此类贸易品就具有比较优势,偏离 1 越远,比较优势越大;反之,RCA 指数小于 1 则表明此类贸易品处于比较劣势,偏离 1 越远,劣势越明显。 根据国际经济学中的理论,汇率变动对国际贸易会产生影响。要研究出口额受汇率变化影响的程度,选用计量回归对现实情况进行测度将是一种较为合适的方法。我们在论及汇率变动使得贸易品出口价格变动的同时也使得数量发生变化,是撇开了比较优势的,如果将比较优势引进,则可能出现这样一类现象,即汇率的升值使得本国贸易品出口价格升高了,但由于较强的比较

9、优势使得汇率的升值不足以将本国贸易品出口相对价格提升至国际同类商品的平均价格之上,因此即使出口价格升高了,但仍然相对便宜,这也就造成了汇率对贸易的影响失效。从这个角度出发,相对于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出口而言,比较劣势商品出口则更容易受到汇率变动的影响。考虑到汇率只是影响出口诸多因素中的其中一个,尤其在当前,我国实际情况中汇率的影响要小于其它相关因素,而其它因素又无法较好地纳入计量模型,因此本文选取二元选择模型对汇率变动影响出口的概率进行分析,这种离散模型也有效地回避了时间序列中单位根问题。 4二、实证分析 在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之前,有两点要加以说明:一是本文所研究的具有比较劣势的贸易品类别是指

10、RCA 指数小于 1 的出口商品类别;二是本文对比较劣势商品出口受汇率变动影响的研究是在中日贸易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方法上不同于以往学者所采用的连续时间序列的方法,而是使用了离散模型中的二元选择模型对实际情况进行拟合。 (一)指标选取 根据 SITC 的分类,国际贸易商品分为 10 类 62 章,而根据中国海关统计资料,我国进出口商品分为 22 类 98 章。范爱军(2002)通过研究分析发现,上世纪80 年代以来,我国第 7 类(SITC)商品的 RCA 指数都很低,大部分年份都在 0.5以下,这类商品主要是机械制造和运输设备等。张杰(2000)根据海关统计资料进行分析,也得出了类似的结果。7

11、目前,我国在大部分类别的出口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其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低附加值、浅加工类产品的比较优势相当明显,而在技术密集型产品和高附加值、深加工类产品上优势微弱,甚至处于比较劣势。8因此,本文从海关统计分类中选取了三类商品:第十六类;第十七类;第十八类。这三类商品大部分属于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和高附加值、深加工类产品,在1995 年 1 月至 2006 年 6 月的月度数据中,中国这三类商品在对日贸易中几乎都处于入超状态。 在汇率指标的选择方面,本文选取日元加权平均汇率(人民币/100 日元)的月度数据作为研究对象,考虑到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回避,因此,在样本的选择上选取 1999 年 1 月至

12、 2006 年 6 月间共 90 个样本。 5(二)计量分析 和以往学者进行此类研究时使用的方法不同,二元选择模型(Binary Choice Model)属于离散因变量模型。在进行计量回归之前必须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最后再对通过检验且拟合程度较好的模型进行解释。 1数据处理。在设定的二元选择模型中,因变量并非出口,而是相对前期样本的增长率(GROWTH RATE),自变量也不是日元加权汇率,而被设定为相对前期日元加权汇率的差额(EXCHAGE RATE)。图 1,图 2 和图 3 分别反映了所选三类比较劣势商品对日出口走势,图 4 则刻画了日元加权汇率在样本期内的波动情况。一般来说,出口

13、的月度数据具有很强的季节性,这从图 1、图 2 和图 3 中可以看出(尤其是图 1 和图 2),因此在计算增长率之前必须剔除季节因素的影响。剔除月度数据季节因素的方法主要有对原始数据进行一次或多次 12 阶差分和计算季节因子,本文采取的措施是利用 19952005 年间 11 年的月度数据计算出季节因子(如表 1 所示),再将原始月度数据除以季节因子得出季节调整后的数据。剔除季节因素后,用调整后的当期出口减去前一期出口的差除以前期出口,得到出口增长率。由于二元选择变量的因变量是 0 和 1,因此,将增长率为正设为1,增长率为负设为 0,整个模型的因变量就是由一系列 0 和 1 组成,而自变量则

14、为当期汇率减去前期汇率的差,自变量为正表示人民币贬值,为负则表示人民币升值。模型的样本期为 1999 年 1 月至 2006 年 6 月。 2计量回归。在使用二元选择模型对比较劣势商品出口受汇率变动影响进行具体测度时选择 Logit 模型,其优点是把(0,1)上预测概率的问题转化为在实数轴上预测一个事件发生的机会比问题。由于研究对象是三类我国处于比较劣势的商6品出口,因此应分别建立三个方程,按照第 16 类、第 17 类和第 18 类的顺序分别建立方程(1)、方程(2)与方程(3),按照 Eviews 默认的稳健标准误、估计运算法则(quadratic hill-climbing 法)和初始值

15、(100,0.001),使用 binary 估计方法进行回归得到三个方程: 表 2 列示了上面三个方程的 Hosmer-Lemeshov 检验和 Andrews 检验的值及其相伴概率,以此对三个方程的拟合优度进行检验,从表中所示的相伴概率来看,三个方程均接受了零假设(拟合完全充分),即模型的拟合精度是比较高的。 表 2 拟合优度检验 3模型解释。由于截距项在三个方程中并不显著,因此将其从估计方程中除去,各方程均只剩一个显著的回归系数。二元选择模型中的斜率回归系数不同于普通回归中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边际效应,它包括两层意义:一是从符号上判断自变量的增减引起响应变量概率的增减,在上面三个方程中的斜率回

16、归系数都为正,表明当汇率变动为正,即当人民币汇率贬值时,出口增长的概率将增加,反之当人民币汇率升值时,出口将减少,这正好符合传统国际经济学的理论,也与本文所要说明的一致;二是斜率回归系数值的意义,即反映响应变量相对概率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并不是直观的,必须通过计算(P 是因变量,是 1 的概率,即出口增长的概率): 从模型的计算结果来看,随着汇率变动幅度的增大,出口发生变化的概率就提高。上述三个方程中的斜率回归系数是显著的。值得注意的是,影响三类商品出口的汇率是不同的,分别为当期汇率、滞后 5 个月的汇率和滞后 2 个月的汇率,但这与现实中出口情况并不矛盾,与此同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总体贸易出口或贸易收支与汇率不存在一个长期稳定关系(不同类别商品所受汇率滞后的7影响不同,混合在一起则造成了不显著的现象)。 三、结论与建议 本文并没有论述人民币汇率对我国总体出口的影响,只集中针对中国对日比较劣势商品出口作概率分析。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比较劣势商品出口是受到汇率变动影响的,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经济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